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这两年来党和国家日益关注高校的德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内容,其中明确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去,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重点用好课堂教学这个途径,将思想政治理论与各类课程相融合”。而作为蕴含着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丰富的跆拳道项目来说,如何在高校实现课程思政这一任务,以传授价值和传授知识为目标,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是实现高校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及重要途径。跆拳道是各大中专院校体育类专业课和选修课程,其中蕴含着很多丰富的隐性思政元素,跆拳道一直以来推崇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跆拳道精神,重视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能够在跆拳道课程中充分探索其中的思政元素,可以将“跆拳道”的礼仪文化资源转变为集体主义精神、爱国精神、思想道德教育的力量和理想信念,并通过课程培养中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等途径进行教育。
跆拳道是一项非常重视礼仪的运动项目,其中蕴含了有很多的思政元素在里面,练习者通过学习不但能够获得健康的身体还能感受到跆拳道课中的合作、奉献、爱国精神从而健全人格。本文将对如何把思想政治元素融合到跆拳道课程中去进行研究,针对跆拳道课堂全面分析挖掘课堂中的思政元素,并研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哪些方面能与思政元素相结合,如何将其以不同的教育形式贯穿到每一节跆拳道课堂中去,将跆拳道知识与思政元素相结合。研究学生如何能在跆拳道课中学习并养成良好的精神品质,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引导学生如何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观和爱国情怀及正确的理想信念。
本文以高校跆拳道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合为研究对象。
(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和重点方向,通过学校图书馆、中国知网、维普、百度学术查阅等多种渠道检索近5年国内有关“课程思政”教育的文献资料下载并认真研读,寻找与研究内容有关的理论依据,使自己的论文更具有说服力,将有用素材进行整理。
(2)专家访谈法。
本人在研究学习过程中,为获取更多对本论文研究有帮助的信息,采取了网络、面谈、电话等方式对多名老师、学生和专家学者进行访谈,从中采纳和听取不同的意见和想法,最终进行研究与分析。
(3)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参考文献的研究以及访谈专家学者后给出的意见做出相关研究内容的概念整理,将整理出的思政德育元素进行全面分析,挖掘高校跆拳道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及逻辑内涵,让论文更具有说服力。
(1)跆拳道。
跆拳道是一项注重礼仪、强健身体、增强意志的体育运动,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正式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它起源于朝鲜半岛,是由早期的花郎道和跆跟演变而来的一项技击术,吸收了东亚文化从而发展的一项韩国武术,现代的跆拳道主要包含竞技、特技、品势、击破等多种形式表现,跆拳道特点是主要运用脚法击打进行格斗的传统体育项目,注重礼仪,要求练习者不仅要学习跆拳道技术同时更要注重跆拳道礼仪和道德修养,它与我国的武术练习及武德文化有一定耦合,以“始于礼,终于礼”的武道精神,以“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跆拳道精神,弘扬爱国精神,发扬传统文化。练习者可以从中吸取智慧和营养,从而在练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道德思想观念。
跆拳道具有典型的东方文化色彩其核心思想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目前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以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系统教学传输开展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当代大学生眼里,目前思政课停留在坚韧不拔的精神培育,积极向上、吃苦耐劳的品质锻炼,敬老尊贤、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美德养成等方面,难以实践。作为实践运动项目跆拳道正好可以弥补传统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不足,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践中学习,实践中进步。
(2)“课程思政”来源。
“课程思政”来源于2016年底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文件。为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落实总书记的讲话和中央文件精神,在上海高校中率先开设了《大国方略》等“中国系列”课程,同时开展了在各类各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改革。由此,开启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序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课程思政”问题,继“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后,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又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文化知识教育之中。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1)跆拳道礼仪行为德育元素。
跆拳道是一项极其注重礼仪的运动项目,以敬礼的方式和整齐的着装展现出来。要求每一位跆拳道练习者在进入训练馆前都必须身着白色干净整洁的跆拳道道服,按照要求系好道带,穿道鞋或光脚进入训练场地,每节训练课都要保持干净整洁,在跆拳道课程开始及联系过程到最后结束,礼仪始终贯穿在整个课程中,在训练中的鞠躬敬礼是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友好、礼貌、感谢和谦虚,是一种内心思想在外的表达方式,要求练习者在训练过程中严格遵守礼仪,要学会敬礼。从而达到使练习者在训练中学会谦虚、友好、忍让的态度;好学和虚心的学习作风的目的。跆拳道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练习者不光得到身体锻炼,更注重礼仪和道德的修养,这才是跆拳道精神的中心思想,使其懂得爱国、懂得纪律、懂得尊重、懂得秩序、懂得守时等。从另一个角度讲跆拳道是一种通过武道形式对练习者进行礼仪教育的活动。
(2)跆拳道爱国教育德育元素。
跆拳道本身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从为国拼搏的奥运会冠军到在每个训练馆中心都会高高悬挂着一面国旗,其用意就是要求每一名练习者都要时刻心系祖国、热爱祖国,在课前只要进入训练馆都需要向国旗敬礼,每节训练课的开始和结束集合整队时,服装不整齐的训练者都须转身背对国旗整理好服装后在面向教练敬礼示意,待全体服装整理好后组织向国旗敬礼,无不展现爱国教育。
(3)跆拳道意志品质历练德育元素。
作为重竞技对抗项目跆拳道课中对意志品质的历练无处不在,对抗练习难免会有身体的磕磕碰碰,体能训练的气喘吁吁,在训练练习中每一个腿法都要经过精益求精,专注严谨的数次反复练习下才能取得进步,才能熟练与其它腿法结合运用,每一个腿法背后是专注、是严谨、不骄不躁,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到练习中去。例如在训练中有很多高难度动作,如跳跃、旋转、腾空等具有一定难度和危险性的动作需要练习者自身的协调、平衡、自然保持平和的心态,这些都是坚持不断练习的结果,更是对意志品质的的考验,从而培养学生的专注力、毅力以及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精神。
(1)增强“课程思政”的针对性。
着眼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在教授跆拳道技能和知识点时,可以指出知识点内容中涉及到的职业素养,道德品质,对学生进行思想德育教育,在集体或分组练习时教授团结合作精神;在长跑耐力训练时可以强调坚持就是胜利、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设计一个需要团结合作才能完成的热身小游戏,比如“网鱼”这个游戏,被抓到的“鱼”变成“网”需要手牵手齐心协力不能断开,才能抓到其他的“鱼”,从而即满足了课前热身的需要又提升了课堂气氛,并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学习到,劲往一处使的集体意识和团结精神。
针对跆拳道课堂中有关的问题,教师可以结合实例进行教导,可以抓住机会,将思想政治融入其中,如穿鞋踩道垫、乱扔垃圾讲卫生;乱说脏话讲文明价值观;上课吃东西、说话、迟到讲纪律;破坏公共器材讲爱家、爱校等都可以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
(2)优化“课程思政”的感染力。
通过教学途径实现跆拳道显性的实践教学内容与隐性的思想政治元素相融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针对课程内容教授时,与思想政治进行结合,例如,在讲解跆拳道文化、礼仪等知识的教学内容时,在让学生学习敬礼鞠躬等有关礼仪的技能知识的同时,更加要注重在学习中的内化,带领学生树立讲礼貌、讲文明、爱国的价值观,为将来跆拳道学习奠定思想基础。如何在跆拳道的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传授德育元素,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分析将思想政治带入到跆拳道课程中去,充分的了解跆拳道的文化,以及跆拳道的教学特点,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探究,将德育元素全面地渗透到跆拳道的课堂教学中,增强优化课程思政的感染力。
(3)注重“课程思政”的整体性。
注重跆拳道课中班级体的整体性,在耐力训练时,教师可以通过以比赛的形式进行,例如,在练习控腿技术时可以分组进行比赛,计时比谁控腿的时间最长,在不触犯规则的情况下,坚持时间最长的学生获得胜利,然后在代表各自的小组参加最终的比赛。最后胜利的小组会有相应的奖励,输的小组也会有惩罚。通过比赛的形式既不会让练习者感到乏味,又增加了课堂趣味性、提高了课堂质量,同时又能让练习者体会到坚持就是胜利的喜悦,并增强了自信心及集体意识、竞争意识等,从而潜移默化的灌输了良好的意志品质。
(1)跆拳道中“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跆拳道精神,正好可以弥补传统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不足,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践中学习,实践中进步;
(2)跆拳道文化底蕴深厚,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通过挖掘跆拳道礼仪行为教育元素,爱国德育教育元素、意志品质历练德育元素以及比赛德育元素教育等,均是在跆拳道课中所蕴含的隐性的德育元素;
(3)跆拳道“课程思政”德育元素的融合路径,首先增强“课程思政”的针对性;其次优化“课程思政”的感染力;注重“课程思政”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