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
(北京博鼎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涿州分公司, 河北 涿州市 072750)
湖北宜昌地区的矿山对以缓倾斜薄至中厚矿体一般采用房柱法、全面法等空场法进行地下开采[1],随着矿山开采深度逐步加深,其采场顶板的稳定性是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宜昌某磷矿Ph22矿层的顶板稳定性较差,尤其是遇断层破碎带时更易出现塌顶事件,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的顶板管理措施。在保证回采作业安全的前提下,提出顶板岩体分级管理制度,针对不同级别的采场顶板采用不同的支护方式。
该磷矿自上而下依次赋存 Ph22、Ph21及 Ph133个磷矿层,其中Ph22为本矿段主要工业磷矿层,其平均厚度为9.32 m,矿体倾角为4°~10°,属缓倾斜薄至中厚矿体。
本矿段的水文地质边界条件较复杂,属无限补给的边界类型。工业磷矿层顶板围岩以坚硬~半坚硬碳酸盐岩为主,直接顶板为层状夹薄层状泥质云岩和云质泥岩,其中较软或相对软弱结构面发育,属于稳定性较差围岩。
矿山于 2011年开工建设,经建设施工揭露,发现矿段内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岩结构及稳固性较差,断裂构造复杂且控制程度较低,坑内涌水量大。
影响矿岩稳定性的因素不仅多而且较复杂,大部分参数不能被准确的量化。在回采过程中,根据实际揭露后的岩体结构类型、地质构造、结构面特征和破碎程度,参照《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 50086—2015)、《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 12719—91)中关于岩体分级的规定,将该矿段顶板岩体稳固性分为3个级别[2],见表1。
在回采前加强探矿工作,明确顶板软硬、稳固程度、地质构造和破碎程度、顶板的透水情况等地质条件,对岩体完整性指标进行预估。参照顶板岩体级别分类表,将揭露的顶板岩体划分等级,按照顶板安全管理制度采取相应的支护方式。
通过理论计算,并参照类似矿山采场顶板支护方式及其支护参数,推荐采场顶板的主要支护方式为锚杆+长锚索联合支护。针对稳定性较差的顶板,采用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配合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根据顶板岩体分级,不同级别的顶板采用不同的支护参数[3]。
2.3.1 锚索支护参数设计
根据普氏理论及秦氏公式,上覆岩层压力按公式(1)计算。
表1 顶板岩体的分级
式中,P为上覆岩层压力,kN;a为采场宽度的二分之一,m;b为坍落拱的高度,m;γ为上覆岩层的体积密度,kN/m3;L为采场长度,m;h为采场高度,m;φ为岩石的内摩擦角,°;f为普氏坚固性系数。
锚索设计承载力Nt、锚索锚固力Nm分别按式(3)、式(4)计算。
式中,Nt为锚索设计承载力,N;Nm为锚索锚固力,N;m为锚索张拉应力控制系数;n为钢绞线根数;S为单根钢绞线参考截面面积,mm2;Rm为钢绞线抗拉强度,MPa。
应用悬吊理论,按式(5)计算锚索支护数量。
式中,n为锚索数量,根;P为采场内锚索应承受总压力,kN;Ns为预应力锚索锁定后的预应力值,kN。预应力锚索锁定后的预应力值不应小于设计值的90%。
预应力锚索主要包括内锚固段、张拉段、外锚头3部分,锚索长度按式(6)确定:
其中内锚固段长度按式(7)确定:
式中,L1为内锚固段长度,m;γ0为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ψ为设计状况系数,0.95;γd为结构系数,1.3;γc为黏结强度分项系数,1.2;γp为单根预应力锚索张拉力分项系数,1.15;Pm为单根预应力锚索超张拉力,kN;D为锚索孔直径,mm;c为胶结材料与孔壁的黏结强度,MPa,取 1.2~0.8;L2为自由端长度,按被锚固围岩的厚度计算,m;L3为外锚头长度,m,取0.75~1.0。
2.3.2 支护参数确定
施工前首先要探明矿层直接顶板内泥质泥晶白云岩厚度及位置,根据软弱层的厚度,调整锚杆及锚索网度;根据软弱层的赋存深度,调整锚杆长度,保证锚杆能够穿过软弱层并有足够的锚固长度。锚杆的锚固深度应深浅不一,类似锯齿状,避免锚杆端部形成应力集中。
针对不同的顶板分级采取相应的支护方式和支护参数,见表2。
运用数值模拟软件对采场顶板锚杆、锚索支护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比较顶板的沉降量可看出,采场顶板锚杆、锚索支护效果明显,能有效地提高顶板稳定性[6-7]。
顶板最大沉降量出现在采场顶板中部,顶板未支护时最大沉降量达到 3.52 cm,采用短锚杆、长锚索联合支护后,采场顶板沉降量明显减小,最大沉降量减小为 1.95 cm,而且顶板岩层受开采扰动的范围明显缩小,顶板稳定性得到有效提高。采场顶板未出现明显的破坏。
顶板在支护与不支护情况下,顶板各监测点顶板沉降量见表3。
采用顶板分级管理制度,针对采场顶板稳定性的差异采用相应的支护方式和支护参数,顶板位移减少30%,围岩收敛率降低,有效解决了采场冒落和坍塌问题,提高了工人作业安全性;矿石损失率减少11%,贫化率降低20%,采场支护成本降低7%,既节约支护成本又达到理想的支护效果,提高了矿山经济效益。
表2 顶板支护参数
表3 支护与不支护情况下顶的板沉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