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推动快递下乡进村,畅通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和消费品下行“最后一公里”,有助于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促进农村人口就业、激发农村消费活力,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逐渐加大快递下乡进村工作力度,新推出了一系列支持和促进政策。过去一年,劳动经济学会就业促进专业委员会课题组赴10个省(市)16个县48个村现场调研,就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就面临的困难和好的经验进行总结,为进一步推动快递下乡进村提供可操作的政策建议。
建立完善中国农村寄递物流体系,支持快递服务延伸至乡村,对优化农村发展环境、搞活农村物流、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从一开始的“快递下乡”到当下的“快递进村”一直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得到了各级地方政府的广泛支持,快递、物流和电商企业的积极响应。
(一)国家层面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及发展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和农村电子商务,国务院首次将“快递”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同年,国家邮政局提出推动快递行业“向下、向西、向外”发展,启动“快递下乡”工程,正式掀开了全面建设农村寄递物流体系的序幕。2016年和2017年,推动实施“快递下乡”工程连续两年被列入中央一号文件,成为“三农”工作的重点内容。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快递下乡’工程”。至此,“快递下乡”工程从部门行动正式上升为国家政策,成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到2019年,农村地区已有超过3万个乡镇设立了快递网点,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96.6%,全国已有26个省实现了乡镇网点全覆盖。总体上来看,“快递下乡”工程达到了预期的政策目标,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重要力量。
2020年,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的要求,国家邮政局提出实施快递行业“两进一出”工程,将“快递下乡”升级换挡至“快递进村”——快递服务通达建制村,既包括快递企业直接设立站点的模式,也包括与其他商业组织合作提供快递服务等多种模式。随后,国家邮政局又印发了《快递进村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到2022年底符合条件的建制村要基本实现“村村通快递“,旨在助力脱贫攻坚战决战决胜的同时,为快递行业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做准备打基础。为探索经验,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先试先行,国家邮政局在河北、内蒙古、黑龙江、江苏、安徽和青海等6个省(区)和太原、吉林、济宁、驻马店、黄冈、郴州、防城港、海口、资阳、黔南、玉溪、西安、延安、银川、哈密等15个市(州)组织开展“快递进村”试点,旨在形成可落地、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快递发展经验,通过布网点、优线路、强服务等措施,推动快递服务直投到村。
国家邮政局关于“快递进村”的探索和试点很快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肯定。脱贫攻坚战2020年取得全面胜利后,2021年“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地转移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建立完善农村寄递体系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快递进村”工程随之上升为国家乡村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2021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農村现代化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连续第二年提及“快递进农村”,而且措辞从“支持”改为“加快”,凸显了政府对“快递进村”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8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意见》,确立了到2025年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有服务,农产品运得出、消费品进得去”的目标,并将分类推进“快递进村”工程列为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四项重点任务之一。其中,东中部农村地区要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西部农村地区要发挥邮政服务在末端寄递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地方层面
推动快递下乡进村得到了各地方政府的广泛支持。根据国家邮政局资料统计,“快递下乡”工程推出的次年,即2015年,全国就有23个省(市、区)推出了相关配套措施。到2019年,几乎所有省(市、区)都出台了相应的“快递下乡”行动计划。国家邮政局推出“快递进村”工程后,同样受到地方政府的积极响应。据公开可得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底,已有12个省市相继出台了支持和加快“快递进村”的政策措施。不过,不同省份政策发布机构有所不同,在“快递进村”工程实施时间表上也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浙江省、山东省政府最积极,均提出要在2021年底实现“快递进村”全覆盖。河北省、江西省政府要相对保守一些,前者计划到2025年实现行政村快递服务网点全覆盖,后者计划到2022年基本实现快递服务覆盖建制村。广东省在国办发文之前就已提出要全面推进“快递进村”工程,但并没有就实现行政村网点全覆盖规定明确的时间目标。江苏省、四川省在这方面比江西、河北更为保守,只是由邮政主管部门出台了相关措施,前者目标是“到2022年,主要品牌快递服务建制村通达率达到95%以上”,后者将目标定位“2022年到2025年具备条件的乡镇实现运输综合服务站全覆盖、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实现村级物流节点全覆盖”。除此之外,黑龙江、浙江、河南、吉林等省也都由快递业务主管部门印发了“快递进村”工程实施意见,但没有制定明确的实施时间表。
(三)企业层面
目前,中国还有近40%的人居住在广大的农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这一巨大的潜在市场开始逐步释放。正是看到农村市场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电商和快递企业对国家快递下乡进村政策做出了积极响应。
中国邮政主要以“邮快合作”方式推进“快递进村”,采取代投、代运、代收等多种模式与民营快递企业开展“邮快合作”,综合利用“直投到户”“智能箱(货架)投递”“网点站点自提”等方式,在邮政局所、邮政综合便民服务站开展邮件快件代投服务。2020年,中国邮政开始“邮快合作”试点。2021年5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邮快合作下乡进村的通知》,提出年前实现邮快合作市(地)全覆盖,邮政乡镇网点或乡镇网点绑定的站点(含邮乐购站点、便民服务站、村邮站等)100%叠加代收代投自提服务,邮快合作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覆盖,与全国1081个乡镇运输服务站建立合作关系,具备条件的服务站实现进驻。9月1日,中国邮政宣布推出“村邮达”,面向乡镇和村的邮政快递包裹收件人,承诺确保投递到村,拒绝二次收费。
菜鸟网络联合申通、中通、韵达启动乡村快递物流智慧共配项目(见图1)。该项目以“快递共配中心+农产品上行物流中心”为主要内容,利用技术和运营优势资源,推动县域内多家快递企业整合,统一使用菜鸟网络开发的溪鸟技术系统,在人员、场地、技术等层面打通,实行快递分拣、包裹运配、末端站点、服务标准和信息系统“五统一”的快递共配,建立起由县级共配中心、乡镇公共服务站和村级站点组成的县乡村三级快递共配服务网络。目前,菜鸟网络已支持建设县级共配中心1200多个、乡镇公共服务站4万多个、村级站点5200个,以及云南新平、陕西宜君、山西临猗等8个上行物流中心。2021年11月30日,菜鸟在湖南耒阳发布了新的农村业务计划。根据该计划,菜鸟将在三年内新建800个县城共配中心,共配中心数量达到1800个;菜鸟村、镇快递服务站达到10万个;建设100个农产品上行产地仓;并投入10亿专项资金对农村服务站进行数字化改造。
京东物流自2015年开始以“一县一店”的方式,为农村用户提供大家电“营销、配送、安装、维修”一站式服务,并把服务下沉到辖区的所有村庄,到2017年实现了大陆地区几乎所有区县全覆盖。2019年发起“千县万镇24小时达”时效提升计划,到当年底24小时达服务已经覆盖到全国88%的区县。2020年6月,京东物流升级“千县万镇24小时达”,以新基建下沉、仓储模式创新、产业带打造、生鲜冷链物流建设和快递进村等核心措施,继续强化物流基础设施能力。
顺丰速运2019年發起成立了驿加易科技公司,负责推动顺丰速运快递业务下乡进村。驿加易通过与县域合伙人共同构建“县域共配中心+村级服务站”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采取自营配送、共同配送、邮快合作、交快合作、快商合作等模式,加密下沉农村末端服务网络,提升农村市场的服务水平。截至目前,顺丰速递已在全国500多个县域实施落地共配项目。顺丰计划2021年新建设10万个村级服务站,未来两三年实现农村三级网络全国100%覆盖。为了持续扩大加深网络布局,快速抢占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的区位优势,顺丰特意放弃了参股公司优先增资权,并通过全资子公司向子公司同城实业增资。
中通快递响应国家邮政局“快递进村”工作部署,成立专门部门负责快递进村工作,制定实施快递进村激励政策,根据进村难度(如距离)不同制定相对应的补贴派费标准。中通以“快递+电商+合作社+农户”模式,采用独立进村、快快合作、邮快合作、交快合作等方式,在农村提供驻村设点、集中收寄、直配专线、电商销售等服务。除此之外,中通快递还是菜鸟网络牵头发起的乡村快递物流智慧共配项目的重要参与方。
除上述企业之外,2020年4月9日签署“快递进村”倡议的企业还包括圆通速递、申通快递、韵达速递、百世快递、德邦物流、京东物流、苏宁物流等快递物流企业以及阿里巴巴、京东集团两大电商平台。
农村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为快递下乡进村奠定了良好基础。相比“快递下乡”工程成功实施,“快递进村”工程尚处于起步阶段,形式多过内容,进展不像预期的那样顺利。但值得充分肯定的是,这个方向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推动快递服务向下延伸发展,对于刺激农村消费增长、助力农民就业增收有显著作用。
(一)基础条件
1.农村交通基础设施
得益于“村村通”工程成功实施,当前我国农村已经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油路”,路网状况能够较好满足“快递进村”的交通需要。
从总里程来看,截至2020年,我国农村道路总里程达到438.23万公里,其中乡道123.85万公里,村道248.24公里,过去20年分别增加146.7万、26.43万和103.88万公里。从路网密度来看,截至2018年,全国通公路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99.99%,通公路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的99.98%,分别比2006年提高了1.7和15.5个百分点。从道路质量来看,截至2018年,全国农村公路中等级公路比例达到91.3%,硬化路率达到81.3%,通硬化路面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99.64%,通硬化路面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的99.475%。
随着“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地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村公路建设也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全面转变。2019年,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农村等级公路比例平均达到95%以上”“优良中等路率达80%以上”“到2022年,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年均养护工程实施比例不低于5%”。届时,快递下乡进村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将会进一步大幅改善。
2.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
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持续提升,夯实了“快递进村”的信息化基础。“十三五”期间,工信部联合财政部组织实施了六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支持13万个行政建制村通光纤和5万个4G基站建设,我国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实现全面升级。截至2021年6月,我国建制村通光纤和通4G的比例均已超过99%,农村地区实现了与城市“同网同速”。截至2020年9月(图2),农村宽带接入用户数达到1.39亿户,比上年末净增488万户;农村宽带用户占比29.1%,较2015年提高了4.4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农村地区互联网应用也越来越普及。据《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图3),截至2021年6月,我国农村地区网民规模达到2.97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上升至59.2%。而且,与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保持基本稳定不同,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保持较快上升势头。截至2021年6月,我国农村地區互联网普及率较2018年同期大幅上升了22.7个百分点,与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的差距已由2018年同期的36.2个百分点下降至19.1个百分点。按目前的人口结构,如果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差异缩小至10个百分点,农村地区还将新增近5000万网民。
随着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上升,农村居民消费购物习惯也开始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网络支付和网络购物。图4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8.72亿,较2018年同期增加了约3亿,占网民总数比重由71.0%上升至86.3%;网络购物用户规模8.12亿,增加了2.4亿,占人口总数的比重由71.0%上升至80.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进一步指出,近年来,农村网络支付用户和网络购物用户增长明显快于城镇。截至2020年3月,农村网购用户达1.71亿,占网购用户比例达24.1%,占农村网民总数的比重为67.1%,与城市网络购物使用率差距较2014缩小了6.7个百分点。
(二)工程进展
在2020年9月21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邮政局宣布通过开展空白乡镇局补建、快递下乡和建制村通邮三大工程,中国已经建立了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邮政网络体系。结合此前4月份该局宣布启动“快递进村”工程,可以认为这次新闻发布会实质上是宣布“快递下乡”工程圆满结束。
从数据来看,“快递下乡”工程总体上达到了预期效果,基本实现了“村村直接通邮”“乡乡有网点”的目标。国家邮政局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国内农村邮政支局有4万个,100%的乡镇已建有邮政局所,100%的建制村实现了直接通邮。随着“快递下乡”工程推进,农村快递网点乡镇覆盖率逐年上升,从2014年开始基本上一年上一个台阶。截至2021年8月底,全国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已达98%,与2014年相比提高了将近1倍。其中,头部企业尤其重视拓展农村市场,业务量排名前五的企业乡镇覆盖率都已经超过85%。截至2021年6月末,中通快递拥有快递服务网点逾3万个,网络通达全国99%以上的区县,覆盖全国93%的乡镇;韵达股份服务网络已覆盖26524个乡镇,乡镇覆盖率达97.74%;顺丰控股乡镇覆盖率已达到91.10%,比上年末提升了3.75个百分点;申通快递全国四级行政单位(街道、乡镇、团场等)覆盖率达到88.12%,较上年末提升1.1个百分点;此外,京东物流也已在全国93%区县、84%乡镇实现了当日和次日到达。我们调研情况与官方公布数据基本一致,16个被访乡镇全部设有邮政网点,建有几乎所有主要快递品牌的末端揽投网点。
如果把“村村有服务”作为目标,以快递服务建制村覆盖比率作为衡量指标,“快递进村”工作推进是十分迅速的。据全国邮快合作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通报,截至2021年10月底,邮快合作快递进村范围已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的1.6万个乡镇、15.8万个建制村,建制村覆盖率达31%,较年初提升18.6个百分点。从公开报道来看,截至2021年11月,至少有三个省已经宣布实现了快递服务建制村全覆盖。其中,四川省2021年7月1日宣布,全省100%的建制村提前实现快递服务渠道通达目标,涉及建制村26114个(其中少数民族地区建制村5414个)。浙江省10月28日宣布,截至9月底全省20152个建制村基本实现“快递进村”,覆盖率已达99.25%。江苏省截至11月底基本实现了主要品牌快递服务建制村全覆盖,13790个建制村中,4个以上品牌快递服务通达率为 99.91%,7 个以上品牌快递服务通达率为 96.83%。
但是从实地调研来看,没有村级实体网点支撑,快递服务进村很难保证质量。如果以快递网点覆盖率作为标准,“快递进村”工作进展远谈不上快速。据国家邮政局公布数据,2020年启动“快递进村”时,农村地区快递网点已超过3万个、公共取送点6.3万个。我们认为,这一数据应该包括设在县城和乡镇的末端网点。虽然中国邮政在所调研的16个乡镇都设有乡镇一级网点,但48个村都没有独立设置邮政网点。截止2021年10月份,虽然全国与邮政开展合作的快递企业品牌已达到39个,但中国邮政累计代投快递企业快件只有1.5亿件,相当于同期进村快递业务量的2%,与31%的建制村覆盖率很难对应起来。
“邮快合作”在政府支持下推进网点进村都如此困难,可以想象在市场揾食的快递企业网点进村步伐只会更为缓慢。据了解,菜鸟网络原本计划联合县域快递企业于2022年3月31日前新建1万个村级站点,累计建成1.5万个村级站点。但进展远不如预想的令人满意,截至2021年11月只新建完成1800个,不到原计划的20%。需要指出的是,从调研情况来看,在村一级市场化快递末端网点中,菜鸟网络参与建设的占一半左右。这意味着,截至目前,如果不计算“邮快合作”网点,全国村一级市场化快递网点覆盖率就只有2%左右。在四川调研时发现,某县迄今甚至没有一个村级快递末端网点。在湖北某个“快递进村”试点县,截至目前,1个快递末端网点平均服务5个建制村,最大服务半径超过10公里。
实施快递下乡进村工程,提升了农村快递服务质量,从而拉动了农村快递服务需求。2019年基本实现快递网点乡镇全覆盖(覆盖率超过95%)后,农村地区快递业务量增长明显加快。
按国家邮政局公布数据计算,2020年,农村地区快递收投量增加了100%,增速较上年加快了75个百分点,比同期城市快90个百分点;农村地区快递业务量占全国快递业务总量的比重较上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2021年1-8月,农村地区快递业务量继续快速增长,占全国快递业务的比重进一步上升至41.59%。
(三)实施效果
1.推动快递下乡进村,打通消费品下行的“最后一公里”,改善了农村消费环境,激发了农村消费潜力
农村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与市场开发扩张的空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9430元增长到2020年的17131元;2021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26元,增长11.2%,增速比城镇居民高2.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2013年的7485元增长到2020年的13713元,增长了83%,增速连续八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提高了农民的消费能力,广大乡村地区正成为未来消费增量空间更大的区域。全国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从2013年的31952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52862亿元,增长速度已连续八年高于城镇;2021年1-10月,全国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7533亿元,增长14.4%。
互联网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消费选择,快递物流服务向乡、村一级下沉,提高了农村消费的便利性,使得农村市场消费潜力能够持续释放。同时,消费渠道的丰富促进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由生存型消费迈向发展型消费,消费结构日益呈现品质化、多样化特征,带动了农村消费的转型升级。据商务部数据,2014年全国农村实物网络零售额不到2000亿元,2017年突破万亿大关,2020年进一步增长至1.63万亿元,7年间扩大近9倍。2021年上半年,农村实物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 21.6%,较全国增长率高2.9个百分点(图5)。
2.推动快递下乡进村,改善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物流条件,有助于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帮助小农户、小业主对接大市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自2014年起,由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原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开展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重点支持建设完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和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截至2020年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累计支持1338个县,并已实现对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覆盖。电子商务进农村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上仍旧为农产品电商化奠定了良好基础。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数据,2020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5750亿元,同比增长37.9%。2021年11月17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规划到2025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1万亿元。
農村物流体系与农村电商协同发展,吸引了一大批农民工、大学生、转业军人返乡创业,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地区的创业就业。截至2020年底,全国农村网商(店)达到1520.5万家。其中国家级贫困县网商总数达306.5万家,较2019年增加36.6万家,增长13.7%。同时,快递业的增长为大量经过简单培训之后能够适应需求的劳动力提供了工作机会。根据国家邮政局统计,2014年以来仅快递业解决农村地区就业150万人以上。2020年前8个月,快递业就为农村地区新增就业岗位15万人,帮助504个国家级贫困县的10万户贫困户增收1亿多元。
此外,通过精准对接现代农业,快递下乡进村工程培育了一批典型项目。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共培育出60个快递业务量超千万件的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总件量达到11.77亿件,助农销售总计655.18亿元;业务量超百万件的“一地一品”项目数量达到260个;超10万件的“一县一品”项目590个,其中在110个脱贫摘帽县形成122个年业务量超10万件的“一县一品”项目。2021年上半年,各地已形成业务量超千万件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45个,超百万件项目249个,接近2020年全年水平。
“实施成本高,综合收益低”是快递下乡进村绕不过的坎,“提效降本,开源增收”相应地成为应对发展瓶颈的必然举措。从各级政府出台的政策来看,政府对快递下乡进村的支持同样也主要围绕成本和收益做文章。
(一)快递下乡进村的瓶颈
快递物流业已成为县乡村消费者离不开的基础性服务,快递下乡进村势在必行。但除了少数农产品资源丰富、上行单量较大的县域,绝大多数县域快递下乡进村面临着重重困难。这些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业品下行成本高。一方面,农村地形复杂、面积广,农村乡道、村道特别是在中西部农村地区乡道、村道的路面较窄,车辆行驶速度缓慢,造成了配送效率比较、运输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农村总体件量不大,用户居住分散,为保障派送时效,单票派送成本较高。
二是农产品上行效率低。农村农业生产基本以农户或农业合作社为单位,生产规模较小,销售季节性强,农产品发件往往是小批量、多批次,一个特色产品产地的发件高峰期通常是持续一个月左右,而且对保鲜和时限要求高,使得农产品上行难以形成寄递规模经济,对快递企业合理配置资源形成挑战。与此同时,农村冷链物流体系发展滞后,农产品采收后,不能及时进行冷藏存储,冷藏运输也相对滞后,农产品物流仍以常温物流形式为主,在物流过程中损耗较大。
三是缺乏资源共享共建机制。农村快递业务标准化程度低、快递企业资源分散,网点重复建设、信息共享难、资源不互补,导致快递企业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在一些农村地区,邮政、快递、交通、供销、农业、商业分割严重,资源虽多但没有形成共享共建的机制,快递进村面临附加值低下的窘境。
此外,农村地区通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农村物流服务网点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比较低,也影响到“快递进村”工作的推进。
由于“实施成本高,综合收益低”,严重影响了单一快递品牌企业进村设点的意愿和持续经营能力。农村快递价格与成本普遍倒挂,快递公司或者不愿意进村设点,或者设点后因亏损而又不得不撤点,在持续亏损情况下很难长期维持。不仅如此,随着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越来越多农村用户习惯城市标准,对快递时效性、便利性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快递服务因成本因素、人员问题或其他因素越来越难满足用户要求。需求和供给不同步导致客诉居高不下,也使得快递企业对进村设点变得更谨慎。山东平邑一位快递经营者接受我们访谈时表示,因客户投诉造成的罚款损失占到其利润的一半以上。
(二)市场面对瓶颈的应对
通过参与7年“快递下乡”工程实施,快递企业也积累了大量农村工作经验。或者出于服务政治大局考虑,或者抢占新的市场,各家快递企业都在想法设法克服困难,围绕“提效降本,开源增收”做文章,通过“快快合作”“邮快合作”“交快合作”“快商合作”等方式,根据自身特点开发出不同的业务下沉模式。
1.网络共享提效降本
从商业逻辑来看,“快快合作”“邮快合作”“交快合作”都属于网络共享模式,目的都是寻求提效降本,通过共享网络资源特别是分拣、配送资源实现规模经济。其中,快递企业借助邮政网络进村派件揽件的“邮快合作”模式,快递企业借助交通运输企业的运输力量进村派件揽件的“交快合作”模式,更多的是邮政或交通单方面提供运力资源,实质是快递企业外包下乡进村服务。
从目前政策导向来看,政府部门更偏好推进“邮快合作”。《关于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分类推进“快递进村”,西部农村地区要发挥邮政服务在末端寄递中的基础性作用,实质上就是要在西部地区通过“邮快合作”实现快递下乡进村。各地政府在推进快递下乡进村过程中,大部分都把“邮快合作”当作实现快递服务建制村全覆盖目标的保底手段。然而,从市场实践来看,“邮快合作”“交快合作”都存在难以克服的矛盾,因为通过邮政或者交通下乡进村揽件派件的成本并不比快递企业自行揽件派件成本更高。虽然在政府主导下,多家快递品牌与中国邮政签订了“邮快合作”协议,但目前看起来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更多的是为了完成任务而非出于商业考量。在湖北调研时,一家快递企业经营者抱怨,“委托邮政进村派件1单要1.5元。如果我有1.5元,那还要邮政干什么?”
“快快合作”以市场为基础,主要有两种模式。第一种,各个快递品牌在同一个分拣场所内独立操作,仅是空间上集中,快递信息并不联通,不存在共享配送渠道。第二种是“共享共配”,不仅在空间上集中分拣,还要打通不同品牌快递之间的信息,统一读取和录入;不仅共享分拣场所,还共享配送渠道和末端网点。从调研情况来看,“共享共配”正在成为“快快合作”的主流模式。“共享共配”模式包括两方面的合作内容,旨在建立由共配中心和共配站点共同组成农村的共配网络。一是在县域级建立快递共配中心,不同品牌快递企业入驻,通过实现信息系统、快递分拣、运输配送、末端站点和服务标准的“五统一”,共享场地、人员、分拣设备和技术系统,不同品牌快递包裹面单信息混扫、混派,快递包裹处理场地、流水线集中统一,统一配送,形成规模化、体系化的集约运营。二是在乡镇和村一级建立快递共配站点,结合末端站点标准化和智能化建设,推广消费者自助取件等方式,实现不同品牌快递包裹统一末端投揽。
从市场反馈来看,“快快合作共享共配”具有四方面的优势,多数情况下能有效消除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堵点。首先,在分拣和运输环节,把业务、资源、人力汇聚起来,集约化作业方式提升了资源利用率,为单个快递企业节约了场地、设备和人力成本。其次,在末端配送环节,一方面末端网点共配多家品牌快递包裹,单量增加带来收入增加;另一方面快递员配送半径缩小,从单一快递品牌包裹配送集约为多品牌包裹配送,派件业务更加集中,派件数量明显提升,工作效率更高,收入也随之提高。第三,快递共配有助于实现快递进村规模化,通过增大规模单量有效降低了单一品牌在村一级设点面临的快递单量少、运营亏损的压力,加强了快递进村的支撑力。第四,在快递市场竞争加剧,在快递派件费一降再降的背景下,末端网点成本和效率之间不平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快递共配对于有迫切降本增效需求的网点来说尤为有意义。
2.商业叠加开源增收
“综合收益低”,乡村末端网点仅凭快递服务收入难以支撑持续运营,是快递下乡进村面临的另一难题。“快商合作”旨在通过商业叠加开源增收,是快递企业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按照“快商合作”的思路,末端网点除了快递服务外,拓展其他商业化功能,比如开超市、便利店、奶茶店,开展社区团购,提供社区便民服务等,利用快递网点作为一个引流平台,提供多元化的商业增值服务,拓宽收入渠道,进而提升其持续经营能力。快递物流早已成为县乡村消费者离不开的一项基础性服务,除了少数农产品资源丰富、上行单量较大的县域,绝大多数县域快递企业和镇村末端站点的快递派送盈利空间被连年挤压,甚至已亏损,靠单一的快递派件业务难以盈利,末端站点必须突破快递圈,出圈破局,跨界融合,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菜鸟网络支持建立的共配公共服务站点是末端网点叠加商业的成功案例。菜鸟不仅为共配站点提供智能化设备和技术系统以提高服务效率,还为共配站点的经营提供电商资源、运营培训和资金激励等多种支持。在菜鸟的引导扶持下,各地的乡镇和村级共配站点在提供快递寄取服务之外,还积极拓展其他商业功能,促进网点寄递人流向商流转化,在网点实现二次消费。通过商业叠加服务,共配站点收入明显提高,同时也创造出更多的就業机会。
“快快商合作”,一方面通过“共享共配提效降本”,一方面通过“商业叠加开源增收”,兼具两种模式的优点使得“共享共配+商业叠加”成为市场上的最新趋势。在调研过程发现中,县域快递企业经营者对此模式都持有积极的态度,认为这种模式既能提效降本又可开源增收,是未来快递服务下乡进村的方向,并沿此方向开展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
(三)政府突破瓶颈的措施
快递下乡进村是推进乡村振兴、释放农村内需潜力的重要举措。虽然快递下乡进村是相关行业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但离不开政府在行业引导和推动、资源整合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自2014年以来,“快递”已连续8年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从2020年的“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农村消费”到2021年的“加快电商、快递进农村,扩大县乡消费”,表明“快递进村”到了加速阶段。但相对于“快递下乡”工程,“快递进村”工程“实施成本高,综合收益低”的问题更加突出,推进难度更大。2020年“快递进村”工程启动后,各级政府围绕“提效降本,开源增收”,从营商环境、资源整合、财政补贴等多方面进一步加大了支持力度。
一是继续深化寄递领域“放管服”改革。在“放”方面,包括:简化农村快递末端网点备案手续,取消地方存在的一些不合理、不必要限制,推动实现网上备案和“一次都不用跑”。国家邮政局将修订《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和《快递服务》等标准,规范农村快递经营行为,鼓励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业务模式。鼓励电商企业、寄递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如,《浙江省快递业“两进一出”工程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底,浙江将实现村村有满足需求、便捷常态的快递服务,进村服务的品牌快递均达到10个,新建或升级改造50个县级快递物流分拣中心,整合提升乡镇快递服务资源,规划和整合建设200个乡镇快递物流综合服务园区,山区26县、海岛4县(区)建制村“共富驿站”等快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可持续运行,全省建成与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相适应的农村快递物流服务体系。在“管”方面,对损害用户合法权益的行为,将依法实施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邮政管理部门严管企业违规收费行为,对未按名址投递等行为加强执法,督促企业严格按照约定去提供服务。在“服”方面,完善配套政策,推广邮快、快快、交快等多种合作模式, 与农村基层组织加强协作,充分利用現有资源建设物流服务站和冷链仓储加工设施。
二是推动行业资源整合。包括:地方政府引导当地物流企业以股权绑定或业务合作的方式设立县级共配中心;整合村邮政、供销等末端资源,利用村内现有设施如村委会、文化站点、益农信息社等场地,建设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鼓励邮政、快递、交通、供销、商贸流通等物流平台采取多种方式合作共用末端配送网络,加快推广农村寄递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等。如,广东省在《关于推进广东省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支持邮政、快递企业加强与农业、供销、商贸、电信等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共建共享网点服务资源,打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将农村快递发展纳入各地民生工程和农村物流体系规划,支持打造广东供销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鼓励农村客运、邮政、快递等企业开展合作,完善县、镇、村快递物流体系,对共建共享且在邮政管理部门备案的农村班线,当地财政可统筹现有交通事业发展资金予以支持。再如,吉林省着力推广蛟河市“交通运输+邮政快递融合”、公主岭市“商超快递+物流连锁”、松原市“货运公交+物流超市”、大安市“网络平台+农村物流”、扶余市“电子商务+农村物流”、磐石市“特色产业+网络电商”等农村物流服务模式,提高农村物流服务水平。
三是地方政府为快递进村提供财政补贴。一些省市如黑龙江、山东等出台相关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快递共配中心、综合服务站点、村级末端网点等给予一次性补贴。如,山东省对2021年9月1日以后新建和升级的3家以上快递公司进驻共用、且能够持续稳定运营1年以上的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由各设区市政府对建站新投入的监控和信息录入设备费用进行奖补,每个站点补贴不超过2000元;对实际发生的快递进村业务服务,按照2021年每单不超过0.3元、2022年每单不超过0.2元、2023年每单不超过0.1元的补贴区间,由各设区市政府分年度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差异化后补贴政策,补贴期限为2021-2023年;2021年,对验收合格的新建设施,省财政按照不超过设施建设总造价的30%进行补贴,单个主体补贴规模最高不超过100万元,支持建设冷藏保鲜设施1500个。再如,黑龙江省对新设立的乡村快递物流服务网点(包括快递企业驻村设立的网点和邮政企业投资升级的以“邮快合作”方式实现快递进村的村邮站点)以及重新达标改造的已建村级快递物流服务网(站)点,每年由当地市(县)政府给予每个网(站)点2000元标准的一次性补贴。
推动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人流、物流、商流和资金流汇聚的枢纽生态站点建设,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政府政策应坚持长期主义的定位,要坚持基于市场解决问题的导向。对快递企业来说,靠要政府补贴解决进村任务不可能持久,必须转变“等、靠、要”的思想,通过创新突破业务下乡进村面临的困难。理论上,通过“共享共配+商业叠加”,能够打通快递各环节信息、人力、设备、场地壁垒,深度挖掘各环节潜在的商业价值,解决快递下乡进村面临的“成本高,效益低”难题。实践中,“共享共配+商业叠加”模式也经受住了市场检验,不仅在条件好的地区运行良好,在条件差的省份也能得到发展。只要政策科学合理,通过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和潜力,完全能够完成绝大部分地区快递下乡进村任务。
(一)明确鼓励快递企业“共享共配”“叠加商业”
快递企业关于“共享共配”“商业叠加”的探索很多,目前已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模式。其中,菜鸟网络推出的农村物流智慧共配项目最为典型。过去三年,菜鸟网络联合快递行业部分头部企业,开发了一套建设县-乡镇-村三级物流网络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共配项目+社区电商”发展模式,在全国建立了1000多家县域共配中心、4万多家乡镇村共配站点。建议对“共享共配+叠加商业”的下乡进村模式进行调研总结,在全国选点授牌或发文表彰一批全国县域快递共同配送示范企业,支持“共享共配+叠加商业”模式在政府文件、官媒、行业峰会等渠道推广,提供模式分享和培训会议机会。结合推动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协同发展、乡村振兴等工作,出台一系列县域快递共配、快递进村等相关典型案例申报政策,对通过评审的县域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二)從更宏观的视角推进快递下乡进村
当前,推动快递进村要特别注意两大宏观背景。一是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县域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当前,物流和快递、电商在县域层面针对行业痛点和市场竞争早已抱团取暖,在行业集约化发挥方面既有强烈诉求又有实操。建议将传统的县域三级物流发展转向推动县域三级物流集约共配体系升级的政策导向上来,从单一的三级体系升级到复合的三级集约共配模式上研究支持,推动传统快递企业在县域维度从入股合资、统一分拨、统一运配、统一末端、统一系统和统一服务标准6个方面实现真正意义的共配。二是应对气候变化。面对实现碳减排、碳达峰目标压力,推进快递下乡进村必须要考虑能耗问题、排放问题。在此背景下,大力推动县域经济内循环发展,实现与国内经济大循环之间的平衡,既可为快递下乡进村提供更多的收入来源,又可以通过降低运输半径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为此,建议各地大力发展食品饮料加工等产业链短、可实现本地生产本地消费的轻工业,引导本地快递企业拓展智能仓储、快运、定制化物流等业务领域,满足本地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的物流需求。
(三)整合政策资源,推进快递下乡进村
目前各个政府部门支持快递下乡进村的政策不少,但条款分割彼此不能衔接的问题也普遍存在,需要进行整合以更好发挥政策效率。一是出台政策引导推动快递公司加强在进村方面的资源整合和商业联合。鼓励快递企业从总部层面到区域层面,针对进村的特殊场景加强联合,共享资源加强合作,汇聚力量聚焦解决进村派费、进村服务时效问题,联合补贴进村,加强数智化共配合作,提升降本增效,推动村级多快递品牌融合的综合性站点有效落地和运行。二是出资补贴政策支持进村建站。推动县域地方政府支持县域多品牌快递企业开展共配和快递进村,对超过3家以上的县域快递企业共配进村业务,给予2-3年的村站建设和进村包裹配送资金补贴支持,帮助村点实现正向循环和运营存活,减小村级站点的建站和运营压力。三是整合政策资源支持“共配+末端商业化”模式进村建站。结合地方实际探索打造“共配站点+农产品电商上行”、“共配站点+便利超市”、“共配站点+商品下行”等多种进村模式,出台政策,整合利用电商进农村等快递、交通、电商等项目资源,支持有至少3个以上快递企业入股建立的合资企业拓展村级快递网点多样性,帮助村级快递服务点增加商业收入。
(四)优化快递下乡进村合规环境
长期以来,由于乡村地广人稀、居住分散、道路交通条件差、快递投递面广、投递线路长等因素影响,县域快递行业特别是快递进村运营成本较高,大部分村民网上购物普及差异较大,大部分农村区域快递业务量少、利润低。在农村快递末端经营管理方面,绝大部分快递网点都是融合农村其他场地资源建站经营,仅靠纯粹的快递业务难以支撑建站存活。针对农村站点经营的脆弱性和运营压力,建议相关政府部门结合农村困难和实际,灵活出台相关政策,在不影响快递进村支持农村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农村快递“商快合作”型站点、快递共配公共服务站点的合规备案流程,增加站点商业化经济效益考量,降低农村快递末端合规备案门槛,对“商快合作”型站点减少合规要求,降低站点经营压力和合规成本。此外,对于财政困难的地区,建议允许快递末端对取件收取一定费用,通过企业让一点、用户掏一点、政府补一点的方式,推动快递下乡进村。至于具体收费标准,可由县级以上政府和快递企业一年一商定。
(执笔人:欧阳俊,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教授、劳动经济学会就业促进专业委员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