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氟伐他汀在脑梗塞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1-03-05 10:06:30徐勋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期
关键词:氟伐他汀氯吡格雷

徐勋盛

(阳新县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湖北 阳新 435200)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的饮食结构也与以前不同,产生了很大的变化[1]。现目前,我国人民饮食结构的主要摄入品就是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2],这种饮食结构使得高脂血症和粥样硬化类似的疾病发生率得以提高,同样地,也提升了脑梗塞病的发生率。而发病人群的年龄也越来越低,发病情况呈年轻化趋势。在患者发病时,病症极容易给患者造成神经功能的障碍,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对于此病,临床上传统的医治方式没有带来很好的治疗效果,就十分容易给患者带来严重后遗症[3]。本次的探究分析针对选取的我院80 例脑梗塞患者的不同临床医疗方式来分析探究氯吡格雷+氟伐他汀在治疗脑梗方面的实际临床效果,现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 年3 月至2018 年5 月所收治的80 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随机的划分方式将其划分为两个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人数为40 人,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3 例,女性患者17 例,年龄在41--66 岁,平均年龄为(49.1±10.9)岁;观察组男性患者20 例,女性患者20 例,年龄在40-67 岁,平均年龄为(48.5±10.7)岁。纳入标准:本次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配合本院研究工作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妊娠期女性;过敏体质患者;合并严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存在严重精神疾病或者沟通障碍的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对比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首先给予两组患者血糖的降低、抗血小板药物的口服以及颅内压降低的治疗[5]。然后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的阿司匹林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究氯吡格雷+氟伐他汀的治疗。其中氯吡格雷一天服用一次,一次服用两片;氟伐他汀一天服用一次,每次40 毫克,联合用药疗程需患者连续服用6 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实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日程生活功能的评分以及血脂水平。其中临床的疗效分为:当患者意识清醒,有生活自理能力时并且肌力达到了4 级或5 级时[6],为显效;当患者基本有意识,肌力超过了2 级,为有效;当患者接受治疗后无任何明显变化时,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统计所得所有相关数据均利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当P<0.05 的时候,差异具有一定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根据表1 显示,接受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总的治疗有效率是高于只进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组间对比的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日常生活的评分对比

由表2 可见,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日常生活评分在治疗前是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的(P>0.05);在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日常生活评分都好于治疗前并且观察组评分更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的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

由表3 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脂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的组间对比是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是显著比之前要好的,并且观察组患者要更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的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

3 讨论

作为脑血管疾病的一种,脑梗塞患者脑部的动脉和毛细血管粥样硬化,形成了血栓阻塞了动脉的血管,有报告指出[7],动脉的粥样硬化促使了血小板的聚集,而血小板的聚集又加重了粥样硬化造成的血管狭隘,导致恶性循环的发生[8]。氯吡格雷是抗血小板凝集的药物,氟伐他汀是治疗高血脂症的药物,将两者进行联合用药可以起到优秀的临床效果[9]。经过本次探究分析,接受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总的治疗有效率是高于只进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组间对比的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日常生活评分都好于治疗前并且观察组评分更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的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是显著比之前要好的,并且观察组患者要更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的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n=40,n/%)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日常生活的评分对比(n=40, ±s)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日常生活的评分对比(n=40, ±s)

组别 例数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0 8.71±3.41 6.22±2.67 38.77±8.74 50.35±10.17观察组 40 8.86±3.44 3.11±1.45 39.86±8.57 62.27±12.55 t-0.196 6.474 0.563 4.667 P-0.845 0.000 0.575 0.000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n=40, ±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n=40, ±s)

组别 治疗时间 TC TG LDL-C HDL-C Hs-CRP观察组 治疗前 5.74±1.01 1.96±0.98 3.67±1.11 1.36±0.61 5.33±2.23治疗后 4.13±1.00 1.39±0.87 1.77±0.87 1.15±0.42 1.12±0.66对照组 治疗前 5.81±1.03 1.98±0.61 3.62±1.08 1.46±0.44 5.34±2.03治疗后 4.73±1.03 1.82±0.77 2.64±1.07 1.09±0.46 4.22±2.11

综上,对于脑梗患者应用氯吡格雷+氟伐他汀进行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能力以及神经受损得到显著改善,血脂水平也得以有效降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氟伐他汀氯吡格雷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氟伐他汀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药品评价(2020年21期)2020-02-16 06:08:08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依折麦布联合氟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降脂效果分析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城市地理(2015年24期)2015-08-15 00:52:57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
中国药业(2014年19期)2014-05-17 03:12:24
不同剂量氟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
安徽医药(2014年4期)2014-03-20 13: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