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生威 永安市农业农村局 福建永安 366000
永安市某养兔专业户原有存栏肉兔650只,其中母兔73只,在引种之前兔只健康生长,畜主为了改良和发展兔群需要于2020年4月21日从某兔场引进伊拉兔父母代种兔50只,与原有存栏兔在同一栋兔舍饲养,至6月初有个别仔(幼)兔头部、耳、脚等皮肤上出现规则的圆形脱毛,并表现瘙痒、不安等症状,形似兔疥癣,畜主在饲料中拌入伊维菌素,对个别症状严重的用伊维菌素针剂注射治疗,半月后发现没有效果并且发病兔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于6月20日到我处求诊,笔者当天到该场对兔群检查,发现70%以上兔子表现症状,特别是仔、幼兔几乎每只都表现症状。据畜主介绍在引种前未曾发生过该病,同时对引种场调查发现该场有兔体表真菌病发病史。
该病开始发生于兔的鼻端、嘴唇两侧、眼眶周围,患兔局部瘙痒,随后蔓延至四肢、躯干及其他部位,病灶部位被毛折断、脱落形成圆形或不规则脱毛区,表面覆盖灰白色鳞屑,并有炎症变化,初为红斑、丘疹、水疱,最后形成痂皮。部分患兔并发结膜炎,脓性分泌物使上下眼睑黏连。患兔表现剧痒、骚动不安、食欲低下,逐渐消瘦、衰竭而死。仔、幼兔感染发病率很高,病死率也高。
兔体表真菌病是由毛癣菌或大小孢霉菌感染皮肤表面及其附属结构毛囊和毛干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菌生存能力极强,可依附于动、植物体,生存于土壤和体外环境中,各性别、年龄、品种的兔均易感。除可感染兔外,也可感染各种畜禽、野生动物和人。与患兔和带菌兔直接接触或经被污染的土壤、饮水、饲料、用具等间接感染。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卫生不良、拥挤、高温潮湿等环境有利于该病传播。
对患部用70%酒精擦洗后用钝刀刮取被毛及皮屑,将采集的病料置清洁载玻片上,滴加10%氢氧化钾溶液1~2滴,在酒精灯上稍微加热,如不透明可再滴加氢氧化钾液,微加热使之软化透明后,置显微镜下检查,可见到分生孢子或菌丝。病料在暗室内用吴氏灯照射发出亮绿色荧光。
根据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特点及病料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肉兔体表真菌病。
6.1 淘汰重症患兔 淘汰发病症状严重的兔只,采取烧毁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6.2 治疗 (1)在仔、幼兔产箱的垫料中拌入撒窝粉(撒窝粉成分为硫酸庆大霉素粉100 g、硫酸新霉素粉100 g、硫磺粉80 g、滑石粉1000 g)。(2)对出现症状的兔在患部先用10%碘酊涂擦后再涂上酮康唑。(3)全场兔在每吨饲料中加入灰黄霉素700 g,连喂2周,间隔1周后再喂2周以巩固疗效。经过1周治疗后发病兔患部硬痂或粉屑脱落慢慢长出新毛,半个月后兔群病情好转。
6.3 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对兔群的饲养管理,改善兔舍环境卫生,保持兔舍清洁、通风、干燥,对场所、兔舍、笼具、用具等进行全面清洗、彻底消毒,兔舍用百毒杀和聚维酮碘轮换消毒,每天1次,场地、用具等用3%烧碱水喷洒消毒;对粪便和尿液用10%~20%石灰乳消毒。同时注意防治螨病、球虫病及葡萄球菌病。
根据该病的病原特性和传播特点必须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制定严格防控措施、杜绝病原侵入。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预防消毒,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检查兔群的皮肤、被毛,发现患兔立即隔离治疗或淘汰处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把病原菌控制在萌芽状态,防止病原菌传播扩散。兔场一旦被病原菌侵入,兔群和兔舍内外环境将会源源不断地输出病原菌,鉴于此病原菌的顽固性和治愈后容易复发的特点,对发病严重的兔场建议淘汰清舍处理,对场所、兔舍、笼具、用具等全面清洗和彻底消毒,停止饲养,空舍1个月以上,做到全方位地将病原菌从环境中彻底消除净化。再按引种规范要求进种饲养,确保兔群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