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OBE理念体现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让学生将所学内化到心灵深处,并持续影响他的一生。本文通过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程的教学改革案例展示本课程如何培养让学生具有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素养、对美术知识和其他学科领域知识能够联系和具有整合能力,有独特个性、创新思维与逻辑思维,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完成自我,并能将所学融入生活和生命体验这样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OBE;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程;教学改革;案例
一、OBE理念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程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的手工课程包含不同材料的造型知识以及方法,种类多样,内容丰富。在有限的时间里阶段性学习不能让学生掌握所有的手工内容,但是根据OBE理念我们可以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有目的地锻炼学生,力求要做到教一学十,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不仅是认识,还要在操作实践中。如材料选用的举一反三、造型和装饰的举一反三、色彩和线条的举一反三、操作技能的举一反三、使用功能的举一反三等等。让他们结合所学知识,有目的地掌握常用的、实用的手工知识和操作技能,将其综合运用到幼儿园教学工作中去,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能带走的去解决现实问题能力,最终将它们带到未来的生活中去。
二、基于“OBE”理念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程的教学改革案例
基于OBE理念下的培养目标笔者在学前教育手工课程的教学中进行了如下的改革:
我院学前手工课程重点学习纸造型、绳造型、布造型、自然材料造型、综合材料造型等不同材料的造型知识以及方法。综合该课程中各种不同造型材料的教学之后笔者逐渐发现所有造型材料的造型技巧是相通的,在进行某一材料造型学习时,首先是传承。要带领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知识,从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制作中汲取养分。在传统的另一端是创新。要不断开拓学生眼界,介绍现当代手工造型及手工制作的新理念,以此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最终还要结合。通过下幼儿园的实习和见习的观察,结合幼儿园的特点,能制作幼儿园教育教学需要的手工作品。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才能完成自我素质、能力的全面提高。
以下是以纸造型教学为例的教学改革策略:
1.寻找纸材料造型的历史渊源及不同时期的产物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主动研究并学习手工艺制作。
知识目标——了解纸造型的历史渊源、纸造型的用途、意义、种类、表现方法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收集整理的能力,关心,关注生活的素质能力。
教育策略:课前带领或引导学生去博物馆或者美术馆,包括看纪录片、图片及查阅相关资料的方式了解和纸材料造型相关内容。课堂上让学生利用自己搜集或拍摄的照片、短视频、笔记的方式去分享自己关于纸造型所见,所想。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梳理纸造型的历史发展及多种表现形式。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培养学生对于手工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提升个人文化艺术素养的能力,也间接培养学生开放的、主动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为进入纸材料造型学习做好铺垫。
2.纸材料的单个平面造型—剪纸
⑴剪纸初体验
情感目標:学生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感受动手操作的快乐体验。
知识目标:掌握剪纸的基本历史发展,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
技能目标:感受剪纸中的基本剪刻方法。
能力目标: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探索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非直接给予知识的结果,对于作业的完成,有临摹学习,有创意造型,注重学生的能力差别和个性化学习。
教育策略:基于前期学生关于纸造型资料的搜集在这一部。
分学生与老师共同梳理剪纸艺术的历史发展。在教师教授剪纸的基本技法之前先让学生首先去探索不同纸材料(写对联的大红纸,卡纸,蜡光纸,写毛笔字的宣纸、打印纸等等)、它们各自的特性(柔韧、薄厚程度),各种颜色的表现(不同颜色的纸张有不同的情感色彩的表达),尝试纸材料的多样性的表现手法,撕纸、剪纸、刻纸、烫纸等,看看什么材料更适合哪种操作。在教师引导和学生探索过程中学生尝试完成多样的剪纸平面造型,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纸造型基本概念的梳理,平面造型中剪纸的历史发展、流派、分类、用途、美好寓意、剪刻方法等基础知识。思考在幼儿园是如何应用,能锻炼到幼儿的哪些能力、归纳并整理。
学生课堂体验:通过临摹剪刻蝴蝶或者其他简单造型初步体验基本的剪刻纸方法及临摹剪纸的手法。
作业完成:单独纹样剪纸(一幅羊的剪纸)、两幅蝴蝶(对称纹样)的剪纸(学生根据学生基础能力的差别和兴趣自己选择临摹或创意设计)
部分同学关于蝴蝶的创意造型拍摄者:达海莎
(2)学习传统剪纸——临摹剪纸作品
情感目标:感受动手操作的快乐。深度感受和体验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技能目标:熟悉技能及单独剪纸纹样的多种表现形式。
教育策略: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度学习的途径是让学生分享交流自己通过参观收集的家乡的、本地方大师的剪刻纸作品、并对于民间特色剪刻纸方法进行深度临摹学习,通过对传统剪纸的观察研究、实践练习中总结相同基础图样的不同剪刻方式带来的不同艺术特色。
3.纸材料的组合平面造型
不论是剪刻单独纹样还是复杂团花纹样,都是对美术绘画课程中图案学习能力的再次体现和实践操作。
技能目标:复杂纹样的设计和剪刻能力。
能力目标:作品构思设计中培养绘画的综合应用能力,知识间的联系和整合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的培养;创造能力的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教育策略:首先是剪纸前的折叠方法的探索:由单个纹样为单位的连续及团花的折叠方法、其次是内容的设计。(举一反三)
形式(1)以基础花形为基本元素的复杂纹样设计
对称、二方、四方、以及单数三瓣花的折剪法稍难,可以由老师和学生共同研究理清折叠方法及相关原理。四瓣、五瓣、六瓣、七瓣、八瓣、九瓣、十瓣花以及团花的都可以由对称折剪法延伸完成。教师可以引导让学生去探索研究完成。
由单个纹样为单位的连续及团花的剪刻探索拍摄者:学生本人
设计思路(教师理论引导,学生按自己个人喜好、审美趣味和生活经验自己去实现)
首先,确定单个纹样的基本造型(例如单个纹样是花,就要考虑花形、花蕊、花叶、花枝方向);考虑造型形式是写实还是夸张;具象还是抽象。
其次安排画面布局中单独纹样的连结方式进行绘制底稿,期间要提醒学生注意主体纹样的突出,以及纹样线条的粗细对比和疏密节奏的变化。(通过引导学生对经典纹样深入分析获得)
再次,学生可以在剪刻过程中根据自己实际完成效果对所剪画面进一步加减元素进行补充。直至最后打开的剪纸画面饱满,生动,具有形式美,造型美。
形式(2)幼儿喜欢的形象设计(如卡通或动物形象创意剪纸设计)。这种剪纸设计是在形式(1)的基础上改变基本图案造型就能完成。(该内容与学生未来教育教学工作相关连。)
形式(3)文字与剪纸相联系,对于学生个人有特殊寓意的文字或团案形象融入图样中。(该内容与学生个性化、独特化的学习需求相关联,与未来生活相关连,表达自我,直接内化到学生心理深处。)
某学生以自己名字中的一个“亮”为创意的剪纸作品
形式(4)以儿童故事、绘本等为主题分不同的场景、片段让学生小组合作去完成剪纸创作。(该内容与学生未来教育教学工作相关联,通过学习获得自我素质、能力全面的提高。)
4.多方面进行拓展延伸,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其创造力
从东西方,传统、现代不同角度去拓展学生的眼光和思路。为进一步创意打基础。
情感目标: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激发对手工艺术的无限探索。
能力目标:创意思维、逻辑能力、不同知识的整合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育策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了解现当代以及除了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的剪纸表现内容和形式,教师在学生搜集的资料之外进行拓展分享。并与学生共同探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剪纸表现的共同点和差异性,分享关于剪纸创作的思路,启发学生进行剪纸的多元创作。
5.平面纸造型到立体纸造型的简单探索
知识目标:掌握立体纸造型的一般知识及构成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能力目标:能幼儿园环境创设、教育活动或游戏活动中充分应用立体纸造型。
教育策略:(1)方法的探索:学生去探索完成-——教师总结完善不同的表现方法。(一个单个元素以圆或者一个树叶为例如何从平面到立体)。
(2)组合形式的探索:单个立体小造型中同类立体小造型的组合应用和不同类立体小造型的组合应用。
6.立体纸造型的主题创作:
知识目标:个人综合艺术素养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完善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在主题创作中处理整体与局部关系,包括造型、色彩搭配、细节塑造以及整体氛围的营造。
(2)与主题相关所有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3)审美能力的不断提升。
教育策略:根据学生个人擅长和日常关注点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立体纸造型。综合创作能激发学生创造力,带动学生不断关注艺术与生活、自身的关系。
7.将纸造型从基础技能到幼儿园实践应用能力的方方面面:
情感目标:从情感上能更快融入幼儿园,并以幼儿教师的角色思考问题。
知识目标:培养学生对幼儿园不同领域、学科间知识的融合。
技能目标:熟练运用纸的立体造型的多种表现形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创意性思维能力、实践教学应用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策略:制作幼兒园教育教学的玩教具及相关环创设计。
三、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手工作品的评价方式
通过笔者课程教学经验,教师对于学生作品评价方式上也一定要注重多元评价,在教师评价学生完成的作品之前应该先让学生或者所在小组成员自己展示讲解自己作品的设计灵感与创作思路进行自我评价,也要对班级其他小组或同学的作品给予一定评价和相应的建设性意见。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让学生深刻感受和了解到艺术作品的评价标准并非是单一的,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更要培养学生独特艺术感受和对艺术作品的见解。
参考文献:
[1]尹少淳.始于世纪之初的美术课程改革[J].基础教育课程,2021(21):21-25.
[2]钱初熹.大数据时代美术教育的创新发展[J].美育学刊,2016,7(01):49-54.
[3]贾维一,赵天宇.德育与美育双融合:高校美术教育的可为、难为与应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5(01):120-125.
2019年度本科教学研究项目立项:应用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项目编号:2019-jy-39起2020.1.7 止2022.1。
作者简介:达海莎,女,汉族,出生于1985年12月,2012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本科、研究生阶段学习美术学,国画方向,于2013年9月进入兰州城市学院幼儿师范学院任教至今,现为讲师,承担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方面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