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长乐区城关中学,福建 长乐 350200)
流动儿童是指由于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相分离的流动人口的青少年子女,其年龄在6-16 岁左右。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多流动儿童不得不往返其父母务工城市与户口登记地生活、上学,其求学过程具有不稳定性。阅读是学生精神成长的重要支柱,流动儿童的整本书阅读现状堪忧:他们能获取的图书资源较少,阅读量不足;课外阅读时间短,主要集中在寒暑假;阅读兴趣低且缺乏有效阅读方法,等等。
“整本书阅读”是当下语文教育的热点,很多中小学都做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然而,在一些以流动儿童为主的学校,推动整本书阅读则并非易事。如何培养流动儿童的阅读兴趣、指导他们阅读名著,并在阅读中培养起良好品德,这一直是笔者思考的问题。
读书可以养性。英国哲学家培根这句话告诉我们,阅读能促进学生美好道德的形成。[1]对于流动儿童而言,“整本书阅读”有着更加特别的意义:通过整本书的阅读有助于学业成绩的提升,有助于流动儿童的升学;整本书的阅读也能培养其语文素养,拉近与城市孩子的距离;同时通过作品中主人公的成长观照自身,学会自我成长,把他们作为自己的榜样,时刻完善自我,让流动儿童和城市里的孩子一样也能得到美的熏陶,迅速提升自己的人格和自身素养,逐渐塑造自己的精神世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2]如何让流动儿童有耐心阅读进而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精心设计各个阅读环节。一是做好读书前准备工作。学生准备好书本、不同颜色的笔、笔记本等工具,为阅读做好准备。二是设计导读微课。教师结合教材中的名著导读的内容设计导读微课,包括作者、作品、成书的经过等内容,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三是设计阅读任务。教师布置阅读任务,要求每天阅读30 分钟,驱动学生的阅读。四是课前故事会。教师利用每天课前5 分钟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讲述相应章节的故事,既对文章的内容更深刻,又训练听说能力。五是专题研讨课。学生在课堂上围绕自己感兴趣的专题进行探讨研究,教师适时予以指导,并要求学生以绘画、写作等方式展示自己的成果。六是综合性活动。读完整本书以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书中走出来,思考书本给读者的启示,养成美好的品德。
推动流动儿童“整本书阅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首先,要让学生想读,然后教给阅读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引领深度探究和拓展延伸。从“整本书阅读”到学生思想的升华,需要一步步坚实地走。下文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试作阐释。
要让学生阅读,就要让学生喜欢阅读。一本书阅读之前,首先要激发起学生对这本书的体验和探究的欲望,开启学生迫切求知的阅读期待。
1.导读微课,产生阅读期待。在导读微课中主要从作者、作品、背景、封面、封底及主要内容这几个方面进行介绍:作者斯诺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他写了《红星照耀中国》纪实性文学经典后,成为向世界报道中国红军的第一人,而且三次来华访问,受到毛泽东的亲切接见等。让学生对《红星照耀中国》有一个整体了解,给学生留下初步的印象,产生阅读期待。
2.创设情境,激发阅读的兴趣。在导读课中,教师可以引用胡愈之和白修德两位名人对《红星照耀中国》的高度评价;再引述斯诺1968 年撰写本书时对本书的评价“此书是我撰写的最长的一篇关于中国的报道。如果说它比其他多数报道更有用,那是因为此书不仅是讲究新闻时效的‘独家报道’,而且还记下了许多历史久远的史实内容。”[3]这独家报道的内容是什么?历史久远的史实内容有哪些?为什么不管是读者还是作者都对此书有如此高的评价?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被引发,从而产生阅读的渴望。
3.了解成书经过,为阅读整本书做准备。要求学生阅读作品的序言以及相关的资料,了解这本书成书的经过: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斯诺要冒着生命威胁穿过国民党的重重防线;斯诺在苏区生活了四个月,收集了包括毛泽东等共产党人的大量资料;斯诺是以勇气和正直通过这本书来如实地报道他在苏区的所见、所闻及所感;手稿完成之时是中国大地上开启抗日战争序幕的1937 年,而正是这一年,《红星照耀中国》在英格兰面世;发表之后作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帮助,对原文进行许多改进;作品发表之后五年间这些报道仍然是独家新闻。之后学生阅读的兴趣被大大激发,为即将开始的阅读之旅做好充分的准备。
阅读整本书之前,如果能做好这些阅读前的功课,即使是不爱阅读的流动儿童,至少也会产生翻开书一睹为快的欲望,如此我们的第一步就成功了。
“阅读能力的核心就是阅读方法。”[4]名著阅读更是需要正确的方法来支撑,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名著导读中给出的阅读方法指导,并结合学生的实际以及不同名著的体裁特点确定阅读名著的方法。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体裁特点,笔者确立了以下几种的阅读方法:
1.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阅读。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篇幅较长,可以要求学生在半个学期的时间内完成阅读。在第一单元新闻单元教学时,就可以结合单元学习任务阅读开始《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要求学生每天至少保证半小时的阅读时间,必要时还可以利用午间管理的时间,周末则要求每天阅读一个小时左右,还可以让家长安排家庭读书时间。这样阅读的时间比较充分,提高阅读的效果。
2.以任务驱动阅读。本书第一篇的第一节《一些未曾解答的问题》,斯诺叙述他在去红区之前有很多疑问,这些内容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并把这些问题标上序号,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选之后的章节,为解疑而默读、粗读、批注。像一些生活气息很浓的问题“共产党人怎么穿衣?怎么吃饭?怎么娱乐?他们的婚姻法是什么样子的?”这些问题浅显易懂,书本中很多地方都有涉及:毛泽东住在两间四壁萧然设施简陋的房子里、红军部队驻扎在窑洞或地主以前的马厩等简陋的地方;红军伙食也非常简单,官兵一致,只有小米和白菜,有时会有一些羊肉;红军每到一处,就会立即着手经济建设,自给自足。学生带着斯诺的疑问去读,阅读就有了动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阅读任务也就不知不觉地完成了。
3.以讲故事促进阅读。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完成阅读任务,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前5 分钟的训练学生说话的时间让学生讲名著,以4 人小组为单位,每次讲故事之前小组同学要一起阅读,然后派一个代表上台讲述,这样需要讲故事的小组在课前就需要精心准备,熟悉内容,同时梳理情节,分工合作;上台讲故事的时候也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在讲故事的时候其他同学也可以再次熟悉文章内容,故事讲完之后安排评价环节,学生点评、教师点评还可以使下次故事讲述更精彩。四人小组共同研读,派代表讲故事的方式好处就会一天天凸显:平均每两周每小组都会有一次上台讲故事的机会;每天上课都会听到同学讲述的不同风格的故事;书本的内容在课后的阅读以及讲述后印象更深刻。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以讲促读,以读促讲,不断提升语文素养,可谓一举多得。
4.以观看影视剧推动阅读。不少名著都曾被拍成相关影视剧,《红星照耀中国》《长征》《海底两万里》等,都有同名影视剧。影视剧形象生动,对观众更有震撼力。观看《红星照耀中国》,学生更深刻认识伟大领袖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他们和普通人一样,有的出身贫困,有的出生富裕,他们都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探索救国的真理,思想不断发生变化,逐渐接触了解马克思主义,共同的理想使他们团结在一起;看到红军在缺衣少食的情况下爬雪山、过草地,还要和数倍于自己的敌人作战,战胜疲劳、饥饿、疾病,以惊人的毅力完成史无前例的惊人壮举,学生不由地会被红军的坚定信念和革命意志所深深震撼;看到和他们几乎同龄的红军小战士如“老表”“铁老虎”、班长,他们虽然都有过悲惨的经历,可是他们很乐观,和斯诺同行一路欢歌,他们自觉遵守纪律,这就是活生生的榜样。既读名著,又看影视,阅读效果事半功倍。
阅读名著的过程是平常的语言学习过程,更是一次非常美好的审美之旅。学生在阅读、讲述、品赏的过程中,沿途看到的是一颗颗闪闪的红星,是他们身上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精神,是克服困难、艰苦卓绝的精神,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朱光潜说过:“我不敢勉强要你全盘接收,这是一条思路,你应该趁着这条路自己去想。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我所说的只是一种看法,你不妨有你自己的看法。”[5]学生通读全书内容之后,需要对作品内容进行梳理、归纳、比较、分析、重构。这是对名著深度阅读,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1.设计适合流动儿童的专题。学生通读完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之后,可以设置这样的专题:“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关于长征”“信仰与精神的力量”。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分别对专题进行探究,用自己的眼睛来看世界,独立思考,读出自我。“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专题,不仅要关注像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典型的将领,也不能忽视那些无名的红色人物;“关于长征”要求学生收集长征中感人的故事,比如为了红军的安危,毛泽东不顾劝大家放弃打鼓新场战役;为了不影响行军,贺子珍忍泪将刚出世的孩子送给老乡;为了饥饿难忍的战士,彭德怀忍痛枪杀心爱的战马,等等;“信仰与精神的力量”主要是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形成自己的看法,从而更深刻体会红军的革命精神。
2.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示阅读成果。名著阅读展评活动是学生作品的多样展示、交流分享和相互评价,学生在这样的阅读总结中反思阅读过程、积累阅读经验、关联社会人生。[6]名著阅读结束之后需要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才能更好地推进阅读。学生通读完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之后,分工合作完成三个专题,要求小组每一位同学选择自己最拿手的一种形式,比如画路线图、写传记、写读后感等完成任务。对第一个专题研究结合摘抄、整理的某位红色人物的内容,制作名片,在名片中能够体现出人物的生平经历、精神品质等。第二个专题要求学生画路线图,收集长征中感人的故事;第三个专题要求学生畅谈感受,写读后感。要求学生了解书本内容,体会精彩的情节,感受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然后思考作者的情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获得美感的同时完善人格、内在素养。
名著只是资源,作为教师,既要注重名著知识的教授,更要重视名著精神内涵挖掘,达到培养学生美好品德的最终目的。引导阅读名著,还要链接学生的生活。古人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今的游学、研学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名著导读可以和游学等活动相结合,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坚韧、诚信等美好品德。当然,流动儿童由于家庭条件有限,而且家长也没这方面的意识,可以实地研学的学生较少。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和学生一起做旅游攻略,开展网络研学,学生在欣赏网络资源中相关的影像资源,就会联想到这个地方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会更加感叹红军的艰苦卓绝和乐观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