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建平
创办于2013年的上海市奉贤区肇文学校是一所地处远郊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在新的历史机遇期,学校积极弘扬“仁爱·协同”的肇文精神,以创新机制、激发活力为突破口,着力推进“一体两翼”(一体: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学生成长一体发展;两翼:家校共育、教育信息化助推发展)内生发展战略,探索乡镇学校内生发展的新路径,争创办学新高峰。
队伍建设
目标指向,过程管理
学校持续深化扁平化管理内涵,创新管理流程,理顺管理职能,形成管理特色,提升管理效能。
着力加强教师梯队建设,促进教师由“团队+个人”向“个人+团队”模式的转型发展。校级干部突出格局意识,注重把握大局、统筹协调、引领四方的能力;中层干部突出精细意识,注重踏石有痕的过程管理能力、点面结合的目标管理能力;后备干部(年级和教研组长)突出团队意识,注重“横向到边”的组织协同能力和“纵向到底”的引领执行能力;教师突出责任意识,注重专业素养的精进提升能力、育人质效的岗位把关能力。
梯队编制,岗位把关
抓实校本研训主阵地,提供专家指导、课程开发、专业提升、外出考察、教学评比等平台,以形成多元化、梯队化的教师队伍建设格局;常设“石榴论坛”,为教师提供教育教学研讨平台;有序为干部、教师提供工作交流的机会,锤炼作风,增长才干,提升整体素养。
学校以项目措施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围绕新中考政策和要求,稳扎稳打做好基础型课程的教育教学。同时,加大“三特培植”(即特色教研组、特色教研组长、特色教师)的力度。
机制创建,校本研训
学校以内生发展的龙头课题为引领,以创新项目为机制,推进落实古城文化课程开发、课程实施、活动开展,以课程教学为中心,以师生共赢发展为核心,以机制和团队管理为保障。自2020学年起,全面启动扁平化管理机制,优化绩效管理机制,实施岗位目标责任制,激发教职工教育教学管理效能,培育校本品质的育人文化,以实现共同价值追求的人本化管理。
建立校本研训制度,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学校创设各种平台,激发教师专业潜能和工作热情,以读书小组、教学沙龙、教育论坛等形式,丰厚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课程建设
构建平台,发掘古城风物
奉城地区是贤文化发源地,富有红色文化基因。作为新片区学校,义不容辞承地担着传承、创新奉城古城和红色文化的责任使命。学校因地制宜,传承书院文化,发掘本土人文资源,催生系列特色课程的开发与使用;升级完善奉城古城文化展示体验馆,使人身临其境,品味史蕴;以学校彩虹桥为中轴线,创意设计贤文化之源的场景;整体设计、开发各体验室功能,布局馆内“学生文创”体验中心和展示中心。
此外,学校还升级“校园民俗文化节”,开发“情境再现式”品牌活动,如民俗文化节、新时代庙会、文创“奉城古城文化”展示体验会,将“校园民俗文化节”打造成区域节庆品牌,立足奉城辐射全区,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
完善课程,体验区域人文
实施古城文化读本的编写、出版和使用,并利用读本排演古城文化剧目,如“抗击倭寇”情景剧、“奉城盐、渔、农的三民文化”和“奉城兴学”情景剧等。打造高品质本土文化课程群,奉城刻纸、奉城木雕、钢笔画等被列为区、市级课程,传统服饰设计、国画、书法等被列为校级课程,中国象棋、蒙学系列、江南丝竹等一批拓展课程也相继开发成型。打造基于古城文化的STEM课程基地,并将其作为展示书院文化的创意场所、古城非遗文化传承中心、师生活动设计中心及肇文学生微论坛中心。
架构平台,传承本土文化
以特色课程和活动为经,以教师课程开发和学生素养提升为纬,注重传统文化特色教师的“传”“帮”“带”培养与自我提升。创设以开放、交流、共享为宗旨的肇文论坛,邀请优秀传统文化大家或传承人,为学校传承文化提供接地气的指导。同时,创办具有开放、延续、系列、互动性的肇文高规格论坛,共同探讨传统文化及课程建设。立足临港自贸新片区,联手文旅局,开展基于传统文化的肇文论坛活动。
学生成长
自主管理,丰厚核心素养
實施自主管理,培植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引导学生在家长及教师指导下自主制定个人学习生活计划,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品质;构建学生自治制度,激发自主管理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晨跑,培养强身健体习惯;促进班级结对互助,搭建自主互助平台;创设校园实践岗位,强化学生自主发展意识。
组织开展各类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突破口,以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为原则,积极探索,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了解和认知自我。
品格培植,强化责任使命
深化“学案双单”教学模式,推动国家课程校本化,精细教育教学管理,全面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探索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课程教学一体化发展。小学阶段,强调“文敏、文雅”育人要求,注重减负增效,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品质和学习习惯。初中阶段,强调“文兴、文华”育人要求,围绕中考改革,从精细作业环节和创新学业评价入手,力求中考成绩稳中有进,增强中学生读书学习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素养提升,促进身心发展
坚持五育原则,丰厚学生品德行为、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爱好、劳动实践五大素养。开设“小石榴”学校少年宫,重点推进学校民乐队建设,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促进五育并举。
民俗传承,增强乡国情怀
学校制定实施学生实践体验活动方案,初步形成了“五大主题、一大节庆”学生实践活动。五大主题为贤城寻访、古城印象、奉城故事、名人诗词、走进非遗;一大节庆是指“民俗文化+传统庙会”的校园地域民俗活动。
通过校内外考察、主题式探究、综合展示体验等活动寻访奉城古城文化,在参与、体验及展示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家校共育
家校协同,和谐教育氛围
继续推行家校协同、师生协同、生生协同、课程协同,形成良好育人生态。开展各级家长学校建设,创新家庭教育指导,建设学生家庭档案和成长档案,制定学生个性化成长计划和指导计划。发挥班级、年级、学校各级家委会的作用,把家长培养成学校事业持续提升的新生力量。
家校融合,递增教育成效
学校将家校融合作为肇文事业腾飞的翅膀,创新一系列家校共育机制。依托区本家庭教育指导师,提升学校教师的家教指导能力;继续推进家委会驻校办公机制,发动家委会全面参与学校管理;完善家校融合机制,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水平;定期组织校园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校园;加强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联系,搭建家校交流平台,及时听取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建议;家校联手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推动学校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
肇文学校以仁爱本源,以协同精神,扎实推进队伍建设、课程教学、学生成长和家校共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课程教学品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业成长,致力建成一所环境优雅、文化丰厚、教学精进、特色鲜明的新时代内生发展的乡镇学校。
(作者系上海市奉贤区肇文学校校长)
责任编辑:李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