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患者在患病后可能会出现便血以及腹痛和腹泻等症状,对其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对该疾病患者展开治疗中主要以腹腔镜手术治疗为主,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该治疗方式在手术中对肿瘤无法准确定位,一定程度上存在风险性,所以在实际治疗过程中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措施最大程度上保证治疗的有效性。相关研究中显示,腹腔镜结合结肠镜微创治疗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治疗安全性与科学性[1]。因而本次研究以68 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方式探究腹腔镜联合结肠镜微创治疗结直肠癌的近远期效果,相关内容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 年5 月~2015 年11 月本院收治的68 例结直肠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 例。观察组男18 例,女16 例;年龄41~73 岁,平均年龄(57.00±9.50)岁。对照组男19 例、女15 例;年龄42~73 岁,平均年龄(57.50±9.5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均符合结直肠癌诊断标准[2];患者了解研究内容,并自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者;手术禁忌证;肿瘤合并梗阻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患者采取气管插管和全身麻醉;在患者脐上缘的位置做0.5 cm 左右的切口,用气腹针建立CO2气腹,然后将套管针和腹腔镜放置进去;在患者下腹部的左右两侧各做一个小切口,置入手术器械;治疗过程中需要探查患者腹腔内的情况,掌握病灶的位置和大小;游离患者的直肠系膜和结肠系膜,进一步显露患者结肠系膜和直肠系膜上的动脉与静脉;结扎其结直肠的动静脉和动静脉分支;切除患者发生病变的肠系膜,并清扫病灶周围的淋巴结;在清扫完成之后,需要将病变的肠段切除,最后对肠管断端的位置使用强生吻合器闭合器进行吻合处理,放置引流管,并冲洗腹腔,将腹腔镜和手术器械退出后缝合切口。出院后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
1.2.2 观察组 实施腹腔镜联合结肠镜微创治疗: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和全身麻醉,然后建立CO2气腹,并将腹腔镜置入;在患者下腹部左右两侧的位置做一个小切口,做为操作的主操作孔和副操作孔,经过肛门置入结肠镜;在结肠镜光源的帮助下用腹腔镜探查患者肿瘤的具体位置,判断手术中需要清扫淋巴结的大概范围;在确定位置之后需要使用结肠镜的光源对肿瘤进行定位,然后游离患者的直肠系膜和结肠系膜,将结肠系膜和直肠系膜上的动静脉充分显露出来;结扎其结直肠的动静脉和动静脉分支;将患者发生病变的肠系膜完整切除,并在腹腔镜和结肠镜的帮助下对患者病灶周围的淋巴结进行清扫,完成之后将发生病变的肠段位置切除;最后对肠管的断端使用强生吻合器闭合器进行吻合处理,放置引流管并冲洗腹腔,最后将相关器械拿出后缝合切口。出院后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持续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②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肠粘连、切口感染以及吻合口出血。③对比两组术后3、5 年无瘤生存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持续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术后3、5 年无瘤生存率 两组术后3 年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5 年无瘤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表3 术后3、5 年无瘤生存率比较[n(%)]
结直肠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该疾病的发病因素主要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环境和饮食结构等情况有关,临床症状主要有便血、腹痛、体重下降、贫血以及肠梗阻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在对该疾病患者展开治疗的过程中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但传统手术治疗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重,且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大,手术后也容易发生感染,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随着医疗水平不断进步,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且腹腔镜下展开结直肠癌手术具有疼痛感较强、出血量较少以及创伤性较小等特点,但是在实际治疗中对内向生长以及在肠管后壁的肿瘤定位比较困难,具有一定风险性。其次,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腹腔镜能够更加准确判断并选择腹腔和盆筋膜脏壁两层之间疏松组织间隙的手术平面,更加完整切除结肠和直肠的系膜,并对于盆腔的直肠癌手术中腹腔镜在狭窄的小骨盆中操作更加方便,能够放大局部手术视野,有效识别和保护盆腔自主神经丛[3-5]。但在治疗中对于肿瘤较大的情况腹腔镜手术治疗并不能有效牵拉,会影响暴露效果,反而会对肿瘤产生挤压,从而出现肿瘤细胞扩散的情况,特别对于肿瘤巨大常占狭窄骨盆的大部分空间,盆腔镜下操作空间具有一定局限性,游离直肠比较困难。
结肠镜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能够对结肠部位的病变进行有效检查,充分适用于肠腔内肿瘤体比较小、不活跃以及有蒂的肿瘤局部切除,能够明确定位肿瘤位置,确定手术范围,但是对场外病变的判断存在一定误差,容易引起出血等并发症。其次,结肠镜微创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一般采取能量切割,但是能量平衡点并无法有效把控,所以容易出现过小或者过大的情况,进一步引发出血以及穿孔等并发症,且结肠镜微创在治疗过程中无法明确诊断肿瘤浸润深度和良性、恶性,存在切缘阳性和切除范围不足的情况发生。
结肠镜微创手术治疗中对于胃幽门管、乙状结肠以及结肠肝曲等部位的肿瘤无法采取电灼以及圈套等措施摘除,而且黏膜下肿瘤息肉切除的可能性较小,且容易引起穿孔。所以在实际治疗过程中腹腔镜和结肠镜具有各自的优势与缺陷,将其进行联合应用可以最大程度上使两者的优势互补,增加微创治疗结直肠癌的手术安全性,最大程度减少治疗中存在的风险。且实际治疗中腹腔镜结合结肠镜微创治疗的应用范围比单一治疗方式的范围要广,能够使微创优势变得最大化,且手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综上所述,对结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联合结肠镜微创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情况的发生,提高近远期效果,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