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医结合视角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2021-03-06 12:18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体医服务体系全民

(牡丹江医学院体育教研部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前言

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有了极大的提升,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有了体育健身的意识,但是自发的体育锻炼,盲目的跟随潮流也给部分人民群众的身心带来不利影响。而且社会发展也给人民群众的心理造成各种各样的压力,造就了亚健康人群数量逐年趋增。因此,构建体医结合视角下的全民健康服务体系,为全民健身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就有了非常重要的意义。

1、体医结合与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关系

1.1、体医结合的概念

体医结合从字面来看就是体育运动和卫生医疗的互相结合,是为了促进居民身体健康而提出来的概念。但是从健康促进这个维度来看,学术界仍然有争论,其概念尚未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有研究者从学科角度来定义,认为体医结合交叉和融合了体育学科和医学学科;有研究者从社会公共服务角度来阐述,认为体医结合是体育建设服务系统和医疗卫生系统的协同组织,具有全民性、普及型、公益性、资源共享性;有研究者从社会实践角度出发,认为体医结合是体育建设及医疗部门的软硬件设施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的系统性工程。其实,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界定体医结合的概念,其基本内涵都包含了体育、医疗两个系统的结合,利用其资源的整合、互补来促进居民健康体质的发展。

1.2、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界定

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是我国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分支,是为了满足全民健身需求把全民活动体系、组织体系、场地设施体系、健康信息体系、科学健身指导体系、政策法规体系等体系要素有机结合到一起的整体服务体系。

全民健康体系具有5个方面的基本特点:(1)具有全民性。从字面就能看到这个体系服务的对象是“全民”,保障的是每一个人的基本健身权利,不能忽视的是基层、农村、欠发达地区及弱势群体的健身需求;(2)具有服务性。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要以公民的健身需求为导向,立足于服务,完善条件设施,最大程度满足公民的健身需求;(3)具有公益性。全民健康服务体系不应该以营利为目的,重在发挥社会效益;(4)具有多样性。这是因为每一个公民的健身需求是不同的,那么全民健康服务体系提供的服务也要符合每一个公民的需求,这就要求服务体系及内容是多种多样的;(5)具有民本性。全民健康服务体系着眼点是全民的健康利益,要满足的是每一个公民随时、随地、可选择的进行健身活动。

1.3、体医结合与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同身体健康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凸显,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等慢性疾病不断侵袭人民的健康,促使着我们大力发展医疗保障体系。但我们要看到的是,健康的来源并不是医疗保障,而是侧重于平时的生活习惯,尤其是体育锻炼习惯。可以说体育锻炼、临床医疗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体医结合与全民健康服务体系同样如此,它们水乳交融,共同为促进全民体质健康的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全民健康服务体系是国家战略,体医结合是国家战略的具体实施内容,是提高全民健康科学性的实践。

2、体医结合视角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问题

2015年,安徽省蚌埠市做过一份《阻碍居民参与“体医结合”健身的原因》调查,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影响居民健身的因素主要有四个:保健知识的缺乏、健身指导的缺乏、健身讲座的不足、健身信息不对称。尤其是居民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往往按照主观臆断来决定运动时间和运动量,缺乏专门的体育健身指导和卫生医疗人员的介入。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目前体医结合视角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部门的组织、管理、反馈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是体育部门、医疗卫生部门的协同作战契合度不高;第二,全民健康服务体系基础设施较为薄弱。首先体现在公共健身设施数量、质量上人均数较低,商业性健身价格偏高;其次健康服务、管理、监督、宣传机制薄弱;第三,专业人才队伍数量不足,建设滞后。医学学科院校很少设立体育专业,体育专业很少涉及医学学科内容,综合性的人才培养机制不足导致体医结合的专业人才队伍数量不足;第四,全民健康服务体系的政策法规还需进一步完善。

3、体医结合视角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3.1、从政府层面建立健全全民健身组织管理体制

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石,也是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方针。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首先就要创新工作模式,促进体育部门、卫生医疗部门的工作协调开展。在开创新模式工作局面时,政策导向支持、统筹规划支持要到位,增进两者之间的深度融合,实现体医结合系统的联动发展。其次要促进体育学科、医疗学科的交叉融合,深化运动医学的研究,建设、完善相关的课程体系,建立体医结合大数据库,为持续提升国民身体素质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撑。

3.2、从社会层面加强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来看,无论是城市的居民社区,还是农村都有体育健身器材,但是这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全面健身的需求。我们要看到群众体质监测系统、全民健身科学论证系统、安全高效的健身场地等等方面都需要继续加大投入,但是单凭政府的财政支出并不足以满足需求。为此,我们要从社会层面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通过不同方式参与进来,允许个人或者企业通过合作、外包等方式转移部分政府职能,让体育行业、医疗行业的社会组织结构也参与到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建设中来。在基础设施建设层面,整合政府部门的数据监测中心、体育行业的数据统计、医院的体检中心数据,形成一个综合性质的服务体系数据平台,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各种常见慢性疾病、运动损伤等建立完善运动医疗处方库。

3.3、从人才层面培养大批体医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现阶段,我国体医结合方面的工作还处于萌芽阶段,每年培养出来的复合型人才数量非常有限,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于是大量的兼职人员随之出现。这些兼职人员在自己的领域是可以胜任的,但是体育方向的兼职人员医务常识、医疗知识会有欠缺,医学方向的兼职人员在健身器械使用、健身规划方面又有不足。为此,现阶段应该大力培养具有体医结合意识的复合型人才,既能针对群众的健身需求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又能结合群众的身体素质开具合适的运动处方。

社区是我国居民最常见的生活形态,也是最需要健身服务体系的最基础单位。政府部门要出台合理的激励措施,鼓励体育院校、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到基础社区工作,同时基层社区要建立健全培训机制,有针对性的开设短期体育、医学培训班,帮助进入基层的高校毕业生更快速更全面的成长为复合型人才,最终为建立和发展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提供最基础的人才保证体系。

3.4、从舆论层面加大体医结合健康服务的宣传推广

随着我国医疗条件的改善,人民群众享受到了先进医疗条件的福利,造成了重医轻防的思想较为严重。随着国家提出“健康中国”的理念,媒体部门要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加强宣传力度,重在增强人民群众体育锻炼的意识。这一点在目前看来,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我们可以看到参加广场舞、健身走、慢跑等项目的人群迅速扩大。但是在这些人群中有很多是盲目跟随,并不能起到增强体质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抓住这样良好的基础条件,通过多种渠道宣传体医结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例如,电视健身科学栏目、新媒体信息、社区讲座、宣传栏、电信运营商的群发短信等等,让群众地认知度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4、以社区为例构建体医结合视角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思

体医结合建设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最基层的工作在社区,最重心的工作也在社区,因此构思社区健身服务体系也就显得更为重要。

4.1、健康指导员——专人办专事

构建体医结合视角下社区健身服务体系需要有专门的岗位来支撑,这个岗位的工作人员既要有专业的体育资格证书,又要参加过医学专业基础培训并合格结业。主要任务就是为社区群众建立健康档案,指导社区群众科学开展健身运动,针对部分特殊需求的群众开具运动处方,并对上述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专人办专事的基础是这个专人要符合专事的要求,因此社会基层部门要加强培训,在研判人才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设计培训方案,并聘请相关专家进行培训,经过培训合格以后才能上岗工作,成为社区的健康指导员。

4.2、社区健身服务体系的具体工作内容

首先要摸排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联系专业的医疗机构有序安排居民进行医学体检,这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前提条件;第二要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医学体检结果让居民做到心中有数,这个结果还需要专业的解读,结合体育、医疗学科的专家意见,建立一个包括运动、营养、医学指导、日常注意事项等等方面的健康管理方案;第三健康指导员协助居民实施方案。包括按照年龄、疾病等等进行分组、现场指导各分组进行健身锻炼、撰写各组的健身日记等等;第四动态化管理方案。随着方案的实施,居民的身体健康状态会有一定的改善,这就需要健康指导员时刻关注每一个群众的身体指标,根据指标状态指导群众定期进行医学体检,并针对体检结果随时调整健康管理方案;第五有效宣传体医结合科普知识。借助基层社区的工作空间,有计划的聘请健身达人、医学专家开展科普讲座,通过张贴海报、发放传单、建立多媒体平台等等多种方式宣传体医结合的科学性,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科学健身意识,带动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

5、结束语

以体医结合的理念构建和优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是目前我国体育系统、医疗系统甚至是教育系统、宣传系统、司法系统共同面对的课题。只有全社会形成合力,把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政策法规等等措施进行完善,才能构建更为立体化、科学化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有效促进全民健康的发展。

猜你喜欢
体医服务体系全民
创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体系实践研究
后疫情时代安徽省体医融合现状的调查研究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全民·爱·阅读
边界与可能:体医融合中的身体、技术与知识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可持续全民医保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在社区实施:“体医结合”促进健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