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球训练法在乒乓球中的应用研究

2021-03-06 21:56:40张利李燕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9期
关键词:乒乓球阶段动作

张利 李燕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院 北京 100083)

1、前言

乒乓球运动一直都是备受学生们欢迎。目前是在乒乓球教学中,广为使用且效果显著的一种方法。多球训练组织形式主要有:单人多球练习和多人多球练习。单人多球练习主要是通过发球机来进行练习;多人多球练习具体又有两人、三人和多人练习:其中一人发球,另一人或两人同时进行练习,多人练习可进行分组练习,这样每一个学生都可参与进来,有利于调动学生训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需有一定乒乓球技术基础者不适合初学者练习。

多球训练组织方式主要有:多球单练和多球多练两种。多球单练是练习者实施技战术练习,每一个回合后,再进行下一球练习;多球多练是供球者根据练习者实际情况给予供球,实现连续不断地击打,如此循环往复。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对各大高校乒乓球教学进行研究分析,以多球训练法在乒乓球教学中应用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各期刊网站等分别以关键词进行查阅检索;并在图书馆查找多球训练法、乒乓球教学法等相关专著。

(2)实地考察与访谈法。

对各大高校体育学院相关教师、学生进行走访,了解多球训练法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3)逻辑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

对搜集到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通过逻辑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总结多球训练法在乒乓球教学中不足,探究其原因,最后针对现状提出建议。

3、结果与分析

多球训练法是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在学生掌握和应用乒乓球技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相比单球训练法,多球训练法有如下优势与不足。

3.1、多球训练法在乒乓球教学中的优势

(1)增强学生体能。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离不开一个强健身体。多球训练强度与密度较单球训练相比要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运动量、强化体能,提升身体素质;这样通过多球训练法有利于学生应对乒乓球教学以及其他体育训练要求的体能压力;

(2)磨练学生意志。由于多球训练法持续性与连贯性,在挑战学生体能时也不断考验着学生心理承受力与反应力,有利于使学生心理承受力与应变力得到提高,形成吃苦耐劳、顽强拼搏、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单球训练法时间会浪费在掉球捡球上,使学生降低学习兴趣、消磨练习热情。而多球训练法连续性,学生在短时间内可提高巩固某一项技能,因此,该训练法极大激发学生练球兴趣与积极性,使他们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4)提升步法移动能力。步法是影响乒乓球技术水平重要因素,而多球训练法对提高步法十分有效。因多球无间断性,使学生保持长时间连续跑动,从而多种移动步法都可得到练习,有效提升学生步法移动能力,灵活掌握并运用多种步法;

(5)形成正确动作定型。动作定型是任何一种技术训练的基础。多球训练法之所以能加快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是因为在同一时间内,相比单球训练法,多球在单位时间内练习次数增加;对学生刺激强度较大;学生不断强化练习加上教师指导,能够及时纠正错误或不标准动作,从而加快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为技术训练奠定基础。

3.2、多球训练法在乒乓球教学中的不足

没有任何一种训练方法是完美的,存在优势的同时必然具备一定劣势。

(1)多球训练法不是对乒乓球每一项技术、每一个训练阶段过程都有效。一旦形成错误动作,多球训练同样也会加固错误动作定型,到后期更难纠正。并且,如学生乒乓球技术水平已达到一定境界,继续使用该训练法,效果很难得到更进一步提升;

(2)对学生体能要求较高。因每个学生体能、身体素质存在个体差异,而长时间连续训练有可能会超出有些学生身体承受能力,导致运动过度疲劳或损伤,从而影响效果;

(3)对供球者水平有较高要求。不论是单球还是多球,如果供球没有供好,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比如,在实际训练中,教师供球时间少,大部分是学生之间相互供球,由于学生供球水平一般,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并且,经长期训练后,有学生逐渐掌握供球者供球规律,这会削弱学生对来球判断力,也是降低训练效果重要因素;

(4)多球训练缺乏实战性。无论在乒乓球教学中如何使用多球训练法进行训练,多球训练法的供球方式、供球速度、供球质量等只能是近似于比赛,与实际对战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这样长期以往练习下去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固化接球者思维;多球训练法不论是单人多球、多人多球还是多球单练与多球多练,供球的站位、动作以及球性都是相对稳定的,这样就会削弱实际比赛中应有的实战性;因为实战中球的旋转、速度、落点等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并且是有双方回球共同决定的;所以,在教学中穿插使用多种训练方法,变换不同训练模式与形式,才能更好的应对实战。

4、结论与建议

任何一种训练方法掌握都是由难到易,由不熟悉到熟悉的过程,因此在乒乓球教学中要注意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尊重个性差异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在不同教学阶段灵活使用多球训练法。

4.1、多球训练法在乒乓球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

该方法不能搞“一锅煮”训练。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由易到难,由慢到快,随着训练不断推进,有阶段有层次增加练习强度和难度;逐渐提高供球速度、改变落点范围、变换旋转力度;如果一味地急于求成,错误或不标准动作被固定下来,影响练习质量与效果。

(2)尊重个性差异原则。

训练过程中,注意普遍性和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个性特点,身体素质、打法风格和技术水平不尽相同,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针对每个学生,对他们提出不同要求;科学合理安排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果。

(3)因材施教原则。

使用该方法,要注重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在训练不同阶段灵活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每个学生对多球训练法的掌握程度不同,那么理应根据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所呈现的不同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指导;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对初始阶段学生应以单线定点多球为主,控制落点范围,重在启发和培养他们兴趣爱好;而对提升和巩固阶段学生则应适当增加难度来提升他们竞技水平。

4.2、多球训练法在乒乓球教学中不同阶段的科学应用

(1)初始阶段。

学生刚开始接触新的训练方法,会出现身体不适应,心理略微紧张,而导致动作变形僵硬控不住球、脚下不够协调、动作不够合理,失误较多等特征,甚至会导致学生自信心严重不足,产生自我怀疑等状态。

这阶段,从学生心身实际情况出发,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学生练习时,教师尽量多讲解示范、鼓励;并降低供球难度,减缓训练难度、节奏与强度,给学生一定心理适应期;避免因紧张急躁,形成错误动作定型;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应以单线、定点为主;总之,这个时期主要是用来帮助学生熟悉多球训练法,初步掌握多球训练法基本技能。

(2)提升阶段。

此时学生对多球训练法已有一定认知了解,注意力开始逐渐集中,心态平和,并相对熟练运用多球训练法基本技巧,随着训练次数和难度增加,这一时期学生动作基本定型,失误减少,技巧掌握相对娴熟。

针对这个时期,教师应当把训练重点放在提高乒乓球技能上,可以适当循序渐进增加练习周期;有针对性增加落点变化、供球数量、组数与速度;提升训练效率和质量,为下一步学习和掌握高难度技术动作,而进一步提高学生技术水平做准备。

(3)巩固阶段。

对于这一阶段学生,失误率越来越低,技能掌握逐渐出现自如流畅与省力合理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动作定型,并形成自己独特打球风格,这时期需要在保证训练质量同时,加强自动化与细节化的动作强化训练。

对于这一阶段教师需要继续提高练习强度和难度,注重多种技术方法综合使用,变换多种训练组织形式、方式;供球的单线多线、定点与不定点、落点、范围大小、速度快慢等交叉变换;使学生能够灵活应对多种形式变化,在量的积累基础上达到质的飞跃,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比如,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交叉、交换练习,打乱原有组合搭档,不断给予身心新的刺激和挑战;时刻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学生根据对方发球性质、速度、方向来进行灵活应对并相互交流经验等。同时,在这样反复练习中,老师依旧需要注意观察学生,及时纠正训练中形成的一些不准确甚至错误动作,使技能水平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4.3、小结

任何一种训练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多球训练法在乒乓球教学中能够把学生的身体、心理以及乒乓球技术等多个方面结合起来,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激发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掌握高难度动作等,具有一定优势所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对学生的体能和供球者的技能水平素质有较高要求,并缺乏实战性,容易与比赛脱节。

因此,在进行训练过程中要充分尊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负荷量来合理科学的安排运动量和运动时间;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打球习惯;而多球训练法有利于动作定型,不论是正确还是错误,动作一旦定型很难改变,所以在进行练习前、练习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甚至错误动作,保证多球训练效果;最后,要注重多种技术方法训练的综合使用。因为这是拔高学生乒乓球技术水平的关键环节,多球训练法可以使学生较好掌握单项技术,但是要想提高综合素质和竞技水平;应对赛场上各种的考验与突发情况等;必须要加强多种技术方法的综合训练,灵活转换穿插于不同的技术训练方法,才能获得最佳训练效果。

猜你喜欢
乒乓球阶段动作
乒乓球悬浮术
哈哈画报(2022年5期)2022-07-11 05:57:58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科学与社会(2022年1期)2022-04-19 11:38:42
跳舞的乒乓球
幼儿画刊(2020年4期)2020-05-16 02:53:26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莫愁(2019年36期)2019-11-13 20:26:16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靠拢的乒乓球
幼儿画刊(2018年7期)2018-07-24 08:26:08
动作描写要具体
画动作
动作描写不可少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