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大鹏
儿童剧《荡起双桨》的选材独具特色。山东济宁微山湖上有这么一所船上小学,1964 年建立,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所仍在教书育人的船上小学。近半个世纪以来,校船换过3 艘,现在的船长30 米,宽8 米,总面积240 平方米。2014 年当地相关部门在船校旁建立了一所陆上小学,并用一条一米多长的铁索桥将新旧两个校区连接,共同使用。学生最多的时候达到200 余人,目前有40 多个孩子正在就读,人数最少的班级只有3个人。因为各种原因,附近很多船校都被取缔了,但是这所小学保留了下来。现在这所小学一共有六位老师,有坚守教育岗位30 多年、即将退休的校长夫妇,还有刚刚来到船校的四位年轻教师。老校长说,他们学校接受过全国100 多家媒体的采访,但从来没人把这里的故事搬上舞台,他们非常期待这部儿童剧。
这种期待简单又复杂。“儿童剧非儿戏”,这句话是台湾著名剧作家黄美序先生最先提出来的,目的是希望参与者要严肃谨慎地去从事儿童剧工作。儿童剧寓教于乐的特质在全民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同样也是千千万万个家长和老师非常期待和重视的。成功的儿童剧可以使儿童通过观赏由真实生活、童话、寓言、传奇、民俗、历史事件等改编的戏剧,去了解成长之道、习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品味和艺术欣赏的能力,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中国儿童剧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不乏师生主题的剧目。经过对《荡起双桨》主创团队多次接触发现,该剧在题材上力求挖掘新的主旨和立意,也就是“双桨”理念:桨是双的,爱是相互的,师生共同荡起双桨,在人生旅途中勇敢前行。“双桨”理念在剧中是这样体现的:一个怕水的女老师铁了心要来微山湖船校教书,一群渴望知识的孩子用尽招数想把新老师赶走,而最终老师用爱打动了这群孩子,用知识擦亮孩子的眼睛;孩子们和微山湖回报她的是让她敢于正视童年创伤并勇敢去治愈,让她再一次认识到知识的力量和教师这个职业的伟大。在这里,老师只是普通老师,但他们是真正的灵魂工程师,用爱、用知识、用师德、用宝贵的青春滋养哺育着祖国的花朵,他们所有的心灵慰藉都来自这些孩子;孩子们也只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孩子,但他们想走出微山湖,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想拥抱更好的未来,而这些需要知识化身桥梁,需要老师去引路。
从社会性角度,“双桨”理念赋予了剧目非常艰巨和严肃的使命,剧目根据主旨精心构建人物关系、提炼戏剧冲突和戏剧事件,又通过研究儿童心理发展、儿童教育和儿童剧场的特点,以儿童的视角去引导观众,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进而呈现出一部真实感人、具有现实意义的儿童剧作品。
不同于童话题材,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儿童剧既要把环境塑造成真实的、本质的、鲜活的场景,又要“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文心雕龙·神思》),兼顾传统性与现代性,对于舞美来讲表现难度很大。
序幕《燕子归来》,其实也是观众对湖区印象的再认知。笔者曾去过该湖区小学,这所小学位于四面环水的微山湖中,在其可视范围内,尽是星罗棋布的小岛。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数不清的渔网,那是渔家养鱼围起的池塘。在插入水中的众多竹竿的后面,是大片随着微风摆动的芦苇。一般在水岸边上,生长得最茂盛的植物就是这些芦苇,然后就是杨树。因为岛中居民多数外出,已经很少去种庄稼,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杨树。它们耸立着,无拘无束地刺入蓝色的天空,似魁梧的天神,守卫着这淡雅平和的湖光山色。
为充分展现湖光山色,这就需要将芦苇、杨树、竹竿、小岛等有效符号重新排练组合。序幕中,舞美采用广角投影,将无缝纱幕载体和可移动芦苇景片相结合,舞台后区基本不用边条,增加了舞台的横向空间;后区设置的巨型环幕配合剧情转换,点缀湖区各个元素,同时加入电动船的密切配合,让舞台参与到表演中来,以强化观众对“湖区教育”的感受。独特的观赏性和形式感,非常符合孩子们的审美需求,继而让孩子们在一种轻松、欢乐的氛围里得到启迪。
紧接着,舞台两侧一只只渔家船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开船的皆是十来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在认真打捞着水草,有的在船周围嬉戏,更有的拿着“枪”一趟趟地穿梭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河叉中,模仿起《铁道游击队》里“抓鬼子”的场景,充满了有趣的地域特色和湖区特点,并与观众形成共鸣。这群孩子里有留守的孩子毛豆豆,有残疾的学生张小柔,父亲酗酒的男孩于小飞,家境较好的学生王大富等,他们是微山湖众多湖区儿童的缩影,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同时,作为一种关照、一种抽象、一种理念,该剧第一场就把“真实的校船划进了剧场”,这种真实的直观形象不同于多数剧目作品中的单一舞美呈现形式。校船作为舞台主体,同时也是“湖区教育”符号的代表和象征,因为《荡起双浆》这个剧主要讲的是湖区教育的故事,所以充分运用“校船”来强化“环境感”。此船可在舞台上360 度旋转,并随剧情前后左右移动,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舞台空间转换和时空转换的流畅性,而且为了不影响舞台灯光的布光,船体房间采用侧切式框架结构,以进一步增强观众视点的舒适性和布光的多样性。
有了巧妙的舞台呈现,还要有精当的结构设置。惟其如此,才能成就一部好剧目。《荡起双浆》虽然只有4 场,但是从开端到高潮,再到结局,是由环环相扣的大小矛盾贯穿起来的。每场都有冲突,又张弛有度,让观众在看剧时不会感到疲倦。
剧目通过各种手段提亮人物个性。例如,第四场危机来临,“回忆”与“现实”的特殊碰撞,暴风雨的专门设置,一步步将知道真相的人和不知道真相的人推到“校船”上,大家做出各种反应,集中呈现出全剧的矛盾。特别是回忆“多年前弟弟溺水死亡”与“当下场景再次重现”的这段,往往就是人物“原形毕露”的时刻,最揪心也最动人。剧中主演林老师的扮演者透露,演完这段她总是会热泪盈眶。能感动演员自身的表演,一定是其全身心投入的艺术创造,同样,也能够感动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她说每一次表演,脑海中总是浮现那四位刚刚来到船校的年轻老师,尤其是那位女老师。来到这所船校任教,他们的青春、命运就紧紧地与船校、与船校里的孩子们串联在一起,在这里有欢乐、有苦闷、有犹疑、有坚守,有热血沸腾的理想与暴风雨中跳船救人的壮举,以及更多的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发生的平凡故事,这些都让我们为之动容。
剧目虽然在故事结构方面稍显单薄,但动人的故事未必是曲折复杂的剧情,而是必须直击人心。正如这位为“留守”而“坚守”30 多年的老校长,也曾被调任其他小学,可当他一推开门,孩子们眼泪汪汪、整整齐齐地站在他面前,恳求说“老师,您别走……”,七尺男儿潸然泪下。还有孩子们,这些湖区的孩子个个都有故事,家庭条件有限,身世坎坷的不在少数。即使作为留守孩子或者被动者,他们真挚、可爱的眼神中也依然写满了对未来无限的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的“小人物”也在此时得到有效呈现,比如年迈的李奶奶、酗酒的小飞爸和家境困难的犟婶儿等,虽然演出时间十分有限,但这样的剧情设置是成功的,在很短的时间里,观众完全可以看到一个个剧中人的走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儿童剧《荡起双桨》作为一台关于梦想的戏,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孩子在童年时代确立什么样的梦想,确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于他们的一生,或者说对于我们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一位在船校坚守了一辈子马上要退休的老校长,一个师范专业毕业为了兑现承诺、实现梦想到这个船校上来教书的女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赓续者”,也是一种理想信念的传承。
首先,《荡起双桨》与这所船校展现的故事,是我们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更是我国迈进新时代后教育扶贫的一个缩影。其次,对于孩子、老师和家长来说,我们更希望大家在看完这个戏之后,能够更加尊师重教,学会换位思考,共同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再次,当下多数孩子还是以独生子女为主,今天的社会与过去截然不同,今天的孩子反应更迅捷,也比成年人更敏感,因此要用积极的引导方式。例如,通过表现湖区留守儿童上学困难,进而教育孩子如何学习、如何与人友善、如何立志,从孩子内心出发,促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最后,剧中讲的师生故事,讲的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孩子们对知识的尊重和渴求、老师和孩子们共同的努力和追求,是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的,他们都肩负着新时代的使命,风雨同舟努力前行,他们的故事是值得写、值得演的,要让更多的孩子看到、认识到知识的力量,并种下尊师重教、敬畏知识的种子,从而更加努力学习,将来回报老师、回报家乡、回报祖国。
如果把人的一生比作一栋高楼,教育就是基石,基石越稳,楼身越固。教育不只是学校的责任,需要全社会持续关注和共同努力。从这个层面来看,《荡起双桨》虽然只是一部儿童剧,却为我们的教育事业、为我们的孩子们做了一件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