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秾
(甘肃省榆中县朝阳学校 甘肃 兰州 730100)
耐力素质是一个人身体素质的重要性体现,在实际生活中则具体表现为长时间运动或者工作状态下抵抗疲劳的能力,可以这样说,耐力素质则直接决定了人的身体健康水平,提升学生的耐力素质则是提升身体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将耐力素质作为体育教学重点内容,提出对应性解决策略,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学生本身对于耐力不够重视,无法理解训练方法,同时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展开锻炼,但是学生从心理上则处于被动的状态,这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耐力素质。学生们处于被动状态下,其内驱力则比较低,无法形成正确的认知。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则注重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送自己的思想状态上做出根本性的改变,进而促进学生的耐力发展,实现以耐力为方向的审题素质提升。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强化耐力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分之道,耐力不是对自身的折磨,而是提高自己身体素质的一种有效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自身极点现象产生的原因,并且了解应急处理方案,通过这样的形式减低学生对于耐力训练的为难情绪,学生自然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的过程当中进而强化学生体育耐力锻炼效果。
比如,在进行耐力跑环节中,教师尝试抓住耐力跑训练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工作,让学生明确耐力跑的意义以及目的,提升学生们对于耐久跑的理解,让学生在学习中战胜恐惧、畏难情绪等,调动学生主动性以及踊跃性,从一开始被动式训练转变为主动训练,激发学生的体育训练的内在动力,让学生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自信心。在教学中推行耐力跑“极点”知识渗透,消除学生内心的恐惧,同时注重意识训练,让学生周而复始进行跑步,形成自觉地心理活动,比如,进行幅度较小或者原地频频重跑步的方式则是意识训练方法,耐力跑本身是一个枯燥的过程,教师则注重对学生的鼓舞以及奖励,让学生们感受到愉悦,并享受跑的乐趣。
初中生耐力素质比较差,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引领学生们自觉参与到耐力训练环节中,按照既定目标不断努力,让学生们克服自己在训练环节中所遇到的困难,并逐步适应人体功能中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并适当性帮助学生们转移注意力,舒缓学生不同身体症状。同时初中生的身体素质与成年人相对比而言,存在不同之处,比较活泼好动,并对于世间万物充满了好奇心。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仅仅是照本宣科,那么则容易促使学生们对于耐力训练产生厌烦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尝试将因材施教以及教学内容相结合,引领学生们在具体活动中进行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磨练学生意志力,活跃课堂氛围,为学生后续耐力素质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比如,在进行耐力跑的环节中,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跑步能力不同,教师则注重结合因材施教原则,将成绩相当的学生划分为相同层次,照顾个体之间的差异,具体实施环节中围绕耐力跑测试,对照成绩表,将学生进行层次划分,具体分为A组和B组,A组则为重点关注对象,设计较低教学目标,关注学生基础性训练,强化理论以及实践性指导,逐步提升学生耐力跑能力;B组学生则围绕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目标进行练习并兼顾辅导的职责,由组长带领完成教师所布置的教学任务,整体环节中组织学生们进行交流互动,激发学生的耐力跑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掌握正确耐力跑要领,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教学挂图或者视频的方式,引领学生们进行有效性学习与掌握,磨炼学生意志力,促进学生耐力素质训练效果的提升。
教师在进行耐力训练环节中,教师要认识到场所对于学生耐力发展的中奥星,从而借助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学生能够安全的,主动的参与耐力训练。在体育馆内,学生目之所及都是十分熟悉的场景,久而久之就会产生焦虑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并不利于耐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室外,感受室外的新鲜空气,在鸟语花香之中来进行耐力的训练,这样就能够提高学生大脑皮层的活跃度,使学生能够自觉缓解视力疲劳。在进行耐力训练环节中,教师应当保证学生在进行具体训练环节中提供充足氧气,比如,选择露天场所中进行训练,氧气充足,可以让学生更为有效完成任务,提升体育耐力训练的质量。训练环节中,尽可能注意不在坚硬水泥地面进行反复跑跳活动,具体原因在于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如果学生长时间在硬地面活动,则容易导致下肢骨的骨化点受到极大以及频繁的刺激,容易导致过早的骨化或者髋软骨的损伤,因此教师在进行耐力训练环节中应当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训练场地则是非常重要的,并在确保学生安全情况下,组织学生们进行有效性耐力训练。
比如,进行跳绳训练环节中,教师组织学生们在操场上进行训练,选择一块场地,让学生们在固定范围内进行统一训练,便于教师观察到学生的跳绳训练情况,并对其提供针对性引导,从而促使学生的跳绳训练更加具有针对性以及有效性。跳绳训练的场地要求不仅仅是开放化,而且要有一定的弹跳力,进而避免学生的膝盖受伤。因此教师在进行跳绳训练的过程当中,可以准备多个场地,引导学生在场地当中进行实践。像软硬适中的草坪,木质地板和PU运动场。学生们在进行训练的过程当中,可以自主的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场地,这样学生的场地选择是自主的,更加有助于训练的持续性。同时还应当避免选择灰尘多或者有砂砾的场地以及凹凸不平的水泥地,有效确保学生跳绳安全,完成跳绳训练任务。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当中由于自身的年龄限制,很有可能会出现呼吸调节机制方面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就需要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呼吸方法调整的专项训练。通过这样的形式,减少学生在训练过程当中的不适应,进而促进耐力的发展。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进行耐力训练,教会学生合理性采取科学呼吸方法,重点强调采取“二步一吸”方法或者“三步一吸”的方法,反复性教导学生,并强化学生始终保持呼吸的平衡性,让学生们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可以有效的调整呼吸节奏,并在耐力训练环节中起到良好教学效果。
比如,在进行跳绳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跳绳方法,并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其特点则具有随意性大以及训练内容多样化,因此在跳绳中,教师注重规范学生跳绳时间以及跳绳次数,一般时间为一分钟以上,可以让学生们在跑道上一边进行跑一边进行跳绳,上下坡跑跳练习,这一方法可以运用到体育教学的准备环节以及结束环节中,并提出具体要求,完成次数要比平时多一倍或者达到了较多次数之后,注重调整组数之间的休息时间,一般练习次数较多的可以练习4-5组,其中各个组数之间的间隔休息时间为4-6s,如果练习次数是平时的一倍或者一倍以上,那么可以继续练习3-4组,其中间隔休息时间为7-8s,在具体练习环节中要求学生注意呼吸作用,在做到了4-6个呼吸之后交换一次,从而达到良好训练效果,提升学生弹跳素质。同时在进行跳绳训练过程中注重呼吸方法,跳一下即可呼吸一次,达到熟练之后,则跳四下呼吸一次,如果速度更快的话可以跳六下呼吸一次,呼吸相互配合手脚规律性展开,不要随意更换节奏,否则会导致运动制氧发生问题。
教师在进行耐力训练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的训练时间以及量,组织学生们进行合理性训练,训练时间不能过长,其运动量以及运动强度也不宜过大,需要严格控制训练时间以及训练量,为学生提供充足时间休息,始终坚持劳逸结合,不让学生负重,为学生保留体力,在活动中始终坚持劳逸结合原则,初中阶段的学生大多还未成年,因此在安静的情况之下,每公斤的体能耗氧量也好比成年人更多。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不能以成年人的标准来对学生做出要求,要根据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来进行针对性的实践把控。同时在学生心脏血管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中,因此教师则应当注重结合学生的生长发育实际情况,合理性展开耐力训练,耐力训练主要是以有氧运动为主。
比如,在进行耐力跑学习环节中,教师将加强上身力量融入到学生日常跑步环节中,简单的方式则是如同每天跑完步之后做整理运动一样进行素质训练,一开始做10个仰卧起坐、5个俯卧撑和20次双臂屈伸运动,两个星期之后则增加到12个仰卧起坐、6个俯卧撑和24次双臂屈伸运动,尽可能循序渐进增加学生的上身力量。对于学生而言一般饭后有空余时间,因此组织学生们饭后一小时进行训练,避免在睡觉之前训练,否则会引起大脑皮层高度兴奋,产生多梦或者不容易入睡等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耐力训练虽然是学生比较抵触的一项体育活动,然而这项体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身体素质,强化体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则尝试采取科学方式强化耐力活动训练的趣味性,深化学生对于耐力训练的思想认识,让学生们做到劳逸结合。教师在具体教学中,注重总结耐力训练经验,结合学生个性化特点,完善思维点拨,有效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发挥耐力训练的价值,从而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