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杰
(淄博张店建桥实验学校 山东 淄博 255000)
健美操起源于20世纪70年年代末,是一项全身有氧运动,其在音乐节奏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健美为目标,以艺术创造为手段,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体育锻炼项目。健美操运动项目通过徒手或者运动简单的器械就可以达到健身、健美、健心的目的,并且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观赏性。因此,健美操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我国也逐渐推广开来,首先高校中开展,随后进入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成为体育课教学及学生体育活动和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项目。小学生作为国民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体育锻炼对于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推健美操教学在小学体育中的应用,本研究在对小学体育中开展健美操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小学体育中健美操的教学现状进行研究,进而提出健美操在小学体育中的应用建议与对策,为小学体育中健美操教学改革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小学生一般处于6-13岁的年龄段,这个正是生理和心理的成长发育时期。在生理方面,表现为骨骼硬度小但韧性大,肌肉力量弱、耐力差、发展不平衡等,关节灵活但牢固性较差,心血管调节机能尚不完善,神经系统灵活但不稳定。在心理方面,形象思维和模仿能力较强,但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较差,注意力持续时间短且容易分散,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学习受学习兴趣和动机影响大。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健美操运动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具有较好的契合度,健美操以有氧运动为主,具有强烈的时代感、适应性和动律性,其动作相对柔和,运动量容易控制,学习起来较为简单,不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对人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内脏器官都能发挥良好的促进作用。此外,相对于其他重复、枯燥的体育课堂的教学,健美操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其动作丰富多样,背景音乐丰富多彩,让人精神振奋。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小学生都表示对健美操运动感兴趣。此外,健美操能提高小学生的灵敏素质、速度与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等身体素质。
素质教育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对学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新的改革方向。学校体育也不再仅仅是为了学生强身健体,而是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健美操由于其自身独特的特点,不仅符合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更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的良好方式以及实现素质教育的较好途径。一方面,健美操运动能帮助学生养成阳光积极的心理,其充满节奏感的运动,让学生在参与健美操运动时体验到运动乐趣以及成功的喜悦,在与同学的相互合作中加强人际交往,健全人格,培养阳关心态;另一方面,健美操能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健美操作为一项难美型运动项目,其展示出独特的动作美、韵律美、体态美、健康美等,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其审美素养;再一方面,健美操能锻炼小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学校健美操教学中,往往是多人进行,需要全体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能够锻炼小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最后,健美操还能提高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一是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人的形象思维大都依靠表象进行,而健美操运动能够训练小学生的动作表象能力,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二是发展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模仿是小学生在形象思维阶段重要的学习方式,小学体育健美操教学中大都是模仿现有的健美操动作,根据老师的示范进行模仿学习。在模仿的过程中通过感受、观察、判断、思维、记忆、想象、模仿等一系列过程,提高认知能力和水平。
一是以球类、田径类、广播体操等运动项目为主的小学体育教学内容需要得到进一步的丰富,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对学生多方面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功能进行锻炼;二是解决当前小学体育教学遇到的困难及问题,比如,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等条件薄弱,班级容量大而场地小等问题;三是在运动负荷与安全中取得平衡。在当前的体育课教学中,很多学校及体育老师限于对学生发生运动损伤及体育伤害事故的担忧而降低了体育课上学生的运动强度,降低运动强度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也降低了体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然而,健美操作为一项发生运动损伤概率较低的运动项目,体育教师可以科学合理的确定体育课教学的运动量,达到锻炼的效果和目的,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为进一步了解小学中健美操教学的开展现状,本文选取了某城市36所小学作为调查对象,自编《小学体育健美操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对36所小学进行问卷调查,并选取部分学校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对其健美操教学开展情况、师资情况、教学场地设施以及对健美操运动的认识等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通过对某地区37所小学举行调查发现,开设了健美操校本课程的5所,占比为13.89%;开设了健美操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7所,占比为19.44%;而开展学生课外健美操活动的有12所,占比为33.33%;而没有开展任何健美操教学活动的有20所,占比为55.56%。所调查的352学生中,表示经常参加健美操活动的有235名,占比为52.56%;表示偶尔参与的有94位,占比为29.83%;表示在学校从未参加健美操教学活动的有23人,占比为17.61%。因此,从上述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当前还有大部分的学校未开设健美操教学,相当一部分学生也未经常性的参与到健美操活动中,因此,说明健美操在小学体育中的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
对36所小学健美操师资配备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36所小学共配备了174名体育教师,其中专职健美操教师有25人,占总体的14.37%;由其他科目兼任健美操教师的占43.68%;表示其本人能够开展小学健美操教学的有86人,占比为49.43%。另外,对36所小学174名体育教师的性别结构进行调查发现,其中男体育老师有108人,占比为62.07%;女体育老师66人,占比为37.93%。因此,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当前小学配备的健美操体育教师不足,体育教师性别结构失衡,只有将近一半的教师表示其能够开展健美操教学。
对所调查的36所小学健美操教学场地设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有室内教学场所的有13所,占比36.11%;有室外教学场地的有20所,占比为55.56%;即没有室内教学场地,也没有室外教学场地的有10所,占比为27.78%。进一步对学校体育教师对当前学校健美操教学场地设施是否满意进行调查发现,32.18%的体育教师表示对学校的健美操教学场地设施满意,49.43%的体育教师表示一般,18.39%的体育教师表示不满意。因此,结果表明,当前小学健美操教学场地设施还有待改善。在实地调查总发现,师生反映在健美操教学中,最需要的是室内教学场地,配备音响、木地板等基本教学条件,能够让小学生高效、安全开展健美操练习。
对学校领导调查发现,所调查的36所小学中,有10所小学领导认为开展健美操教学十分有必要,占比为27.78%;有13所学校的领导认为有必要,占比为36.11%;另外还有11位学校领导认为没有必要,占比为30.56%。对体育教师对开设健美操课的态度进行调查发现,认为非常有必要的有84位,占比为48.28%;认为比较有必要的有67名,占比为38.51%;认为没有必要的有23位,占比为13.33%。因此,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当前大部分小学领导以及体育教师认识到小学开设健美操课程具有必要性。
通过各种传播媒介,以及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各地各校对学校体育开展健美操运动重要性、必然性以及价值的认识,推动健美操运动在学校更大程度上的普及,提高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健美操育人价值的重视,从而促进健美操运动在小学的推广和普及。
根据小学不同水平阶段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构建适合小学不同阶段学生学习的健美操教学内容,包括基本步法、组合动作、成套动作、素质动作等,选取适合不同阶段学生的教学方法,比如,低水平阶段的学生适合情景教学法,高水平阶段的学生适合分组教学法。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要循序渐进,即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保持难度水平的渐次递增的同时,又保持连续性。另外,分阶段制定考核方案,对学生健美操学习进行综合性、过程性地考核,对其学习状态进行及时有效地反馈,并进行及时的强化和激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针对当前小学健美操教学场地设施及师资条件均不足的情况,加大投入,结合实施,因地制宜,多方筹措资金,大力改善小学健美操教学设施条件,通过大力引进健美操专职教师,以及加强学校现有体育教师培训等方式加强小学健美操师资队伍建设,为健美操在小学体育中的开展创造良好的软硬件条件。
通过举办校级以及地区的小学健美操竞赛及活动,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加大对活动的宣传,使更多的人关注、重视小学阶段健美操运动的开展,使健美操运动深入人心,营造良好的健美操运动氛围。
健美操作为一项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综合素质发展具有显著、积极作用的运动项目,当前在学校得到了较大范围的开展,但是其普及程度以及学校的重视程度和学生的参与面仍然有待提高,学校要针对当前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为健美操在小学体育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进而最大程度发挥健美操在小学体育中的独特价值,发挥健美操运动项目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