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机制探究

2021-03-07 11:53陈兴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33期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融合

陈兴明

(贵州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不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碰撞与融合。在具体实践中,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实现了自身的传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则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养分,在中国化和大众化的过程中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提供了理论和思想武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当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权威性出现弱化倾向,其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度不够,融合机制不畅。新时代背景下,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问题,对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

1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的文化特质

文化特质是文化在产生、发展与繁荣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文化特性。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文化特质既存在差异性,又存在同一性。国家发展路径、地域性和时域性的差异是文化差异产生的根源。每一民族,每一个国家都是整个人类社会的一份子,都要解决物资资料生产、人口生产、民族进步、国家发展等共性问题,这就决定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又存在同一性的可能。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在文化特质上既有差异性,又有同一性。文化差异性为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提供实践基础,二者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1.1 文化差异性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

从产生上看,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农耕文化,是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东方文化。马克思主义是在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规律的科学,其产生时就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思想武器。在科学性上,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而马克思主义属于先进文化的范畴,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在时域上,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在这种文化的滋养下形成了中华民族固有的思维模式,对外来文化和新鲜事物具有一定的排斥心理。马克思主义属于近代文化,在思维上更具前瞻性,对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更强。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如不存在文化的差异性,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就失去了融合的空间,正是由于文化的差异性,相互碰撞,相互摩擦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提供了可能性空间。其最终结果不是一种文化消灭另一种文化,而是相互融合,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1.2 文化同一性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提供了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是差异中的同一,这种同一性使两种文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条件具备时,二者必定走向融合之路。

(1)二者都具有开放性的理论品质。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具有兼收并蓄,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整合自身文化的特点。东汉时期,印度的佛教文化开始传入中国,使人们开始了解东汉以外的世界文化。唐朝时期,印度佛教文化开始在中国盛行。但印度佛教文化不是简单地传到中国,而是与中国的道术、玄学相互影响,进而形成中国独特的佛教文化,这种独特的中国式佛教文化又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明末清初,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传入中国,国内有识之士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高潮。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这种开放性,对加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使我国一度走在世界的前列。虽然到了封建社会后期,我国开始出现封闭、保守的现象,而且成为我国落后于西方国家的重要原因,但正是因为这一局面的出现,我们才会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加坚定地将改革开放坚持到底。

与传统文化相对应,马克思主义也具有开放性的一面。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地继承人类社会优秀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果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 世纪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它从来没有停留于19 世纪,停留于资本主义国家,从其产生开始,便用于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致力于全人类解放事业。在指导各民族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开放性,为二者融合提供了理论基础。

(2)二者都具有求实向上的拼搏精神。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孟子的“无恒产则无恒心”,老子的“知人者智,不知者明”。这些都是求实精神的具体表现。“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些都是中国文化具有向上、拼搏精神的有力佐证。求实向上的拼搏精神使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形成了艰苦奋斗, 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这种精神成为中国人民致力于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在整个人类的发展史上,有多少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灰飞烟灭,而中华文化却能够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这种强大的生存能力和历史韧度使其和后来的马克思主义有许多契合之处。只有推进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不断融合,实现优势互补,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2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的文化基因

文化基因是某种文化所蕴含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人民至上,共产主义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亲民、民本、大同社会,实践出真知”等思想有着天然的趋同性,决定了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融会贯通。

2.1 二者关于建立“未来社会”的相通性

我国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根据他们对历史规律的认识,提出了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他们渴望建立一个人与人之间没有等级差异、没有阶级斗争,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同社会。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提出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其关于共产主义的设想是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这种自由人的联合体要求大家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生产力极大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劳动成了人的第一需要,每一成员的利益、诉求都能得到很好的保障,每个人都能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与我国大同社会的描述虽有本质区别, 但二者的共通性都在于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未来社会。

2.2 二者关于认识来源的相同性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实践的观点。南宋著名学者吕祖谦主张“于做中明行失”,其做就是行的意思。明代王阳明认为:“学必须见于行,尽天下之学,无有可行而可以言学者”[1],主张知行合一。明清之际的王夫之也是一位重行的思想家,他指出“知必以行为功”,提出了“行可兼知,知不兼行”的观点,把知统一于行,坚持了在实践基础上的知行统观。与我国传统文化相对应,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具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个实践的问题。”[2]表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同时,马克思主义还认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社会一直从事的两项基本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终极归宿,认识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反复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共有的实践观点使二者再一次找到了融合基因。

2.3 二者关于民本思想的趋同性

关于民本思想的学说,中国传统文化有其精辟的论述。孟子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4]的观点;《尚书·五子之歌》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5],强调民乃国家的根本。汉唐以来的儒学思想提出“民无不为本也,君犹舟也,民犹水也,水亦载舟,水亦覆舟”[6]的观点,进一步强调了人民对于国家社稷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一是强调创造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变革社会的决定性力量是人民群众。二是强调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实现人的解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三是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有人民共享。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结果。值得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有一定区别,但二者在价值观上的一致性是值得肯定的,即都强调从“民”或者“人”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一面,但是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如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伦而轻科学技术,重视农业而轻视商业,封建社会晚期则逐渐固步自封,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五四运动”的爆发打开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大门,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激烈碰撞。由于当时的进步人士对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缺乏科学认识,进而出现了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张。幸运的是中国共产党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科学地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实践有机结合,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我们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胜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进一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 全力助推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4 二者都坚持唯物主义和对立统一的世界观

在世界的本原及统一性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哲学都坚持世界的物质性,物质决定精神,精神是第二性的,而不是第一性的。在世界的状态问题上,二者都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世界上的万物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上,二者都认为事物发展的源泉是矛盾,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矛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任何事物之间既存在对立的一面,又存在同一性的一面。

3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的路径机制

3.1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指导地位,在对传统文化既批判又继承的基础上尽全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 是对自然界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思维规律的正确揭示。马克思主义作为革命的理论体系,既代表着广大的无产阶级的利益, 又在思想上指导着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与实践充分表明,中华民族的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和思想指南。在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胜利,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日益增强,科技实力显著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显示出日益强大的生命力。而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的历史时期,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乡村振兴、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历史和实践也证明,中华民族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指引。故必须在对传统文化采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既要确保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和开放性,又要确保传统文化朝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不断前进,使传统文化与时代相结合,与社会主义事业相结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展现新的时代内涵,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与活力,与马克思主义一道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3.2 在丰富和拓展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学习和交流机制的基础上,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融合

我国历史悠久,在历史的长河中传统文化对整个民族的影响深远。从宏观看,整个民族对传统文化有较强的认同感,对传统文化充满向往,对传统文化有着很好的继承,也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学习传统文化。但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文化,且其传播和学习方式主要局限于正统的学校教育和政治性新闻媒体的宣传上,在大众化方面的实践机制和传播机制不足,路径不够丰富,导致部分社会人士,特别是基层百姓对马克思主义缺乏深入了解,其结果是人们往往只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难以找到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融合点和实践融合点,不清楚何为马克思主义,不清楚马克思主义对于传统文化发展的重大意义。因此,必须丰富和拓展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交流和学习的机制,在传统文化中融入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实现二者有效融合。具体而言,一方面,国家要以民族复兴、国家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为契机,加快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进乡村、进社区、进普通百姓家庭的步伐,要引导百姓,鼓励百姓多途径学习,多维度了解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国家要通过现代化新闻媒体机构与信息传播途径,加大对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力度,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宣传氛围和舆论氛围。

3.3 在发挥党的组织领导作用的基础上,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融合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为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充分融合,中国共产党从理论到实践均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宝贵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要以批判的态度继承中国数千年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注重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创造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江泽民同志与胡锦涛同志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不可少的实践路径,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总之,在党的领导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剔除自身糟粕、不断转型,自身精华得以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党在文化建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党应该进一步发挥其组织和领导作用,在具体实践上要进一步落实文化建设工作,督促党的各级组织,各党员把学习、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去实践,要制定新时代背景下文化建设方针,在此基础上创造出适合这个时代的先进文化, 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融合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