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立华,沈佩儿,沈 炜,陈家飞,孙春蓉,俞柯慧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血管外科;2.呼吸内科;3.外科监护室;4.甲乳外科,浙江 杭州 310000)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出现多起以急性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不明原因肺炎,有学者研究显示,这是一种病因区别于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新型冠状病毒[1-2]。研究显示,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bat-SL-CoVZC45)达到85%以上同源。WHO于2020年2月11日将此病毒引起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COVID-19人群普遍易感,目前所见传染症状及无症状的感染患者,主要经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长时间暴露于相对封闭的高浓度气溶胶环境中有感染的可能,同时粪便及尿液对环境的污染亦有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的可能。经过一系列合理的预防及医疗救治措施,目前我国疫情发展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境外发病人数呈大幅上升趋势[3]。随着疫情的发展,对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引发相应群体的应激性反应,表现为心理、认知、活动形态的改变及神经、消化道等的生理症状,同时会引发甚至加重原有疾病,提高疾病致死率和增加意外发生率。很多研究和实践证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效的政府措施及心理干预能够很好地起到缓解痛苦、改善心理、矫正社会行为等作用,因此必要的应对措施能够降低疫情的损失及次生灾害[4]。
1.1COVID-19疫情期间的心理卫生问题类型 突如其来的COVID-19疫情引发了公众的一系列心理应激反应,表现为紧张、焦虑、恐惧、抱怨等,这些情绪如果得到正确的疏导,能促使个体和群体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积极主动地学习正确的健康卫生知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更好地保护自己,维持社会安定。相反,这些消极的情绪若没得到及时的疏导,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心理及生理反应,心理上主要包括过度防御心理、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甚至自杀[5]。生理上主要表现为心慌、心悸、出冷汗、纳差、恶心呕吐、腹泻、乏力、失眠等。
急性应激障碍指事件发生后2~28 d发生的以焦虑、抑郁、恐惧、愤怒等一般症状群和焦虑-警觉性增高症状群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精神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为急性应激障碍的延续阶段的表现,定义具有较大重合,发生于事件发生后1个月。
1.2COVID-19疫情期间的心理卫生问题人群特征 COVID-19疫情期间可将人群分为5大类:(1)确诊患者,该类患者因处于疾病期受到病痛的折磨,同时对疾病恢复周期的不确定性及对死亡的恐惧,极易发生急性应激障碍,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成创伤后应激障碍;(2)疑似患者,该类患者常因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随后发生相应的发热、咳嗽,乏力、腹泻等的COVID-19主要表现,这类人群核酸检测尚未确诊,但该类患者处于严重的焦虑中,常常发生过度防护或自暴自弃的心理[6];(3)密切接触者,该类患者与确诊患者有过明确的密切接触史,但尚未有相应疑似感染症状而处于隔离状态,该类患者常处于高度恐惧中,身体常出现一系列假阳性表现,如胸闷、气喘等,一些患者则表现为盲目自信,拒绝防护,逃避隔离;(4)医务及疫情防控一线人员,该类人群具有较大的心理负荷、紧张、恐惧、自觉疲乏,常因面对患者的死亡而处于悲伤、抑郁、自责等的负性状态中;(5)一般群众,该类患者主要通过媒体等社交网络了解疫情发展情况,常表现为2种状态,一种是过度恐慌,过度防护;另一种是无畏态度[7]。
2.1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理念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国内未发生大型的传染病暴发,人们对其的危害已逐渐淡忘,面对此次疫情,当地政府早期即重视并加大对COVID-19治疗上的投入,在面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上的应急理念上,我国政府为世界作了表率,事实也证明,党中央的英明指导是完全正确、合理、有效的[8]。
2.2公共卫生机构职能效率 面对突如其来的传染病大暴发,疫区需要大量的医护人员及相对应的医疗防护物资,面对全国甚至全世界不断捐赠的医疗、生活物资,相应机构尽管在早期分配医疗物资上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但随着机构相关人员进一步了解疫情情况后,其分配方式也进一步合理化。
2.3公众防御心理提高致大众心理失调 突然暴发的疫情,催化了公众的自我防御心理,由于网络的信息纷杂,一些自媒体及网民散布不实言论,营造恐慌氛围,加重了公众的焦虑、恐惧情绪,一些群众盲目囤积医疗及生活物资,疫情期间,一则不实的“双黄连能够有效抑制COVID-19”的消息,引发了群众大面积的哄抢。一些不法商人疫情期间生产假冒伪劣医用口罩等商品,哄抬物价,加速了恐慌情绪的蔓延。一些对疫区各种恐怖言论,甚至歧视性言论及行为也加重了患者的自卑感,进而影响患者疾病的恢复,导致其出现创伤后应激反应[9]。
3.1建立健全应对机制,制定完善应急预案 国家层面成立应对COVID-19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包括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科研攻关等小组,形成疫情防控的有效合力。修订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疫情期间新型冠状病毒病房的改建,“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的建立,以及方舱医院的成立,有效地解决了床位不足的问题,全国各地援鄂医疗队的入驻缓解了武汉及湖北各地医务人员的巨大压力,规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做好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医学观察等。疫情期间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有效地控制了疫情,降低病死率,缓解了群众的焦虑、恐慌情绪。
3.2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渠道 在COVID-19疫情期间,处在突发事件的敏感期,国家及各级政府,特别是武汉及湖北各地区政府各部门要加强沟通,通力协作,建成快速便捷的COVID-19“绿色”通道,全国建立“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各级政府依次建立各级信息发布平台,实时有效、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有助于公众及时有效地了解疫情的最新进展,提高群众配合政府防疫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安抚民心,避免大家受到网络不实信息的干扰,缓解公众心理不安、恐慌等情绪。各级媒体也应恪守道德底线,不应为博取大众关注而报道虚假消息,积极报道疫情期间一线抗疫医护医疗救治、后勤保障、社区防疫、志愿者活动等多方位的先进事件,也能提高广大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有学者研究表明,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国家及有关部门及时核实,第一时间向WHO及社会大众发布疫情,政府开辟专栏实时、高效、全面通报有关事件相关信息,能够降低事件引起的大范围公众心理恐慌,维持社会稳定[10]。
3.3积极有效的心理援助 回顾SARS等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的心理健康调查发现,普遍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多年后低于正常水平,提示良好的心理支持能帮助大众更好地回归社会生活[11]。有学者调查显示,98.5%的受访者认为本次疫情较为严重,伴有相应的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12]。相较于SARS期间中国公共心理干预的不足,近年来我国相应危机事件心理干预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1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针对此次疫情开设了心理援助热线,颁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针对不同人群提出相应的干预策略[14],编撰免费的心理防护手册。针对普通大众,政府除了做好疫情信息的有效、透明、公开,还应就广大居家或隔离群众提供相应策略缓解其焦虑、孤独感,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医学专家及心理学专家在疫情期间开展相应的疫情知识讲座及心理卫生讲座,免费推出上百部积极向上的电视作品,指导网络电视平台疫情防控期间规范开展网络教育。政府还应就延迟复工、延迟开学及就业等一系列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缓解此次疫情对大众的影响。针对奋战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国家组织派出多支专业的心理医疗队实时解决医务工作者工作期间出现的心理问题,各医疗队也组建自己的心理卫生小组,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政府及医院还因关注医疗队成员家属情绪及做好相应后勤保障工作,解决其后顾之忧。针对患者,由于患病所带来的生理压力及对疾病不良预后的恐惧及病耻感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医护人员应及时关注患者的情绪,给予心理或药物干预,患者康复后,政府及社会应做好长期的心理援助活动。
疫情发生至今,我国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较大的成果,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境外疫情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同时,需严防境外输入病例,避免疫情二次暴发,及时干预不同问题所引发的公众心理健康问题,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