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敏
【摘要】 现在已进入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落实,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对教学理念持续进行革新,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做到课程思政,认真落实立德树人。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对初中学生进行道德、品行塑造,教育学生知法、守法的最好时间。在道德与法治中实施有效教学,对初中学生形成健康的“三观”有着非常巨大的作用。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注重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的积极性,探索好的主题教学方式,重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亲自实践,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有效教学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落实,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已成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所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深耕课堂研究、结合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有效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更要结合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笔者现结合实际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从问题到策略简述如下: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参与意识较低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尽管初中阶段学生天性活泼好动,但是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又是相对枯燥乏味的,因此初中学生对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也就导致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意识低,积极性不够。
2.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参与实践活动较少
从目前开展的教学来看,大部分教师都是在进行理论化教育,没有或极少联系日常生活实际,更没有重视结合道德与法治学科理论进行有效的实践,没有关注学生的身心思想观念的成长和实践体验,这样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硬、无趣,意义作用不大。
3.部分教师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重视不够
在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有些教师的思维被严重影响着,认为语文、數学、英语学科才是最重要的,甚至有的教师还会占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课堂时间去上其它考试学科的课程,或者是在备、教、辅、改、评等环节敷衍了事,忽视了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教学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这种教学重视不够的行为,变相也引导学生下意识认为道德与法治学科不重要。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策略
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在“双减”政策实施的大背景下,教师务必从各个方面综合对学生进行教育,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的同时,更要落实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的教育。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有效策略如下:
1.多思考明确落实教学目标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以实际教学情况为基础,明确教学目标,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逐渐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在遇到困难问题时,使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时要结合生活实际,利用生活中的案例,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观念的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渗透。
2.多方式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单一的满堂灌教学方式,这样只会使学习氛围低沉。反之要多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如:利用多媒体放映设备,为学生放映与课本知识相关视频材料,让学生能够感兴趣,以此将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上来。特别是一些可以播放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视频,让学生观看后思考,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兴趣,更好促进学生“三观”的形成。
3.多形式重视教学的实践性
教学时,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会逐渐受到影响,教师要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要求及课本内容为基础,为学生展开多种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例如,在组织学生参加清明祭扫烈士墓时,讲述革命先烈故事,让学生明白,没有先烈们的抛头颅、洒热血大无畏的牺牲奉献,就没有今天的中国,也没有祖国的今天。进而培养学生敬畏先烈和热爱祖国的情怀。再如,引领学生深入社区进行《民法典》的宣传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人人都在宣传法律中更好地知法、守法。
4.全方位积极探索主题式教学方式
将教学内容实施为主题式教学,明确目标任务,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增强教育教学效果。如在进行《责任》这一课的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知道什么是责任,然后让小组合作分享各自的责任,再进一步让学生共同探究在生活中怎样才是负责任,找出哪些是不负责任的事例或现象,这些不负责任的事例或现象,会带来什么样的不良后果。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更让学生学会必须承担责任。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注重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的积极性,探索好的主题教学方式,重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亲自实践,并有机融合优秀传统文化,设置有效的开放作业,就一定能让初中学生的思想与能力得以提高,学以致用,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 张青枝.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39):168.
[2] 马建梅.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速读旬刊,2017(11):1.
[3] 杨文钊.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探索[J].中外交流,2016(21):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