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清
(太原科技大学体育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24)
健康教育是体育教学中必须包涵的教育内容,也是我国教育注重的一项内容,原因是通过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及健康的心理,进而达到提升全民健康程度及推动我国人民健康发展的目标。在开展健康教育时,如果教师对教育内容只是存在表面化的理解,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引起学生对健康的重视。若是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增加运动人体科学知识,能够让学生了解人体的成长与健康程度是由营养决定的,而适当的运动过程是保持身体各项机体能处于平衡状态的重要措施,可显著提升健康教育的效果及激发学生注重身体健康的思想意识,达到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以下内容针对健康教育与运动人体科学知识的融合措施进行了研究。
所谓求真是指追求真理且属于科学的本质之一,主要是主体对客体实现真实的反映。运动人体科学体现出了科学中的“求真”本质,表现在研究的对象是运动中的人体真实表现出的生命活动现象与规律,而这一研究内容表现出不断进化与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研究挖掘出运动中的人体即使在不断进化与发展的过程中,也要遵循的规律。在运动人体科学中体现出来的观点属于生命观点,包括唯物、进化、辩证统一的观点。如果学生掌握了运动人体科学的生命观点,能够对学生的生活与发展都具有较大的指导价值。生命的起源来自于非生命物质,比如,核酸化合物、蛋白质化合物等,通过这些化合物构成了人体基本细胞与结构,在不断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促进人体生长、衰老等。在运动人体科学所体现出的辩证统一观点是指人体结构与功能辩证统一、人与环境辩证统一,在达到辩证统一后形成了动态平衡。另外,人体与自然界都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运动人体科学应用进化观点看待与研究人体,是生命观点中的重要内容。
所谓向善是指遵照善恶标准达到道德高尚的目标,向善精神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人类是地球中具有高智商的种族,应具备“向善”之心,要善待每一个生命及关爱自然环境,实现自然界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运动人体科学正是培养学生向善的重要内容,在传授学生了解人体构造与健康的同时,将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传递给学生,能够让学生关爱自然环境及善待自然环境中的一切生命。当前,世界及我国对人类素质的要求是要具备社会责任感,能够共同关注人类的命运及共存的家园。因此,在教育中引入了运动人体科学,通过教育与运动人体科学的有效融合,能够让学生运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与评价社会,还能够正确认知科学与人类、科学与生活、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在面对发生的问题时能够运用科学发展观挖掘出引发问题的因素,并根据挖掘的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化的解决措施,促进自身及人类社会能够更健康、更和谐地发展。运动人体科学注重的是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操作、仔细观察、详细调查、充分讨论等过程达到探究的目的。科学探究的内容属于“活的”生命,站在善恶标准角度进行科学探究,进而达到保持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并保证资源合理化利用,而不是肆意利用。学生通过运动人体科学的教育能够认知每种生物不只是为人类的生存而存在的,与人类同样具有平等的地位及创造能力。
所谓臻美是指完善“美”的过程且能享受到美的感受,科学家在挖掘真理过程中因获取真理而在内心产生了美的感受。同样,人们在获取自己想要的事物时也会产生这种美的感受。人类对美的感受拥有高度的热衷度,而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会积极探索出真理。运动人体科学所研究的内容是大自然中最具审美价值的生命体——人类,运动人体科学教育中能够促进学生去了解运动中的人体美、欣赏运动中的人人本美,包括生命美与科学美两大元素。生命美涉及两个美:一是外在自然美,比如,人体的色泽与行为等;二是内在和谐美,比如,人体细胞内存在的具有协调能力的代谢活动等。在运动人体科学研究中产生的每一次技术突破,都是科学家们持之以衡、不断深入研究后获取的结果,在此过程中表现出科学家的人格美、思维美、哲理美。在运动人体科学教育中体现出的是生物体结构与生活习惯等所具有的“美”。学生在运动人体科学教育下,会受到各种“美”的影响而提升道德境界。我国历来存在“美德”理论,“美”与“德”之间属于相互促进与紧密相连的关系。在学生感受到“美”后提升道德品质,实现有效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目标。
运动人体科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与人体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知识及利用有效措施保持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重要学科。如果将运动人体科学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应用于教育中,能够让学生既能掌握运动、人体的知识,又能了解如何运动及保证人体健康的措施,促进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全面化,也进一步丰富了运动人体科学的教学内容。
我国教育部在确定体育课程性质时将体育与健康规划在一起,表明体育课程的主要作用是保持学生具备健康的体魄,并且通过体育课程能够促进学生提升健康的认知度。在学生正确认知体育与健康后,能够注重自身的健康素质且产生终生锻炼的思想意识。而在实际中,学校体育课程所设置的学时仍然较少,不能将全面性的健康教育知识传递给学生,产生了健康教育形式化的过程,学生掌握的健康知识也未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将运动人体科学与健康教育相融合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后,学生能够掌握人体知识且对健康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显著提升了健康教育的效果。
部分学生对体育具有较高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健康教育能够让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能够保护自己的安全,避免身体因剧烈运动而受到伤害。如果在健康教育中增加运动人体科学,能够让学生了解人体结构与构成、营养元素是保持人体机能正常运转的重要物质,促进学生通过运动人体科学对健康教育深层次的理解,并应用健康的行为形成健康习惯,进一步突出了健康教育的特色。
人体的健康可通过四个方面保证:膳食合理化、戒烟限酒、适当的运动、心理处于平衡状态。健康教育的开展是促进人类在学习健康知识后能够养成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利用科学的健身保持身体健康。学校是培养学生健康知识的重要领域,而要实现学生能够对健康教育具有学习积极性、达到深层次的理解,应在开展健康教育时引入运动人体科学知识。
例如,健康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掌握保持身体健康的措施——体育锻炼,学生即使未参与健康教育过程,也会因为生活中父母的“唠叨”、视频内容了解“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如果健康教育依然采取“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这一教育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低下,并且也未能深刻理解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引入运动人体科学知识,能够让学生掌握人体结构的组成成分、人体始终处于新陈代谢反复的过程促进生长与保持健康,而适当的运动过程会加快新陈代谢,能够让新陈代谢功能将身体内的垃圾排出体外,进而达到保证身体健康的目的。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会因未掌握人体结构而产生学习积极性,还会对运动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产生正确的认知与深层次的理解,实现了健康教育的目标。
在人体健康研究不断深入下,健康不再单独指身体健康,还涉及到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道德健康三个方面,而要实现这“三个健康”的优质教育,需要在运动人体科学教学中引入健康教育,具体教育内容如下所述:
运动人体科学传授学生的是运动对人体各系统所产生影响,在人们健康观念发生改变后,人们具有较高的自我保健意识,需要获取更多的预防保健与卫生知识等。因此,在开展运动人体科学教学时应以“健康第一”为教学核心,充分挖掘与利用教材中含有的健康教育内容,并将此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在掌握运动对人体各系统影响的同时,能够掌握保健知识,比如在讲解呼吸系统时可以引入健康教育知识——吸烟对呼吸系统的危害;在讲解循环系统时可以加入心脏病健康知识等。通过每节运动人体科学教学中融入健康教育内容,能够通过潜移默化的过程促进学生注重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掌握各类知识。
目前,学生因学习压力较大而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而体育课程正是学生释放学生压力的重要课程。在开展运动人体科学教学时应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要引入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了解不良心理对自身具有的严重影响,并告知学生在面对各种问题时都应具备乐观向上的态度,因为每件事情都可以有效解决,如果运用不良情绪去解决既达不到有效解决的目的,还会对自身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道德健康利用世界卫生组织阐述的定义进行解释:在与他人交往时能够保持和谐的关系、不会采用手段损害他人利益满足自己需求、可以依照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具备是非观念与分辨是非的能力等。在运动人体科学教学中应引入健康教育培养学生道德健康,可以以体育运动为例,指出不遵守规则的行为所具有的不良思想意识及对未遵守的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运动人体科学教学的目标除了让学生掌握运动对人体各系统具有的作用外,还要培养学生适应环境与发展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学生高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引入健康教育实现高素质培养目标,再通过拓宽学生的视野与知识面,为人才培养创建出更多的培养途径,能够让学生掌握与体育相关的其他领域相关知识,进一步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不断提升。另外,还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进而达到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例如,在运动人体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掌握运动的动作时,为了实现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鼓励学生对各种动作进行深入性的分析,还要将分析中所发现的问题阐述出来,并根据自己的思想进行分析及给出正确的解决方式,教师可以在学生叙述完毕后给予相应的引导,能够让学生的解决方式更加完美。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有效培养,达到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综上所述,运动人体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掌握人体结构及运动对人体作用的一门学科,在当前的健康理念下,健康不只针对的是人体健康,还涉及到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健康等,而要实现各种健康有效培养,应将运动人体科学教育与健康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让两者充分发挥出各自的教育作用,达到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并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