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有宽
吕思聪,山西省静乐县近代历史名人,清同治《重修静乐县志》记载为贡士,恩赐副榜,其余再无记载。今年笔者在整理《静乐寺庙古碑编译》期间,发现本县赤泥洼乡担岭山五龙庙一块碑志由吕思聪撰写,标题为“重修担岭山庙碑记”,时间为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由于碑文為文言文,无标点符号,加之为繁体字,初读起来有点深奥,许多词句难解其意。但在后来的断句释义编译过程中发现,其内容丰富,旁征博引,寓意深刻,读起来朗朗上口,是一篇非常精粹的好志文,令许多参与者赞叹不已。碑文一开始便称“担岭山为龙脉结穴之地”。何以为是?他引征《山海经》一段解释:“管涔之山汾水出焉!则祖山为须弥,有波罗门梵书确证,由管涔而分水岭、而新开岭、而两岭逆折焉!到头一节,龙脉结穴于担岭山上,顾名思义。”寥寥数语,开门见山,既作了回答,又拔高了担岭山的地位,可谓妙笔生花。其次,介绍山上五龙庙“由来已久,(青黄赤白黑)五色龙各治一方,迄今垂泽五方”。并记载了“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因旱祈祷”,片刻,方旋而云,中道而雷,抵境而雨,无不惊叹。即兴“众议重修庙貌神像,始建乐台钟楼、山门水曹,于乾隆五十一年完工,请其为叙”。更用神奇的事实印证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佳话。最后作者模仿《麟经》笔雩之遗意,借东汉著名文学家张衡《东京赋》中“捎魑魅,斮獝狂。斩蜲蛇,脑方良。囚耕父于清泠,溺女魃于神潢,残夔魖与罔像,殪野仲而歼游光”的诗句,寄希望于五龙庙能斩除一切妖魔鬼怪,昭神保佑五方黎民百姓福泰安康。碑志仅仅662字,却包罗万象,寓意深长,是一篇不朽之作。
吕思聪生于何时?居住何地?何时恩赐副榜?其作品是否留于后人?知者甚少,所知文字中均未记载,仅就担岭山碑志也孤文难证。近年来,笔者在修编《静乐吕氏族谱》时翻阅了许多吕氏家族神轴,在今娄烦县东水沟村保存的吕氏神轴中,吕思聪赫然在列,其父吕协,祖父永庆,曾祖辅世,高祖开周,神轴立祖为天资,与静乐吕氏七世祖天召、天启、天吉、天美等为同辈。吕思聪娶妻苏氏,生二子,长荣基,次一来,孙辈以下再无记载。从东水沟以及分支到马家庄、河家兰的吕氏后人中,也未找到其嫡系,吕思聪之谜引起了我极大的关注。
今年偶然之机,在拜读娄烦县尹家窑《尹氏家谱》时,即有吕思聪所作序言等40余篇,其中序言20篇,传记3篇,碑志经幢3篇,挽歌诗词3篇,礼仪便览6篇,均为吕思聪之杰作。后来在娄烦城北《王氏宗谱》中也发现了吕思聪所作的序言传记7篇;峰岭底《汾源段氏家谱》中序言2篇;双井沟村《郭氏宗谱》序言1篇;张家庄《郝氏家谱》序言1篇;以及娄烦城北村的《重修九龙圣母庙碑记》,娄烦县三教寺的《重修熙贞观碑记》均由吕思聪撰写。这些资料的发现,对研究吕思聪的时代、身世、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
吕思聪在诸多文章中断断续续讲到过自己的年龄、住址与先祖。在《赠医学训科尹君序》中写道:“君与吾同居岭南,吾乡在汾之东,君乡(尹家窑)在汾之西,吾雍正六年戊申岁生也,君长吾一十四岁。”在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撰写的《王氏宗谱》甲本序中写道:“鄙今年六十七岁矣。”多方印证,吕思聪生于雍正六年(戊申年),即公元1728年。其居住何地?除上述文章中提到住岭南、汾河之东外,在《祭廷谟公幛文》中直接署名为“同邑常家坡村吕思聪”。常家坡位于赤坚岭南汾河东岸,与汾河西岸的尹家窑、城北村同为娄烦旧城的近郊,活动频繁在情理之中,所以说居常家坡应该是比较准确的。
吕思聪在《王希曾家传》中写道:“公(指王希曾)十四岁就学于寿阳王克己先生门下,与祁县高家庄东村我始祖吕子诚同窗,少公三岁;平定州南关叶兼山、榆次西堰苏洪久两人同庚,又少我始祖一岁,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甲辰春,亦来学于克己先生门下,时号‘王吕叶苏’为东西南北四才子。后我始祖迁居静邑城外近碾,在岭北,公在岭南,又号‘南王北吕,诗文好手’。”这段珍贵的资料不仅写出其始祖吕子诚与王希曾的深情厚谊,而且也道出了其祖籍为祁县高家庄东村,后搬迁至静乐城郊碾河畔,隶属岑城二都四甲。笔者保存有一本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修编的《静乐吕氏家谱》,其记载“始祖忠信公祖籍汾阳,金元交兵始迁祁县高家庄东村,十七岁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丙午科中大都京举第一十九名。洪武四年,诏大元帅徐达领兵四十万出北塞,先锋将蓝玉引兵过石岭关,太原所属惊扰四散,祁县忠信始来静乐隐居设教碾河北岸,隶属岑城二都四甲,世为岑城人。”从上述两处分析,吕忠信与吕子诚为同一人,子诚乃忠信公字号而已,这也是在书面资料中首次被发现。据此,吕思聪与笔者为同宗,其从静乐县城搬迁至娄烦常家坡,而且在其后来的许多作品中均署名为“同邑民籍岑城二都四甲廪膳生员吕思聪拜撰”等,也证明了上述观点。据掌有吕思聪神轴的东水沟吕茂春族人讲述,他们一支从静乐西关搬迁至湾子村,后又搬迁至东水沟村,与吕思聪文章中所记载的基本一致,但不知其何时又搬迁至常家坡村,长辈们也无传言。今年茂春族人亲自到常家坡拜访,现有村民中并无吕姓,但年长者记忆中有过吕氏祖坟,坟上老碑连同村中庙碑一同被用来砌筑了井口。其儿孙多少?名字某某?均无考证,实属遗憾!
吕思聪《静乐县志》记载为“贡士,恩赐副榜”,并无确切时间。近期发现其在城北村嘉庆六年(1801年)《重修九龙圣母庙碑记》中署名“嘉庆戊午科副榜吕思聪薰沐頓首拜撰”,推算即为嘉庆三年,即公元1798年,时年已70岁。在嘉庆十年(1805年)《重修峰岭底段氏家谱》序中署名“恩赐戊午科副榜候铨直隶州州判同邑乡眷吕思聪熏沐拜撰”,首次发现其为候选直隶州州判,时年77岁。当初的直隶州包括现在的北京、天津、河北的全部,及山东、河南、辽宁、内蒙古部分地区。然具体在现在的哪个县?体质状况可否上任?已无从考证,也许真的到任,连同后代一起搬迁到了直隶州。
吕思聪现存碑记序言大多集中在乾隆三十八年至嘉庆十一年(1773—1806)的 33年间,高峰期出现在乾隆四十六年至五十九年(1781—1794)的13年间,即其本人53岁至66岁期间。创作了这么多的作品,不免要留下自己生活的痕迹。为此,笔者默默通读,深入考究,希冀探寻出其深藏在碑记、谱序中的历史脚印。
吕思聪的作品以序为主,周边望族大姓修谱均以博得吕思聪作序为荣。城北村王姓家族曾是中国晋代南京乌衣巷的豪门望族,唐代刘禹锡《乌衣巷》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著名诗句,指的就是其祖籍之地。元朝至元十年(1273年),乌衣巷后人王瑞来娄烦任县令,定居娄烦城北村,其曾孙王希曾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擢进士第,任职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是当时静乐有记载以来第二位进士。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王瑞十五世孙王知礼先生修谱,专请吕思聪作序,吕思聪为其先后写了《甲册本序》《乙册本跋》《辛册本跋》《王希曾家传》等四篇传记,至今完整保存在《王氏宗谱》中。
尹家窑尹氏明初也自南京迁来,重诗书,尚廉耻,勤俭治家,人才辈出,十二世孙尹璂便请吕思聪为其撰谱。吕思聪在序中用“阅《闽觚》知武夷为彭祖二子,阅《寰宇记》知刘备之家事”“孔子少孤,不知父墓,母卒葬于五父旁”“东方朔生二子,长宗张姓,次宗东方姓”“欧阳修拜仆一字之师”“西晋古墓出土的《汲冢书》载,伊尹有二子三孙,姜尚寿一百一十三岁”“山西解州宝池里庙《朱知州碑记》关于关公的家事记载”,以及“晋文公火逼介子推”“键连僧救母”“孟姜女哭长城”等10多个经典故事阐述了修谱的重要。在仅有740字的序言中,引经据典,挥洒自如,把控严谨,字字珠玑,真不愧为族谱序言的一代大师。
吕思聪作品的精华在于传记,其《尹家窑风土记》《王希曾家传》尤甚。《尹家窑风土记》以易学的角度,从山水说起,用厚重的文词描绘了尹家窑的风貌、人文。其“芦芽山高入云霄,与汾源之管涔襟带相连,古木参天,奇泉怪石,?池荡漾,金光若莲”,将芦芽山的山势与美景囊括其中。突然“西出一枝,如鸟舒翼翱翔,极目送之,忽夭矫而南,迢递委宛,穿出石硖,与赤坚岭劈脉而迴东北的监河在尹家窑相汇,龙脉结穴于此”,使尹家窑成为“群峰屏插,二水带垂,烟火向阳,风土第一”的宝地。“以故世世生人健直鲜绕,指态亦正。”作者看似腾云驾雾,山高水长,实则落叶归根,紧扣主题,将尹家窑的风土、风水写到了极致。
《王希曾家传》写的是明朝进士王希曾的家事,是家乡人记载王希曾的珍贵史料。《家传》从王希曾出生前说起,“一只红鹤东来,止于其屋脊,鸣数声,薄暮高骞,次年生公”,以渲染其非同寻常的身世。“公十四岁拜读于寿阳王克己先生门下”,在校期间就崭露了其渊博的学识,以及后来创作的诗律百余篇等等,特别是参加那次进士会试的时间、题目、状元、榜眼、探花都做了详细的介绍。王希曾封授都察院副都御史,英迈超群,鞠躬尽瘁,深受赏识。明建文五年,叔父燕王篡位,改年号永乐,公鼻嗤不义,大义凛然,与时任吏部侍郎练子宁、翰林学士方孝儒等不屈而死,次年奉旨归葬于城北村。作者用其先祖“万世流芳事一人,尽忠旧主岂轻生,斗胆原同方正学,赤心不愧练子宁”的诗句,感叹其忠贞不渝、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吕思聪创作《王希曾家传》时,王希曾已去世392年,能将其后人口口相传的事迹用文字记载下来,其功不可没。《王希曾家传》现今仍是研究王希曾身世的重要历史资料。
自古道,文如其人。吕思聪作品豪放跳跃,气势磅礴,取材广泛,引经据典,这与他性格豪放、睿智超群、办事果断、阅历深厚密切相关。其作品意境恢宏、想象丰富、感情奔放、笔墨凝练,读起来犹如陈年老酒,沁人心脾,啧舌品来,回味无穷,堪称不朽之作。
吕思聪原无考,阅其作品,寻找到其深藏在碑志谱序中的脚印,收集拼凑起来,勾勒出其52岁出道、60岁创作高峰、70岁恩赐副榜、77岁候铨直隶州州判,大器晚成的人生轨迹。本人深爱其作品,仰慕其文才,愿将其文学精品传承百世,故收集整理现存作品,编译为《吕思聪文集》,与读者共享。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