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媛
明长城河曲营的遗址,位于今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县城。河曲营属山西镇岢岚道的河保路所辖,《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关于河保路是这样记载的:“本路参将设于隆庆二年,驻扎河曲营,所辖六城堡,内河曲营、楼子营、唐家会、河会堡俱极冲,河曲县、保德州稍近腹里矣。凡属守备二、操守二、防守一、千户所一。分管边墙东北起自西路界寺前墩,西南抵石梯隘口,沿长一百三十一里。又自石梯隘口起,抵兴县黑峪口止,黄河东岸沿长二百一十里。”以上文献说的是,河曲营城也是河保路城,最高首领是参将,这只统称“河保路”的戍边部队分头驻扎在6座城堡内,他们合力守护的这段长城,墙体与城堡都沿着黄河东岸修筑,因此也被称为“黄河边”,长度约合今170公里,从今偏关县寺沟村附近的寺前墩开始,到了兴县的黑峪口,就是“河保路”驻守的这段黄河边的尽头了。
上段引文中的“河曲营”“河曲县”两个名字,对应的是两座不同位置的城堡,都在黄河东岸,南北相距40公里,其中北面的“河曲营”即今忻州市河曲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中“河曲营城图说”记载,这座城土筑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万历二年(1574年)修缮,万历七年(1579年)砖包,周长二里零七十步,高三丈五尺。到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又创筑东关土堡一座,二十七年(1599年)砖包,东关周长二里零九步,高亦三丈五尺。河曲营“分边一十五里,边墩砖楼二十一座,市口一处,边口四处。内鲁家口等五处极冲,通大举。边外榆树滩、白泉子沟、大灰口等处,系酋首长盖等部落驻牧。隔河即陕西黄甫川、清水营,正对套虏袄儿都司庄秃赖等驻牧之地。本城相隔套虏止盈盈一水,夏秋恃河为险,虏人最善没水,零窃已属难防;冬春冰结,胡越一家,无险可恃。未款前无岁不被虏、无时不戒严,诚为保河门户。连年套虏构衅延绥,时常出没孤山、黄甫川之间,引马稍东,则河、保先及之矣。”在明代,只有300多米宽的黄河河面即是明蒙疆界,到了冬天河面结冰,对岸的人过河如履平地,两岸几乎通达无阻,因此河保路的任务极为繁重。
然而河曲绝非一般的边城小县,即便是在今天,依然有着独特的魅力。“河曲踞长城,临黄河,历史上曾是商贾云集的水旱码头,耕读传家人文荟萃,民风淳朴人杰地灵。河曲是黄河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为千里黄河、万里长城‘双龙交汇’之地,是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地带,素有‘煤电之乡、杂粮基地、文化名城、白朴故里’之美誉”(河曲县政府官网)。河曲县与陕西府谷县、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隔河相望,黄河在今河曲县过境76公里。整个河曲县域地处晋、陕、蒙能源金三角的中心地带,被神府煤田、准噶尔能源富集区、朔州工业区、河东煤田等大型能源工业项目“包围”,县境内的采掘业也颇具规模,随处可见大型煤业公司,还有好几座大电厂。在河曲县沿着黄河的国道和省道上,运输煤炭和油气的大型宽体卡车日夜川流不息,作为出省口的黄河大桥更是拥堵繁忙,与公路几乎并行的神朔、朔准铁路上也不断轰鸣着拉煤的长列火车,这些都会为当地的经济带来不少收益,使河曲融入了晋陕蒙金三角区域经济板块。
今河曲县城西的黄河边,有一个三省区交界的主题休闲公园,立有一块巨石,朝着公路的一面上书“鸡鸣三省”,朝着黄河的一面上书“晋陕蒙”。站在这里向西看过去,脚下是山西,黄河对岸南边是陕西省,北边是内蒙古自治区,附近有黄河大桥,可以便利通达三省区。从这个主题公园沿着临隩大道(“隩”读作“玉”音。隩者,曲水环流也。金大定年间,河曲营所在之地称为隩州。)向北1公里多,就到了“西口古渡”遗址,河对岸南有陕西省府谷县的大仙渡,北有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的大口渡。
“西口古渡”的正式名字是水西门口(西楼口渡),历史上称为“陕东重镇”“晋右严疆”“金汤要津”“西北要害”之水旱码头、丝绸之路,商贾云集,五方杂处,兵民繁错,万家灯火于斯为胜。明、清至民国以来,河曲、保德一带百姓从这里渡过黄河,到内蒙古河套一带垦荒种田、经商,称“走西口”,是黄河在晋陕蒙大峡谷一线最为重要的渡口。由于黄河水运发达,商贾走西口也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明清、民国时期河曲县为名冠三晋的富县。
西口古渡位于明河曲营城的西端,也曾为长城关口,沿岸原为河曲营将士所驻长城的一部分。今河曲营城的部分遗址尚存,居民楼间有大段砖石包砌的高大墙体,尤其黄河边还有一座号称“九窑十八洞”的护城楼,始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在护城楼上修建了玉皇阁。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河曲县治由旧县迁至河保营(即河曲营),在动工修建县衙署及扩展城垣的同时,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重修了护城楼。楼前对着一座戏台,楼门坐北向南,通過18个台阶登上。楼门上有门额,书“镇虏”二字。楼内俱为砖碹窑洞,各窑向外都有通气孔洞,今每个孔洞前都有佛道塑像。内里有小门可通过陡峭台阶上到二楼,可以环绕瞭望四周,殿内祀玉皇,殿外朝南有影壁,两边有钟鼓楼,铁钟上有清代铭文。
今河曲县城边还有一座地标性古建筑“文笔塔”,位于城东山上的白朴公园。塔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又称“状元笔”,据说建塔意在“振东山之势,以裨河曲风水”,今人在塔前修建了一座大型牌楼。塔为实心笔形砖塔,连座高九丈四尺三寸,笔尖底部直径一丈八尺。塔下环着一圈碑廊,建于2005年,共镶嵌石碑64块,碑文皆为当代书家所书,内容都是历代咏河曲、咏黄河、咏长城的诗词散曲。塔的旁边还有一座汉白玉雕像,塑的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因为河曲是白朴的家乡。雕像旁有介绍栏,著名的《走西口》即产生于此,河曲民歌、二人台与河曲河灯会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春节元宵节,“九曲黄河阵”都会在临隩公园重现。
白朴的故里,在今河曲县的“旧县”村,即为明长城山西镇河保路的“河曲县”城址所在,明洪武二年(1369年)建设,土城,万历十三年(1585年)砖包,周长四里零二百四步,高三丈五尺。这座城高居山岗之巅,面临黄河,居高临下、易守难攻,这样的地形使得它自古就是军事要地。明代景泰、嘉靖两朝即对城池进行修缮,到万历年间又进行了全面的修复。清道光年间《河曲县志》中描述了当时河曲县城的气魄景象:“其时城池规模大备,气势恢宏,人称凤凰城,北踞高坡,其三面皆临深沟,面阳背山,雄阔大哉,而街道井然,分区划界,民居错落,庙宇庄严,一派和平。” 今旧县村内人口依然繁密,小巷纵横幽深,尚留部分城墙和过街城门,还有多处老宅,依稀可见当年繁华。城外山下有海潮禅寺,又称“海潮庵”,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坐北朝南,建筑精巧,寺内随处可见雕塑、书画、碑碣、牌匾、楹联等。寺外即是街市,摊位商铺繁密,传统的庙会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路边的高处即是运煤的铁路,不时发出重载火车驶过的巨大轰隆声。
旧县村以北2公里即是石梯子村,继续沿着公路向北,有河会堡、唐家会堡,附近还有岱岳殿,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如今的河曲县城,沿着黄河继续往北5公里有楼子营堡,遗址轮廓完好。楼子营附近的黄河中有一处小岛名叫“娘娘滩”,传说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姬曾在此躲避吕后加害之祸。娘娘滩东隔河正对着修筑在山顶的罗圈堡,四方形的罗圈堡轮廓鲜明,堡内人口已经不多,残留各种古迹斑斑。堡旁的长城在此几乎延伸至黄河,东连石城口,西连石梯隘口,控制着这一带往来的咽喉之地。巨大的圓形墩台高耸在山巅,身临其境时视线极为宽展,跨河大桥飞架,两岸三地一样繁华,公路与铁路并行,田野与山川交融,长城与黄河交汇,山川一派庄严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