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摔跤专项体能训练

2021-03-04 23:02李岩岩曾晓静
科学与财富 2021年26期
关键词:综合能力体能训练控制

李岩岩 曾晓静

关键词:摔跤; 体能训练;专项特质; 综合能力;控制;评价

一、关于摔跤体能训练的专项特质

当前我国摔跤专项体能训练的发展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比赛中对抗更加激烈,对无氧与有氧供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运动员在一天内完成所有比赛,表现出非常高的有氧能力;不同级别对体能要求有所差异,大级别中的大力量、力量耐力和小级别的速度灵敏、力量柔韧等身体素质,在体能训练中占有核心地位;“力量是基础、速度是灵魂、耐力是保障”在具体训练实践中,应结合关键技术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体能训练设计;核心力量、震动力量及悬吊训练等大大提高体能训练效果,利用核心力量不仅提高力量训练整体效果,还可以起到稳定、协调技术动作作用,达到攻防均衡目的。

摔跤这种技能主导性项目以强大的专项体能为基础,对运动员综合竞技能力要求很高。摔跤体能各要素(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协调、灵敏、形态等)共同协调作用,为技战术水平形成和发挥提供有力支撑,有时起到比赛制胜的决定性作用。摔跤专项体能的关键,是通过针对性训练提高运动员一定时间内完成单场高强度连续比赛和多场次重复比赛所需体能以及高强度对抗条件下合理有效应用技战术的综合对抗能力,主要进行专项力量、专项代谢供能、专项抗疲劳和恢复能力训练以及包括专项速度、专项柔韧、协调、灵敏、专项形态等在内的其它专项身体素质训练。这其中,专项力量和专项代谢供能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这种体能训练将使运动员的机体形态、组织结构与机能产生专项竞技能力适应性变化。

摔跤项目是一种身体直接接触、不断克服瞬间变化阻力、具有高度应变性的对抗运动。摔跤体能训练如果脱离项目本质需要,其训练效果将大打折扣。摔跤比赛对抗所需力量是“活劲”,它必须要与具体的技术动作相结合,很多发力都是在身体失去重心、不规则情况下完成技术动作,对力量的协调性要求非常高。摔跤比赛对抗中,在使用技术动作瞬间需要的是爆发力,在两人相持、较劲时需要的是力量耐力,而且在对抗过程中这两种力量的运用不具有规律性,要根据角斗中的时机与判断来决定,所以这两种力量的练习既独立又一体,它所具有的特点就是摔跤项目的专项性,在体能训练方案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运动员的个体性以及训练方法的适应性与针对性。

二、关于摔跤体能训练的综合性能力

摔跤比赛中双方运动员在规则允许范围内,以各种徒手方式进行搂抱、拌摔、推拉、扭转、挤压、翻滚,最终目的是将对方摔倒,使其双肩着地或以比分战胜对手。它要求运动员必须具有熟练技术和全面身体素质以及良好无氧、有氧代谢能力。摔跤对运动员的身体要求是多方面的,因此摔跤体能是运动员身体适应专项需要的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要求的综合能力。评价摔跤运动员体能水平高低要综合考虑项目对其身体体能素质的实际需要。但是每个运动员都具有单独的特性,对各种能力的表现不同,有强有弱,教练员的任务就是通过合理科学的训练手段与方法,最大限度整合这些能力,强化其强势,弥补其弱势,提升其弱势,甚至由弱到强,这可以直接反映教练员掌控训练的实际水平与能力。

“组合力量循环练习法” 最大限度结合了摔跤项目竞赛特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摔跤体能训练方法,具体运用过程为:选择8~12项训练项目,包含了身体各个肌肉部位,练习项目的选择最好符合专项动作用力特性,每一项都要规定好固定时间,可以在15—30分之间进行选择,以2—2分30秒为一个单元,每单元间歇时间为30秒,以三个单元训练为一组进行循环练习。一次训练课可以安排2~4组此类练习,练习项目设定的合理性与多样性以及训练时间的弹性安排,是最终决定训练目的和效果的关键。“组合力量循环练习法”练习效果与目的比较符合摔跤项目对体能训练的综合性要求。通过此类训练,运动员心肺功能与机体代谢能力、身体对强度与量的耐受力,能够接近或达到甚至超过比赛时的强度和量,以此对体能各素质进行刺激与强化,综合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三、关于摔跤体能训练过程的控制与效果评价

体能训练方法与手段需要循序渐进地实施,根据运动员个体体能状况的变化趋势以及对训练方式的适应能力,对体能训练方案的合理性和训练效果进行准确判断和评价,从而实现对体能训练过程的有效监督与控制。摔跤比赛中腰、背、腹部肌肉的力量非常关键,教练员都比较重视,但是有的教练员相对更加重视四肢肌肉力量训练,他们认为在激烈对抗中,上肢和腿部肌肉力量大小是能否在对抗中占据主动与优势的主要因素,以卧推重量、深蹲、引体向上次数等评估运动员的力量能力,在比赛失利后的总结中也都是以上肢力量、腿部力量不足等因素归因居多。其实真正原因是腰、背、腹部肌肉力量不足,同时又不能有效协调上下肢肌肉运动能力。身体力量发展应该是均衡和协调发展的,全面身体对抗的摔跤项目更是如此。一味地发展部分肌肉与局部力量,不仅达不到训练与比赛中强化体能的目的,甚至还会造成损伤。这主要还是观念与认识的问题,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对于这种带有缺陷性的训练是可控的,可以通过监控予以纠正和改进。体能训练手段非常多,要找到最适合项目特点和要求的方法,需要对训练的每一个阶段进行监控,查缺补漏,综合设计,对最终的训练效果及时做出评价。

四、关于摔跤训练课结构的安排

有的教练员习惯在专项技术训练后安排补差性力量训练,这种课训练结构安排往往达不到预期补差效果(在肌肉疲劳状态下练力量的效果不佳),处理不好还可能造成运动损伤,加重局部和整体疲劳,不利于及时恢复,影响下单元训练安排。把力量训练安排在专项技术训练课比较合理,因为此时运动员肌肉和心理均处于相对较好的训练准备状态。力量训练可以产生较好训练效果,而且可以避免前述负面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力量训练效果可直接向专项转化。值得注意的是要根据课训练目的合理把握不同训练手段负荷安排,如果是力量训练为主训练课,可多安排力量训练内容,随后的技术训练就是实现力量转化的途径,内容就不宜安排太多,而且还要服从于力量训练目的;如果是技术训练为主训练课,前面的力量安排内容就不宜太多,而应把技术训练做为主要考虑对象,此时力量训练要服从于技术训练需要。至于主课后的补差训练应以技术环节、柔韧性、伸展性、放松性练习为主。

參考文献:

[1] 许奎元.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及其训练初探[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2.

[2] 徐玄冲.新规则实施后我国摔跤项目体能训练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

猜你喜欢
综合能力体能训练控制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新兵体能训练的伤病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