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探讨

2021-03-02 10:34李超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企业文化安全国有企业

李超

摘 要: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企业重要的软实力。国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仅是提升员工的安全素养、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国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理念为指导,以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建设氛围为途径,并逐步完善安全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

关键词:国有企业;安全;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9.019

0 引言

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安全文化对企业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是企业重要的软实力,健全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能够培养塑造员工的安全意识,约束指导员工的实践行为,增强员工的责任心,从而减少和避免企业的安全事故,全面提升企业的安全水平,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先后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文件,旨在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其关乎国计民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探讨国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仅是落实中央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更是迎合时代发展趋势,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

1 安全文化建设概述

安全是人类生产生活永恒的话题,安全文化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的核工业,其研究领域沿着“核工业→高危行业→一般行业→大众”的路线在逐步推进,煤矿、钢铁、医疗、高校、电力、海洋石油、石化等领域是近年来探讨的热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文化研究的重点,毛海峰(2013)将复杂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划分为要素维度、运行系统维度、安全文化载体维度、安全文化发展维度、安全管控维度、安全管理专业维度,并构建了基于以上维度的建设体系模式。王秉(2015)全面分析了安全文化建设的方格理论和杠杆原理,坚定了安全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马跃(2015)在对33家企业的1321名员工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企业安全文化的结构模型,指出安全承诺、安全参与、安全责任、安全机构、安全实践活动、安全管理体系对企业的安全业绩具有很强的预测作用。为能够评估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梁玉霞(2020)基于熵权-TOPSIS深度分析模型的企业安全文化评估系统。施波(2016)从个体、群体、组织三个层面,阐述了企业安全文化认同的机理,指出员工认同企业安全文化的基础是企业主流安全文化,在企业主流安全文化向企业强势安全文化转变的过程中企业安全文化认同起到了关键作用。就目前来看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较为深入,取得的成功丰硕,但就研究对象而言,往往针对整个企业群体或企业文化总体领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国有企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其自身又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因此,结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探讨我国国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 国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意义

2.1 提升员工的安全素养

安全生产与企业的每一名员工密不可分,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责任和安全行为是员工遵守操作规范,杜绝安全隐患,确保企业正常运行的前提。安全文化建设可以构建安全文化氛围,构建员工的安全潜意识,树立“主人翁”意识,主动承担安全责任,并落实到工作行为当中去。

2.2 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

安全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其在无声无息中影响员工的意识形态,通过思想和价值观指引员工的工作实践行为,使其主动规避冒险行为,自觉按照规章制度的工作方式进行操作。另外,安全文化的建设使安全观念贯彻到员工的日常管理之中,使员工对安全文化形成共鸣,可以有效凝聚团队能动性和创造力。

2.3 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良好的安全文化可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对国有企业而言,其规模一般较大,员工一般较多,上传下达的组织模式容易造成信息失真和延时,安全文化建设可以使员工在主观上建立安全防范意识,组织企业日常工作的安全正常运转,从而有效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3 国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建议

3.1 构建“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理念

文化理念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国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以人为本首先应重视员工生命,企业的效益和生产效率绝对不能危机员工生命;其次应该关注员工人权,企业安全政策的制定,工作目标计划的构建及工作纪律修改、员工组织的运行都应充分体现民主,倾听员工的声音,让员工充分体系自我价值;再次应该考虑员工的情感,推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领导应该身先力行,杜绝“双层标准”和“特殊人”存在,在安全文化建设奖惩中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3.2 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建设氛围

构建氛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内容之一也不例外。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不仅能够增进安全文化建设效果,引导构建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观念,保障企业健康发展;而且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社会形象。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的重要担当,其不仅需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经济作用,还需要为社会传递正能量,树立安全生产、责任担当的社会形象。一方面充分利用企业内刊、微信公众号、企业管理通讯群、墙体、壁画等可以用的载体宣传安全文化;另一方面开展安全文化竞赛、安全文化创建等一系列活动;另外,还应注重安全文化与党建、素质拓展等工作的结合。

3.3 完善安全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

安全文化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组织、资金、人力等多方面的支持。就国有企业而言,一方面应该探索建立安全文化组织机构,全面负责企业的安全文化计划、管理、实施工作;另一方面应建立健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制定,通过制度确保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还应建立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奖惩机制,通过奖惩促进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快速开展。

参考文献

[1]梁玉霞,李全明,覃璇,等.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企业安全文化评估系统设计[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20,16(07):163-168.

[2]王秉,吴超.安全文化生成机制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9,29(09):8-12.

[3]施波,王秉,吴超,等.企业安全文化认同机理及其影响因素[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6):195-200.

[4]王秉,吴超.安全文化建设原理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11(12):26-32.

[5]马跃,傅贵,臧亚丽,等.企业安全文化结构及其与安全业绩关系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25(05):145-150.

[6]毛海峰,郭曉宏.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及其多维结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23(12):3-8.

猜你喜欢
企业文化安全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