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平川中恒学校 甘肃 白银 730913)
相对于其他运动而言,篮球运动的竞技性十分突出,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多次强调篮球运动的最终目的,即提高篮球投篮命中率。因此,通过何种途径是高中生的投篮命中率快速、有效提升就成为学生与教师思考的重点。
投篮的动作与技术是影响投篮命中率的主要因素。要想提高高中生投篮的精准度就对其动作结构与人体配合有较高要求。一方面,中学生的动作结构要符合生物力学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学生要认识到投篮技术的规范程度与球所抛弧线、球身旋转角度等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投篮动作的规范性容易受到投篮距离,投篮动作及球员自身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球员在运动过程中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有意识地对其运动形态等进行改变,但是在实际比赛过程中依然能够看到部分球员的投篮动作并不规范,因此比赛过程中投篮命中率大大降低。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相对于普通练习而言,实场比赛对运动员的体能、技能等的要求更加严格,在没有扎实的基本功的情况下对规范动作进行联系并不能生成反射条件。因此,在普通训练过程中有必要增加模拟实战的次数,对球员的投篮规范进行系统训练,从而提高投篮质量。
前文提到,实场比赛的过程中对球员的体能要求更为严格。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球员个人的体能也对投篮命中率有直接影响,而球员体能的高低与其本身的身体素质有很大关系,他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可以直观的将运动员身体素质看做篮球运动的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对投篮命中率进行思考,需要对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不断加强,以提高球员身体素质为目标对高难度动作等进行练习。这样一来,球员不仅能够增加对高难度动作的熟练程度还能够在练习过程中对自身投篮技术进行锻炼。当然,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身体素质的发展与投篮技术水平的提升是同等重要的,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两者之间的平衡,不能一味的以来提高学生投篮命中率与技术手段为目标,忽视了高中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基于此,教师在对高中生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全面系统的训练原则,最大程度上实现身体素质训练与专项练习的结合。久而久之,高中生自身身体素质能够得以提升,其对抗外来因素干扰的能力也能得到加强。
篮球投篮过程中战术的体现主要在于球员与球员之间的跑动配合,另一方面球员自身的运动素养对于战术的布置也是十分重要的。在球员与球员默契的配合下,能够创造出的合适的投篮机会会不断增加。众所周知,战术布置是决定投篮命中率的主要因素,球员对于战术布置的执行程度与最终结果往往是成正比的。换句话来说,就是学生需要在执行战术布置的同时牢牢把握所拥有的投篮机会,在此情况下投篮命中率会相应提高。就实场比赛的具体情况而言,由于练习或比赛过程中具有多种不确定因素,学生仅具有战术思想并对其进行执行是远远不够的,战术执行过程中提高投篮命中率的关键是战术思想及个人行为的灵活变化。无论篮球运动过程中采用何种战略部署都有被人破解的可能,一旦对方发现该战术部署存在的漏洞与破解方法,本部球员就会处于劣势地位。因此长期坚持同一战略思想在篮球比赛过程中并不适用。在战术部署没有获得理想效果或被对方察觉的情况下,要灵活进行改变。若发现对方成员已然适应本部战略部署,同样需要对起进行调整。只有这样,在篮球比赛过程中才能一直处于战略主动和行动主动的主要地位,同样有助于投篮命中率的提升。与此同时,多次的战略变动容易扰乱对方球员的思想,从而找到更多的空位或投篮机会。从另一方面来说,灵活的战略部署也会给本部球员带来诸多信心,在促进学生投篮命中率提高方面有积极作用。
投篮总次数与投篮命中率制约比赛成功的主要指标。众所周知,篮球比赛的时间较长,在此过程中双方球员的耐心与心理状态会不可避免的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一旦在比赛或练习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受到影响就会发生连带作用,不利于投篮命中率的提升。一般来说,学生本身的情绪状态的变化,环境变化等是造成学生心理状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在心理状态较好的情况下参与篮球训练与篮球比赛,学生思维的敏捷程度会有所增加,其在练习与比赛过程中的思维变化及战略思想的应用会更加灵活,否则可能会出现投球迟缓,战术不稳或漏洞较多等问题。除此以外,高中生的心理状态还容易受到篮球比赛过程中比赛情况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高中生心理状态的变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其运动能力的发挥产生影响。除此以外,多数高中生进行篮球运动的练习均是课程要求,并不具备较多的实战经验,这更加剧了学生心理状态发生变化的可能。总的来说,能够对高中生心理状况产生影响的因素众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应格外注重心理素质的加强,为投篮命中率的增加奠定基础。
投篮技术的正确把握与前文提到的技术动作,瞄准点的判断等有直接关系。技术动作的关键是投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单手投篮和双手投篮两种形式。学生在投篮时应正确掌握手部姿势,手部保持自然状态张开,掌心用力的部位为指根及指根以上,最大程度上增加学生手部与球之间的接触面积,确保球在手部的稳定程度,从而增加对球出手方向的控制程度;其次,对瞄准点进行准确判断。一般来说我们将投篮时眼睛注视的位置作为瞄准点判断的主要依据。瞄准点的判断在教学过程中同样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对近距离的瞄准点进行判断的直接命中判断法。这种方法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实物目标,多适用于操场投篮;另一种是触碰篮板的碰板投篮瞄准法。这种方法要求投篮学生准确掌握其与篮板区域的角度,一般以15-45°为宜。相对来说,碰板投篮的投篮方法命中率更高,更容易帮助学生进行判断。最后就是对出手动作的把握。与投篮动作相同的是,出手动作同样需要全身结构的共同协调。例如在进行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训练时,此时需要下肢、腰腹、手肘等部位的共同动作,但最终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手腕和手指,由此完成手指拨球、球体飞出的动作。此虽说球体已经送出,但此时出手动作并没有结束,学生本身需要跟随球体送出的方向进行全身运动,即全身方向与球体送出方向保持一致。一般来说,球体飞出的距离与身体作用力之间是成反比例的,多数投篮动作的完成嘴周都需要将力量汇聚到手腕与手指处。在球体飞出距离远的条件下,所需要的手腕与手指的聚集力量越重。
投篮时手部和脚部的配合是投篮技术应用的关键。前文提到,投篮时需要学生的身体各部分之间的盖度配合。手部与脚步动作配合的默契程度能够缩短偷懒时间,提高投篮准确率,首先,在投篮时两腿要保持自然状态,适当进行腿部的放松动作。在放松状态下进行投篮腿部的支撑力更有效,篮板瞄准的准确率也会随之上升。这里所说的合理运用投篮技术是要找准投篮的实际,假设在练习或比赛过程中与对方球员发生肢体触碰或对方严防死守,依然可以在自然的状态下挑起投篮,在合理运用投篮技术的同时还能够暴露对方球员的违规动作,此时本部投篮的命中率并不会因此受到影响;其次,合理运用投篮技术的关键还在于投篮动作的频率及学生本身的出球速度。在投篮频率高、投球间隔较短的条件下提高投篮命中率需要对投篮动作的速度与出篮球出手的准确性进行锻炼。该过程的进行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肢体的协调能力有严格要求,若是在练习或比赛过程中由于某一肢体动作或某部分肢体动作配合不协调很容易造成出球动作缓慢,错失良机的情况。基于此,教师有必要在日常联系过程中增加下肢爆发式起跳和上肢快速伸展等肢体训练项目,增强各肢体之间的配合程度。
在掌握正确的投篮技术并能够对其进行合理利用的同时还需要强大的身体素质做支撑。因此,在日常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格外注重学生在弹跳、柔韧度等方面的加强训练,为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值得注意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身体素质存有较大差异,教师需要在进行加强联系的过程中对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训练,确保强化练习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本文所述,投篮过程中对学生腰腹、背部、手臂等力量的配合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针对不同不稳进行系统训练。
通过本文的分析不难发现,心理因素对高中生投篮命中率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为了增强高中生在篮球训练及比赛过程中的心理建设几个人自信,教师需要针对其心理问题进行训练,从而源源不断的为学生进行篮球运动提供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采用想象的教学方式,即引导学生将每一次课堂训练或专项练习想象成为一次正规比赛,其他学生和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现场观众,最大程度上对真实的比赛现场进行模拟并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制造干扰因素。久而久之,学生能够在脑海中形成固定的联系思维与比赛思维,一方面将每一次练习当做真实比赛能够提高学生对课堂练习的重视程度,有助于教学质量的增加与学生偷懒技术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各种干扰因素的诞生给了学生足够的外部力量,长时间的练习能够让学生逐渐忘却课堂练习与实战的区别,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增加,不会轻易被现场观众或对方球员的过激行为等所干扰。事实上,不论是教师个人还是投篮技术高的学生都不能保障投篮命中率为百分之百,因此当某些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反复失利,教师可以此为入手点,在学生感到沮丧,无助时给予安慰。这样一来,学生能够从教师的个人经历或某个人的个人经历中找到认同感与心理上的归属感,同样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提升与心理建设目标的完成。
综上所述,能够对高中生投篮命中率产生影响的因素较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对学生投篮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据此制定有效性较高的教学方案。这样一来,教师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有所加强,在提高学生投篮命中率方面所起到的效果也十分明显。值得提醒的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时要特别注意其与身体素质发育之间的平衡,为高中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