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韩饮食惯用语的隐喻与转喻对比分析

2021-03-07 10:34刘桃桃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31期
关键词:惯用语源域韩语

刘桃桃

(商丘师范学院 外语学院,河南商丘 476000)

惯用语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口语交流中,惯用语在表达的时候具备自己独有的结构,表现内容丰富。惯用语是汉语的常用语,外国人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惯用语的使用是一个困难的部分,想要正确使用惯用语,需要使用者能够掌握一定的语言使用文化知识[1]。

汉韩惯用语在使用的时候体现了中国和韩国两个国家人民的思维习惯、心理认知特点。饮食惯用语是汉韩交流过程中常用的惯用语形式,饮食惯用语虽然表达简单,但是其中往往蕴含丰富的内容,会通过一系列修辞表现手段来彰显。隐喻、转喻是汉韩惯用语表现中的常用修辞手段。该文立足于汉韩交流中饮食惯用语使用实际情况,就饮食惯用语使用过程中的隐喻、转喻修辞使用问题进行探究。

1 隐喻、转喻理论概述

1.1 隐喻

语言的使用扎根于某一种认知结构中,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也是新语言意义的重要途径。隐喻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思考事物的思维。从深层次角度来看,隐喻可以看作是人们思维、行为、思想表达的重要方式。

1.2 转喻

转喻代表的是一种词表示的字面意义以及与之对应的比喻意义之间的衔接关系。转喻所联系下的一个成分代表另一个成分。转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每个事物都有不同的属性,不同认知作用下所展现出来的对事物的看法也不同。

隐喻和转喻的使用区别一般体现在,隐喻是不同认知领域之间的一种投射,转喻是彼此关联的不同认知喻。转喻倾向使用具体的事物来代替抽象的事物。

2 汉韩饮食惯用语的定义和分类

2.1 定义

2.1.1 饮食的定义

在汉语词典中的“饮食”一般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1)吃、喝东西;(2)吃东西、喝东西。在韩语中的“饮食”内涵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使人能够吃的饭或者汤类东西;(2)饮食物。

2.1.2 惯用语的定义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将惯用语看作是熟语的一种,具体是指应用感情色彩比较强烈的固定词语来表达,像是人们实际生活中的“开夜车”“扯后腿”等都是人们实际生活中的惯用语。

韩国《标准国语大辞典》将惯用语做出如下的定义:惯用语是由两个以上词语组合形成的语句。在韩国,惯用语经常被人们用来表达特殊的含义。

2.2 分类

饮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饮食文化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国家对饮食的不同看法,人们会使用饮食惯用语来表达自己对味道的感受以及对事物产生的微妙情感[2]。

饮食文化的产生发展又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存在密切的关联,饮食惯用语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显示出强烈的民族文化特点。中国、韩国地区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了自己独有的语言应用习惯,在语言的表达和使用上也出现了多个类型的惯用语。基于饮食中食物的特点,汉语惯用语中常用小辣椒来形容一个人做事干练;使用吃醋来表达人们的嫉妒情绪;吃豆腐代表占女性的便宜……基于饮食文化,韩语中也出现了一些惯用语表达,比如,没考上被称作是吃海带汤;精力耗费殆尽被称作是变成葱泡菜;高兴得太早被称作是喝泡菜汤。

3 汉韩饮食惯用语使用的基本性质分析

3.1 以动作状态为源域的饮食惯用语

第一,以表动作状态为源域的汉语惯用语。(1)带有烹饪技巧的饮食惯用语。比如萝卜白菜一锅煮、炒鱿鱼、炒剩饭等。(2)带有“吃”动词特色的汉语惯用语。比如,吃醋等。(3)带有“喝”动词特色的汉语惯用语。比如,喝西北风等。第二,以表动作状态作为源域的韩语惯用语。(1)具备烹饪技巧的韩国惯用语,比如炒豆子、熬粥等。(2)具备动词“吃”的韩语惯用语,比如,吃豆子饭等。(3)具备动词“喝”的汉语惯用语,比如,喝泡菜汤。

3.2 以饮食作为基本原料的源域汉韩饮食惯用语

第一,以饮食原料为源域的汉语饮食惯用语。比如,刀子嘴豆腐心、空心萝卜、炒鱿鱼、老油条。第二,以饮食原料作为源域的韩语饮食惯用语。比如,吃了小葱泡菜、成了胡萝卜等。

3.3 以隐喻对象作为目标域的饮食惯用语

3.3.1 汉语领域中的饮食惯用语

第一,隐喻对象为行为的汉语饮食惯用语。(1)“捡了芝麻丢西瓜”汉语惯用语的使用源域是比较小的芝麻、比较大的西瓜,汉语惯用语的目标域强调的是利益,代表是没有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一味地关注事物的次要矛盾。这样隐喻的基本隐喻对象为行为隐喻。(2)“嘴巴抹了蜜”汉语饮食惯用语的源域是蜂蜜带来的甜味,目标域为象征说好听的话。(3)“炒鱿鱼”汉语饮食惯用语的源域是翻炒的鱿鱼,目标域为象征在工作岗位上被开除,从鱿鱼在炒熟之后鱿鱼会卷起来,炒鱿鱼的这个特点象征了卷铺盖走人,意味一个人在一个领域自动离职。(4)“一锅粥”。汉语惯用语的使用源域是粥,目标域用来形容一塌糊涂、一片混乱。(5)“夹生饭”汉语惯用语的使用源域是夹生饭,目标域是具体程度的完成情况,用来比喻一开始做不好的事情以后也很难做好。(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汉语惯用语的使用源域是种瓜就会得到瓜、种豆就会得到豆,目标域是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比喻因果报应关系。(7)“吃闲饭”汉语惯用语的使用源域是吃现成的饭。目标域是指只吃饭,不做事情,因而也就无法获得经济收入。第二,隐喻对象为物/人的汉语饮食惯用语。(1)“刀子嘴豆腐心”汉语惯用语使用源域是尖锐的刀、柔软的豆腐。惯用语使用的目标域代表的是一个人的性格,象征一个人的嘴像刀子一样厉害,但是心地却很善良。(2)“软柿子”汉语惯用语使用源域柔软的柿子。汉语惯用语的目标域代表的是性格,象征的是好欺负的人。(3)“小辣椒”汉语惯用语使用源域是辛辣的辣椒,目标域代表的是一个人的性格,象征性格泼辣的女孩子。

3.3.2 韩语领域中的饮食惯用语

第一,韩语饮食惯用语中隐喻对象为行为的韩语饮食惯用语。(1)“芝麻倾斜而下”韩语饮食惯用语的源域是大量的芝麻落下,韩语饮食惯用语的目标域代表的是幸福的心理状态,一般用来象征情侣或者夫妻日子过得十分甜蜜、有趣。(2)“吃海带汤”韩语饮食惯用语的源域是海带的属性。韩语饮食惯用语的目标域象征考试不及格。(3)“吃艾草汤”韩语饮食惯用语的源域是艾草具备较强的苦味,韩语饮食惯用语目标域象征做事情的失败[3]。第二,韩语饮食惯用语中隐喻对象为物的韩语饮食惯用语。(1)“小辣椒更辣”韩语饮食惯用语的源域是小辣椒,韩语饮食惯用语的目标域是能力,不要光看外貌,凭借外貌就瞧不起人。(2)“成了胡萝卜”韩语饮食惯用语的源域是胡萝卜,韩语饮食惯用语的目标域代表的是害羞、不好意思、脸红心跳。

3.4 以转喻对象作为目标域的饮食惯用语

转喻形式作用下的汉韩饮食惯用语一般是指借助部分现象来代替整体现象做出表达。在中国习俗领域,举办婚礼的时候新人会有敬酒的习俗,因此,“喝喜酒”可以用来象征“结婚”。韩国人在结婚的时候具备请客吃面条的习俗,由此,在韩国“吃面条”可以用来象征“结婚”。

在中国,“吃喜糖”“喝喜酒” 的汉语惯用语源域是在婚礼上吃糖和喝酒,象征的是参与婚礼时所使用的喜糖、喜酒。“天上掉馅饼”的汉语惯用语源域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汉语惯用语使用的目标域是突然之间所发生的意想不到的好事情。“吃一锅饭”的汉语惯用语源域是吃一整锅的饭,汉语惯用语使用的目标域是指彼此之间的关系很亲密,就像是一家人。“吃软饭”的汉语惯用语源域是吃软饭,汉语惯用语使用的目标域是对女性的一种调侃,象征拿别人来开玩笑。

该文介绍了韩汉饮食惯用语的定义和分类,并且简单介绍了一系列研究的理论。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惯用语的生成机制类似概念结构的映射,许多惯用语中,词语的出现和使用在于认知机制能够将不同领域的认识和惯用语联系在一起。概念的隐喻是源域之间的一种映射或者对应,惯用语的概念意义是在源域向目标域的方向产生变化。由饮食方面引申出来的词汇是十分多的,对这些词汇的研究和分类汇总研究是十分具备深度的[4]。如何找到一个恰当的角度来更好的分析和谐词汇对日韩语言交流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 汉韩饮食惯用语的隐喻与转喻的对比分析

4.1 汉韩“源域相同”的惯用语

第一,源域、目标域相同的惯用语。源域、目标域相同主要是指中国、韩国两个国家常用习惯用语形式中的表现形式相同,语义也会使用到对应的惯用语。但是由于受两个国家文化不同的影响,语言的使用表达、基本语序不同。比如,在汉语语言表达中的“动词/形容词+名词”的组合在韩语语言结构表达中一般体现在“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组合。两个国家语言表达的惯用语词性是相同的,区别的是词语使用语序的不同,但是总体上二者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中国饮食惯用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代表着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这句话象征了因果之间的轮回,也就是说想要获得良好的结果就需要不断努力奋斗。这个饮食惯用语的表达和韩国的“种豆子得豆子”都具备因果表现的意思,虽然使用的词语不同,但是所代表的认知理念以及形成的认知看法是相同的。中国的“鸡蛋碰石头”和“用鸡蛋碰石头”主要是指比喻力量小的一方同力量大的一方相较量,如果力量不对等就会使得一方吃亏。汉语饮食惯用语中这句话的内涵和韩语饮食惯用语的“用鸡蛋碰石头”意思十分相似,象征的内容也是一样的。

第二,源域相同、目标域不同的饮食惯用语。源域相同、目标域不同主要是指在饮食惯用语中表达形式一样,但是意义却不一样。在汉语习惯性的表达中,关于“鸡蛋里挑骨头”有着这样的描述:“发生在某某派出所的敲门的事件在内部反映强烈,有的民警同志认为是长者事多,就是鸡蛋里挑骨头。有的则认为,如过是为这事向群众道歉,就是小题大做,对待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好十分不利于树立民警的威信。”在韩语表达中,关于“鸡蛋里也有骨头”一般会被应用到这样的语境中:“贫困的某某好不容易才得到了的鸡蛋是坏的,从而得到‘鸡卵有骨’这个典故。”由此可以发现,在中国汉语层面上,鸡蛋里挑骨头主要是指找毛病的意思,这样的说法十分形象、夸张会给人一种关于挑剔的联想。而在韩语表达中,“鸡蛋里也有骨头”代表的是倒霉的人难得会遇到好的发展机会,在比喻中“骨”不是“骨头”的含义,而是坏了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流转,其意思才发生了转变,虽然上述两个词语十分相似,但是却表达了完全不同的意义。

4.2 汉韩“源域不相同”的惯用语

第一,源域不同,目标域相同的惯用语。源域不同、目标域相同是指惯用语形式和字面意义的不同,但是惯用语含有的隐喻表现,也就是说目标域是一样的。出现这样现象的原因是中国、韩国两个国家民族思维的个性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在饮食常用语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表现形式、源域不同,但是目标域以及表达的意义是一样的。在汉语层面上“包子的肉不在褶上”是一句家乡常用的俗语,这个字面意思是包子里的肉馅是在表面上看不出来的。这句话用来形容人的低调处事方式,暗指那些喜欢出风头的人不需要张扬。在韩语表达中“比起砂锅酱更好吃”是用来比喻虽然外表不起眼,但是内容却丰富[5]。表达过程中所提到的砂锅是韩国炖菜、炖牛杂汤所使用的容器,在表现低调的问题上中国人会选择使用包子来比喻,而韩国人则是会选择使用砂锅,虽然构成的词汇不尽相同,但是最终意义确是一致的。中国的俗语有一句“霜打的茄子”,形容人精神不好,萎靡不振,而韩语里的“成了葱泡菜”也是这个寓意。葱泡菜是一种泡菜,原材料是葱,葱和几种材料搅拌后可以直接吃,但是如果因为保存时间过久,产生发酵的味道就会不新鲜。所以发酵之后的葱泡菜和霜打的茄子拿来比喻软弱无力的人、筋疲力尽的人。汉语层面上比喻使用茄子,韩语使用葱泡菜,虽然源域不同,但是彼此却映射了相同的目标域。

第二,源域、目标域均不同的惯用语。(1)仅仅在汉语表达中所使用到的饮食惯用语。“刀子嘴豆腐心”中采取了对立统一的一个事物来进行比喻,刀锋锋利,人们用来作为工具进行切割,豆腐则十分柔软[6]。在这个比喻中刀一般是指语气尖锐,豆腐则寓意柔情,通过使用这种属性的两极化来显示出虽然这个人的嘴巴像刀子一样厉害,但是内心却是非常柔软。在汉语的表达中,软柿子在字面上指的是比较软的柿子,在人的角度上,软柿子一般是指在和人相处过程中处于弱势的人,软柿子和好欺负的内涵在某种程度上十分类似。(2)仅仅在韩语中存在的饮食惯用语。海带汤是韩国人生日和坐月子的必吃食物,但是“吃海带汤”会被人们认为是考试落榜、考不上或者不及格,为此,在韩国有重要考试的时候是不能够喝海带汤的,在平时“喝泡菜汤”经常被比喻是自作多情、一厢情愿的意思。

5 结语

综上所述,人们生活与饮食文化密不可分。汉韩语中有许多词汇和表达方式都会涉及饮食素材,饮食惯用语在人们日常生活用语的方方面面都会体现。文章站在隐喻和比喻理论的视角上,按照认知隐喻的基本特征,以和饮食材料有关的表达作为基本研究中心,在对和饮食相关调料、味道、料理、饮食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仔细观察之后,从吃和喝层面上的惯用语为研究切入点,分析两个国家饮食惯用语的使用特征和差异,通过饮食惯用语深入分析两个国家人民长期发展产生的饮食文化习惯,旨在能够为相关人员深入了解两个国家的文化内容做出重要铺垫。

猜你喜欢
惯用语源域韩语
大学生韩语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
Fun Idioms趣味惯用语
Fun Idioms趣味惯用语
基于参数字典的多源域自适应学习算法
韩语称赞及应答言语行为的语用学研究
中级韩语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韩语固有惯用语的认知机制
大学日语专业精读教材中惯用语的使用现状及教学思考
从映射理论视角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成长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