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媛媛
(武昌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 430065)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全面覆盖了网络技术,同时逐步增加了大学生上网的人群数量。网络上很多西方传来的思想、 观念等直接影响了民办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的认知。大学生阅历相对较浅,还未在社会上历练,网络文化传播的内容很容易对他们产生不良影响,导致他们不能增强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的认知,从而对民办高校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及人生观的树立造成不利影响[1]。
新时代背景下,人们主要是借助网络媒体获取信息,网络平台是实现信息交流的模式,其具有多样化、快速的特点,为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便利条件。在某个时间段中,人们需要筛选与搜集大量外界信息,然而多样化的信息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从青年过渡至成年的关键时期,因此具有较强的性格可塑性,外界因素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性格。然而网络纷杂的观念,尤其是西方观念的入侵,会影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导致学生逐步淡化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的认知。
网络文化背景下,民办高校学生具有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不坚定性,可以从民办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复杂多变性中加以呈现。网络本身属于一种虚拟世界,其具有的网络虚拟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网络的诱惑力,如果走进陌生人的互联网界限,就会导致民办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化产生怀疑。大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其在各个时期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的认知具有直接关系。如今一些大学生信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片面追求物质化的生活方式,尽管在大非面前保留一种原则性态度,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郑州洪灾等一些重大紧急突发事件当中,都体现出较强的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然而这些重大紧急事件发生过后,就会恢复原来物质化的追求当中,这就与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的认知情况具有直接关系[2]。
网络背景下,有些人过于注重经济利益与竞争意识,在网络上肆意宣传赚钱的“技巧”,宣传用尽一切办法追求效率,注重实际经济利润,这种不正确的金钱观也在摧残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的认知,使他们觉得理想是虚无缥缈的,只是思想方面的事情,不能给自己带来真正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由于目前关于网络的法律法规落后,网络技术不完善,网民的道德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普遍存在暴利、网络病毒、网络黑客及网络犯罪等不良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文化产生错误认知,一些大学生为了躲避实际生活带来的压力,沉迷于网络世界,在虚构的网络世界中寻找短暂的安慰。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网络为人们带来更快的效率和短暂的财富,然而马克思主义文化重视公平和长远的价值,在如今却被部分提倡享乐主义的学生所忽视。目前很多学生在网络聊天、网络消遣及网络游戏等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置之不理,久而久之,不仅不会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文化,而且还会失去最基本的文化素养。
马克思一直相信,“共产主义革命发展快或者是慢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工业是否发展迅速,财富积累的较多和生产力较高。”其理论表述主要可以从《社会主义从空想至科学的发展》《共产党宣言》及《资本论》等马恩经典著作中呈现。当生产力得到明显提高以后,和其存在的直接生产关系肯定会对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伴随着生产力的快速进步与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势必从适应向不适应的方向发展,同时接近于尖锐化,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替代旧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网络环境背景下,马克思探究的生产力或者是生产关系都出现非常明显的改变,或者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平衡出现细小改变。工业不能当作判断国家是否强盛的代表,工业化强国并不一定能够在国际上占据较高的地位,但是其势必会是信息化强国。因为这种改变,马克思主义很少在信息有关领域进行研究,导致马克思主义在阐释信息化领域过程中会非常困难,然而大学生是信息化设备使用的主要对象,因此网络环境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文化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网络环境还是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文化产生影响的核心因素。
网络信息是平台社会交流模式的多样化,将网络当作载体,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减少了,以往交流面对面的模式,让人们自由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然而利用网络载体,人们需要筛选与判断外界的大量信息,因此会对自身观念产生影响。然而多样化的信息引导,让人们可以多样化反应不同的事物,主流价值观模糊化与百家争鸣是这个年代正反两个方面的特点,然而对于某个事件某个观点的人们从网络上根据不同的价值观会表现出迥异不同的反应,网络信息的包容性同样体现出文化的多元性,这种情况能够为文化多样化格局的出现奠定基础。网络文化背景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文化危机和信仰多样化的主要因素。
当前,我国的教育模式同样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文化现状的主要因素。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总体素质的提高,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一言堂、填鸭式等形式的思政教育课堂上,学生仅能被动的学习,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另外,高校思政课开展的不完善,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我国大学生在学生萌芽阶段存在先天性问题[3]。
大学生特别是刚进入大学的大学生普遍自我认知能力较弱,在很多新鲜事物和突发事件发生的状况下,不能按照高标准或者是原则辨识与认知这些问题[4]。网络上存在的宣传虚假、反动信息,吹捧其所谓的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等现象,对于涉世较浅的大学生而言是一个不能抵抗的力量。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体系形成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不稳定性,这是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5]。
目前,我国网络环境鱼龙混杂,然而在网络监管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当前的信息网络监管仅是事后网络监管制度体系,监管方式非常散漫,屏蔽关键词是当前我国网络监管经常使用的一种技术方法,然而这种机械的模式不能更好地防止垃圾信息泛滥[6]。所以,从大学生方面来看,网络属于一把双刃剑,当网络监管技术非常健全与完善的背景下,其能够推动大学生学业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网络技术监管不到位的背景下,各种不利信息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思想[7]。因此,信息监管技术还不完善,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荒漠化及迷茫化的主要因素。
当前,我国很多民办高校的大学生自身在判断事物与认知自我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因此,这就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的教育,让网络在大学生崇高的人生信仰和人生追求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强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的认知能力[8]。大学生在网民中占据较大的比例,难免会接触到西方国家不良信息产生的影响,但是学生不能辨别这些信息的目的性和真实性[9]。所以,为了提升学生的网络辨别与认知能力,民办高校可以为学生增加信息安全技术类的选修课,这样不仅可以传授学生网络安全技术,而且还可以让大学生了解关于网络安全性的法律规定[10]。增强大学生主人翁的责任感,同时告诉学生不信谣、不传谣,及时举报监督网络上存在的虚假信息。
一方面,民办高校中的马克思主义教育需要利用互联网,充分发挥实效性。同时还需要设立健全的网络信息管理部门,以便于进行网上信息管理工作,加大对大学生网络信息监控与舆论指导的力度,主动联合相关部门加强对非法网站的打击,采用网络传播的方式让大学生心中坚定马克思主义文化[11]。另一方面,还可以带领大学生前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感受生活,使大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增强为民族振兴而艰苦奋斗的积极性,充分认识并积极主动的学习马克思主义文化[12]。
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人们的自律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大学生具有较差的自我控制能力,这就需要构建完善的规章制度,从而使大学生的上网行为更加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同时还需要为大学生大力宣传《互联网立站禁止上传色情、淫秽等不良行为自律规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等内容[13]。民办高校还需要设立专门的网络信息管理部门,根据学校具体状况,构建健全的网络管理规章制服,通过网络进行规律传播,传承主旋律,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网上舆论指导的时间、尺度及实效,从而可以净化网络空间[14]。
高校教育工作人员作为高校研究马克思主义学术的主要人员,调动高校教育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十分重要。目前,在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的情况是马克思主义的学术还没有得到广泛研究,这就需要从历届研究生考试的专业招生方面来看,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一门非常冷门的学科,很多本科应届毕业生均不报考该专业[15]。从提高对这方面关注度来看,政府发挥着重要的财力供给作用,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党全面贯彻与遵守的信仰,同时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想要充分发挥这种作用,可以在高校中成立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的有关学术研究基金,激励学习深入探究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的理论[16]。针对具备明显理论贡献的个人与单位,需要给予更多的奖励与支持,始终保持高校马克思主义永远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这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新手段之一。
目前,网络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前提下,需要将网络文化有机整合,这样可以让网络文化具有无限性、全球性及普遍性。该文通过增强大学生抵制歪化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能力、 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及健全网络制度建设,塑造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人格等几种手段,强化民办高校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