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颖
先天性缺牙系指在牙胚形成过程中未能发育和形成的牙,常见上颌侧切牙、上颌和下颌第二前磨牙及下切牙的缺失,缺牙数目可1 颗也可多颗,是临床常见口腔畸形。缺牙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能,还会造成咬合关系紊乱,影响患者面部美观。正畸和口腔修复是以往临床应用的主要方法,但疗效均一般。近年有研究发现,二者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1]。故本文选择于本院治疗的100 例先天性缺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对患者咀嚼功能及美学效果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17 年6 月~2019 年6 月本院口腔科收治的100 例先天性缺牙患者。纳入标准:①常规活动义齿修复效果较差,符合正畸和口腔修复治疗适应证;②无其他口腔疾病;③同意遵医嘱维护口腔卫生,按时复诊;④患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牙周病变;②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全身系统性疾病或精神疾病患者;③不符合纳入标准及拒绝参与研究者。将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56 例)和对照组(44 例)。联合组中男20 例,女36 例;年龄15~48 岁,平均年龄(25.43±8.24)岁;缺失牙数1~7 颗,平均缺失牙数(4.20±1.58)颗;缺失部位:第二前磨牙12 例,中切牙18 例,侧切牙26 例。对照组中男16 例、女28 例;年龄16~50 岁,平均年龄(26.12±8.03)岁;缺失牙数1~8 颗,平均缺失牙数(4.24±1.63)颗;缺失部位:第二前磨牙9 例,中切牙15 例,侧切牙20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前详细检查所有患者口腔牙齿面形、牙弓、牙齿错位等情况,拍X 射线片了解缺牙数量及缺牙位置。对照组仅行单一口腔修复治疗,分析缺失牙数量、位置及周边情况后制定修复方案,制备牙齿修复体。常规清洁牙齿后进行临时性冠桥,确认义齿种植位置和间隙后佩戴,检查边缘密合度和与邻牙的咬合接触关系。联合组采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在口腔修复治疗前先行正畸治疗,X 射线拍片获得上颌牙、下颌牙模型、头颅侧位片及全景片,分析缺失牙齿数量、位置及周边情况,彻底清洁口腔,采用固定矫正器正畸,保持上下牙齿排列整齐。治疗时间3~18 个月,正畸治疗结束后再行口腔修复治疗,具体方法同对照组操作。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临床疗效 参照文献[2]进行疗效判定:①牙齿自然美观且舒适,牙合功能良好;②牙齿排列整齐,前牙覆盖处状态良好;③第一恒磨牙达中性牙合水平;④牙根平行度良好,无根尖吸收;⑤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能基本正常;⑥使用保持器一年内无复发。治愈:以上均满足;显效;满足任意5 项;有效:满足任意4 项;无效:满足项数低于4 项。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 语言、咀嚼功能评分及咬合力情况 ①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评价语言功能(观察发音情况,总分15 分)、咀嚼功能(观察固定义齿咀嚼时有无异常、稳固度、食物选择情况,固定义齿使用自愿程度,消化功能影响等,总分28 分)改善情况,分数越高表示恢复越好。②使用T-SCAN Ⅲ型牙齿咬合力测试器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牙齿咬合力情况,数值越大表示牙齿咬合力加大。
1.3.3 语言、咀嚼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并发症包括牙周不适、食物嵌塞、牙髓炎等。
1.3.4 美学效果 采用PES[3]和WES[4]评价治疗前后的美学效果。其中PES 主要对上颌单前牙种植修复体周围软组织进行评价,总分14 分,分数越高提示美学效果越好;WES 主要对上颌单前牙种植修复体进行评价,总分10 分,分数越高提示美学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语言、咀嚼功能评分及咬合力情况比较 治疗后,联合组语言、咀嚼功能评分及咬合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n(%)]
表2 两组语言、咀嚼功能评分及咬合力情况比较()
表2 两组语言、咀嚼功能评分及咬合力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语言、咀嚼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联合组语言、咀嚼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语言、咀嚼功能恢复时间比较(,d)
表3 两组语言、咀嚼功能恢复时间比较(,d)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4 两组美学效果评分比较 治疗后,联合组PES、WE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美学效果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美学效果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5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n(%)]
一般健康成年人的牙齿数量在28~32 颗,其中每人28 颗牙是不可少的。先天性缺牙发生在牙齿发生的早期,即牙蕾形成期,以缺牙发育不良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牙齿疾病诱发病因多样,可分为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5]。该病不仅影响患者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能,还会导致食物残留在牙齿间隙,影响口腔卫生,长期以往引起口臭及牙周疾病的产生。此外,牙列不齐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口腔的美观,导致患者不敢与人交谈,不愿露齿微笑,影响患者口腔健康、外貌形象及生活社交[6]。
临床认为对于先天性缺牙患者应先进行全面检查,明确患者缺牙数量、位置及周边情况后再给予对症治疗。目前临床治疗方法较多,在以往较长时间内活动义齿应用极为广泛,但对于齿槽骨条件差、固位力不佳的患者效果并不满意。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新出现的口腔修复治疗或可起到更好的效果,其根据患者实际生理情况进行针对性种植修复及全瓷修复,可更好的帮助恢复牙列完整性,矫正畸形牙齿。但对于牙缺失时间较长,且伴缺牙间隙变小及错颌畸形的患者,单纯使用口腔修复治疗效果一般,无法明显改善患者面部发育异常情况。正畸治疗是采用固定矫正器对牙齿进行修复矫正的方式,可有效改善牙列整齐度,调节移位牙齿位置和牙间隙,恢复良好的咬合关系[7]。有研究[8]发现,在口腔修复治疗前联合正畸治疗可取得更显著的临床效果,获得更佳的牙列覆盖和尖窝咬合关系,更好的恢复缺牙间隙,为义齿种植准备更佳的口腔环境,确保种植体周围组织的长期稳定和健康,使口腔修复效果最大化。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联合组语言、咀嚼功能评分及咬合力显著优于对照组,语言、咀嚼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联合组PES、WES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与相关文献[9]报道一致。由此说明联合正畸和口腔修复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牙列整齐度,调节牙间隙,为口腔修复治疗提供更适合的口腔环境,减少义齿种植、修复不当导致的牙周不适、食物嵌塞、牙髓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维持种植体的长期稳定,同时有效促进患者的语言、咀嚼功能的恢复和咬合力的提高,也能更好的提高面部美观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其人际交往的信心。
综上所述,先天性缺牙患者应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可取得更好的语言、咀嚼功能恢复效果,提高咬合力,最大限度满足患者对面部美学效果的需求,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