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伊涵 顾平
关键词:新材料;观念艺术;实验性表达
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1-00-03
20世纪以来,现代社会发展带来的全新技术变革和话语语境让传统艺术的传承不再简单。越来越多的资本介入艺术界,策展人、艺术收藏家、艺术赞助等不断推动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商品化,艺术家在拥有更多成功途径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挑战。如何将观念艺术与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以中国视角对世界现象与问题进行思考和表现,对中国当代艺术家而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艺术家用自己的方式突出材料的某一个特性进而表达自己的观念,运用艺术手段在多领域中重新寻找相似与统一,同时,表现出艺术对当今时代、社会或者自我的思考,从内涵和意义上丰富作品。当代观念艺术中所运用的新材料中“新”的概念更侧重于新的驾驭方式。当代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核心问题就是必须足够有创意,并且创意本身要具有意义,艺术家在确定创意后要做的就是选择与其创作相匹配的材料。
1 中国当代观念艺术中新材料的实验性表达
中国文化传统思想极具开放性和包容性,“要将山水玄学化最好的方式就是造园”,园林造景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表现手法和用到的材料不同,但是二者的审美理想是相同的[1]。艺术的本质在中国当代艺术中所体现的一定是它在当代中国时代语境下的意义,在谈及中国当代艺术时,首先强调的就是本土文化的重要性,片面使用传统工艺、传统图案或一些符号和特征是对传统文化的撕裂,是不符合时代语境的,艺术家应对文化本体有进一步的理解,做到从过去来,向未来去。
1.1 新材料在中国当代观念艺术中的感官提升与个性表现
20世纪之前,在艺术创作中材料只是表现的手段,是一种工具,用于满足作品的颜色或形态的需要。工业革命后,人们的注意力逐渐从艺术作品的外观上升到了其所表达的意象和思想,画面的表现方式也变得更加多元。立体主义的出现让画面形式有了突破,毕加索的综合立体主义“运用综合的手段,利用多种素材的组合创造一个新的母题”[1],让绘画材料不再仅仅扮演作品的载体这一角色,而是成了创作中的主体,并以其具象化的物质属性使作品更加具备感官冲击力,进而展示出更多信息,使观看者获得某种指向性的心理暗示,产生更为丰富的联想,最终加深作品的内涵和意义。当代艺术对材料的突破打破了艺术与常态物象之间的界限,导致何为艺术并没有清晰的概念,如今,几乎所有的物质和现象,一切能被人们看到的以及不能看到的如声音、光影、电波磁场甚至是气味,都能当作艺术创作的材料,因此,对于艺术创作,受众的五官感受也越来越多元化。
1.1.1 以火药的化学反应表达理性思维的蔡国强
2015年,火药爆破作品《天梯》带来的震撼让其创作者蔡国强家喻户晓。这一作品的创作材料是画布和火药,但作品最终的呈现并非简单物理的叠加效果,而是火药粉末脱离了其分子稳定状态后产生的化学反应。火药在瞬间爆发出巨大的能量,燃烧和爆炸产生的痕迹既表现了一种极度奔放的自由爆发感,又呈现出了一种极力控制下的井然有序的感觉[2]。画面虽然是静止的,好像将一瞬即逝的火药爆炸的画面保留下来了,而爆炸有无数的可能性,作品在一瞬间表现出了震撼的美,人们眼前的画面是鲜活的记忆里的烟火,可能是灶台火塘里柴火噼里啪啦的响声,可能是正月里家人团聚时绚丽夺目的烟花爆竹,可能是战争年代轰隆不断的炮火带来的不幸,抽象的图案在观赏者的眼中是具象的,甚至连硝烟的气味都是鼻息之间的作品体验。作品表现了蔡国强的艺术与宇宙对话的思想,祖先保佑、吉祥如意等中国式祈福语汇构成了作者与家乡心灵交流的天梯。
1.1.2 以蚕丝展现艺术生命力的梁绍基
蚕要经过四次蜕变才能变成茧,一次次阵痛让蚕丝充满了悲壮的精神。梁绍基进行了30多年的养蚕艺术实验,其间,他细致观察和了解蚕的习性并与其互动,从而体会到生命变化的规律。“蚕丝生成的水流似的画面、蚕蛹蠕动的水墨似的书写”,他以影像为媒介表现出转瞬幻化的特征,筑造了影像作品《碑》[3]。蚕静静吃着桑叶吐丝结茧,时光仿佛变得慢了下来,而生命轮回,从起始到终结,梁绍基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自然生命过程中暗含的哲学思想。他使用蚕丝、木、竹、金属等材料,进行观念艺术创作。在创作过程中,梁绍基将蚕放在主题装置中,让其在一定的意向下自由吐丝、排泄、繁殖、化蛹,蚕对环境很敏感,温湿密度、气味甚至是光照都会让其产生反应。蚕丝包含的坚忍、包容、孤寂、古朴的材料语言让作品展示出了柔软而又坚强的生命力。
1.2 新材料在中国当代观念艺术中的思维表达与综合呈现
在当代观念艺术的创作中,艺术家通过材料走近世界本源,对新材料的选择能够鲜明地传达出艺术家的思想。中央美术学院张国龙教授认为,“材料的表现方式更能决定艺术家思想和精神表现的品质”,他极其注重材料的“物”性本身,注重通过材料表现出精神和观念艺术,表现出深刻的哲学性思考。在互联网信息化的当下,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出现速度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快,艺术创作在人类社会从来都是以超前者和革命者的身份出现的,物质基础材料与时俱进,艺术家们对材料使用的不拘一格,使新材料得以在中国当代观念艺术中综合呈现,其多元的思维表达对现实世界起着推进的作用,能更好地发挥艺术创作的先验性作用。
1.2.1 以综合材料装置打破固有认知的黄永砯
黄永砯在1986年组织成立了名为“厦门达达”的艺术团队,尝试通过一系列行为艺术对艺术进行反抗,表达了如果不消灭艺术,生活就不得安宁的呼声。他的作品追求哲思,集多种媒体与文化影响于一身,聚焦当下发生的国际事件,探究如何通过东方文化思维或者中国视角在观念艺术中进行表达以及中国化探索。他的很多作品以中国的历史或神话为题材,在表现时自由运用材料,有现代机械、木构建筑、玻璃制品、活的蝎子等。黄永砯善于将“达达主义理智的抽象”与“中国神秘术即命理学传统”有机结合[4],如他的作品《非表达绘画》更多展示的是创作过程中所表现的意义,艺术家通过轮盘的随机转动决定下一笔用什么颜色和什么樣的绘画方式,每一步都是无法预料也无法复制的,最终的作品是一种纯粹的偶然产生的结果,这个作品彻底放弃了创作者的主导地位。黄永砯企图通过观念艺术的方式打破人们对艺术的固有认知,通过有意制造冲突呈现中西文化碰撞后的状态,他的作品为我们思考问题提供了非凡的视角和质疑精神。
1.2.2 以现成品重塑新意境的艾未未
使用现成品是观念艺术的表现方式之一。艺术家将日常生活中的物品用在艺术展示中,通过某些手段将其摆放在一个新的场景中,经过一系列操作,常态物件失去了原来的功能,并产生了新的意境,进而表现出了艺术家特定的想法。艾未未经常使用的创作方法便是“对既成事物的解构和颠覆”,艾未未在艺术创作中经常使用一些中国传统生活中的物品,如陶罐、椅子、门窗、木构件等[5]。其代表作品《摔一只汉代的瓦罐》由三张摄影作品组成,记录的是摔瓦罐的过程。这件作品表达了艺术家对文化的价值和什么是社会历史等命题的质疑,也开了用古董或仿古的物品等现成品进行观念艺术创作的先河。《1亿颗陶瓷瓜子》是艾未未用一亿颗手工制作的陶瓷瓜子制作的艺术作品。要制作一亿颗陶瓷瓜子需要3 200名熟练工工作一年的时间。面对数量如此巨大、造价如此昂贵且彼此十分相似又完全不同的人工瓜子,人们产生了许多的解读,这些瓜子似乎隐喻着当下的我们,渺小、相似却又生动不同。作品用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个体的独立。艾未未对现成物体、现实以及观念的重组与解构,挑战着常人的精神底线。
2 多元材料——当代观念艺术实验性拓展的路径
随着科技与艺术的发展,人工材料的种类不断增多,中国当代艺术家在装置创作中不但延续了被人广泛使用的传统材料,如颜料、大理石、青铜等,还加入了多种新材料。
2.1 用工业材料、自然材料重现传统美学的展望
天然石头本身不是艺术品,但在中国人眼里,它是宇宙和自然的象征,石头被搬进园林庭院之中后占据了艺术品的位置,古人称之为奇石。奇石的使用与杜尚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均打破了惯常的西方艺术场域,使观者将现代的艺术体验转变为中国传统的园林经验,凸显出了奇观的魅力。观念派艺术家展望在作品《假山石》中将源于地球的岩石形状与毫不相干的不锈钢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其创作灵感源于中国传统观赏石文化,其创新点就是用工业材料重现中国传统美学。具体创作应用了传统雕塑的方法,以天然的石头为参照对象,将其分成许多小块,将镜面不锈钢板附在岩石表面,再用锤敲打钢板使其与岩石形成合体,移出岩石后再将不锈钢板焊接起来,磨光裂缝,自然衔接。作品神奇地将材料外在的视觉表象与环境互动以及内在山石的象征意义有机融合,除了具有观赏石自带的传统审美要素外,还有来自不锈钢假山石材料本身的反射特性,映射出不断变化的环境,效果奇特。廉价工业材料的高光感和金属感与岩石的永恒美和古人回归自然的梦境有机联系起来,体现了作者“浮夸+实际”的艺术幻想。《假山石》其实是作者对“假作真时真亦假”传统文化传承的体现,营造出了特别的当代性。奇石的历史文化积淀是中国雕塑重要的文化资源,是中国传统园林美学介入西方美术的一种表现。
2.2 以材料质感彰显作品特质的伍伟
2017年伍伟举办了个展《反映》,整个展厅散落了一百余只作为诱饵的黑色捕兽笼,代表着一系列的“陷阱空间”,代表生命体的“皮毛”被禁锢在笼子里或绑在锁链上,目之所及是一重重险境,有的明目张胆,有的小心隐蔽,人置身其中充满了绝望。除了捕兽笼外,艺术家还用铁链打造了一道墙,通常来说,一个通道加了一道锁链就会被人认为是被关上了,此路不通。展览本身也是一场“捕获”,参观的人在满是捕兽笼的场地来回穿梭,小心腾挪步伐,防止碰到笼子锁链,殊不知整个展厅本来就是一个大的“捕兽笼”。
伍伟以视觉为切入点,呈现出环境感受,进行观念艺术的表达,其之所以创作这个作品,并不是希望人们理解甚至是解决这个问题,而是想让更多人感受这个问题,引发相关的思考。金属具有触感冰冷、机械化、非生命体的特征,而皮毛恰恰相反,其触感是柔软的,具有情感张力和生命体的特征。伍伟通过这两种材料所带来的冲突感,引出生命体与非生命体、手工艺与现成品、束缚与拯救、终结与永恒等话题。伍伟通过一系列毛皮和钢铁的作品,尝试从不同角度投射出当今时代的多重矛盾,通过在不同话题下使用同一解读视角,透过作品向微观与宏观两个方向延伸,表达出在无穷与未知的某一处终是人们追求的客观真理。
2.3 以信息数据拓展创作边界
信息化引发人们对网络、数据、虚拟世界等问题的思考,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也常利用声、光、电等手段以及计算机编程等专业技术,使其观念艺术作品拥有科技感。例如,在作品《深渊模拟器》中,创作者徐文恺在展厅放置了一个游戏台,人们可以在这里进行一些互动,同时他还布置了一组超现实风格的雕塑,通过游戏与雕塑构建了一个真实与虚拟并存的空间。
3 结语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全球化与信息化让人们拥有了更广阔的视野,旧的形式与材料已经不能满足当下艺术创作的多种需要。为了使艺术作品被更多人理解,有必要对新的语言、新的材料展开探索,从而获得与过去不同的认知体验。新材料带来的突破形式在现当代许多艺术作品中表现出非常强烈的视觉感,艺术家通过不断挖掘新材料的更多使用形式,以反映当下的问题和现象。中国当代艺术观念要能适应社会发展,适应新时代大多数人的思想,与时俱进,合理运用新材料,使新材料在艺术作品中得到更广泛的运用。
参考文献:
[1] 汪瑞霞.从乡愁到乡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210.
[2] 丁梦莹.浅谈当代艺术现状:以蔡国强烟火作品为例[J].今传媒,2017,25(9):158-159.
[3] 查常平.中国先锋艺术思想史(第一卷)世界关系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7:71.
[4] 唐华伟.当代油画(13):抽象与综合材料专辑[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5:91.
[5] 赵力.中国当代艺术:现在與未来[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10.
作者简介:黄伊涵(1995—),女,江苏常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公共艺术设计。
顾平(1965—),男,安徽芜湖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美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