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高年级同伴关系发展对学业表现的影响

2021-02-28 02:27杨君
天津教育·上 2021年1期
关键词:学业同伴阶段

杨君

儿童进入学龄期后,与父母或者主要照料者之间的相处时间逐渐减少,学校生活开始成为儿童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学校的人际关系对儿童的影响逐渐加重,儿童会越来越在意同伴与自己的交往。同伴关系(Peer Relationship)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儿童进入学校以后,对父母的依赖逐渐降低,社会关系主要转移到以学校学习生活为基础的同伴关系上。

高年级小学生处于儿童后期,又即将步入青少年阶段。一方面,他们不愿意与身体和智力均处在尚未快速发育的低年级孩子同伍;另一方面,身体以及心理的初步发展使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已经“长大”,迫切想以“成人”的方式表达自己,但一系列内部驱动的外显行为受限于家长、教师的权威之下,在班上和同学的同伴关系成了最好的表达平台。

在小学学龄期,儿童的学业发展很重要,也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以及树立自信的关键时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将生态系统分为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四个层次,同伴是位于儿童所处的中系统中的重要一环,且随着儿童逐步社会化的过程,同伴关系脱离于亲子、师生两种较为固化的人际关系,成为个体发展中十分重要且不可取代的人际关系。在当前所处的社会环境之下,人们往往更趋向于急功近利,尤其体现在教育方面。父母望子成龙,学校和教师又过分强调当前形势的压力,使得儿童从小学甚至幼儿园阶段就被迫提前灌输知识,以期他们的学业在同年龄段儿童中更出色,或者是至少不劣于其他人。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儿童学龄期可能不太出色的学业表现忧心忡忡,多方沟通不见起色,究其原因,问题不完全在一腔热情总被浇熄的家长身上。

一、同伴关系发展是否影响儿童学业表现

首先,从该阶段的心理特点出发,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儿童年龄普遍在11—12岁左右,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阶段论,正处在学龄期末期,这时儿童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儿童必须勤奋努力,但同时又害怕失败,这种勤奋与自卑的矛盾构成了这一阶段的危机。

其次,个体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成熟往往是相伴随共同发展的,在该阶段当中,儿童所要面对的问题绝非仅仅是勤奋对自卑的单纯维度上的矛盾所直接作用的。在发展心理学体系中,任何问题均不可忽略环境的外部影响力,而人际之间的互相影响作为环境交互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是可见的、直接的、稳定的。

根据儿童期所处的环境特点,在其生活中的三种主要的关系形式具体表现: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同伴关系。在早期发展中,亲子关系对个体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不可替代性,师生关系的建立也对个体成长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人际关系发生明显的变化。有研究表明虽然在青少年期大多数儿童仍能够与父母保持较为亲密的关系、尊重父母的意见,并且在一些基本价值观方面与父母有相同的看法,但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他们对父母和教师的心理和情感依赖日益减少,而更依赖于与同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影响小学高年级儿童学业表现的一个很直接的因素是源自学校甚至于说是班级环境,作为“同伴关系”的群体对儿童学业表现起着相当的作用,但是这种影响通常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在多数情况下,同伴关系对学业表现的影响常常被忽视。

二、同伴关系发展对学业表现影响的研究现状

(一)研究背景

同伴关系从无到有的过程也就是儿童逐步社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整自我,顺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同伴关系的不和谐不仅仅会影响儿童当时的成长发展,对儿童将来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有研究表明, 儿童早期的同伴关系与其后来对学校的适应相联系, 如儿童的同伴关系不良与厌学、学习成绩不理想等相联系。已有研究表明,同伴关系的发展具有强烈的阶段稳定性,即在不同学业阶段呈现出明显差异而在阶段内部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但小学高年级与低年级仍然表现出显著差异。说明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儿童的同伴关系已经分化出不同于之前的形态,这与该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也有着密切关系。

(二)存在问题

从研究对象来看,初、高中阶段人际关系研究较多,小学阶段研究还相对较少。以往的研究更偏向于对中学、大学期间学生的同伴关系状况进行研究,而忽略了在学业初期,良好行为习惯以及学习自信心养成的小学阶段尤其是高年级时期同伴关系的研究的巨大潜力和价值。目前研究普遍更倾向于综合“亲子、师生、同伴”关系三者对儿童影响的综合作用,而并未细致分清人际关系对不同方面、不同年龄作用影响的主次,笼统而概括地研究小学高年级学生人际关系对其发展成长的影响,研究结果缺乏针对性以及对实际情况的指导意义。另外,以往的研究没有根据不同地域特点进行针对性研究,城市小学和乡村小学混为一談,研究结果是否具有普遍性有待考察。

从研究内容来看,目前研究更看重小学高年级学生同伴关系的发展及其形态,如积极同伴关系与不良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影响,也有从消极同伴关系与学业不良儿童表现两者出发进行相关性研究,而对真正意义上不同种类的“同伴关系”与学业表现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一变量具体是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业表现的,有待进一步考证。

从研究方法来看,多采用纵向研究以期通过大量的数据积累来探究在小学阶段的同伴关系对将来个体成长是否有影响,研究方式多通过问卷发放等比较局限的形式,并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以描述人际关系对小学高年级儿童发展可能存在的作用,重理论描述而轻实证分析。

三、小学高年级同伴关系发展对学业表现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同伴关系以及学业表现,更确切的说是限定在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维度之上。第一个维度,从小学高年级可以推广至儿童至青少年过渡的生理发展时期,以及从小学到初中全新的社会化发展时期;第二个维度,同伴关系的发展伴随人的一生,将其推广可进一步研究包括亲子等人际关系对个体成长的影响;第三个维度,学业表现不仅仅局限于成绩分数的高低,也同样可以从广义上来解释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甚至也可以间接体现个体在工作生活等方面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儿童已初步具有心理和生理方面的一定发展基础,该阶段儿童的同伴关系应与其性格特点具有或深或浅联系。另外,同伴关系的类型(积极型和消极型)同样会反作用于儿童本身,对其直接的学业表现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教育的话题是大家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是如何达到教育目的的最大化,关键不在于家长是否进行金钱投资,也不在于师资力量及硬件设施的雄厚,真正起作用的是儿童本身,而来源于同龄群体的直接影响也是不可否认的。小学高年级阶段,儿童正面临着从儿童期走向青春期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的分界并不明显,使得该年龄段的儿童常常容易出现自我认知上的偏差,同时“同伴关系”的发展状态也在很大程度上开始影响儿童,这可能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在学业上的表现。

如何改善学生的学业表现,同时促进他们良好人际关系的养成是十分重要的。就目前阶段关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同伴关系的研究状况而言,仍处在个别化、单一化的碎片研究状态,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研究模块及体系。如何从教育的根本出发,探究影响个体发展的真正内在因素,还需要该领域继往开来的研究者给出确切的答案。

猜你喜欢
学业同伴阶段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寻找失散的同伴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落地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