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永军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不只是一门学问,还是一种文化,它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学校管理文化一般体现为精神、制度、行为等形态,即包含了学校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行为等,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学校的管理实践是形成学校管理文化的基础,学校管理文化又导引着学校管理实践,影响学校师生行事方式,决定学校的发展状态。
一、管理有“道”
学校管理有其普遍性,比如要遵循师生成长规律、尊重人性向善向美的渴望,但是一所学校的发展受历史沿革、现实条件、师资、生源等影响,在管理上不可能千校一面。因此,校长在引领学校发展时,就要因地制宜,在宏观上把握好人、物、境三“道”。
一是人道。“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不过在“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的浪潮下,如果最终“导向”不是人的发展,则很可能会让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有意无意偏离对“人”本身的关注,忘记“人”才是组织运行的基础和发展壮大的根本因素。作为学校领导,不放弃每一位老师。教师的群体也有思想进步与落后的差别,特别是对待思想消极、遇事偏激的教师,我们更需要关注和引导。
二是物道。学校管理者如何统筹好包括资金、教学设备、办公用品、图书、校舍等“物”的使用,使其最大化服务学校教育教学理念、服务师生发展要求、服务未来人的成长,是一种管理能力和艺术。校长要为全校师生提供贴心透明的后勤保障。一要增强服务意识,二要提高落实能力,三要财务账目透明化管理,四要完善监督机制。
三是境道。“境”是和谐的校园内部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不是简单的整洁卫生,是包括校园物质和精神文化、教职员工和学生精神风貌、师生及干群关系等影响学校发展的所有软硬件环境,其中软环境比硬环境更能影响一所学校的价值走向。用一流服务为创新发展护航,打造强有力的年级、班级、备课组、处室团队,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要“1+1>2”。
二、境界可为
“无为而治”一词最早出自《道德經》,从表面上看,“道”是无为的,但“道”有规律,并以规律约束万事万物运行。在管理当中,“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不过多地干预,其重点还是在于“为”,“无”只是“为”之后的一种持续,在组织经过“为”进入平稳运行状态后,就可以自然而然按照规律来行事,进入“无”的境界。作为学校管理者,不论处于什么层次、规模的学校,都要对学校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和观察,明确师生的内心诉求和成长需要,从愿景、规则、细节三个层面入手构建学校良好运行的体制机制。
一是愿景。对学校“现处何处”和“走向何处”进行清晰定位,让学校的发展有一个长期规划,并在教职员工当中入脑入心,形成“荣辱共担”“劲往一处使”的奋斗氛围。
二是规则。学校都有规章制度,而且是经过讨论和表决通过的,但是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有些已经不合时宜。需要学校管理者在进一步厘清学校运转的关键要素、重点岗位和人员情况后,不断进行修正。校长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好制度的作用是能够带来秩序,带来效率,更重要的是带来动力。
三是细节。学校发展是大事,学校日常运行却都是由小事组成。在愿景和规则都符合现实境况后,如何让学校的每个部门、每个年级、每个个体都能在愿景的指引和规则的约束下,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着眼,达到学校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最终目的,是需要学校管理者研究的永恒课题。
三、和为大贵
校长做管理,关键是“管人”,“管人”不是把人管住管死,而在于让人有能力、有动力,获得更好的发展。管理不是校长一个人唱独角戏,而是分层管理,各司其责,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