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玉荣
摘要:電网基建项目属于典型的国家基础建设项目,是服务国计民生的基建服务项目。而我国的国家基础建设项目采用民生需求驱动的投资战略方针,而非经济效益驱动的投资战略方针,因此传统的基于经济效益的投资评估体系在电网基建项目中难以得到有效应用基于此,以下对输配电价改革形势背景下电网投资测略情景模拟及优化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输配电价改革;电网投资测略;情景模拟;优化研究
1输配电价定价规则分析定价规则
从实行输配电价格改革以来,根据我国输配电价格“事先审批”的思想,按总成本加效益原则确定。根据省级电网输电和配电价格(试行)(2016年版)定价方法,定价规则包含在"三个组合"中,其基础是建立机制和合理定价,以平衡适当的成本和约束激励措施,促进电网健康发展,并给用户带来合理负担;省级定价规则(第20版)重点促进电网企业的优质发展,实现用户之间公平的成本分担,严格规范政府定价行为。
2输配电价改革形势背景下电网投资测略情景模拟及优化策略
2.1优化投资结构要增加定价折旧率变化较大的电压等级投资规模
为降低定价折旧年限延长带来的定价折旧率降低的影响,假设在充分论证主网项目投资必要性的基础上,可适当增加110kV及以下电网投资规模4%而不影响电网运行安全,则按照该省级电网资产结构测算,综合定价折旧率提高0.9%。在此综合定价折旧率水平下,第二监管周期、第三监管周期省级平均输配电价较基准水平分别增加0.05%、0.07%。因此,从定价折旧率角度,增加定价折旧率变化较大、定价折旧率较高的电压等级投资规模,能够进一步保障或争取更有利的输配电价水平。
2.2突出电网储备项目优选在投资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健全组织评价机制
电网储备项目优选是保障电网投资精准水平和投资效益的关键环节,通过开展以项目优选为核心环节的电网企业精准投资管理体系研究,对于提升电网投资管理工作水平和技术手段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有利于提升电网投资管理工作规范性和可操作性。项目科学优选是实现公司战略落地的有效措施“能源互联网”是实现管理更精益、投资更精准的新工具,重视运用数据驱动经营管理,实现管理思维的提升和管理理念的创新。通过数据驱动投资项目优选,实现投资项目组合的科学配置,将效益产出高的项目优先列入计划安排,保障公司投资效益。
2.3优化投资结构和时序要尽早安排定价折旧率较低的主网投资项目
假设第二监管周期第一年多安排主网投资项目,第二、第三年多安排配电网投资项目,具体表现为综合定价折旧率的变化,假设综合定价折旧率较基准水平分别下降0.02和提高0.02个百分点,则第三监管周期省级平均输配电价较基准水平增加0.01%,主要是相对于配网投资项目,主网投资项目定价折旧率相对较低,能够保障下一监管周期基期成本和有效资产水平。因此,为争取下一监管周期较高的输配电价水平,需尽早安排定价折旧率较低的主网投资项目,这也符合输配电价改革对平均建设周期较长类项目建设效率的要求。
2.4开展分级分区分时的常态化投资管理
针对公司经营范围、投资范围和电网发展情况不同,经营水平和投资方向也有所不同,重点开展了分级、分区、分时的差异化投资策略研究和管理,建立各专业部门、技术支撑单位深入参与的常态化投资策略研究、评审体系,构建业务流程和制度规范。(1)开展年度投资策略研究。在5~8月组织各专业开展年度投资策略研究,先制定策略,再安排下一年度投资计划编制,自上而下由市县公司两级评议,编制形成《2021年度公司与电网发展投资策略报告》,作为各单位投资决策的重要支撑和度投资计划统筹的重要依据。(2)组织开展专题投资策略研究。结合输配电价改革、投资成效监管、增量配电网等市场竞争,以及营商环境改善等内容主持开展专项投资策略研究,及时跟踪改革政策、市场环境等最新动态。建立单项跟踪机制,跟踪重大项目在前期可研、投资安排、投资主体设置等情况,做到投资策略和管理调整及时跟进。
2.5继续推广智能电网建设
电力消费作为最终需求是支撑电网长期投资的基础。尽管中国的电力消费增长在疫情后的时期有所放缓,但仍呈上升趋势。构建智能电网+ 5G数字网络是电网企业利用未来电力指挥高度的重要措施,是支持电网能量安全稳定传输的前提,也是稳定投资的重要方向。今后,省级电网企业也应把握这种发展态势,优化投资方向,使电网设施更强、更大、更好。
2.6鼓励多方社会资本投资电网建设,拓宽电网投资渠道
电力行业有两个特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此外,电力项目建设的投资规模较大,收益率较高,融资渠道受到诸多方面的制约。2010年以来,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指导方针,包括国务院关于促进和指导私人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关于加强电力投资的电力监管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能源部门建设的实施咨询意见。但是,由于电力行业的自然垄断特点及其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特点,社会资本进入电力行业面临诸多限制和困难。
2.7加大重大风险管控力度
协调各业务部门风险控制的重点工作,加强各专业领域之间的协作风险防范与控制,构建全面风险“三条防线”,有效防范和应对企业生产经营风险。加强对重要决策的法律审查,规范业务做法,降低法律风险。充分实施重要决策的合法性检验,引导法律决策的法律证据保存工作。分析病例的特点和原因,为有针对性地降低病例压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2020版定价办法的出台,进一步提升了输配电价核定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强化了对电网公司投资的监管和约束,也对电网投资核心要素——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安排产生了较大影响。在输配电价改革持续纵深推进下,为提高电网投资效率效益,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有必要分析输配电价改革对电网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的影响,研究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以适应输配电价改革。
参考文献
[1]陈正飞,王嘉豪,黄珊,杨志鹏,郑福康.电网企业有效资产分析及有关建议[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22):51-54.
2103501705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