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与无声
——莫言《红高粱》海外传播的启示

2021-03-07 15:02张丽君余慧君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21期
关键词:葛浩文红高粱译介

张丽君,余慧君

(安徽三联学院,安徽合肥 230000)

1 莫言《红高粱》海外传播现状

莫言作为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在海外翻译、出版、获奖的作品很多。作为莫言的代表作,《红高粱》较早被译介到其他国家,也是外译语种最多、再版次数最多的莫言作品。张艺谋拍摄的同名电影《红高粱》于1987年上映后,也在海外获得了很多奖项。

该文首先梳理了英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相关的文章,关键词是”red sorghum”,时间设置为最近10年(2010—2020),进行搜索,共有500 条搜索结果, 排除农学、 植物学等学科相关结果,关于“红高粱”的海外著作和论文发表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可以看到,发表文章数量最多的集中在Educational Research,主要集中在翻译和教学方面。其中, 有一本专著:Zhang Yimou: Globalization and the Subject of Culture[1]作者是Carr, J (Carr, Jeremy)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文章,如A corpus-based study on imagery and symbolism in Goldblatt's translation of Red Sorghum(Meng-Lin, Chen)(2019)[2],这篇研究采用基于语料库的方法, 分析了图像和符号的翻译。Hybridity: A Way to Overcome Chinese Cultural Aphasia - With the Teaching of Translated Red Sorghum as an Example (Yu, Yuan; Wang, Junping;Meng, Yu)(2017)[3]以《红高粱》英文版为教学材料,阐述了如何运用杂交技术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症”的问题。 Do CAT Tools Apply to Literary Translation -Taking Red Sorghum as an Example (Wang, Leyang)(2017)[4]的作者认为,CAT 工具不适合翻译 《红高粱》。即使是用CAT 工具翻译,也可能成为西方读者的障碍。 MEMORIES AND THEIR LITERARY REPRESENTATIONS: A COMPARATIVE READING OF RED SORGHUM AND TRUE HISTORY OF THE KELLY GANG(Peng, Qinglong)(2017)[5]指出莫言的《红高粱》和凯莉的《凯利帮的真实历史》代表了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记忆,作者通过对比,认为这些人物形象反映了中澳两国人民在与敌人斗争中所经历的残酷历史。 通过莫言和凯莉对詹敖和凯莉两个人物的记忆的文学表现, 小说的审美价值使历史变得栩栩如生。 Zhao Jiping and the Sound of Resistance in Red Sorghum(Thompson, Brian C.)(2015)[6]通过研究《红高粱》中赵继平的音乐如何唤起中国乡村的阳刚形象,将其音乐语言与中国革命的影响联系起来。莫言和他的英译作品在海外的成功传播, 从海外的图书销售量、西方主流媒体提及率、专业人士受众中的知名度等方面也可见一窥。

和大多数在海外销售不佳的中国文学作品相比,《红高粱》在海外的图书销售量较为乐观。根据学者鲍晓英的统计,1993年英文版《红高粱》出版后,在十几年里销售了五万余册, 这对于海外的中国文学作品而言,已经算是不俗的销量了。 此外,在西方的一些主流媒体上, 均刊登了一些对莫言作品的评论文章。《红高粱》出版时,《纽约时报》评论说:“通过《红高粱》这部小说,莫言把高密东北乡安放在世界文学的版图上”。 2012年10月11日获诺贝尔奖的这一天,莫言登上了许多西方主流媒体的头条。 《纽约时报》在头条位置刊出文章《莫言获诺奖让中国当代文学进入世界视野》。 在《纽约时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上均刊登了一些对《红高粱》的评论文章,西方主流媒体的评论既使得中国文学作品得以广泛传播,也验证了包括《红高粱》在内的莫言作品的译介效果。

那么,莫言《红高粱》在海外的成功传播,是否有其独特的原因?有声的电影和无声的文字之间,是否有特殊的关系?该作品的海外传播,给中国其他文学作品的海外输出,带来了哪些启示?

2 《红高粱》海外传播成功的原因

《红高粱》能够在海外被接受是由很多因素促成的。 其同名电影是开路先锋,因为电影的获奖,促使小说的海外的翻译和传播, 加上作品本身独特的视角和内容,和译者葛浩文的推介和个性化翻译,成就了这部作品在海外的成功传播。

2.1 电影“聚光灯”效应

电影《红高粱》在海外获奖,也促进了莫言小说走向世界。正如莫言说的那样:“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张艺谋、陈凯歌的电影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7]。

电影《红高粱》的导演张艺谋是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导演之一, 他在许多优秀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学作品中加入自己独特的美学视角和解读, 拍摄出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除《红高粱》外,他还改编了苏童的《妻妾成群》(Raise the Red Lanterns,译为《大红灯笼高高挂》)、余华的《活着》(To Live)等。 其中《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电影获得包括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在内的多个荣誉。 这些优秀的影视作品为中国文学作品的海外传播间接做出了巨大贡献。 摄影师出身的导演张艺谋有着独特的电影视觉风格,他非常强调色彩在各个方面的运用。在改编的《红高粱》电影中,张艺谋使用了大量的红色元素,在红色的基调上赞美生命的活力, 赞美人性中的狂野和激情。特有的中国元素加上原生态的电影美感,使电影获得了很多国际奖项。 海外观众对该部影片的评价也以肯定居多,在rotten tomatoes 的网站上,有观众这样评价这部影片:“在这个简单朴素的故事中,在童话般的影像中, 在令人震惊的暴力中, 有一种力量,这是在复杂的好莱坞故事中看不到的。 ”(There is a strength in the simplicity of this story, in the almost fairy-tale quality of its images and the shocking suddenness of its violence, that Hollywood in its sophistication has lost.)

这部电影在海外获奖,促使《红高粱》成为葛浩文翻译的第一部莫言作品。可以说,电影《红高粱》的成功是葛浩文翻译莫言的原因之一。葛浩文曾说:我最早读到的莫言的小说是《天堂蒜薹之歌》,我很惊讶,也很喜欢,其中的爱与恨很能打动人。 我就写信给莫言, 莫言回信说很高兴我能翻译他的小说。 后来,我又读到《红高粱》,没看几页,我就坐不住了,马上给莫言说,《天堂蒜薹之歌》很了不起,但是我觉得作为他的第一本与英语读者见面的作品,《红高粱》会是更好的选择。 所以,我先翻译了《红高粱》,然后是《天堂蒜薹之歌》《酒国》《丰乳肥臀》《生死疲劳》,还有一本中短篇。

可以说,《红高粱》 电影对小说的传播起到了聚光灯的效应, 电影带动了文学作品的外译和海外传播。 而电影的成功也是因为改编抓住了作品中最重要的可以说是灵魂的要素:红高粱精神。张艺谋也曾提出,他想拍摄的《红高粱》是蕴含着精神状态的新世界。其实,这样的诠释是对中华民族和生命意识的理解,红高粱恰是一个基本象征。

2.2 独特的译介主体

《红高粱》在海外成功传播和译者主体极其个性化的翻译密不可分。 《红高粱》的译者葛浩文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汉学家、翻译家和评论家。他是莫言作品的唯一译者,被称为莫言作品在西方“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接生婆”。 国外的读者、评委都不可能直接阅读莫言的中文作品,因此莫言能在海外获奖,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和中国的本土翻译家相比,葛浩文既有深厚的汉语语言和文化功底, 又对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文学出版物市场有深入的了解, 他选择翻译的中国文学作品更容易进入西方市场, 他的译作也更容易受到西方读者的青睐。此外,葛浩文在西方翻译界的声望, 也使得他翻译的莫言作品更容易被西方读者接受。 他曾翻译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得奖作品《沉重的翅膀》,葛浩文与夫人林丽君合译的朱天文的《荒人手记》曾获得美国“国家翻译奖”“古根海姆奖学金”等奖项。 2008年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美中关系研究所设立“纽曼华语文学奖”,这一奖项旨在表彰华语文学的杰出贡献作品, 葛浩文也是大奖评委之一。

作为一位杰出的翻译家, 葛浩文有着自己独特的翻译理念。 在葛浩文的 《写作生活》(The Writing Life)中,他说:“感谢意大利人提醒我们,翻译就是背叛……根据我的经验, 当人们被赋予用另一种语言重写原作的任务时,作者应该宽恕他们,因为翻译的本质就是重写。 ”

他也在一次访谈中指出:“我认为一个做翻译的, 责任可大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对得起读者,而不是作者。 ”[8]在这样的翻译理念指导下,葛浩文翻译的莫言作品选词精当, 能够用精准的西式表达阐述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 其精确的译文让人感觉仿佛在读英文原创小说。他没有逐字逐句地翻译,而是侧重在翻译中能否再现原作的神韵和意境。 这些个性化的翻译能够传达原文神韵, 使得译文也能够重现原作的艺术魅力,这就为《红高粱》等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 “恰到好处”的译介内容

作者对人性的描写使得《红高粱》这部小说具有世界文学的普适性, 就像莫言所说的:“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一直是写人,我想这样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区、种族、族群的局限”[9]。 这使得莫言成为世界的莫言。 此外,莫言的作品和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手法是密不可分的。魔幻现实主义的写法和天马行空的极富想象力的描写,使莫言的作品不仅在国内,也在西方国家被人们所喜爱。

3 《红高粱》海外传播成功的启示

可以说, 影视在国际上流通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有力推手。 电影具有影像、音乐等多种表现元素,是一种大众消费的文化产品,容易被普通读者接受。影片获奖有广告宣传的效应, 使海外观众对被改编的文学作品产生兴趣。

“走出去”的文学作品应该具有普适性和异质性两种特质,普适性让海外作者产生共鸣,作品独特的本土特质又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过程中,对译介主体的选择至关重要。 中国本土译者他们对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了解不足,对文学出版市场缺乏深入调研,由他们作为译介主体所翻译的作品在国外的传播难免受到阻碍。如上所述,国外汉学家作为译介主体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应该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理想翻译者,中国本土译者更容易觉察到中国特色和优秀的文学作品, 汉学家群体则对目标语读者群体和出版传播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二者优势互补,推动中国文学更好地走出去。

猜你喜欢
葛浩文红高粱译介
高粱地里走出的艺术大家
——刘铁飞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浓墨重彩”推动场面变形与结构流动——以评剧《红高粱》为例
近代史诗传奇巨制《红高粱》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走近红高粱
翻译家葛浩文研究述评
阎连科作品译介①
Translation Thoughts Inquiry of Howard Goldblatt
从认知隐喻角度解读葛浩文的“隐”与“不隐”——以《红高粱家族》英译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