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成蹊
20 世纪60 年代至70 年代,中国动画电影在国内乃至世界上都曾引起广泛好评,代表作品有《小蝌蚪找妈妈》(1960)与《大闹天宫》(1961)等。在此之后,中国动画电影就一直沉寂下去,直到近几年才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和《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动画电影的横空出世,被视为国产动画电影的回归与崛起。其中,《哪吒》更是现象级的作品,国内累计票房突破50 亿元,此后一直稳居中国第一动画电影的位置,豆瓣影评也达到了8.4 的高分。作为一部成功的动画电影,其优秀的剧本、精良的制作、深刻的主题,尤其是其具有创新元素的合家欢类型更是令人惊喜。
中国动画电影之所以长期处于沉寂状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低幼化和对美日动画的低劣模仿类型占据主导,因此,国产动画电影很难获得更广泛的认可。如《熊出没》《喜羊羊》等近年来颇为成功的系列电影,皆呈现出明显的低幼化风格,因此在中国动画市场上不能看作是根本性的突破,也不能说在动画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此外,上述系列电影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上并没有太多探索。近年来,逐渐有一些电影制作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动画电影当中并取得一定的成功。例如,《大鱼海棠》的主题设计来自对道家文化的吸收运用,其人物造型设计与场景设计有着鲜明的民族色彩;《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改编自我国经典文学著作《西游记》,其拍摄制作也体现出了浓浓的国风特色。然而,大多数的中国动画电影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并没有真正在精神内核上加以吸收创造,只是简单粗暴地加入中国文化内容,而没有与影片的主题和内容实现融会贯通。
《哪吒》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创造性地转化和运用了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好合家欢动画电影之路。新中国动画片的奠基人万籁鸣曾说:“要使中国动画事业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必须在自己的民族传统里生根。”中国有着庞大的动画电影市场,但是多年来一直被美日动画作品占据主流,而以《哪吒》为代表的国产动画电影的成功表明,走有中国特色的、蕴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的合家欢动画电影制作道路完全有可能取得成功。因为真正富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合家欢动画电影才是中国大众所熟悉的,也是大家更愿意接受、更容易引起共鸣的作品。而《哪吒》作为成功案例,值得深入研究分析与学习借鉴。
动画电影作为一种融合了文学、戏剧、绘画等形式的综合艺术形式,相较于其他类型电影,它可以超越现实的束缚,充分运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不会使人纠结其故事情节的真实性。借助动画电影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寓教于乐,同时也因为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而更容易获得观众的广泛认同。《哪吒》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正是因为其在人物形象塑造、场景设置以及“成长”主题的运用上,创造性地吸收融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而被视为一次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探索。
《哪吒》在人物设置上做出了颠覆性的改变和创新。虽然影片延续了传统“哪吒闹海”故事中慈母严父的设计,太乙真人、申公豹、龙王等角色也与传统故事相差无几,但太乙真人讲一口地道的四川话,身为仙人却频频搞怪逗乐,给电影增添了轻松幽默的色彩。更为重要的是,该片打破了以往非善即恶的二元对立,充分表现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电影中,哪吒被设计成一个外表桀骜不驯,但内心深处却有着不服命运安排的信念,以及渴望爱的形象。龙太子敖丙被设计成一个本性善良,却不得不背负家族使命想升仙的形象。正是因为这样的人物设定,这部作品不再是一个善良的人战胜了恶魔从而拯救世界的传统故事,而变成了一个新的故事:两位主角都背负了命运的重担却选择善良,一同抗击天命,拯救苍生。电影的主题也融入了现代人的思想观念,不再是剔骨还父的服从和报恩,不再是翻江倒海的反抗和斗争,也不再满足于展现纯粹的个人英雄主义和善恶对错的绝对对立,而是迎合了现代社会的变化,表现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题,人人都是自己的英雄,通过努力,可以改变和掌控自己命运。
《哪吒》除了人物设计之外,在场景设置上也体现出浓浓的中国风。太乙真人和申公豹的师尊所用收服魔丸怪兽的鼎就是青铜器的形象;申公豹作法让李府的仆人灌醉太乙真人所用的容器是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罐;负责看管哪吒防止他出逃的结界兽的形象来源于三星堆青铜器;哪吒出生时的配乐,用到了古筝、排箫、竹笛等民族乐器,气氛活泼喜庆。
片中的建筑也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特色。举凡宫殿、府邸和亭台楼阁等,无不把观众带入古代中国的生活场景中。在哪吒不听管教时,太乙真人把他关进了山河社稷图里面。山河社稷图运用了中国山水画元素,真正做出了中国山水画特效。山河社稷图设定的概念就是每一个荷叶上都是一个小世界,有的是雪山,有的是荒漠,有的是瀑布景观,这取材于中国的盆景艺术。其中创作山河社稷图的毛笔既是武器,也是书法的主要书写工具。借助山河社稷图,使用魔法毛笔可以随意创造山河社稷图的风景,从而可以在片中巧妙地融入冒险元素,哪吒和师傅可以用这支笔画出过山车,增加了滑雪、玩过山车、跌进水中等一系列有趣的冒险情节。
在哪吒和师傅冒险的过程中,整个画面构图色彩艳丽,绿色的叶子、粉色的莲花、蓝色的河水,再搭配上中国传统乐器笛子的配乐,极具美感和想像力,很能吸引现代观众。哪吒在除妖后得意洋洋地说出“替天行道是使命,斩妖除魔我最擅长”这句话的时候,摆出的中国武术的姿势,配上中国风的打击乐,富有戏剧效果而又不失中国古典艺术的气息。
“成长”主题是许多动画电影的叙事程式。“成长”指的不仅仅是青少年的成长心路,更重要的是其在精神境遇中艰难探索的过程。著名的动画电影,如迪士尼的《疯狂原始人》、宫崎骏的《千与千寻》、中国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都运用了这一程式。在《哪吒》中,哪吒一开始通过吓唬村民、整蛊孩童们制造麻烦,一方面他是想给无聊的生活制造乐趣,另一方面,他也想引起大人们的注意,就跟现在的一些孩子通过制造麻烦吸引大人们的注意力一样,这其实是内心缺少关爱的表现。当他从水怪的手里拯救了一个小女孩而得到信任与爱时,他的内心是幸福和温暖的。
《哪吒》中充满了戏剧化的矛盾和冲突,前期有哪吒与城内百姓的矛盾冲突,也有哪吒与自己的矛盾和冲突。哪吒是善和恶集于一身的特殊孩童,村民们对哪吒的误解激发出哪吒的恶,而父母的爱以及别人的认同感激发出哪吒的善。当哪吒发现父亲求得换命符,愿意以自己的性命换取他生的机会时,他被深深触动,撕碎了那张换命符,喊出了“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并战胜了龙太子敖丙,完成了自己的成长。哪吒的成长里有谅解、有救赎,是内心世界的转变,体现出叛逆青年亚文化形态转化为追求正义、自由的核心价值观。
《哪吒》自我奋斗、自我救赎的自救主题,爱的治愈与拯救众生的英雄主义的多重主题,使影片很好地迎合了合家欢的观众群。在这部合家欢电影中,孩子们看到成长,看到亲情;大人们看到奋斗,看到救赎。它既有传统文化的自强不息、仁义孝悌,又有当代人对命运的抗争以及不服输的态度,完美地融通了古典与现代,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性发展。
《哪吒》口碑票房双丰收,成为创造性借鉴和运用传统文化的代表性作品。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动画电影已经真正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一路高歌猛进。与欧美的优秀动画作品相对比,国产动画电影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整体不够成熟,运用中国元素方面还常常停留在浅层次,想要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风”作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在多方面进行提升和探索。
在动画电影制作上,电影工业化深度以及工匠精神是保证动画电影质量的重要前提。《哪吒》的成功,就是这种大制作与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实际参与《哪吒》制作的人员超过1600 人,最初全片有5000 多个镜头,是普通动画电影的3 倍,成片中有1318 个特效镜头,占比达80%,用了全国20 多个特效团队来协助完成,仅山河社稷图四个人抢笔这一个场景的草图制作就耗费两个月,而最终制作完成总耗时达到四个月。
在借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作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动画电影中,《功夫熊猫》也可以说是代表性作品之一。其拍摄制作团队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与设计。“像在影片中的武林高手虎、鹤、猴、蛇、螳螂等,它们实际上代表了中国武术中最为著名的五类象形拳。这是因为中国有非常著名的‘虎鹤双形’的洪拳,还有著名电影《疯猴》里的猴拳,成龙《蛇型刁手》里的蛇拳以及姜大卫《螳螂》里的螳螂拳。”①刘浪:《中国文化精粹的发掘探究——以<功夫熊猫>为例》,《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 年第6 期。这些细节的设计为《功夫熊猫》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这种工匠精神在皮克斯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在《飞屋环游记》中,有一个五彩的气球拉着主人公的房子升空的镜头,不同颜色的气球对光的反射不同,每个气球在碰撞时的转向也不相同,为了追求真实,电影制作方皮克斯公司进行了精密计算,力求做到符合现实的同时能在最终呈现效果方面达到完美。这种电影工业化的深度和工匠精神值得中国动画电影制作者们学习。中国动画电影在运用传统文化时,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元素的嵌入,应该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然后将传统文化元素不着痕迹地嵌入其中,使得观众可以更加容易和深刻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要有内容的厚度和思想的深度,不能仅停留在表面,成为创作者的孤芳自赏,更不能流于肤浅和粗俗。由于《哪吒》中一些笑点是硬性营造的,缺少深刻性,不是具有讽刺意义的高级幽默,因此成为部分观影者诟病的一点。
与迪士尼经典的《疯狂动物城》相比,中国动画电影在学习与借鉴上还需下功夫。《疯狂动物城》在很好地传播美国文化的前提下进行笑点的营造。例如,树懒说话很慢,行动办事都非常缓慢,观众们看了会觉得很搞笑,但其实它暗讽了美国行政机构效率的低下;在“疯狂动物城”里,各种动物和谐相处,暗喻了美国文化的包容性。这种贴合民族文化特色、令人深刻反思的笑点需要更多地借鉴和利用。我们高兴地看到,《哪吒》在此方面虽有瑕疵,同时也做了积极的努力,父爱和孝道等中国传统价值观在片中得到了相对较好的呈现,让观众在轻松中感动,在微笑时眼含热泪。
目前,国内动漫产业人才匮乏、专业细分程度不够,成为阻碍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关键问题。我国游戏动漫人才的需求量巨大,而现有的动漫游戏人才严重不足,有着巨大的人才缺口。尤其是那些具有很高专业素质、富有艺术创新思维、扎实艺术功底和高水平专业技术制作能力的人才少之又少,这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动画电影的发展高度。受困于人才的缺乏和整体水平的局限,当初《哪吒》在制作时,许多被委托的设计公司根本无法完成导演饺子心目中的设计,严重影响了影片的艺术表现力。反观迪士尼公司,因为有着人才和技术的资源优势,能不断地更新自己的专业创作系统,开发专业创作软件以提高动画制作水平。例如,迪士尼在拍摄《冰雪奇缘》时,就专门研发了一套能高度模拟仿真冰雪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为《冰雪奇缘》的巨大成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迪士尼在精益求精、不断超越自己的同时,也创作出一个又一个动漫艺术精品。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动传统文化和国产动画电影的融合发展,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以鼓励动画电影与传统文化的创新融合发展,这大大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动画电影中的应用和创新,使得以《哪吒》为代表的优秀动画电影脱颖而出。但是,怎样把传统文化更深入地运用到动画电影的制作中去,借助动画电影更好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还需要持续不断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