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云超
2021 年11 月13 日,第八届中韩儒学交流大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中国济南和韩国安东两地同步举行。本届国际学术研讨会由山东社会科学院、尼山世界儒学中心、韩国国立安东大学主办,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院、韩国国立安东大学退溪学研究所承办,中共山东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韩国驻青岛总领事馆给予大力支持。作为2021 年中韩人文交流共同委员会交流合作项目之一,本届中韩儒学交流大会的主题为“儒家心学思想与当代人的精神健康”,围绕这一主题,来自中韩两国儒学领域的50 余位专家学者,展开深入广泛的交流探讨,四场学术交流活动呈现了诸多富于创新性的学术成果。
来自高丽大学的尹丝淳教授探讨了孟子的“四端”说对于当前世界的价值。尹先生试图去修正这一古老儒家思想之不足来适应当下的需求。其修正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以博爱实践的“仁”之德性来补充恻隐之心的狭隘性,使之成为“适合现代社会的伦理价值”;第二,以公正与公平来使“义”获得现代意义上的正当性;第三,“礼”之根本应是油然而生的“廉耻”之心,而不是“恭敬”“辞让”;第四,对于孟子所言“智之端”——“是非之心”的解释,应当同时考虑伦理和认识的双重含义。最后,尹先生指出他作出以上修正的根据在于《中庸》之“中节说”。尹先生的发言对于儒家思想的现代转化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并且对于韩国儒学之现状有非常强烈的自省意识。
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涂可国主要探讨了先秦儒家心学与责任伦理的关系问题。涂可国认为,之所以要展开先秦儒家心学与责任伦理建构的探究,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学界对先秦儒家心学的研究还不够深、不够透,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学界对先秦儒家心学责任伦理的意涵关注不够。先秦儒家言说的“心”不仅决定着人的内在的为我德性责任,也影响着人的外在社会责任。传承发展先秦儒家的心学责任伦理思想,将会克服历史上中外存养与事功撕裂的局限,实现心灵和义务的有机统一,推动当代公民做到“心中有责”。
中国人民大学温海明教授,提出并试图在中西比较视野下建构一个新的哲学命题——人作为意向创生的存在。从“意”出发,可以把人作为意向创生的存在作为理解宋明理学的核心命题。这里温教授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论断:意向性与反身性紧密联系在一起,心灵不仅是情境的被动观察者,也不完全创造它所感知的事物,相反,心灵与现实互动创造着实在(reality)。这是非常具有诠释学、存在论以及现象学色彩的关于儒家哲学的论断。儒家的“情境创生的意向性”在动态的文化环境中为理解人类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
山东大学沈顺福教授认为,传统的对儒家工夫论的研究大多将儒家工夫技术化、形式化,进而在“静坐”等细节上用力,并没有彻底洞察工夫的真谛,这些观念或做法反而严重降低了工夫论的地位。沈教授认为,工夫的内容是气质之心与绝对之理的相遇。绝对之理与相对之心的相遇的工夫,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便是生存超越,人心变为道心、人成为人。超越性工夫是人类生存的本质性活动,工夫便是超越,便是人类的本质性行为。
山东社会科学院路德斌研究员主要探讨了荀子的“辨义论”。荀子所谓的“辨义”便是亚里士多德以来哲学家们常说的“理性”,它是人先天而有并为人所独具的一种机能或能力。尤为可贵的是,在荀子这里,对于“理性”已经有了“思辨理性”和“道德理性”的区分。路德斌提出一个具有原创性的论断:荀子的心学建构——辨义论,不只是对孔孟以来儒家哲学的一次超越,更意味着中国哲学一个新的典范即经验论哲学之拓立和诞生。这样一个判断,非常值得学界同仁进一步思考。
韩国国立安东大学李润和先生,从“智慧”和“完成”两个概念入手,把智慧解读为“耳顺”,把“完成”解读为“从心所欲,不逾矩”。李润和指出,“不逾矩”和“复礼”一样,并非抽象理论,而是应对具体现实的道德实践。因此,它并不为单纯的形式和规范束缚,而是非常活跃的、非常生动的生命力的具体表现。他把“不逾矩”和“复礼”“中庸”“中和”以及现代意义上的“责任”等概念结合起来进行阐释,让传统智慧绽放出新的生命活力。
欧阳祯人教授的发言则是关于阳明学的学习以及实践的经验总结,指出《阳明学研究》和阳明学读书会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取得这些成绩最重要的原因是把良知之学落实在生命体验中。欧阳教授的总结很有启发性,这种以课题为支撑,以刊物和读书会为平台,在纵向和横向层层铺开的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可谓阳明知行合一说的实践样板。
韩国公州大学的李致億教授是朝鲜朝大儒李退溪先生的17 代嫡孙。他认为,退溪毕生以成圣为目标,相对而言,退溪似乎更追求内圣,也就是通过修养内心,以恰如其分的“情”应对日常,实现“时中”的境界。退溪心学可以归纳为“求诚之敬”,其目的在于不间断地、完整地感知内在的声音,并以“此心”过日常生活。李教授从人的日常生活角度切入理解退溪心学,让我们对于退溪的学问和生命一体的人生境界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被更多的烦恼、诱惑和欲望所困扰,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充实、安定、快乐?李教授的研究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路则权副研究员的发言题目是“心理学视域下海外华裔学者的儒学研究”,着重探讨了心理学与儒学研究的方法论。他解析了余英时等学者运用心理学分析探究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清代乾嘉考据与义理的紧张等问题,进而指出,儒学的人文学科属性决定了研究者要对研究对象有“同情的了解”。“同情”并不是要发挥学者的主观性,而是要进入古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世界。这种研究是一种“共情”,而不是将自己的内在的情感通过投射而转移到某一对象身上的“移情”,这是运用心理学研究儒学时应特别警惕的。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钱明研究员详细梳理了朝鲜朝时期儒学历史上一段公案——怀尼是非,这段公案是关于明斋尹拯和其老师尤庵宋时烈之间的学术争论,而学术争论的背后又密切牵连到政治立场。钱教授试图尽量公正客观地还原这段公案的前因后果,然后揭示尹拯的思想特质及其在韩国乃至东亚儒学史上的地位。虽然宋时烈故意妖魔化尹拯,但实际上,尹拯与宋时烈一样都是朱子学的信奉者。他们两人的区别主要在于:宋时烈以朱子之是非为是非,思想上偏狭而固执,而尹拯融入心学、实学,可称之为未脱朱子学的心学化的性理学家。两人的关系由师徒走到敌对,实质上成为了学术政治化的牺牲品。
韩国国立安东大学全圣健教授文章的出发点是对建立在资本基础上的利益共同体的反思,因此他对于作为修养论的心学和在其基础上展开的治道论进行探讨。从退溪的《心学图》,到栗谷的经世论,再到茶山的治道论,讲述了朝鲜儒学发展的脉络。这三个代表人物都特别强调人伦秩序必须由家庭而社会、而国家的扩充路径,强调经国治民的脉络是经营国家、救济百姓。全教授认为这种以“义”为核心的治国之道,可以对当前以“利”为主的资本主义形成良性的借鉴作用。
庆尚大学咸泳大教授讨论的主题是“经术”。“经术”,大致就是把关于儒家经典的学问用于政治,这是一种知识和权力在王权时代的结合。那么,经术是否能够对朝鲜朝的政治产生决定性影响?咸教授回顾了朝鲜朝前期的几位君主是如何学习儒学并且在国家治理层面应用儒学的历史,结论是经术对于政治的确有相当的影响,但不同君主有不同的意见,这些意见并非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时甚至会产生消极影响。
曲阜师范大学王钧林教授由孟子之“心”这一概念入手,谈到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放心”是不是“心”自放之?“求放心”是不是“心”自求之?钧林先生认为,“放心”的主体性责任不在于“心”,而是在于“小体”占了上风的人。那么如何求放心?应该回到生活实践中去,应用王阳明触机神应的方法。他对“放心”的主体责任归属问题、致良知当中的循环论证问题,以及触机神应的具体情境问题,都给出了独到而合理的解释,引人深思。
山东社会科学院张明研究员的文章,把荀子关于“学”的观念置于整个学术史、思想史的视域中来审视,发现这种“学”的观念实则具有某种实质性的思想价值和标准。这种价值和标准,不仅将先秦儒家与其他诸子百家区分开来,而且在先秦儒家内部,也将荀学与孟学的差别加以凸显。张明的发言有非常明确的问题意识和忧患意识,他认为当前尤其需要良好的法治激发向善之心,因此尤其需要荀子所提倡的“学”的精神。
韩国教员大学的金珉在先生比较了阳明和茶山的心学。阳明和茶山都认为,只有“心”才是在面对事、物时作出判断和选择,并承担相应责任的“人之为人”的根源。茶山明确区分“道心”和“人心”,而且认为只有道心才是人所固有的道德倾向性的表现,而道心又只是作为天或天理的喉舌而存在。因此,心作为道德主体应当承担的责任范围和当为性是相当有限的。而阳明则认为人心道心只是一心,心的责任范围和当为性是无限的。金珉在先生提交的文章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对茶山学和阳明学进行比较的研究成果,而且涉及道德主体和责任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韩国成均馆大学的姜卿显教授首先抛出一个问题:心学关注内圣是否导致排斥外王?他以陈献章与李滉为例,通过探讨两位学者静坐与居敬的工夫论来回应这个问题。陈献章和李滉提出的内向工夫论,是在以人伦为代表的儒学公共领域,要求为政者以一颗公心处理公务的公职道德形态之一,而公职道德要求为政者必须具有公共性。沿着这一脉络,他们提出的内向工夫论里对“无欲”的强调,可以理解成是为防止私人因素破坏公共领域的一种呼吁。并且可以预见的是,通过内向工夫论的日益精进,在此基础之上,将会出现一种发展了的思维方式:着眼建立一种旨在完善制度的礼制结构。最后他指出,陈献章和李滉工夫论的终极目的还是“作圣”,以在人世间广泛实现儒学理想为目标。
总的来看,本次学术研讨有以下四方面的新倾向和特点值得关注。
一是多样性。本届会议以心学为主要议题,涉及内容非常广泛,有纯粹的哲学思辨,有思想史梳理,有心学的生活实践,也有儒学话语的现代转化,话题非常丰富。并且在讨论环节,多种观点的交锋、对峙以及多元视野的相互包容也非常精彩。
二是现实性。关注儒学的现实价值和当代意义,关注儒学对于现实人生的价值,而不仅仅是纯粹的学理探讨。比如面向日常生活的“圣人”之道,比如很多学者的文章凸显了“责任”一词。
三是全球性。学者一致认同儒家优秀思想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可以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提供价值资源。相对而言,中方学者的发言更为关注儒学话语的现代诠释以及中西哲学的比较和融通,而韩国学者更为关注儒学或儒教的现实价值和对于世界的普遍性价值。
四是思辨性。较之往届中韩儒学交流大会,本届大会哲学思辨色彩更加明显。儒家经典的再解读类论文、儒家核心概念的深入哲学诠释类论文,以及中西比较、中西哲学话语互释互诠类论文占很大比重,这表明中韩儒学大会研讨的话题逐渐走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