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家书屋管理员队伍研究

2021-03-07 13:57谭兴国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9期
关键词:农家书屋管理员

谭兴国

(《文旅湖北》编辑部,湖北武汉 430071)

农家书屋工程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大举措,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全力推动下,目前全国已建成农家书屋60 多万家,覆盖了全国具有基本条件的行政村,惠及8 亿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活跃在全国山乡的60 多万名农家书屋的管理员,是各地农家书屋效益发挥的关键因素之一,直接影响到农家书屋这一重大工程的发展前景。

该文就如何建设好农家书屋的管理员队伍,让农家书屋更好地发挥基本公共文化设施的标准化、均等化功能,做一简略的论述。

1 农家书屋管理员队伍现状

“农家书屋”目前尚处于新建时期,属于工程的“初级阶段”,多数是按照农民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模式进行管理和运行,虽然为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农家书屋”的“初级阶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尤其是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到“农家书屋”的后续发展和开放效果。目前,“农家书屋”管理人员存在以下缺陷。

1.1 应付性

由于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对“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认识,存在着怕麻烦,怕一阵风和不长久的“两怕”思想,具体实施中有消极应付的倾向。农家书屋的管理人员,虽然都向上报有名单,看似“队伍齐全”,但实际上名单中的人员有的是村组干部兼职,有的是小卖店店员甚至学生代管,人员根本没有保障。虽然书屋开放时间上了墙,但多半也是应付检查,兼职或者代管人员都是自己有了空闲才来开放几个小时,有的干脆长期关门闭户,灰尘满屋,只是上面来检查才开开门,书屋成了摆设。

1.2 流动性

农家书屋的管理人员,由于采用“在个人自愿的基础上,由村民民主推荐书屋管理人员,可聘请在乡的离退休干部、教师、职工或原村组干部担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农家书屋”工程的意见》)的方式,多半是兼职、志愿,所以流动性很大,有的书屋一年更换几个管理员,有的刚熟悉情况,刚摸着门道,就因各种原因离开了书屋。人员的不稳定,对开放时间的保证、书籍和财产的管理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极不利的影响。

1.3 外行性

农家书屋实际上就是一个地方的小型、浓缩的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图书管理专业的相关知识,在图书著录、分类、上架、借阅及读者服务诸多方面,也需要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方式,才能保障书屋开放的规范化。但是目前由于缺乏相关制度、经费,管理人员来源不规范,成分复杂,素质良莠不齐,实际工作中,图书管理工作极不规范,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

2 农家书屋管理员应具备的素质

要实现基本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的标准化和均等化,让广大农民享受城乡一体化的图书 和文献资源的服务,农家书屋必须走正规化、规范化的建设轨道,必须把农家书屋建成乡村性区域标准化的图书馆(室)。所配备的管理人员在具备专业化的知识技能的前提下,还必须是多方能手,能让农家书屋保持较高的开放水平,较强的生命活力,真正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

2.1 管理能手

目前,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处于“初级阶段”的农家书屋面临着三大问题:一是人员少。书屋的管理员(馆长、室长)和具体工作人员(馆员)都是一人兼任,既要管理好书屋,沟通、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管理水平,又要懂行,熟悉图书管理借阅业务,能开展好书屋的各项具体工作;二是书屋的活动单一。一个正规化的图书馆(室)绝不是借书、登记这样简单,而是要涉及文献资源全方位、多样化的服务,包括宣传新书,开办宣传栏,提供文献信息的二次加工、整理,开展形式多样化的读者活动等。三是后续发展不足。很多地方农家书屋重建设轻管理,财政后续投入乏力,缺乏相关开支、购书经费,书屋进一步发展困难重重。集馆长、室长和馆员于一身的农家书屋管理人员,必修具备较高水平的管理素质,不应该是一个单纯的书屋“看门人”“借书员”。

2.2 网络高手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的传播和获取已经不再完全依赖纸媒,电子信息成为必不可少的传播形式。农家书屋在建设中顺应了这一潮流,在书柜、阅览桌椅、图书的配备外,还配备了电视机、影碟机、电脑、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电子读物等。要为广大农民提供均等化的文化设施服务,传统的纸媒阅读和电子阅读方式缺一不可。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位居乡村一角的农家书屋也将走上正规化、规范化的服务,与城市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并轨已为期不远,电子书屋的建设,虚拟化图书馆的建设会成为农家书屋的最终发展方向。

因此,农家书屋的电子化服务,虚拟化建设,对传统的图书借阅方式提出了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农家书屋管理员不再是“开开门借借书”“扫扫地抹抹桌”,不仅要懂图书管理,还要懂电脑,懂网络,要求既是图书管理员,又是网络管理员,这样一个现代化、虚拟化程度较高的农家书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农家书屋人手少,管理人员务必身兼数职,除了图书管理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电脑维修、网络维护等多种技能,书屋的工作人员务必是一个既懂图书管理,又懂电脑修理、网络维护的复合型人才。

2.3 信息快手

农家书屋建成后,必定是一个地方的信息交汇处,中转站,传播点。能否有效、快捷利用,传播好相关信息,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是衡量一个农家书屋的重要标准,也是是否受当地农民欢迎的关键。新农村建设、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也对农林产品及其他商品的供销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农业发展,农民致富需要什么图书资料,产品购销有些什么沟渠,当今农产品种植有什么新品种、新技术,作为书屋的管理人员必须迅速、全面掌握,这样才能为当地农民提供恰当的图书资料和信息服务。农家书屋只有对农民的生产生活有很强的实用性,才能为广大农民所接受、所欢迎,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3 强化农家书屋管理员队伍建设的途径

3.1 稳定人员,打牢基础

一是要把好农家书屋管理员选任上岗的关口。要选出有责任心、积极性,有一定文化水平、工作能力和能保障农家书屋开放时间的人员,当好农家书屋的管理人,制定相应的农家书屋管理员上岗的标准,量化考核指标,实现自愿报名、群众推荐和组织考核相结合,把好选人关;二是在提倡志愿服务的同时,给予适量的报酬,以相应的经济手段强化管理员队伍的稳定性;三是实现合同管理。不论上岗时间长短,是志愿还是选配,是专业还是兼职,都应鉴定农家书屋管理人员合同,明确责任、义务、聘任时间及规章制度,使农家书屋管理人员的聘任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确保相对稳定的工作期限。

3.2 搞好培训,提高素质

一方面,要强化农家书屋管理员的培训。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家书屋的管理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颁布实施,也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文化设施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农家书屋是农村基础文化设施之一,是开展全民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实现公共文化设施均等化发展的重要一环。为此,农家书屋的管理员队伍,面临着转型和素质的全面提升等新任务,对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管理方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省市县各级公共图书馆都应自觉担当起培训农家书屋管理员的职责,制订培训计划,积极开展培训活动,力争在2~3年内,轮训完本辖区内所有的农家书屋管理人员,使之成为图书管理的行家里手。

另一方面,要开展农家书屋的达标升级活动。开展“星级农家书屋”和“优秀管理员”的评选活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建设、管理、使用农家书屋的积极性,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以“活动代培训”、以“示范代培训”,发挥先进的表率作用,以看齐规范化、标准化的农家书屋为农家书屋建设活动的常态;对于评选出来的星级书屋、模范管理员,在书屋建设投入、人员报酬方面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奖励。

3.3 派驻馆员,做好示范

精准扶贫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思想,是实现“共同富裕”,让乡村群众享受均等化服务的重大举措和工作要求。文化工作,图书馆工作如何响应这一要求,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大有作为,是摆在各级公共图书馆面前的重要任务。为此,作为国家公益系统的各级公共图书馆,理应加大农村工作力度,在农家书屋的业务管理上当好主力军。除了开展农家书屋管理员的培训外,省市县公共图书馆及专业图书馆、高校图书馆,还应吸收“支教”的方式和经验,结合驻点挂村、帮扶结对、送文化下乡等活动,向基层派驻图书馆馆员,派驻时间可一年为限,对农家书屋实施规范化管理,以点带面,全面带动农家书屋建设,提升农家书屋的管理水平。同时制定相应的职称晋级制度,对积极参与农家书屋派驻活动,在派驻期间工作成效显著的馆员,应以优先晋升,以确保这一活动的长效性、实效性。

猜你喜欢
农家书屋管理员
农家笑
我是小小午餐管理员
篽箖·上野书屋
看咱农家这丰收节
我是图书管理员
我是图书管理员
农家笑
春回农家
可疑的管理员
梦幻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