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亭亭
“你学习期间跟的那个合同纠纷案我们已经向北京市检察院第二分院提请抗诉,很快就会有结果了。”春节后开工第一天,我从北京市房山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的小伙伴那里听到了这个消息。跟过的案子有无新进展、修复过的大坑上种的麦苗长势如何……去年11 月,我前往北京市房山区检察院跟班学习,为期两个月的学习结束后,这些还是我们日常聊起的话题之一。
如果把平日的采编工作比作“寻找”检察故事,此番“插班”基层检察院学习就是完全活在了检察故事里。
踏入房山区检察院大门的那一刻,报社里的工作就像被关在了门外,学习期间没来找过我。每当有人好奇我每天在检察院里能做什么,我总会用检察官的“小跟班”来形容:检察官做什么工作,我都会尽可能在现场协助参与。身着检服第一次宪法宣誓,第一次接访,第一次走访调查案件线索,第一次参加、组织听证会,第一次协助检察官拟写监督报告……都是在这里完成。
正值岁末年初,每个业务部门都在忙结案,我所在的第四检察部(民事检察部)也不例外。推开办公室的门,就是一块记录着一年办案数据的白板,每当有检察官结掉一个案子,白板上其名下的结案数字就会相应加一、在办案件一栏的数字就会减一,直到2020 年的最后一天,白板上结案总数定格在了48 件。在往日,我会觉得这就是年终总结中无数数据中的一个,但当真正坐在那间办公室里,这个数据意味着一个基层检察院在民事检察领域的全年努力,而我也清晰地知道,这个数据标志着第四检察部全年结案数同比增加了近两倍。
每个数字后面都有一段故事,或长或短,而我有幸成为其中某几个故事的见证者:一位80 岁的老人,因先天听力不好导致语言表达不清晰,坚持不让身边的儿女传达,检察官接访时用文字与老人释法说理;一条中介广告短信,可以激发检察官的职业敏感,多方调查不断挖掘背后的案件线索;一位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当事人提出主动修复生态环境,检察院联合多部门共同促成大坑修复……
“坐堂审案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检察院里一位有着20 多年检察业务工作经验的检察官经常感慨,坐在办公室里看案卷无疑是“一潭死水”,不仅会把办案思路困在牢笼,更是把很多案件线索拒之门外。
办案如此,检察宣传工作亦如是。
平时写东西时,我经常会对着选题犯难,动笔前总是苦恼于“该怎么写”“能写什么”。但在检察院跟班学习期间,这个感觉悄悄地变了,觉得这个可以写,那个也可以写。
如何让检察官自己讲出这些故事?也是一个技术性难题。有一次,我拨通了一位信访接待处检察官的电话,说想采访一下,被以一线接待人员办案经验不多为由婉拒。可事实上,他有着近30 年的工作经验。检察官,办案时雷厉风行,接待时如沐春风,释法时侃侃而谈,唯独对采访避犹不及。接下来的几天,我以各种理由“请教”他,询问群众信访处理流程、跟着他去接待办案,谈起工作、聊起案子滔滔不绝,跟电话里寥寥数语拒我于门外的那位检察官相比,俨然是另外一个人。当然,在接下来的“采访”里,这“招”屡试不爽。
学习期间,我选择住在院里,一方面我的住处距离较远,另一方面可以尽可能多地了解、熟悉这个大院里的环境。当然,对加班而言也是再方便不过了。事实证明,这个选择让我收获了很多意外之喜。跟着检察官加班之余,可以看到很多案卷,这些案卷里记录着整个案件的过程,例如笔录可以把我带入检察官与当事人的对话场景中,查询到的当事人的其他案子之前也往往蕴含着蛛丝马迹的线索……抽丝剥茧、辨法析理,第一次亲身体验检察办案的魅力。一个案子总是要经历几个这样的夜晚,通过一沓厚厚的案卷,最后浓缩成一份监督报告,上面的每一字都承载着法的力量。
检察工作是富矿。每一块矿石都有自己的价值,就像每一个案子背后都有不一样的故事。天理、国法与人情的统一,政治效果、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没有一件案子是随随便便、轻而易举就能了结的,背后都是需要用心、用情、用智慧。
“‘没跑一趟检察院,事儿在家门口就解决了。’近日,房山区检察院在窦店村检察服务e站对李某被寻衅滋事案举行公开听证,56岁的犯罪嫌疑人陈某及其弟弟为e 站的高效便捷点赞。”学习回来后,我结合在检察院里的所见所感写了一则通讯稿,这一段是开篇。
读完这段,我们看到的是“案结事了”的完美结局,但背后的故事远非如此简单。听证会结束,56岁的陈某及其弟弟当场向检察官鞠躬表示感谢,噙满眼眶的泪花让我深受震撼,至今难忘。其实在听证会之前,检察官已经多次走访、调查、调解,才促成这一场公开听证,奔波的身影还在脑海,只是与眼前的这个结局相比,似乎都在那一刻烟消云散了。
实践是最好的教材。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可能每天都在不同的地方上演。而我的职责使命,便是尽可能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最真实的检察故事。
平时闲聊,我经常问不同的检察官同一个问题:“你觉得检察新闻工作者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战地记者的样子”“用接地气的话说检察”“事件分析可鞭辟入里又入木三分”“敢言直谏”“讲最真实的故事”……
给出这些答案的人的名字、样貌,甚至当时的地点、具体还聊了哪些话,已经随着分别而慢慢模糊,甚至淡忘,但每个答案就是一颗颗种子,已经在我心底萌芽;每个“定义”又好像一道光,让我在检察新闻采访报道进阶路上充满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