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霞 徐珊 黄奕旻
脑卒中偏瘫是脑卒中常见后遗症状,患者发病后平衡性变差,行走困难,容易跌倒,部分患者甚至无法自主行走,需要卧床。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伤害的同时也会影响家庭的生活质量[1]。因此,进行有效的干预治疗,提升患者的平衡性和下肢行走功能尤为关键。针刺治疗脑卒中由来已久,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来改善脑部血流通畅,缓解症状[2]。躯干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作为一种新型训练模式,其更加关注影响患者平衡性能的肌群训练,更有针对性,通过肌肉训练,在腹内压的作用下带动肌肉力量,稳定肌肉功能,进一步使得神经系统控制力变好[3]。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选取本院脑卒中偏瘫急性期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考察针刺结合躯干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对其的影响,报道如下。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广州市海珠区中医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急性期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均符合《重症脑卒中诊断标准》及《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关于脑卒中的诊断标准[4];(2)处于偏瘫急性期。排除标准:(1)患有代谢功能及凝血功能障碍等恶性疾病;(2)已经发生昏迷,意识不清;(3)有语言表达或精神方面障碍,无法有效配合研究。按随机数字表电脑抽取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悉此次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配合针刺。(1)常规康复治疗:重点关注良肢位摆放,患肢关节进行被动活动,床上的单双桥运动,部分患者需要进行翻身训练,每天至少进行1次,每周治疗5 d,如果情况较为严重,可适当提升频次,持续治疗4周。(2)针刺:取穴为清冷渊、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梁丘、阳陵泉、足三里、丰隆、解溪、太冲等穴位,采用头皮针平刺,体针直刺并配合应用电针仪,设定频率30 Hz,留针30 min,1次/d,持续治疗4周。
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躯干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1)平衡垫站立:于平衡垫上,患者双足站立并保持平衡,依次进行双足睁眼及闭眼、健侧单足睁眼及闭眼训练,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难度调整。(2)Bobath球半桥:患者将双足放置在Bobath球上,进行半桥动作,若无法一次性完成,可以根据情况先进行单足,后加双足。(3)躯干旋转训练:患者坐于Bobath球上,固定训练带的一端,再双脚置地,挺直背部,将训练带的另一端抓紧并齐平于胸部,然后躯干向后旋转,并慢慢返回。(4)球腹部训练:患者取仰卧位,膝部弯曲成90°,将Bobath球放置在脚踝部生理弯曲处,双手交叉于胸前,身体抬起至肩胛骨离地后再缓慢回落。持续治疗4周。
(1)平衡功能:评价两组治疗前后平衡功能,依据Berg平衡量表(BBS),共14个项目,按五级评分法,总分0~56分,平衡功能与分数成正比,若评分<40分则提示有跌倒风险,平衡性较差[5]。(2)运动功能:评价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依据Fugl-Meyer运动量表(FMA),共7个维度,17个项目,按三级评分法,总分0~34分,运动功能与分数成正比[6]。(3)日常活动能力:评价两组治疗前后日常活动能力,依据Barthel指数表(MBI),共10个维度,总分0~100分,≥60分为生活基本自理,生活活动能力与分数成正比[7]。(4)躯干控制能力:评价两组治疗前后躯干控制能力,依据躯干控制测试(TCT),总分0~100分,躯干控制能力与分数成正比[8]。
治疗前,两组BBS评分和FM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BS评分和FMA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2 两组平衡功能及运动功能比较[分,(±s)]
表2 两组平衡功能及运动功能比较[分,(±s)]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研究组(n=60) 32.45±4.93 49.02±6.43 15.841 <0.05 20.39±3.06 29.12±3.44 14.688 <0.05对照组(n=60) 32.60±4.22 38.76±5.55 6.844 <0.05 20.72±2.62 25.37±3.27 8.596 <0.05 t值 0.179 9.356 0.635 6.718 P值 >0.05 <0.05 >0.05 <0.05组别 BBS评分FMA评分
治疗前,两组MBI评分和TCT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BI评分和TCT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日常活动能力及躯干控制能力比较[分,(±s)]
表3 两组日常活动能力及躯干控制能力比较[分,(±s)]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研究组(n=60) 42.15±5.55 69.02±9.43 19.022 <0.05 68.12±12.06 86.43±11.75 8.423 <0.05对照组(n=60) 42.64±4.89 52.76±7.55 8.715 <0.05 67.85±11.12 78.70±12.66 4.988 <0.05 t值 0.513 10.426 0.127 3.422 P值 >0.05 <0.05 >0.05 <0.05组别 MBI评分TCT评分
因凝血功能异常,导致血栓形成及栓塞,使局部脑组织发生血液供应障碍,并出现梗死灶,从而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因此改善血液凝血状况是其最直接的治疗方法[9]。缺血性脑卒中为我国传统医学的“中风”范畴,分析病机为瘀阻脑络、脑窍闭塞。而《内经》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故中风偏瘫的病机为风邪直中,治疗时应重视袪风、袪瘀、袪虚。
针刺是本病常用的中医外治疗法。头针可以治疗脑源性疾病,其通过针刺刺激大脑皮质,使得运动与感觉神经的功能恢复,而体针则是根据经脉循行路线差异,选择对应穴位,从而发挥活血化瘀、醒脑开窍的功效,可改善凝血功能,有效抑制血栓形成[10]。在针刺同时配合运动疗法,在放松机体起到锻炼作用的同时,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运动功能[11]。以上治疗方式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是主要着重于肢体活动和躯干伸直等,对于躯干核心稳定性的重视不够,可能会造成运动模式的异常[12]。
躯干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包含了平衡垫站立、Bobath球半桥、躯干旋转及球腹部训练,阶段性循序渐进地针对核心肌群(腹直肌、竖脊肌、椎旁肌及多裂肌等)进行训练,可以有效激活前馈机制,最大限度发挥患者脑部可塑性,促进中枢神经重建和功能恢复,从而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躯干控制能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状态[13]。
BBS、FMA、MBI、TCT评分分别是患者平衡功能、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及躯干控制能力的客观反映,本研究显示,治疗后两组BBS、FMA、MBI、TCT评分升高,且研究组BBS、FMA、MBI、TC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基于常规康复治疗与针刺,脑卒中偏瘫急性期患者加用躯干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的治疗效果更理想。
综上所述,脑卒中偏瘫急性期患者应用针刺结合躯干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可有效改善其平衡及运动功能,改善其生活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脑卒中偏瘫急性期患者的康复训练越早开始对患者的康复越有利,因此可结合患者的情况,选择适用性更高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