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生
(东莞市康华医院,广东 东莞 523080)
脑卒中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属于典型急性脑血管类疾病,多源于患者脑部血管破裂或梗阻所致,结合临床经验可知,脑卒中多见于中老年人,且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脑卒中的发病率在近年来正持续提升[1]。临床上针对脑卒中多采用药物治疗,值得注意的是,脑卒中患者有较高的几率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因此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缓解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十分重要[2]。奥拉西坦与吡拉西坦均是治疗脑卒中较为理想的临床药物,为探析其临床治疗效果,分析二者对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本次研究抽取58 例患者,旨在探析脑卒中患者治疗中应用奥拉西坦与吡拉西坦的效果差异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抽取我院2017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期间收治的58 例脑卒中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接受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占29 例,对照组接受吡拉西坦治疗方式,男性18 例,女性11 例,年龄56~83 岁,平均(68.55±4.19)岁,缺血性卒中14 例,出血性卒中15 例;观察组接受奥拉西坦联合吡拉西坦治疗方式,男性19 例,女性10 例,年龄57~84 岁,平均(69.15±4.47)岁,缺血性卒中15 例,出血性卒中14 例;两组患者均满足脑卒中诊断标准,且患者家属已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存在其他心脏功能疾病、器官器质性疾病及恶性肿瘤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对比。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开展降颅压、改善血液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方式,维持全程生命指标监控,对照组接受吡拉西坦治疗方式,选择药物:吡拉西坦注射液( 国药准字:H20084227,规格:20mL:4g,多多药业有限公司出品),静脉给药,8g/d,加于葡萄糖液中进行滴注。观察组接受奥拉西坦联合吡拉西坦治疗方式,吡拉西坦药物选择及剂量与对照组无异,同时选择药物:奥拉西坦胶囊:(国药准字H20031033,0.4g·24s,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出品),口服,800mg(2粒)/次,2~3 次/d。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包括显效、有效、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体征恢复正常,认知、生活能力正常,未见相关并发症影响,即为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体征明显改善,认知、生活能力有所改善,未见严重并发症影响,即为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体征无明显恢复,生活能力较差,认知能力损伤严重,即为无效。
同时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水平,通过生活质量量表(SF-36)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水平。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 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患者为79.31%,组间对比差异明显,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其MoCA 评分、SF-36 评分对比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oCA评分、SF-36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oCA 评分、SF-36 评分对比[ ±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oCA 评分、SF-36 评分对比[ ±s]
组别 n MoCA SF-36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9 18.45±3.65 27.59±2.56 28.49±6.15 53.62±5.88对照组 49 18.58±3.68 21.43±4.15 28.79±6.23 44.15±4.76 t-0.826 7.934 0.064 12.905 P-0.244 0.001 0.415 0.001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以突发性脑缺血、脑梗塞疾病,又称作脑中风或脑血管病,是由于大脑里面的血管突然破裂出血或因血管堵塞造成大脑缺血、缺氧所致,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等“四高”特点[3]。
脑卒中具有发病迅速、病情复杂,在中老年人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且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人均寿命延长,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的趋势下,脑卒中的发病率正呈现出逐渐提高的态势,目前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4]。临床研究证实,脑卒中并非单一症状,本质上是一系列症状的集合,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差异明显,多见于面部、手臂或腿部,尤其是身体一侧,突发无力、同时存在精神混乱、语言、理解力混乱,单眼或双眼突然出现视力问题,导致患者无法行动、合并头晕眼花、身体平衡能力差[5]。通常脑卒中呈突发性,因此多采用紧急医疗救护,一旦治疗延迟,很容易造成严重脑血管并发症。临床上将脑卒中主要分为缺血性卒中与出血性卒中两类,前者多见于脑血栓,致病因素多见于颅内动脉硬化、吸烟、感染、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小板凝集等,值得注意的是,脑血栓形成的症状主要取决于梗死病灶的部位和大小,多在睡眠状态下起病,导致患者迅速出现神经功能缺失。而出血性卒中多见于脑血管病变,如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等,通常突然起病,出血严重者存在呕吐、头痛、昏迷等并发症[6]。
本次研究发现,针对脑卒中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药物干预的方式进行治疗,其中以奥拉西坦与吡拉西坦较为具有代表性,吡拉西坦针剂适用于急,慢性脑血管病,脑外伤,各种中毒性脑病等多种原因所致的记忆减退及轻,中度脑功能障碍,也可用于儿童智能发育迟缓。而奥拉西坦针剂适用轻中度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以及脑外伤等症引起的记忆与智能障碍。吡拉西坦是拉西坦类促智药补充剂的母体化合物,具有促进大脑功能的效果,多用于治疗认知障碍中,能够有效增强细胞膜流动性,预防血液凝固,增加人体大脑中的葡萄糖和氧消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而奥拉西坦具有促进脑代谢、改善记忆和智能障碍等效果,属于典型的促智药物,可促进磷酰胆碱和磷酰乙醇胺合成,透过血脑屏障对特异中枢神经道路有刺激作用,提升人体大脑中ATP 与ADP 的比值,促进蛋白质和核酸合成,用于脑损伤及引起的神经功能缺失、记忆与智能障碍的治疗中具有十分理想的临床效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接受奥拉西坦与吡拉西坦联合治疗的患者,其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接受吡拉西坦单一治疗的患者,同时其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水平改善效果更加理想。故,奥拉西坦联合吡拉西坦药效显著,安全性高,无明显合并症,是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有效措施。
综上所述,在脑卒中患者治疗中应用奥拉西坦与吡拉西坦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