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淑珍
【摘要】“几何与图形”作为小学高段数学学习中的重要知识板块,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重点关注,并善于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合理设计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掌握“几何与图形”知识,进一步积累丰富知识学习经验,促进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在本文中则具体针对“几何与图形”教学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高段数学;“几何与图形”;教学策略
数学学科教学,在具体教育教学体系中属于非常重要的学科内容,并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几何与图形”知识是数学知识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便于学生有效解决实际性问题,在本文中则重点分析如何展开“几何与图形”教学,引领学生将抽象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知识,为学生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设计体验性活动,强化“几何与图形”概念教学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逻辑思维不够完善,无法深入理解抽象的几何概念,但是“几何与图形”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逻辑思维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因此,要求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组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观察与探究,通过对于具体事物的感知形成抽象化数学概念认知。具体而言则通过以下三个步骤展开,第一,教师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实物,组织学生观察与了解;第二,教师注重组织合理性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其中,在深入体验中感知几何特征;最后进行对比分析,也就是在对比分析中促使学生们形成对于“几何与图形”基础知识的认识,并深入了解其基本内涵,有效打造自身抽象思维。
例如,《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划分为四人小组,之后在每个小组中放置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体与学习单,之后各个小组成员按照自己的想法对正方体摆放不同的长方体,摆放好之后在学习单上做好记录,之后再次进行摆放,具体学习单内容设计如下:
学生通过上述表格发现,利用每行的个数乘行数,就会得到每层说包含的体积单位数,之后再次乘以层数,就可以获得长方体的体积。通过上述体验性活动的实施,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了体积的概念,了解到物体所占据空间的大小为体积,并在认识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体积,促进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
二、强化操作性活动,深化“几何与图形”特征认知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在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几何与图形”相关知识培养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由于“几何与图形”知识本身存在抽象性,教师在具体设计实践活动中,注重操作性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具体参与其中,通过自身的动手操作,加深对于“几何与图形”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同时,组织学生们在操作中善于观察,了解不同图形之间的特点,对于各个几何图形形成更加清晰的认识,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几何图形基本特征。
例如,《圆》教学过程中,笔者为学生呈现不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但是圆的占据面积为圆形,应当如何进行计算呢?笔者进一步启发学生,圆与日常所学习的四边形的图形有何不同之处?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将曲线转化为近似的直线线段呢?之后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将自己手中的圆进行平均划分,一开始划分为八等份,然后将八等份的圆两两交叉,形成不规则的平行四边形,之后划分为十六等份,三十二等份等,划分份数越多。那么,所拼接成的四边形则越接近于长方形。
最后,让学生对于长方形与圆形进行观察分析,了解到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半个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半径,之后结合长方形面积=长×宽,顺势推导出圆形的面积=πr2。在具体实践操作中引领学生强化对于圆形面积的认识,巩固学生所学习的几何知识。
三、构建立体性教学,打造“几何与图形”基础框架
对于小学数学“几何与图形”知识教学,如果停留在单一几何图形知识学习层面,很显然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因此,教师注重构建立体性教学框架,善于结合班级中不同學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进行合理性设计,将“几何与图形”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与分析,并按照由简到繁的顺序进行框架构建,组织学生们结合自身学习能力进行精细化整理,打造属于自己的“几何与图形”知识框架,高效完成“几何与图形”课程教学目标。
例如,《圆柱和圆锥》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层次学习内容,第一,认识圆柱和圆锥基本特征;第二,理解圆柱侧面积以及表面积计算方法;第三,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式,解决相关问题。之后,学生结合自己对于圆柱和圆锥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图,具体框架图内容设计如下:
学生在框架图构建中明确了圆柱与圆锥的基本特征,掌握了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并深入认识到其长方体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于几何知识的认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高段数学“几何与图形”知识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思维以及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还可以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引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于“几何与图形”相关知识展开深度系统化思考与探究,形成完整数学“几何与图形”知识框架,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