陈斌,邹学
(1.翁同龢纪念馆,江苏常熟 215500;2.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江苏苏州 215000)
常熟翁氏是晚清江南名门望族,“父子宰相帝师、叔侄联魁、三子督抚、四代翰林”门第昌隆,享誉江南。常熟翁氏能不绝如发、适时而兴,在于翁家数代人始终秉持“富贵不足保,诗书忠厚之泽可及于无穷”的家训,告诫子孙家族兴旺不衰要靠读书力学、忠厚贤孝。诫勉子孙以文绵世,不以追求权势、财富为目的,应以读书行善来立身处世,重视家族文化的培育与传承,注重族人品行的塑造与践行。
翁氏家族中,翁心存、翁同龢父子无疑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在得益于良好的家风家训浸润下,以家训为圭臬,立足“言述”与“身修”形塑子孙,启沃后人,使家族的文化和精神世代相传,永泽后世。
“言述”就是以翁同龢为代表的翁氏族人除亲自授课、督导儿孙学业以外,还通过续订族谱、编订先祖文集、题撰诗词联语、家书手札等,从思想意识上来增强后辈的家族认同感和荣誉感,激励子孙将家风家训内化为自己自觉的行为。
家谱是记录家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谱籍。它记述氏族的渊源和流变,包括族人的字号、生卒、姻亲、继嗣、科名、功绩、著述及族规等内容,能起到认同身份、凝聚血亲的作用。
常熟翁氏自明永乐年间从苏州相城里迁到常熟璇洲里村始,后分系为老大房、老二房和老三房,翁同龢属老大房。翁氏族谱由老二房翁叔元在清康熙年间始修,载录始祖翁景阳及各后辈支系。现存的《海虞翁氏族谱》,由翁心存初辑,增补了老大房一支的谱系。同治十三年(1874),由翁同龢和翁同爵(翁同龢三兄) 一起将其补辑完成,增录了十七世的谱系,翁同龢还为其撰写《后序》。序中,翁同龢引用父亲的话来告诫子孙:“一世显宦,必至三世僚幕。盖世家子弟往往不能安贫,不安贫则亟营微禄以自效,……富贵不足保,而诗书忠厚之泽可及于无穷,著为先训,以示子孙而告我族人,俾世世代代永为式。”[1]
编订族谱的过程也是对家族历史系统整理和了解的过程,翁同龢在续编族谱时就让家族子弟一同参与,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名字也列在《谱》中是何等荣耀,进而能促使他们对家族精神文化产生情感上的依赖和向往。
翁氏家族历代饱读经史、勤于著述,又皆好藏书,留下了丰富的家学文献和书画典籍,如文集、日记、信函、手札、家书和奏折、公文、电函及藏书、书画、墓志等,数量较多,种类齐全。其中的文集、诗词、日记、家书等,既是先辈的学术成就,也是家族深厚家学的渊源和家族文化的载体,后辈一起编订先辈的遗集、遗文、遗言等,无疑是对后辈进行劝业励学教育的重要途径。翁同龢年少时就在父亲翁心存主持下参与整理编订祖父翁咸封所著《潜虚文钞》《潜虚诗钞》。后来,由他主持编印翁心存遗集时,也让翁曾禧等子孙参与其中。同治十一年(1872)八月,翁同龢抵家后,当“士吉(翁曾禧)以先世手迹见视,尽孝之心油然而生”[2]。9月起便“始校读先公遗集,拟闭关十日”[3]。到同治十二年(1873)六月“编次先人诗集成,并修族谱,盖一年来萃力于此”[4]。可见,翁同龢非常恭敬细心地编订先父诗集,并把它视为感念先辈、积淀家学、泽被后世的文化依托。
诗词联语,语言精练、富有美感,其特有的表现力往往能使吟诵者产生共鸣,这也是对子孙进行“心灵”教育的重要素材。翁同龢一生留下了约1 200 首诗词,可以说这是他的“心史”,其中许多是追忆先人、启示后人的作品。他在诗《咏菜糊涂》中写道:“再拜惊呼麦一盂,老来才识菜糊涂。海州学舍斋厨味,柔滑香甘似次无。一饭艰难世岂知,当年豆屑杂麸皮。孤儿有泪无从咽,不见爷娘吃粥时。……”[5]追念祖父翁咸封任海州(今连云港)学正时,清介自持,全家生活艰苦,常以“菜糊涂”“糠麸”度日,令他“追忆八十年旧事,感叹不已”[6]。他作此诗是要让后辈富贵后不忘先世力娄勤俭之积。他在给好友钱应溥之父钱泰吉所绘《冷斋勘书图》的题诗中写道:“家世事诗书,父兄有遗言。慎守冷官风,毋改雀罗门”[7]。门可罗雀则“清”,门庭若市则“腐”,劝诫子孙为官要清廉,甘做“冷官”,不坠家声。
家书是写给亲人书信,文辞往往是情真意切、语重心长,是温馨有效的家教方式。翁同龢通过家书对后辈在成长生活、学业工作等诸方面及时关注与指导,他在《璅言》中告诫子孙:“居家以俭为主,饮食衣服不可过适。”[8]他写信勖翁之缮:“衣服鲜奇,饮食精美,固是下流,即稍能俭约,犹未入苦境,病根终未拔除。虽苦而不以为苦,方能磨炼出人才。”[9]诫勉之缮做人、为官要“俭、勤、慎、默”,用“厚、苦”磨炼自己。当他得知17 岁的翁斌孙考中了进士,马上写信规诫:“凡事要镇定从容,方有厚福。……国恩何以报?祖德何以承?立身为学,何以日进而不坠?轻何以矫?此皆切近之事,勉之哉! ”[10]他期望斌孙少年得志后不要骄傲自满,继续努力,以报效国家,弘扬祖德。这种价值理念也逐渐成为翁氏家族共同遵循和自觉维护的一种精神范式,家族子弟受其浸润,已默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
翁心存有联“惜食惜衣皆惜福,修孙修子在修身”,翁同龢对子孙的教育就秉承父亲这副对联的要旨,深知“修孙”“修子”关键在“修己”,既要以自己行动来给子孙做榜样、做示范,也要让子孙在各种尊祖奉宗、承继家道的活动中体悟家族的家风、家学,并以之来认知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祭祀是一个家族颂扬祖德、绵延氏族的重要行为方式,也是体念祖先创业之不易,勿忘根本。祠堂是凝聚家族精神的物质载体,也是家族荣衰的“晴雨表”,翁同龢对于这两件事特别上心。
翁同龢在祭祀时常常追念清贫,教导子孙忆苦思甜。1886年除夕“夜祀灶,真容前叩头,与侄辈言先世艰苦,不觉流涕,自省过孽大矣”[11]。光绪十三年(1887)十二月廿九日,“未入直,晨起敬悬先世真容于东厅。……归祀先,吃年夜饭,与七保(翁炯孙)话旧事”[12]。
祠堂是家族历史的象征,也是家族凝聚力的载体。咸丰十年(1860)翁氏祠堂遭兵燹(太平军攻占常熟)被毁,由翁同爵于同治十一年(1872)主持修复,翁同龢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接任族长负责经营祠堂并继承祭产。翁同龢虽一直在京为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是祠堂的管理者,但他对祠堂状况也时常挂念在心。光绪十四年(1888)正月初三日收到在家乡的侄子翁曾荣的信,得知“石梅祠堂门为风坏两架,据云当时蒯木匠包工草率,椽无钉,梁无榫也”[13],立即回信曾荣让他筹措维修。他还由此认为“吾家衰象早形,余以薄德忝窃高位,神其恫乎,恐惧修省”[14]。
义庄是宗族所有之田产,以地租赡养清贫的族人,起到强宗固族的作用。翁氏义庄在虞山阜成门外,由翁同爵及其子曾纯、曾荣于同治年间所建,置田一千余亩,赡养翁长庸之下各支系的贫族。
翁同龢对义庄之事常系于心,于光绪二年(1876)六月二十五日与侄曾荣通信“论祠堂、义庄事极当”[15]。光绪三年(1877)八月初七日收到湖北来信,知三兄翁同爵已逝,他在赴鄂接柩前嘱咐“义庄赶立合为半庄亦可,家庭要和睦,子孙务必读书,不可捐异坏功名”[16],并在光绪十五年(1889)八月“手订义庄规条”。翁同龢曾想重建翁氏家塾,地点选在家乡老宅西侧“老圃堂”旧址,且“令侄孙熙孙督工成屋十间,颇坚整”,然“家塾经费无着,不知何日能副此愿也”[18]。
翁同龢对于一些已经工作的子孙,常以自己为例,赐他们“立身行己”之道,他曾给翁曾荣写信:“余等居官只图干净,穷死不怕,即如三库差是最赔垫、最辛苦之事,每月需到三次,每次坐三个时辰,夏臭而冬严凝,且担忧库中弊不能查,六堂不能会齐,最难,最难! 尚有不知者曰:得此差当稍过得。噫,若此处得分文,讲甚操守耶?一笑而已[19]。”他直陈担任户部尚书兼管三库(银库、缎匹库、颜料库之总称)并不是常人认为的“美差”,库房环境恶劣,部堂弊败相连、人事复杂,但依然要求自己忠勤奉公,以此来诫勉任职的子孙。他还给职场中子孙传授“静己修身”之法,让其“每日静坐发烦时,拣不费心之闲书,稍看几页,使心有系着,自然不至妄想,到倦怠时,听息凝神,自饶静趣[20]。”使其能诗书养性、去矜守静。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翁同龢为代表的翁氏族人的某些传统家教的载体正逐渐消失,其家教方式或已不合时宜,家教的理念也应改造和扬弃。但翁氏家族耕读立家、诗书传家的家风,绵世为善、读书振家的家训,科举兴家、忠勉报国的家规,廉价自持、敦亲睦族的齐家思想,对当前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家训都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