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 耿 张 翔 张 薇
(1.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北京 102600;2.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外合作项目中心,北京 100714)
中国援外培训即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是我国通过双边或多边的渠道为受援国举办的政府官员研修、学历学位教育、专业技术培训以及其他人员交流等各种形式的培训项目。我国援外培训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我国对外援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在许多事关主权和领土完整等重要问题上,在挫败西方反华提案等重大外交斗争中,在加入世贸、申奥等关键时刻,都得到了广大受援国的大力支持[2]。可以说,对外援助在营造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中起到重要作用。而援外培训作为对外援助工作中的关键一环,是深化与发展中国家友好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赢得国际社会支持的重要手段[3]。
林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援外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林业资源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安全、淡水安全、国土安全、物种安全以及气候安全的自然资源[4],林业的良好发展,有利于缓解生态恶化、气候变暖、能源短缺等全球性的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以及重大外交活动的热点。
1993年,我国林业部门开始参与国家援外培训项目,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林业援外培训已渐成规模,初现品牌效益,打造了一批精品培训课程。我国的对外援助培训,主要由商务部、科技部等部委负责下达培训任务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原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以下简称“林干院”),从2007年开始成为商务部归口的承办单位之一,在10多年的援外培训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林干院承办的援外培训主要分为两类:官员研修班和技术培训班。截至2018年底,共有来自76个国家的1 200余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培训方向主要集中在森林可持续经营、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等重要领域。通过林业援外培训,为发展中国家了解我国林情、林业相关技术及林产品市场等提供了机会,也会促进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1]。
官员研修班的教学活动主要包括课堂讲座、现场教学、参观考察与交流座谈。商务部对培训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是课堂讲座和现场教学时间的总和不低于项目时间(即培训项目从开班到结业的总天数)的40%,参观考察和交流座谈时间的总和不少于项目时间的30%,每个培训项目均需有外地参观考察,每次外地考察应有至少2次与培训主题相关的正式交流活动。培训课程教学内容是根据林业专业知识、中国的成功经验及做法、林业研究热点、参与培训学员的需求等因素进行设计的。
笔者以林干院2018年举办的援外培训班的全体来华学员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与学员深度访谈的方法,获取数据和信息,将其进行分析归纳,概括出学员的普遍认识和感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教学工作、提高培训效果的对策及建议。
此次研究所采取的方法为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的对象是2018年来华参加援外培训的277名外籍学员,通过发放问卷,汇总反馈意见,并对其进行分析。深度访谈法的对象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有代表性的学员,采取小组访谈形式,搜集他们在问卷中没有表达出来的感受和建议。
2018年4月—2018年9月,林干院对参加8个研修班的学员进行问卷调查,由班主任在结业仪式当天发放问卷,填写时不予干预,填写完毕后统一收回。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5次小组访谈,整理了5份访谈记录。
此次共发放问卷275份,收回有效问卷271份,有效问卷率为98.55%。其中填写问卷的非洲学员为83人,拉丁美洲学员为21人,亚洲及南太平洋地区国家的学员为163人,东南欧国家的学员为8人。其中男性为192人,女性为83人,平均年龄40.21岁。林干院2018年援外培训班学员总体情况见表1。
表1 林干院2018年援外培训班总体情况
8期林业援外培训研修班的第一次课(3小时为一次课)均为中国国情讲座。其中对中国整体林业情况的介绍也是国情讲座的一部分,目的是使学员对中国的国情和林情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用4~7次课介绍与培训主题相关的林业知识、国内外林业热点问题、最新理论研究成果等。最后用8~11次课进行课堂讲座和现场教学,讲授与培训主题相关的中国实践经验和成功做法。同时,还要安排专业考察和座谈交流,使学员对于相关知识有更广泛的了解和更深入的思考。在考察期间,学员将与当地林业同行进行面对面的座谈交流,使学员了解中国基层林业工作的实践经验和具体做法,对中国林业所取得的成绩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本研究调查项目包括“与培训主题相关的理论知识”“中国在相关议题上的实践经验和成功做法”“中国国情和林业发展总体情况”“现场教学和专业考察”以及“座谈交流”,囊括了研修班全部的教学内容与活动。学员对林业援外培训课程教学内容的认可度见表2。
表2 林业援外培训班学员对课程教学内容的认可情况
由表2可知,学员对“中国在相关议题上的实践经验和成功做法”的培训课程内容认可度最高,而对“座谈交流”内容认可度最低。
此外,“与培训主题相关的理论知识”“中国在相关议题上的实践经验和成功做法”“中国国情和林业发展总体情况”这3项培训课程内容对学员工作的指导性均高于“现场教学和专业考察”。“现场教学”翻译成英文为“on-sit teaching”,“专业考察”翻译成英文为“field visit”,这两种教学活动都是前往自然保护区、林地、林业工作站等具体的林业工作场所开展教学和考察。虽然考察地点都经过教师的提前踩点,以期能够对学员的实际工作有所指导,但学员却认为对其工作帮助不大。究其原因,是不同国家林业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但在深度访谈中,大多数学员表示“现场教学和专业考察”虽然对具体的工作指导没有预期的好,但是对于他们了解中国的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理念,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培训课程教学中,有两种不同的交流讨论方式:一是在课堂讲座、现场教学以及参观考察时,学员与授课教师之间的讨论,也是中方授课人或主讲人与外籍学员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沟通;二是来自不同国家的学员之间的座谈交流。这类座谈交流,学员都要事先进行充分的准备,以学员所在国的林业环境为基础,通过PPT介绍各国的情况,并与其他学员展开交流和讨论。学员对培训课堂讨论形式的看法见图1。
由图1可知,有62%的学员认为“各国学员之间的相互讨论”的形式使他们更加有收获,有31%的学员认为“授课或考察中学员与授课教师或现场主讲人的讨论”的形式较好,有7%的学员认为两种讨论形式都很好。
图1 林业援外培训班学员对课堂讨论形式的评价情况
培训人员在与学员进行深度访谈时,很多学员提出授课教师在讲课中提到的一些典型地区与学员前往参观考察的具体地点并不完全一致,这也是学员认为“现场教学和专业考察”对具体工作指导性没有预期好的原因。比如教师授课时讲到了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问题,并且列举了国内搞得较好的省份和地区,因此学员非常希望能够到教师介绍过的示范县市去实地考察,但林干院安排的具体考察地点却是另外的县市。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部分授课教师会在上课前临时更新课程内容,增加一些工作中的新成果,而考察地点一般会根据往年的经验在年初就已经确定,并上报主管部门审批,不能轻易更改;另一方面,由于援外培训学员都是外宾,在考察地点的选择方面,除了需要具有专业的示范性外,学员的人身安全和当地接待单位的接待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即使有的县市实际业务工作做得很好,但因不具备相应的外事接待能力,所以也不能作为考察地;此外,如果考察时间赶上雨季,出于安全的考虑,就不能选择位于山区的考察地。这些原因导致了培训教学内容与参观考察关联度不够紧密的情况。
由于参加短期援外培训的学员具有来源广泛、业务背景差异大、知识背景参差不齐等特点,所以培训教学要达到按需培训的目标是很难的[5]。以“2018年发展中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及保护官员研修班”为例,学员有来自老挝林业部负责监察管理的官员、老挝公安部负责打击非法野生动物走私的国际刑警、马来西亚半岛林业局负责森林保护的官员、斯里兰卡国家动物园部负责珍稀动物救治工作的兽医等等,虽然他们工作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保护地球的濒危物种,但是具体的工作内容却相差很大。因此援外培训教学内容,无法对所有学员的工作都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笔者在与学员的深度访谈中发现,由于学员所在国家的林情与我国的林情有差异,这也导致了专业考察对学员工作的指导性不够。例如,来自热带国家的学员,去参观我国的温带林地植被时就会感到我国的先进经验很难在该国推广。
林干院所承办的研修班采取英语授课的形式,授课教师与学员讨论时也都使用英文,不需要通过翻译转述,一方面避免了翻译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信息遗漏或误差,另一方面也节省了翻译所需的时间,所以英文授课保障了培训教学的效果。
但是在研修班的参观考察活动中,由于主讲人通常由考察地的一线工作人员担任,他们不能熟练运用英语,与学员进行交流时要通过翻译,这就占用了学员宝贵的交流时间。例如,部分学员得到了提问的机会,一次问3~4个问题,这就需要学员、翻译和主讲人之间来回沟通多次,才能给提问的学员讲清楚,而其他学员的提问时间就得不到保证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学员的考察效果,使他们产生不满情绪。
援外培训的课堂教学是针对培训相关的主题进行理论知识传授和经验分享,而参观考察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可以帮助外国学员更加直观地理解课程知识,了解我国的成功实践经验。只有课堂教学和考察内容密切关联,才能达到较好的培训效果。
因此,承办单位应在授课内容的把控方面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尝试。承办单位在对教师所用的教材内容进行审阅时,可以提出修改意见,以提高课堂讲授内容与考察内容的关联度。在不改变授课主题和主旨内容的情况下,根据考察地点和考察内容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教材当中跟考察地点相关的内容,使学员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从而取得更大的收获。
此外,承办单位应在培训开始前的准备工作中,适当增加对考察地点的调研工作,增加更多的备选考察地点,不断丰富考察内容,使培训班的考察活动更具有针对性。
林业援外培训的后续跟踪回访也是不可或缺的,它是巩固培训效果的重要手段[3-6]。所以,承办单位可通过定期回访建立课程内容改进的反馈机制。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保持与学员的联系,定期组织曾参训的学员参加线上交流,了解培训项目对他们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同时,通过学员的反馈,可对培训内容做出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林干院针对“2018年发展中国家森林可持续经营官员研修班”首次实行了分组教学和考察的尝试。该研修班的学员人数较多,达到了64人,为保证教学与考察效果,笔者将学员按照国家分为5组,每组由地域相邻的2~3个国家的学员组成。各组学员分别由不同的工作人员负责,并配有翻译共同开展教学活动,实现“小班教学”的培训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虽然同一组学员来自相同或相邻的国家,彼此熟悉,但是由于学历、工作年限、工作领域不尽相同,使得他们的关注点也不同,分组教学并未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但在赴浙江省进行专业考察时,分组教学使得讨论环节中每个学员的参与时间大大增加,翻译时间也随之缩短,学员满意度得到提升。
因此,针对课堂教学环节,笔者建议在分组前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对学员的需求进行充分的了解,按照其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和研究领域进行分组,也可以根据学员期望了解或重点关注的专业领域进行分组,还可以根据学员的工作年限和经验丰富度进行分组。另外,如果某个课程内容需要学员更多地参与讨论,还可以尝试多次分组,每次分组的标准可以不同。如第一次分组时可以使工作经验相近的学员为一组,讨论自己工作中遇到的类似问题和处理方法。然后重新分组进行第二次讨论,使同一组中既有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也有资深专家,这样可以使学员学到不同的经验,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
对于参观考察环节,可以维持课堂教学的分组形式,便于学员考察时延续课堂教学的学习氛围,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也可以按照饮食习惯、宗教信仰等生活习惯分组,因为在辗转各地考察的过程中,学员难免舟车劳顿,饮食不规律,生活习惯相同的学员可以彼此包容和照应,使考察环节更加顺利。
按照目前援外培训工作的流程,由商务部主管部门在网站发布培训班招生通知,其内容包含了研修班举办的时间、地点、考察地、招生人数以及举办地天气、对学员的要求、邀请范围、承办单位项目内容介绍等。
这样的“项目简介”内容比较粗泛,缺少细节,所以笔者建议对当前招生流程进行完善,使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和报名学员在参加培训前能了解详细的研修流程,使报名招生工作更有针对性;同时建立培训需求调查和报名信息平台,在发布招生通知的同时,附上该平台的登录地址和方法,一方面可以提高招生效率,另一方面可以精准把握学员的培训需求[1]。由于学员在教育、文化、宗教信仰、学习动机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专业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7],所以援外培训课程设计需要在招生工作结束后进行适时调整,以保证招生工作能高效进行,使援外培训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通过改进和完善林业援外培训的教学工作,使培训更有针对性,进而提高培训效率。学员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吸收课程知识,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学员能深入学习中国林业的先进经验,更好地正面宣传我国林业及生态建设事业的成就;同时,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也并非单方面的赠与,在与他国互动的过程中可以“以人为镜”明得失,从而更好地发展自身。援外培训教学的改善有利于帮助受援国的发展建设,也可以敦促自身的进步[8],更有利于培养知华友华亲华的发展中国家林业政府官员和技术骨干,达成林业援外培训服务于国家外交战略大局的目标。
资助项目:2019年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际合作司课题“援外培训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201914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