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 王鑫颖
摘 要:调查分析得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发展中的困境及不足,对其原因进行剖析,提出适用于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特色的“1+2+N”网格化联动工作机制,形成以民办高校党委为“1”,通过联合党建活动,联动各二级学院的教师及学生“2”支部,推动“党建+业务”工作,整合二级学院党支部、党小组、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党建品牌、课题项目组、社团组织、创新创业实践团队等“N”种党务资源进行网格联动的创新道路,助力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建设。
关键词:党建;“1+2+N”;联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9.073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戰。民办高校党建“1+2+N”网格化联动工作机制的构建,体现了“1+2+N”各要素的联动配合,是以民办高校党委为“1”,通过联合党建活动,联动各二级学院的教师及学生“2”支部,推动“党建+业务”工作,整合各学院各专业党小组、学生党小组、各专业年级学生干部、课题项目组、社团组织、创新创业实践团队等“N”种资源,创新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新模式,形成提升党建工作凝聚力和实效力的网格化联动机制,提升民办高校党组织建设质量。
1 民办高校党建“1+2+N”网格化联动工作机制的内涵
民办高校党建“1+2+N”网格化联动工作机制,在以往单一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形成网格化联动工作机制,强调民办高校党委、各二级学院的教师及学生支部联动模式,整合各学院各专业党小组、学生党小组、各专业年级学生干部、课题项目组、社团组织、创新创业实践团队等“N”种资源。形成“互联网+党建”的联动工作模式,借助“易班”平台,不断化传统党建活动,在此基础上打造“指尖上的课堂”,形成学习强国、辽沈智慧党建云平台、辽宁机关党建网“指尖党建”精品化。
2 构建党建“1+2+N”网格化联动工作机制的意义
2.1 党建“1+2+N”网格化联动工作机制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办高校思想引领和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就是基层党建工作,高校党建工作方向和成果对人才培养目标有着重大影响,与高校教育模式和教学计划的制定有着紧密的联系,引领着课程思政改革的改革。由于民办高校的特殊环境,基层党务工作的开展遇到了不少问题,需要一系列措施将党建创新工作落实到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民办高校党建“1+2+N”网格化联动工作机制的实施有利于高校党建工作的双创争优、助推党建工作全面高效开展。
2.2 党建“1+2+N”网格化联动工作机制具有较强的应用推广意义
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构建“1+2+N”网格化联动党建机制是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根本点,目的是为了提升党建工作模式的应用及推广,最终形成的一整套可复制、推广的党建工作体制机制、经验举措、特色做法、典型案例、网站平台、创建成效及教科研培育成果,可以通过经验交流、观摩研讨、专题教育、主题党日、线上线下推广、校际间互访、实践基地平台等形式,面向全省进行经验推广应用,达到示范辐射带动成效,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应用意义。
3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不足及原因分析
3.1 主动开展党务活动的能动性不够
在新的时期,以“00后”为主的学生思想动态各异,特别是在民办高校,需要创新党务活动形式和内容主动,党务活动开展的内容陈旧、没有新意,学生参与活动的吸引力不够、主观能动性不足,活动内容往往流于形式,以往强制参加党员活动日及党内会议的参与方式,不利于发挥师生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影响党务活动的开展效果。
3.2 对党建工作认识的政治站位不高
个别高校对党建工作不够重视,对开展党建工作的意义、目标、内容、措施、机制、方法及建设计划认识不够深刻。教师党员在高校的主体活动中容易陷入教学、科研、竞赛及日常事务工作等繁杂的事物中,往往忽略党员身份,缺乏党性修养的提升,不重视新时期政治理论、政策的学习,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就容易缺乏实效。
3.3 党建工作机制实践应用推广性不强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机制研究大部分着重于理论分析,实践应用环节比较薄弱,特别是能整合各种模式和措施的联动工作机制涉猎较少,党性教育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缺乏一整套可复制、可推广、可应用的能将理论成果转化为服务地方的党建工作长效机制。
3.4 党建工作投入较少,宣传力度不足
因为民办高校自负盈亏的办学性质,个别高校党建工作在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网络资源、社会综合资源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投入较少,资源投入、硬件设施、经费支持、条件保障等方面做的还不到位,存在履职不明、宣传不到位等问题。
4 构建党建“1+2+N”网格化联动工作机制
4.1 以规章制度为前提,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开展活动的重要前提是要遵循党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依据《党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及《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党内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一会一报”“一事一报”制度,形成领导干部联系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的结对指导模式。从品牌建设着手、从特色活动着手、从毕业生党员着手,形成独立的活动配套制度,将具体活动项目化、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
4.2 以“一岗双责”为要求,优化各级支部设置
以党建组织建设中的“一岗双责”制度为要求,形成党总支书记“双带头人”制度,院(系)负责人同时又是党总支、党支部书记,在“双带头人”的选配、培养、任命、使用过程中形成良好机制。通过党内专项培养、专题研讨、集中培训等方式,认真履行“双带头人”培育责任。注重发挥“双带头人”榜样引领和传帮带作用,切实贯彻“一岗双责”,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
4.3 以“对标联创”为标准,推动基层组织建设
依托新时代高校党建“对标联创”活动的申报及落实工作,严格按照“双创”方案要求,明确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创建标准,在“对标联创”的过程中全面落实基层党建标杆院系、示范党支部等创建标准,贯彻落实学校基层党建条例。在民办高校基层党建创建实践中,严格对标看齐,着力破除“中梗阻”情况,以建促创,以建促优,以建促评,推进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对标联创”积极推动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4.4 以“一二三四五六”为目标,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创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就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对标“一个模范”“两项建设”“三个表率”“四层谋划”“五个统一”“六个领会”的“一二三四五六”基层党建工作创建目标。构建一个示范标杆院系或样板支部为模范;提升两项工作,促进党建和业务这两项工作相契合、双提升建设;在思想上、行动上、工作部署上做表率;从组织层面、政治层面、实践层面、理论层面进行系统谋划,构建党建新格局;坚持学习和行动相统一、筹划和践行相统一、严密制度和严格执行相统一、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压实主体责任和建强党务干部队伍相统一;领会标杆院(系),领会“两个维护”是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领会党建工作找短板、抓落实的现实紧迫性,领会推进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是着力推进党的政治建设,领会党建工作的特点规律。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创建和优化工作,要以“一二三四五六”党建工作长效机制为建设目标,形成全面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格局。
4.5 以“党建+业务”为手段,强化教师党员综合素质
深化教学改革,引领教师党员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强化教师党员综合素质和教学业务能力,形成政治觉悟高、群众基础好、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党员队伍。在落实高校“课堂思政”的教学要求下,通过“一个中心、两个体系、三个平台、四项工程、五项改革”的教学体系,在教师论文选题、科研立项、教学改革等教学业务工作中,对其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加强任课教师的政治思想素养,加强党员教师的党性教育,提升一线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增强教师在开展业务中的思想觉悟。在民办高校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相结合,强化教师党员的综合素质。
4.6 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提升学生党员示范引领
提升学生支部实效性,创新党建工作方式,开拓强党性、强队伍、强组织、强纪律、强制度、强责任的六种工作路径,打造党建志愿服务特色项目,形成全体党员参与、全方位推进党建工作、全过程落实党建任务的“三全协同”的实践育人格局,构建“五育融合”的实践育人体系,通过课程育人、思政育人、实践育人、活动育人、服务育人五个维度推进民办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提炼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好方法、好创意,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将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和长效化,形成学生党员示范引领的长效机制。从一点带动一面,由学生党员的志愿服务实效带动入党积极分子及共青团员投身于志愿服务中,形成上下联动的“三全协同五育融合”规范化实践育人体系。
4.7 以“易班”为平台,打造网络宣传阵地
以“易班”为平台,丰富党建宣传阵地,加强经验做法、培育成果、创建成效在校内外的示范推广运用。依托互联网平台,建立易班与QQ、微信、微博、网站相结合的“五位一体”的立体化党建宣传阵地,同时运用学习强国、辽沈智慧党建云平台、辽宁机关党建网等,组织党组织领导干部、党员上网学习、在线培训,使“指尖上的课堂”精品化。
参考文献
[1]徐志强,张立常,丁海奎,等.新时代下民办高校基层党务工作建设与创新探究[J].现代营销,2019,(12).
[2]武晓霞,刘国辉.论民办高校党务工作者对标联创中的担当作为[J].学理论,2019,(11).
[3]吴丽华,姜大龙,欧光南,等.新时代民办高校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以江西民办高校为例[J].萍乡学院学报,2019,(4).
[4]冯立,程威.增强民办高校黨建工作实效性的再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35).
[5]王进荣.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在文化育人中的引领作用[J].闽江学院学报,2019,(4).
[6]牛玉伏,任思蒙.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
[7]刘歆妍.新时代民办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策略初探[J].长沙大学学报,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