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婷婷
(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江苏徐州 221008)
时代的飞速发展催生了愈加丰富多样的信息传递方式,声音、图像、动画等各种符号经常被整合一起表达意义,并已经悄然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各种符号和手段之间的相互协作构建意义一直成为语言学家们研究的焦点,关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研究和成果也越来越多。1996年,Kress& van Leeuwen 在Halliday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纯理功能的基础上,合著了Reading image: 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这本著作第一次将视觉语法(visual grammar)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阐述,为多模态分析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符号学的视角模型。
目前多模态话语研究的论著多集中在教学领域,其他领域的涉及及使用相对较少。该文欲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做出尝试,以明代画家唐寅的《西三草堂图》为例,分析此旷世之作中的视觉图像和言语文字是以何种方式交汇一起,继而形成更为强大的多模态交流行为。这也为中国诗画的赏析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作为多模态语篇分析的理论基础,系统功能语言学对作为传递意义主要手段之一的语言文字进行了系统有序的描写、解释和评价。然而在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纯理功能被研究者们“移植”和“拓展”到现代多模态语篇分析中,不同模态被视为各自独立且又相互作用的“表情达意”的资源。1996年,Kress & van Leeuwen(1996)《Reading image: 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一书的问世,Baldly (2000) 主编的《远程教育时代的多模式和多媒体》,Ventura,Charles and Kaltenbacher(2004)出版的《多模态话语综观论》,还有Gunther Kress[1]的著作《Multimodality—A social semiotic approach to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都为多模态文本和话语的研究贡献了丰富的理论、研究方法和拓展领域。
作为大英博物馆的镇馆宝物之一,我国明代著名画家唐寅的《西山草堂图》一直吸引着中外学者们对其进行锲而不舍的探究。运用多模态对此类国画加诗词的“题画诗”语篇进行多模态阐释的研究目前尚不多见。该文在多模态语篇分析框架下,尝试着以《西山草堂图》为例,从韩立德的元功能的3 个构成要素出发,逐层分析中国画中出现的语言文字是如何表意的。并以视觉语法理论视角分析中国画多模态语篇的图像模态,研究图像的意义是怎样构建的。并尝试进一步探讨语言与图像这两种符号如何交汇一起,进而形成一股更为强大的多模态交流行为[2-4]。
大英博物馆藏“明四家”之一唐寅的《西山草堂图》卷(纸本墨笔,纵30 cm,见图1) 系镇馆之宝,历来被视为一件值得研究的明画精品。画幅上本无唐寅款,另有书写者接纸题诗,后署有唐寅款印。据该图的跋文,《西山草堂图》 图卷是唐寅给丁潜德的山水画。据记载,唐寅听闻好友在西山得一新居,受邀来到新居参观。看到氤氲之气的山中隐藏着这座幽静草堂,好友每日于草堂中吟诗作画,一时感慨万千,遂做此画表现隐居者在西山结庐的惬意生活。
图1 唐寅《西山草堂图》
严格意义上来说,此画卷作为中国画的“题画诗”并不十分准确。因为画卷中虽有唐寅亲笔题词,却无他本人题诗[5-7]。画心位置上有乾隆皇帝在公元1751年的题词:“处士濒湖此结庐,萧然书史乐三余。姓名不愧称潜德,图画端应倩六如。依旧青山今马迹,那寻白屋昔云居。千秋一瞬留佳话,印证当前盖起予。乾隆辛未春暮御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乾隆的这首诗在内容和书写形式上与画作本身产生了某种交融,共同构建了一定的语篇意义,所以该文尝试对乾隆的画心题诗从概念功能、 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3 个方面逐一分析解读。
从题诗画的角度看,诗词的内容和书写形式与画作互相交融,产生了某种“互动与协商”的关系,继而产生了更加丰富的意义表述。根据Halliday(1978) 语言三大纯理功能之一的概念功能来看,语言这个庞大复杂的语义系统描述了世界里发生的事件和事物存在的状态。其所表达的意义又可以概括为动态类意义和状态类意义。前者涉及一定的动作,包括物质世界中的动作,生理动作和言语动作。而后者则表达某些个体的存在、 特征或不同个体间存在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等。
画心这首语言质朴的七言题画诗共计56 个汉字,包括了物质过程、关系过程和存在过程。第一句中的“结庐”描述了画中隐士在此西山临湖之处寻得宝地一块,建造了这个世外桃源,从此不过问世间繁杂,潜心读书作画。诗的最后两句是乾隆皇帝抒发心意,表明自己因羡慕此画中的茅草故居而骑马遍寻。这个存在过程的诗句表明当年的青山依旧,可是寻得的草屋是否就是当年唐寅画中的草居却是不得而知!乾隆此诗中静态小句占主体,表明他作为此画的鉴赏者、 欣赏者和收藏者是非常尊重画作本人及其作品,对这山势雄峻,石质坚峭的画作系唐寅真迹深信不疑。并流露出自己虽贵为天子,也和唐寅一样对云游野鹤的隐居生活充满了向往。
此诗首先用陈述句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隐士归隐山中,在西山深处依山傍水建造了草屋。接下来一句细细品来似为“命令”的语气,并在最后一句通过陈述方式表明皇帝本人对画作中所描绘的处士选择归隐自然的生活方式的向往[8]。从人际功能角度看,这首诗主要是在进行信息的“给予”,同时也对自己命题的成功性和有效性做出肯定且不容置疑的判断,并默默而又坚定地表达了个人意愿。这也是人际意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情态值有高低之分,情态值高表示确定性程度高。诗中一句“姓名不愧称潜德,图画端应倩六如。”包含了较高的情态值,这种非明确主观方式的表述符合诗作者的“皇帝”身份,表明了他本人对此画历史上争议的个人断裁。作为另一个实现人际意义的手段——社会关系,朱永生(1990)曾经指出语言中不同的称谓与交际者间的社会距离有一定关系[9-10]。此诗中乾隆皇帝用了“六如”这一唐寅的自号,拉近了二人之间的社会距离,字里行间似乎流露出某种“知音难觅”的情怀。
经过分析,乾隆此诗采用单项主位,且在主位的位置提供已知信息:处士濒湖∥此结庐,萧然书史∥乐三余。姓名不愧∥称潜德,图画端应∥倩六如。依旧青山∥今马迹,那寻白屋∥昔云居。千秋一瞬∥留佳话,印证当前∥盖起予。从表面上看,诗作似乎没有明显的衔接手段,但是“处士”“萧然”“云居”“佳话”等文字处处传达了乾隆皇帝对此画作的欣赏,以及对画作描绘的那种平淡朗逸,超凡脱俗的隐士生活的无限向往。乾隆本人虽心向往之,却无法身体力行,但是唐寅做到了。从某种程度上说乾隆皇帝的诗作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唐寅画作的欣赏与肯定,为唐寅本人成为“千秋佳话”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Kress & van Leeuwen(2006)把图像的再现功能区分为叙事性和概念性两类: 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有矢量,后者没有。
《西山草堂图》属于叙事性图像,用点、线、墨的艺术符号描绘了一位处士身居深山草屋读书悠然自得的画面。与空旷庞大的背景相比,位于画面左下方草屋中唯一的人物显得极为渺小与无助。这样的对比似乎传递出这样一种讯息: 相对大自然巍峨的山峰,人类是如此的微不足道。整幅画面的山峰、屋顶、小桥和伫立在山上的棵棵树木,都呈现出从右向左延展的长短不一斜线,这就构成了叙事性图像的标志——矢量。图中人物(见图2)的微躬身躯低头读书的视线构成了又一个矢量,由于这两个矢量的两端连接的对象并无交集,所以构成叙事再现中的反应过程,让人不禁猜测图中人物不惜抛下一切独居深山之中,他到底在看什么。
图2 唐寅《西山草堂图》部分取景
Kress & van Leeuwen(2006)指出如果图像中的某个人物直视着语篇读者,这表示该图像人物在向读者“索要(demand)”一定的东西;若图像人物没有直视读者,该图像是在表达一种“提供(offer)”,把图像人物作为信息提供给读者。细看这副《西山草堂图》,画中人身居草屋潜心读书,整个画面不存在直视读者的目光和表情,因此这幅画并不是向观看者索取,只是在“提供信息”[11]。且此画作中的人物有二分之一的身体被勾勒出来,并以远景形式呈现,观看者与图像人物之间的社会距离被拉远,造成的效果是图像人物好像是陌生人一样。同时,图像人物似乎与观看者构成了平视中略带俯视的视角,这表明图画中的人物与观看者之间基本无任何权利关系。
画像的构图意义通常是指读者一眼就能看见的、关于语篇成分的空间布局的整体印象。《西山草堂图》基本属于写实图像,画面上下左右的构图元素都似乎是真实场景再现。从构图意义的信息值角度分析,该图似乎并不存在严格意义的左侧为已知信息,右侧为新信息,上方为理想信息,下方为现实信息的划定,而是一个上下左右构图元素紧密连接、浑然一体的独立场景画面。
用多模态语篇分析方法诠释明代唐寅的《西山草堂图》,是一种用视觉语法将多种表达意义的符号进行解读的尝试,这种解读将画卷中所有的因素都视为某种意义潜式,共同构建题画诗语篇整体意义。虽然画心的皇帝题诗非唐寅本人诗作,但是字体端正,布局谨慎含蓄;且以体现概念意义为主的诗作风格与写实画风的画作本身不谋而合。最终形成了视觉模态和言语模态的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