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国华
(山东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 250104)
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开宗明义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一个单独种类的教育,极大丰富了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类型教育属性下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有着不同的内在逻辑,校训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精神的传承创新和研究融合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上。作为大学的基本功能,研究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是现代大学的使命和全部活动的基础。校训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意向和治校理念,反映了学校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一定意义上讲,校训精神是一所学校历史文化的沉淀,是一所学校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灵魂所在。《辞海》对于校训的解释是:“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其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关于校训的起源众说不一,但是校训历史渊源悠久是不争的事实。我国古代书院奉行的一些规范学生言行和操守的词语可以看作校训的雏形,如无锡东林书院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等等实际上就是早期的校训。精彩的校训犹如文化名片,是学校最好的广告词,彰显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深厚文化,张扬出学校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对于增强师生荣誉感、责任感与使命感,激励广大师生弘扬传统、开拓创新发挥着重要作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作为类型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内在逻辑,需要我们在新的起点进一步探究校训文化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我国高职院校大多由中专升格、成人教育转型而来,在大学精神凝练及校训文化的塑造等软实力建设上存在差距。笔者曾对山东省内高职高专学校的校训进行了专门调研。校训内容雷同、形式单一现象普遍存在,宣传不够到位,师生对校训的认同感不强,校训在学校办学中发挥作用不明显。高职院校校训建设应该着眼于类型教育属性,突出职业教育鲜明的办学特色,结合行业办学特色进行凝练总结,避免形式单一、内容雷同等趋同现象。要做到总结与挖掘、培育与借鉴、共性与特色的结合,同时结合学校章程制定等契机加强对校训的普及宣传,使人人知校训懂校训,使校训精神深入人心。要将校训精神贯彻整个学校的办学始终,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充分发挥校训的育人功能。
山东职业学院源于1951年建校的济南铁路机械学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立的首批铁路类职业学校,是当前省内唯一具有铁路行业背景的职业院校。学校历经济南铁道学院、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办学发展时期,2004年由隶属教育部划归省政府管理,2010年11月更名为山东职业学院。70年办学历程,学校举办了50年中职教育、20年高职教育,由主要服务国家铁路事业发展,转向同时服务轨道交通事业发展和山东经济主战场,始终致力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积累了丰富的职业教育办学经验。学校历经建校之初的艰苦创业、举办本科教育的探索思考、恢复办学之后的发展壮大、升格高职之后的跨越提升等历史时期,现在成为省优质高职院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知能共进、德道同优”是学校70年办学历史的总结凝练,在2011年由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凝聚集体智慧,汲取先贤雅言概括并题写。该校训立意高远、内涵丰富、语言精辟、古为今用,为学校生存发展之根本,更是继往开来之源泉。
知:会意字,我国第一部字书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知的解释是:“知,识词也。从口,从矢。”矢为箭,表示可以传递得很快、可以传递到很远。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知的解释为:“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即“认识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庄子·养生主》中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论语·子罕》中有“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这里的“知”都是认知、知识的意思。亚里士多德的名作《形而上学》开篇就讲“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古人已经意识到,人的生命是有极限的,但是认知是无限,对未知世界的追求是人类的本性,是永无止境的。人类对未知世界的认识是获取知识和经验、掌握客观规律,身心获得发展的过程,是人类个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
能:象形字,原意是“站立的熊”。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能,熊属,足形似鹿”。古人认为:熊是兽的中坚,因此称贤者为“能”,后又引申为“能力,才能”。《诗经·小雅》中有:“各奏尔能。”唐代韩愈《马说》中有:“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这里的能都作“能力、才能”解。“能”后与“技”组词成技能。所谓“技”,《说文解字》解释为“巧也”,《庄子·天地》中有语“能有所艺者技也”,意即“技艺、技巧”的意思。现代汉语把技能解释为:“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技能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界的能动关系,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知识和技能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也是自古至今教育的两项重要内容。中国古代技艺相同,儒家思想中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具体内容的教育,实际上就是知识和技能结合的教育。职业教育中的“知”是以专业知识为核心的综合知识,“能”是以动手能力为重点的实践技能。“知”和“能”对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犹如舟之两楫,鸟之双翼,两者各尽其能,相互联系,同等重要,不可偏颇。“求知”和“尚能”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参与就业竞争的首要条件。“知”和“能”的共同进步,就业能力的全面提高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势,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始终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首先得益于鲜明的专业办学特色。强劲的专业优势是高职院校的品牌和灵魂,有特色才能上水平,有特色才有生命力,只有建成特色的品牌和优势专业,才能在职业高等院校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专业技能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至关重要,毕业生正是靠着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踏上工作岗位,获得进入社会竞争的第一张入场券。“就业靠专业”是职业院校办学历史和育人实践的一条宝贵经验。职业教育要始终依托行业发展,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在人无我有的基础上做到人有我优、我特和我高。要着眼于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加强专业知识为核心的综合知识的学习,以岗位需求为重点,以技能培养为主线,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广大学子要在“知能共进”中不断提升就业能力,在进入工作岗位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德:甲骨文中“德”字的左边是“彳”,在古文中是表示道路、行动的符号,其右边是一只眼睛,眼睛之上是一条垂直线,表示目光直射之意。寓意是:行动要正,而且“目不斜视”。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德,升也,从彳。意即:看清道路的方向,没有困惑迷误,大道坦然直行。《易·乾卦》曰:“君子进德修业。”唐孔颖达注:“德,谓德行。”“德”的本意是恪守道德规范者的操守和品行,是关于人的本性、情感、信念以及人伦关系等一切美好品行的价值体系。“德”是西周“礼乐文明”的核心内容,“以德为先”也是儒家思想最为推崇的道德标准。《周易·系辞》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礼记·大学》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德”是涵盖了仁、义、礼、智、信、忠、恕等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范畴,是中国伦理和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概念。
“道”:是我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所特有的范畴。简而述之,首先,道是万物的本体和来源。老子的《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次,道是无处不在,超越万物而又是统领万物之根本。《易经·系辞传》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最后,道是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所谓“道者万物之奥”,道是万事万物运动的规律。综上所述,大道泛兮,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万物之理,是人类所遵从的准则,也是人类的不懈追求。故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真正的君子应该追求真理而淡泊于名利。
从“德”和“道”的释义可以看出,“德”的本意是恪守道德规范者的操守和品行。“道”是人们行为做事的基本准则和规范。大道无言无形,需要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它。德承载道的一切,是道的载体和体现,是我们通过感知后所进行的行为和能看到的心行。“德”和“道”作为君子为人处事的两个重要标尺,为人修德,处事明道,德修为明道之阶,明道为修德之本,崇德明道。德道同优实际上就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知能共进”获取的只是就业能力和服务社会的基本手段,“德道同优”才是踏上工作岗位后成才发展的根本因素。
职业院校在办学实践中,不仅培养了大批的一线建设者,更有大批的管理人才。这些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凭借的是所学的专业,但是进入工作岗位后的成长发展靠的是在校期间养成的优秀品质和综合素质。正如学校58 届毕业生、吉林省政协原主席张岳琦同志所说,他在校期间“获得了以后工作和生活所需要的宝贵知识和品格教育”。这种宝贵知识和品格的教育就是“德道同优”的优秀品质和综合素质的教育。“发展凭素质”成为我们办学历史和育人经验的总结,也是今后办学的一条重要育人理念。职业院校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始终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致力于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责任担当,做社会的栋梁之材。
“知能共进、德道同优”的八字校训体现了职业教育育人特色,立意深刻,内涵丰富。校训中阐述的“知”“能”“德”“道”,涵盖求知、尚能、修德、明道4 个职业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强调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新型培养模式,是学校办学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凝练。校训中所阐述的“知”“能”“德”“道”既独立成意、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浑然一体,体现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渊源和文化底蕴,展示了类型教育属性下职业高等教育的办学特色、治学精神和育人追求,涵盖了学院深厚的办学历史和丰富的育人经验,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
践履校训精神是广大师生员工的文化自觉和光荣使命。第一,要以了解探究校训义理为起点,知晓校训、感悟校训,加强对校训精神的宣传,增强师生员工对校训精神的文化认同感,把校训蕴含的价值观念内化为广大师生的行为规范和价值目标,形成文化上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第二,要以校训精神为指引,在学校的人才培养中渗透校训精神,引导广大师生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创造,努力奉献,在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共同进步中,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争做学高德重的优秀教师和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第三,要以校训精神为鞭策,时刻以校训精神为尺度衡量和规范自己的言行,明辨曲直真假和善恶美丑,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思想觉悟,做践履校训的模范。第四,要突出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将校训精神与“工匠精神”相结合,通过校训精神加深对“工匠精神”的把握和理解,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优秀品质。唯有如此,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优质的校园文化环境才能形成,学校才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知能共进,德道同优”的校训作为70 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办学实践的文化结晶,是学校育人理念和办学特色的源头活水,亦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为立校之本和育人之魂。广大师生应秉承校训精神,发挥校训振奋精神、凝聚人心的独特作用,在为民族、国家和社会之服务中创造恢宏业绩,使校训精神发扬光大,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