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因素理论指导家属陪伴模式在肿瘤患者PICC留置中的应用

2021-03-02 04:47黎素萍顾秀丽钱海凤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导管依从性家属

黎素萍,顾秀丽,钱海凤

(张家港澳洋医院 江苏张家港215600)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输液技术。其有效避免了输液过程中因反复穿刺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在保护患者外周静脉的同时减轻了患者的疼痛[1]。但肿瘤患者长期行PICC留置,输液期间会因药物刺激、置管时间过长、导管自我维护能力较差等因素,出现静脉血栓或患者治疗依从性下降等情况。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改善肿瘤患者PICC置管期间维护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双因素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2],多应用于企业管理中。陪伴模式是一种使患者家属参与护理过程的护理干预模式,借助患者对家属的信赖,使家属引导患者积极接受治疗,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最终达到护理目的。本研究将双因素理论指导下的陪伴模式应用于肿瘤患者PICC留置期间,对其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2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接受PICC置管的80例肿瘤患者。纳入标准:①确诊为恶性肿瘤且接受化疗的患者;②符合临床PICC置管指征的患者;③无精神疾病病史的患者;④认知功能正常的患者。排除标准:①患者PICC置管时间≤15 d;②患者存在语言障碍、逻辑思维混乱情况;③患者同时参与其他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男15例、女20例,年龄(63.25±2.15)岁;研究组男20例、女25例,年龄(64.06±1.8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及家属均了解研究内容,自愿参与本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医护人员定期观察患者PICC导管颜色和通畅情况、对导管进行消毒和更换、对敷料进行更换、监测患者治疗期间置管侧肢体情况。

1.2.2 研究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双因素理论指导的家属陪伴模式干预。组建双因素护理分析小组,了解患者病历及以往临床典型病例,以此为基础进行双因素分析,小组成员对其进行处理和归类,最终以分类结束的双因素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1.2.2.1 保健因素 ①陌生情绪:由于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不了解,易产生不良幻想,加重其对疾病和治疗的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加强健康教育,确保患者家属可以有效配合护理人员引导患者,增强其治疗信心与安全感[3]。②穿刺次数过多:患者由于各种原因需要进行多次穿刺,为减轻患者疼痛和抗拒心理,穿刺前护士应充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使家属多陪伴并通过语言和动作安抚患者,分散患者注意力,缓解其紧张抗拒情绪,尽可能一次穿刺成功[4];家属可使用热毛巾在患者穿刺部位周围进行热敷并缓慢擦拭,擦拭期间勿弄湿敷料[5]。③并发症发生: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应增加巡视次数,加强对患者敷料、导管情况的关注,一旦发现导管敷料卷边或潮湿,应及时清理更换;若导管出现堵塞,需及时更换[6]。④脱离社交时间过程:随着病程不断延长,患者与社会人际关系逐渐脱节,尤其是为避免交叉感染等情况出现,患者每日接触人数较少,这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压力,产生脱离人群的心理,部分患者甚至会轻度抑郁。随着病情加重,患者会发生自伤或放弃治疗等情况,家属的陪伴可减轻患者被社会遗弃的感受。积极引导患者描述自我感受并进一步降低患者内心压力,使患者多与外界接触,与家人、朋友交流或通过短视频等娱乐形式,引导患者关注和了解当今热点。

1.2.2.2 激励因素 情绪变化对患者的治疗影响很大,针对病情严重的肿瘤患者,治疗期间家属的陪伴具有重要意义。家属在陪伴期间通过语言给予患者鼓励、安慰等,可缓解患者内心的紧张和恐惧情绪。在治疗期间经常对患者说“最近你气色不错”“最近治疗完成的特别好,医生都夸你了”等切身支持患者的话语,可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激发患者求生欲。陪伴期间,可为患者提供娱乐化护理措施,增加患者的愉悦情绪,如为患者播放舒缓的音乐、有趣的视频等,可放松患者的紧张情绪,为其营造舒适的治疗氛围[7]。

1.2.2.3 护理评估 在实施双因素理论指导家属陪伴模式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定期对患者及其家属情绪进行评估,一旦出现问题需由专业心理医生介入干预。

1.3 评价指标 ①采用治疗依从性调查表评定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情况。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栓形成情况。③采用导管自我维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9]对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分。量表包括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及健康知识水平4个维度,共43个评分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总分为172分,分值与患者的自我维护能力成正比,Cronhach′s α系数为0.87。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比较 研究组静脉血栓发生2例,发生率为4.44%;对照组静脉血栓发生8例,发生率为2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ESCA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ESCA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PICC导管技术主要应用于需要多次穿刺输液治疗的患者,可避免患者因需要接受多次穿刺所造成的伤害,有效保护患者的外周静脉血管,目前在临床应用范围较广。肿瘤科患者多需要接受PICC置管治疗,但长时间置管会使患者因药物因素、导管因素及自身因素,出现治疗依从性下降、并发症发生率升高等情况,最终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10]。

临床为保障肿瘤患者PICC置管期间的有效率,均采取了相应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但常规临床护理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导管护理措施上,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导管的有效性,却忽视了患者本身对导管的影响,尤其是患者对导管自我维护能力的缺失及对治疗不依从情况所造成的不利影响[11]。双因素理论最初应用于企业管理中,在确定目标后,对会影响目标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以此为管理干预的基础。本研究以双因素理论作为护理研究的基础和指导,以确保患者治疗效果为目标,对影响患者的因素进行分析归类并提炼为双因素-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其中保健因素指导致患者感觉不适、痛苦的因素,如置管造成的疼痛、置管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等因素;激励因素指使患者感受舒适和愉悦的因素[12]。在以往的肿瘤患者护理期间,以医生及护士为护理过程的主要参与者。虽然医生与护士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予患者信任感,但给予患者安全感的主要是患者家属,因此患者家属的陪伴对患者治疗有重要的意义。家属的陪伴护理需要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多是对患者进行语言安抚、情绪安抚等,专业护理操作仍需护士完成[13]。研究组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研究发现,患者的激励因素多为心理情绪方面,因此在家属的配合下,应增加对患者心理情绪的干预。家属给予患者安全的陪伴,关注患者治疗情况,给予患者语言和行动上的安慰,通过每日对患者的鼓励和认可,可以激发患者的治疗信心[14];为确保不会因患者家属情绪出现问题而影响患者,需定期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评估,一旦发现患者家属存在心理问题,要第一时间解决,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利影响。研究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大部分患者对导管的认知较差且伴有焦虑心理,抗拒护理人员的劝导,而家属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对患者进行导管知识讲解和说明,效果较好,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导管自我维护意识和知识水平,最终提高自我维护能力[15]。

肿瘤患者PICC留置期间接受双因素理论指导的家属陪伴模式干预,可降低其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患者的导管自我维护能力,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导管依从性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PICC导管体内头端打结1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导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