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肝药对抗结核所致药物性肝损伤及预后影响的临床观察

2021-03-02 07:18申美荣黄娟君蔡婷婷
当代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还原型药物性谷胱甘肽

申美荣,黄娟君,蔡婷婷

(1.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西 赣州 341000;2.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江西 赣州 341000)

大部分药物在肝脏代谢转化,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在各相关药物性肝损伤中位居首位,发生率为8%~30%[1]。现阶段,异烟肼(H)、吡嗪酰胺(Z)、利福平(R)、乙胺丁醇(E)等一线治疗药物在标准抗结核化疗方案中均会一定程度上损伤肝脏,患者会有一过性氨基转移酶升高等临床表现,严重情况下还会发生肝衰竭,从而中止化疗[2]。本研究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药物性肝病患者,比较护肝药对抗结核所致药物性肝损伤及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80 例药物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还原型谷胱甘肽组(n=30)、异甘草酸镁组(n=30)和联合治疗组(n=20)3组。还原型谷胱甘肽组年龄14~70 岁,平均(42.5±7.6)岁;病程0.5~5年,平均(3.1±1.0)年。异甘草酸镁组年龄15~70岁,平均(43.3±7.8)岁;病程0.6~5年,平均(3.4±1.1)年。联合治疗组年龄14~69 岁,平均(42.0±7.2)岁;病程0.5~4年,平均(3.0±0.9)年。3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为男性;均符合药物性肝病的诊断标准[3];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中毒性肝损伤者;病毒性肝炎及酒精性肝炎者;自身免疫性肝病者。

1.3 方法

1.3.1 常规治疗 3组均给予门冬氨酸钾镁、维生素C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期间嘱患者保持低脂饮食,严格戒酒。

1.3.2 还原型谷胱甘肽组 还原型谷胱甘肽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给予患者1.2 g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67129)+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每天1次。

1.3.3 联合治疗组 联合治疗组采用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给予患者1.2 g 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每天1次;同时,给予患者200 mg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942)+250 mL 1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每天1次。

1.3.4 异甘草酸镁组 异甘草酸镁组采用异甘草酸镁治疗,给予患者200 mg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250 mL 1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每天1次。3组均治疗2周。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抗结核所致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②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腹部疼痛、呼吸困难;③比较两组肝功能异常情况,根据是否患有肝性脑病及程度、腹水、血清胆红素、血清白蛋白浓度及凝血酶原时间的不同分3级:A级为5~6分;B级为7~9分;C级为10~15分。

1.5 疗效评价 治愈:治疗后,患者无恶心、黄疸、肝脏肿大等临床症状及体征,肝功能检查结果正常,彩超表现无特异性;显效:治疗后,患者恶心、黄疸、肝脏肿大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基本正常,肝功能指标水平降低50%,彩超缺乏较强的特异性表现;有效:治疗后,患者恶心、黄疸、肝脏肿大等临床症状有改善,肝功能指标降低<30%;无效:治疗后,患者恶心、黄疸、肝脏肿大等临床症状及体征、肝功能指标均无好转[4]。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抗结核所致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比较 联合治疗组抗结核所致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为5.0%,还原型谷胱甘肽组为13.3%,异甘草酸镁组为10.0%,联合治疗组显著低于还原型谷胱甘肽组、异甘草酸镁组(P<0.05),还原型谷胱甘肽组与异甘草酸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3组抗结核所致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比较[n(%)]

2.2 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还原型谷胱甘肽组为6.7%,异甘草酸镁组为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2.3 3组肝功能异常情况比较 联合治疗组肝功能异常率为5.0%,还原型谷胱甘肽组为16.7%,异甘草酸镁组为13.3%,联合治疗组显著低于还原型谷胱甘肽组、异甘草酸镁组(P<0.05),还原型谷胱甘肽组与异甘草酸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3组肝功能异常情况比较[n(%)]

2.4 3 组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还原型谷胱甘肽组为73.3%,异甘草酸镁组为80.0%。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还原型谷胱甘肽组、异甘草酸镁组(P<0.05),但还原型谷胱甘肽组与异甘草酸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3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相关医学研究[5-8]表明,在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中,一方面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另一方面应用相关护肝药物能有效降低患者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应用至少两种护肝药物护肝效果更好。本研究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抗结核所致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为5.0%,还原型谷胱甘肽组为13.3%,异甘草酸镁组为10.0%,联合治疗组显著低于还原型谷胱甘肽组、异甘草酸镁组(P<0.05),但还原型谷胱甘肽组与异甘草酸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还原型谷胱甘肽组为6.7%,异甘草酸镁组为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肝功能异常率为5.0%,还原型谷胱甘肽组为16.7%,异甘草酸镁组为13.3%,联合治疗组显著低于还原型谷胱甘肽组、异甘草酸镁组(P<0.05),但还原型谷胱甘肽组与异甘草酸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还原型谷胱甘肽组为73.3%,异甘草酸镁组为80.0%,联合治疗组显著高于还原型谷胱甘肽组、异甘草酸镁组(P<0.05),但还原型谷胱甘肽组与异甘草酸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和上述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护肝药联合治疗较单独治疗更能有效减轻抗结核所致药物性肝损伤,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还原型药物性谷胱甘肽
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治与分析
谷胱甘肽响应型纳米制剂的制备及其对卵巢癌细胞的荧光成像与治疗
苏智军:药物性肝损伤的预防
傅青春:药物性肝损伤的防治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间歇低氧高脂饮食大鼠脂肪细胞因子表达及分泌的影响
有关两种还原型辅酶的高考试题分析与教学启示
骨疼丸致重度药物性肝损伤1例
条斑紫菜Mu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克隆与分析
蚯蚓谷胱甘肽转硫酶分离纯化的初步研究
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