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民国食品包装艺术设计研究
作 者:左旭初
ISBN:978-7-5429-4886-1
出版社:立信会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2-01
定 价:¥54.00
近年来,随着中国影视文化的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繁荣,影视创作越来越重视场景的还原度,以民国题材为主的影视剧中出现了大量具有民国包装设计风格的食物、饮品等道具,成为普通大众了解民国食品包装设计的窗口。自古以来,商品的包装从材质选择到设计制作,都和历史背景、人们的生活习惯、地域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紧密相关。民国作为中国东西方文化剧烈碰撞的时期,时代的多元化特征为民国的日用品包装带来了一系列革新。由左旭初编著、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的《民国食品包装艺术设计研究》一书,立足于民国时期我国的食品行业,对当时的众多食品种类包装进行实例研究和分析,对于我国当下及未来食品品牌的包装艺术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民国食品包装艺术设计研究》全书共分为十章:第一章对民国时期国内食品生产与包装概况作了总结,明确了民国时期食品行业的分类;第二章针对以白酒、葡萄酒、黄酒和啤酒为主要品类的民国酒类、酿曲的包装艺术设计予以详细分析;第三章主要以民国饮品和冷饮包装设计为主,论述了中外食品品牌在汽水和棒冰等产品上的包装设计;第四章通过对酱料、酱油、米醋、调味粉的包装设计研究,归纳总结了民国食品包装设计在纸袋、铁盒等不同材质上的应用情况;第五章对民国糖果、蜂蜜和巧克力的包装设计逐一分析介绍;第六章则具体介绍了茶叶和咖啡包的包装艺术设计;第七章对民国糕点、饼干和面包的包装艺术设计发展进行了简述;第八章介绍腌腊、海味、肉食包装艺术设计;第九章重点讲述民国兽乳、奶油、代乳粉的包装艺术设计;第十章主要论述民国蔬菜、干鲜果、面粉的包装艺术设计。附录于书后的民国食品行业名牌产品概述、行业知名企业与重要人物概述与20世纪30年代国内食品注册商标和企业名录,为民国历史爱好者和普通读者了解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概况提供了极大便利。
《民国食品包装艺术设计研究》一书指出,中国“重农抑商”的千年传统,导致近代商品经济远远落后于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淡薄的商业意识让人们对于产品的包装长期停留在实用性上。食品包装设计上也一度以纸张、木材、金属、玻璃等为主,辅之以方形、圆形(也有部分异形的存在),而根据食品的产地、质地、价位和品牌价值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包装的档次也相差较大。到了民国时期,新旧交替,中西合璧,风云际会。在这个剧烈发展和演变的时代,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促成了当时生活方式的日新月异和独特的审美趣味。随着大量外国进口食品进入中国,民国的食品包装设计逐渐形成了三种鲜明的风格:第一种以中国传统绘画元素为主,凸显极具东方审美趣味的中式设计风格,其中又分为中式画面包装和中式文字包装。在以画面为主的食品外包装设计上,大量运用中国传统典故和神话人物元素,符合东方美学语境,主要用于糕点、糖果盒、酒类等食品。以汉字为主的包装,讲究视觉上的对称美感,多用于糖纸、雪糕、牛奶等保质期短的快消品外包装上。第二种以西方美学为主导的西式设计风格,特点是极具装饰性的英文字体、西化后的中式元素和大量外国人物肖像等。第三种是独具中西特色的食品包装设计风格,将西式的风景画、植物纹样与中国的汉字、版式深度融合,具有强烈的时代美学特征。
民国时期,虽然西方设计学的构成原理和写实的西方视觉语言,在那个时期的食品包装艺术设计中已经娴熟运用,但字体、配色和调性却依然保持在中国味浓厚的文化语境里——那些随处可见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和戏剧人物及各种吉祥图案,成为民国设计的美学精髓。在民国时兴的月饼包装中曾大量运用了“嫦娥奔月”传统典故中的元素,高度浓缩了中国人的团圆情结;在许多茶罐的设计中,当时的设计师巧妙融合了那时南方村民家中最常见的图案,使其外包装极具亲切感和乡土气息。纵览《民国食品包装艺术设计研究》全书,不仅案例详实、图文并茂,还论证有据、细致精到,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民国食品产业包装设计使用的详尽过程,勾勒出民国商品包装图样的艺术设计风格,并且从设计理念、设计内容、市场反响等多方面,构成民国食品包装设计的独特文化脉络,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观察民国文化的全新视角。该书引经据典、举一反三,甚至对部分艺术设计案例进行点评,指出实践的更多可能性,对于我国当下食品行业的品牌形象包装和产品包装都有很深刻的指导意义。
随着近些年大众对民国时代情结的追寻,民国剧的创作难度也在提升。影视剧作为大众传播平台,更是展现我们社会记忆和民族记忆的“回放”平台,创作者在民国影视道具的呈现上不仅要根据剧情内容合理安排具有民国设计风格的道具植入,形象地展现民国的生活场景,同时更要严谨对待民国艺术设计美学,在影屏前传达正确的民国设计美学观,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欣赏来自民国时期我国食品行业包装的艺术设计精髓,从而更准确地了解彼时的历史文化和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