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环境与高校的战略选择

2021-02-27 18:11戚业国
复旦教育论坛 2021年2期
关键词:十四五大学发展

戚业国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上海 2000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经正式发布,如何理解和预判“十四五”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环境与形势,选择适合的高等学校发展战略,这是当前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的发展环境与高校的发展战略进行分析讨论。

一、“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新要求

“十四五”时期开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国内转向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整体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的需求、使命与任务、支持与条件、发展模式与机制都会发生显著变化,这些变化给高校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1.世界格局变化和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对高等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纲要》在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竞争的加剧更加凸显高等教育的战略支撑作用。我国在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科技进步贡献率将在2020年达到60%的基础上实现更大幅度的提升,高等教育将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进入普及化阶段,对社会治理、社会文明和文化建设的渗透作用更加突出。世界的全面变局,发展方式和路径的重大变化,都在重新定义高等教育的使命与任务,对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提出新的要求,在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为高校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全面影响高校发展的战略选择。

阿什比把大学描述为“遗传与进化的产物”,当代高等教育无疑正在适应中发生深刻的变革,处于快速“进化”中。传统大学的知识创新方式正在迭代发展,学术活动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日益紧密。基础前沿研究成本巨大而价值更加突显,已经从主要基于个人兴趣驱动转向社会组织推动。大学与市场、大学与政府、大学与企业、大学与个人的关系正在被重新定义。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文化功能、文明建设功能日益突出,大学与社会的新型关系正在建立,大学组织模式正在适应信息社会而进化,传统高等教育理论面临创新的新需要。从“十四五”时期到2035 年是这些变化迅速呈现的时候,只有应对这样的变化才可能坚守大学的核心价值并保持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2.科技创新是我国中长期战略重点,也是高校发展战略的核心支撑点

科技竞争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核心,也是中国发展需要突破的最大制约因素。《纲要》在第二篇前言中,把科技创新排在发展战略措施的首位,即“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面临突破“卡脖子”技术、突破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技术的迫切需要,也面临运用科技创新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现实需要,更面临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等提升发展质量的需要。高等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前沿研究中发挥生力军作用。科技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竞争。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培养大批适应科技竞争需要的优秀人才,这是科技竞争最重要的基础保障。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社会要求大学推动基础前沿研究、培养适应新的发展环境的人才。大学必须聚焦国家重大科技问题加大攻关力度,结合经济社会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围绕社会发展需求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学需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推动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新医科、新师范、新理科、新经贸、新政法、新外语等学科建设,加快自身改革步伐,结合高质量发展战略实现自身的再次“进化升级”。

3.制造强国战略要求高等教育面向经济发展培养高端制造技术人才

《纲要》在第三篇前言和第八章中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引领作用,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明确提出坚持“制造强国战略”。这指明了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和变革方向——面向实体经济、为制造业升级和走向高端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为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培养优秀人才。

为此高校就要重点发展面向社会需求的“实科”,面向先进制造业,面向技术交叉、深度融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培养适应高端制造业需要的人才。《纲要》提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建设目标,传统制造业学科需要结合信息化升级改造,新兴制造业学科需要尽快建立,基于产业链的生产性服务业也应是重点建设的领域。

4.对基础研究的重视为高层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带来更多需求

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基础创新不足成为突出矛盾。《纲要》在第二篇第四章第三节明确提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显著高于预期的GDP 增速,不仅要“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还明确“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提高到8%以上”,可见《纲要》已经将基础研究提高到重要的国家战略层面。

《纲要》的出台对高校的基础研究是巨大的鼓舞。大学研究的重点和优势本来就在基础研究领域,未来基础研究的投入增加将会大大支撑基础学科的发展,也会提出对基础研究领域优秀人才的更大需求。为此国家已经批准在60 所高校设立199 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全面实施“强基计划”。我国基础学科的核心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研究型大学,多年来投入不足、对优秀人才缺乏吸引力,在经济利益的冲击下发展艰难,优秀人才更愿意选择就业前景好的经管类学科。这样的情况很快将会发生逆转,国家未来将会引导更多优秀人才从事基础研究工作,基础学科将会获得更多学术资源,这些变化都会对高校发展带来长期影响。这是研究型大学“十四五”时期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5.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推动人文学科创新发展

《纲要》第十篇明确了推进文明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具体目标和要求。该篇前言明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第三十四章明确要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加强中国特色创新智库建设”“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持续提升公民文明素养”;第三十五章聚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低迷动荡的世界与欣欣向荣的中国形成鲜明对比,我国的制度优势逐渐凸显,招致“羡慕嫉妒恨”的多方面攻击和围堵,中国发展面临的外部挑战和冲突明朗化,国际竞争日益突显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文明与文化建设已经列入国家重点发展内容。高等教育在文化竞争与文明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是支撑中国突破阻击、全面建成现代化国家的关键力量,文化自信、理论创新、文化软实力更需要高等教育发挥关键作用。

文化强国建设的现实需要为高校人文社科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对高等学校在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软实力建设需要高等学校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科学科体系,需要积极推动文化研究。高等教育的文化建设功能不断增强,更要求高等学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和优秀人才培养,为社会主义文明与文化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6.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新阶段,学校分类特色发展压力增大

《纲要》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高等教育入学率提高到60%,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提高到92%,但随着出生人口的减少,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在“十四五”期间增长乏力,适龄总人数减少、高等教育就学总需求下降成为长期的必然趋势,中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进入质量提升和内部优化调整的新阶段。

社会的高等教育需求也越来越趋于理性。优质高等教育的资源竞争甚至更加激烈,但一般高等教育的需求相对稳定,弱势高等教育的需求不升反降。原因在于,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的提高,社会上体力型劳动力的供给减少,体力型劳动的价值得以回归,薪酬将会逐渐出现某种形式的“脑体倒挂”,即蓝领薪酬将会显著超过低层次白领。低层次高等教育需求下降是发达国家的共同现象,预计我国高等教育“十四五”时期后将会整体进入内卷的存量竞争时代。

在这种情况下,特色成为竞争力的关键,国家必将大力推动高校分类发展、特色办学,鼓励高等学校在各自的层次类别中办出特色,努力提升社会适应性。这样的发展形势将会逼迫高等学校放弃以往的粗放式发展战略,从扩规模、上层次、争资源转向分层分类、特色发展。只有在细分化的市场里确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可能为学校发展提供充分的动力,这是高校应该充分关注的新趋势。

7.区域协调发展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提出变革要求

《纲要》在第三篇第九章中明确提出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是“优化区域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破除资源流动障碍、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强化中心城市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建设为基本特征的区域发展成为“十四五”时期新的发展路径。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为重点,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备受瞩目。《纲要》提出提升区域公共服务的一体化水平,优化优质教育资源、医疗卫生资源的区域布局,健全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这些方面都会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出新的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布局结构是1952 年院系调整后形成的,主要依据大区进行全国布局,实行中央和省两级行政管理。经过近70年的发展,原有的区域特征已经发生改变,东西、南北发展差距拉大,东南沿海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形成了高等教育资源的“孔雀东南飞”,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困难加大。在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为基础的新区域发展格局中,不仅面临区域内高等教育布局的调整,更面临区域之间高等教育发展的激烈竞争。区域协调机制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优化协调区域内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从原有的政府、市场、高校的三角关系过渡到政府、区域、市场、高校的四边关系,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提出新的挑战和变革要求。如何推进区域之间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更大的挑战。同时,《纲要》提出改革人才评价体系、建立新型创新机构和研究型大学,这些方面对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也提出创新的要求。

8.数字中国建设与教育信息化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新要求

《纲要》专门在第五篇列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指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这体现了新的时代特征。数字信息化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传统经济升级换代的驱动器和效益的“倍增器”,也是新的生活方式的基础,更是新的社会治理结构的依托和国家安全的基石。高等教育发展必须把数字化作为未来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也为高等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数字中国建设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数字领域科技攻关和科技人才培养;二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运用数字技术全面升级和创新发展;三是参与数字时代的社会治理;四是适应数字时代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和变革育人模式。《纲要》把“智慧教育”作为数字化应用的重要场景之一,提出“发展场景式、体验式学习和智能化教育管理评价”,对基于数字技术的学习方式变革和智能化教育管理提出具体的要求。高校不仅要重视数字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学校的整体发展都要基于数字背景,运用数字技术作为发展的重要驱动器和“倍增器”。

9.提高国民素质需要高校参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在推动国民素质提升、社会文明建设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引导社会文化、推动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社会风气都需要高等学校的深度参与。《纲要》注重民生、重视社会文明建设,提出推动新型城镇化,强调应对老龄化、发展托幼教育,明确要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这为高校发展提供了新的战略方向和增长点。高等学校不仅要重视学历教育,也要在建设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可以有效对冲适龄人口数量下降的影响。

多年来我国高等学校一直追求办学大规模、服务全中国、学科多而全,导致竞争激烈、大而不强、缺乏特色。新的高等教育发展环境更有利于区域化、地方化高校的发展,立足特定地区需要、办学集中而有特色、规模小而精是地方性高校需要关注的发展趋势。“农业优先、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不仅对农业科技的发展是巨大的鼓舞,也对人才流向提出新的要求。围绕乡村振兴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新的发展契机。

10.国防建设新理念和新国家安全观对高等教育提出新要求

国际形势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中国面临的安全问题领域扩大、紧迫性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应当把支撑平安中国建设作为高等学校的发展重点之一。《纲要》在第十五篇中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的总体国家安全观,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要“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高等教育在平安中国建设中应当有所作为。

平安中国建设“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不断增强国家安全能力”,这就进一步要求高等学校坚定办学的政治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围绕国家重大安全诉求确立发展重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需要更多聚焦“卡脖子”问题,主动以国家安全需求为导向参与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

二、“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发展的战略选择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验表明,高等学校只有从国家规划中找到自身的定位,才可能在贡献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总体来看,“十四五”时期的高质量发展更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持。研发投入、基础研究投入以及教育经费总投入的增加为高等教育整体提高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供了机遇,尤其在主要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经费持续缩减的大背景下,更具现实意义。与此同时,战略方向和重点的调整也对传统发展模式形成挑战,这是需要高度重视的。

1.高校整体发展从“大而全”到“专精特”的转变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到来,中国高等教育从规模质量发展进入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细分化发展新阶段,每一所学校都应立足自身的细分市场确立竞争力,“大而全”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持续。高等教育整体的供需关系逆转,竞争必然导向细分市场。社会需求趋于理性客观,从盲目推崇名校转向看重学科专业水平和就业状况。大学排行榜的影响力降低,学科评估的影响力扩大,国家政策也鼓励高校集中发展优势学科,近年来众多高校主动撤并薄弱的学位点就是例证。

研究型大学正在成为各地争抢的“香饽饽”,异地校区建设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但面临“摊大饼”迅速稀释优质教育资源的巨大风险,需要从学校整体战略角度谨慎决策。“全面优异”是任何一所研究型大学都无法做到的,世界顶尖大学的发展历程对此已经做出证明。西方一流大学在二战后半个多世纪里并没有进行太多的校园扩张,“各美其美”“有选择的卓越”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研究型大学而言,控制规模、谨慎铺摊、抵制诱惑、科学布局、坚持精英教育原则、注重核心竞争力应当是基本战略。《纲要》在第二篇第四章第一节中指出,国家重点“支持新型研究型大学、新型研发机构等新型创新主体,推动投入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这作为办学体制探索的模式有很大空间,具备条件的高校可以积极参与相关实践,在学科专业上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方向,立足前沿突破性研究领域,承担国家基础学科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的使命,对标世界一流参与国际竞争。虽然国家鼓励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高水平工科大学举办职业技术师范专业,但高校更应量力而行、紧扣核心战略慎重选择。

我国多数优秀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这些年将战略重点放到了提升各种评估指标、争进各种计划项目上,整体上有走向“总体优秀的平庸化”趋势。这些高校多数是老牌的行业名校,在优势领域拥有很高的声望和实力,在推动大而全的发展中,传统优势面临丧失的危险,有些高校甚至“种了别人地、荒了自家田”。这些高校如果按照大而全的方向发展,很可能难以进入“末流研究型大学”之列,又失去了传统优势市场,如何确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其战略重点。

教学型大学在我国本科高校中占比最大,前些年忙于追热点、上新专业、上学位点、扩展办学空间,社会适应性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与社会需求脱节的情况比较突出。随着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量趋于稳定继而下降,这类学校整体面临后劲不足、竞争力薄弱的问题。这些高校“十四五”期间及其后的发展需要转变以往的发展方式,适当收缩“阵线”,谨慎扩张,立足区域就业市场加强特色建设,整体增强市场适应性。

应用型高校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重点支持的发展方向,然而如何理解应用型、如何选择建设路径仍不清晰,更多学校在建设应用型高校的战略选择上尚未形成共识,这些都是规划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应用型高校的建设不应聚焦某种高校类型模式,更应以增强“应用性”为方向,随着应用性的持续增强和影响力的产生,自然就可以建设成为应用型高校。

校区建设是高校重大发展战略问题。我国高校整体扩展校区的时代已经基本过去,但近年来各地加大优质大学引进力度,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还是陷阱?校区作为腾飞的基础可能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但必须防止“贪心膨胀”的风险。如果盲目扩张,高校可能成为“地主”而被困死在土地上。因此,高校应该聚焦细分市场和自身核心竞争力来规划校区建设。目前看来,新校区与优势产业结合、探索新型创新机构有很大发展空间。如果以创新领域为基础,与学院相结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院制”似乎更有利于发展;如果没有新的、与科创充分结合的建设机制和模式,校区重复分散则可能面临巨大风险。

2.经济落后地区高等学校的战略选择与人才战略

我国整体进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主导的发展新格局,基于行政区划布局的高校服务重点转向区域。因此,高校对自身竞争优势和劣势的分析、对市场需求的分析等都要跳出行政区划而立足区域,确立自身的定位与发展战略,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布局。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区差距短期内难以根本逆转。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高等教育是面向当地办学,还是面向发达地区的就业市场办学?面向当地办学可能面临产业难以支撑的困难,面向发达地区办学则可能失去当地的支持。先培养人才促进当地产业发展,还是按当地实际需求培养人才?高校与地方的协调发展需要战略思考。

未来高校间的人才竞争会不断加剧。国家出台政策来控制西部人才外流,这可能会降低对优秀后备人才的吸引力,而不扎牢篱笆就可能“为他人作嫁衣裳”,因此陷入禁止还是放开的两难选择。人才自由流动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如何规范人才流动是新的挑战。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士为知己者死,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与利益追求并行不悖,良好的工作环境和适当的待遇是关键。经济发展依靠良好的营商环境,而不是简单的补贴或减税,吸引人才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盲目强调待遇不如建设更合适的工作与发展环境。

3.适应科技创新需要,调整高校学科战略方向

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将更多地依赖科技进步,科技财富、科技竞争力时代已经到来。传统学科和专业面临升级转型的压力。最近几十年来,一些大学的优势学科因为没有聚焦新增长点、实现新陈代谢而迅速衰退。如何突破定势和既得利益实现学科自身的更新,这是每一所高校都应关注的问题。

高校在学科战略上,更应立足当地的自然、经济与社会环境,辨析真实需求和发展趋势,不断巩固和升级自身的优势学科。盲目追逐学科热点可能面临冷热轮动的风险,往往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工科、财经、管理等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热点学科总体上发展得更快,但四十年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证明,如果没有相关基础,盲目放弃自身优势而去追逐热点,则会因为缺少竞争力而难以取得成功。

学科冷热只是表象,热门的弱势学科同样发展困难,冷门的优势学科同样发展很好。关键在于学科适应性和学科竞争力,能够在细分的高等教育市场找准自身定位的学科就是好的学科。“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对几乎所有高校的学科战略调整都提出新的要求。总体而言,高新科技类专业具有最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纲要》明确列出的重点发展方向,但也要看到,高新科技类专业的就业总比重是有上限的,占比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增反降,一窝蜂上科技类专业可能面临更大的就业问题。发达经济体的第三产业比重会持续上升,我国未来社会服务类专业的需求也会不断提升。新技术与传统学科交叉形成的应用学科具有更大的成长空间,社会管理类学科的需求会增大,纯粹人文类的优势学科也会得到更大的支持。在一片看好高新科技的热潮中,必须冷静地认识高等教育结构随经济社会发展而出现的调整趋势。

4.人文类学科需要紧跟时代与传承传统、服务社会与坚守独立相结合

“十四五”期间,我国制造业占比将会努力保持稳定,服务业占比将会持续增加。随着智能制造的大规模应用,制造业的就业需求必将下降,服务业的就业需求将会持续提升,对人文社科类专业人才的总体需求会持续增加。虽然高新科技的作用愈加突出,但理工科专业的就学人数占比仍会下降。

从就业市场需求看,人文社科类人才主要包括社会服务人才、社会运行综合管理人才和文化建设人才三类,在高校学科专业中分别对应的是应用文科类、管理类和哲社基础类。应用文科类是大部分高校学科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层次持续提高;哲社基础类注重学术发展,需要的主要是学术人才。高校人文社科类专业应该选择自身的聚焦点,确立自身的主要发展方向。

未来高等学校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必将不断拓展,但形式和内容都将发生较大变化。以“创收”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服务将逐渐减少或剥离,高校的教育属性将不断加强,社会服务将主要转向基于高校自身学科和技术专业优势的产学合作。虽然高校办学经费多样化的趋势仍将继续发展,但国家高等教育经费占比将会上升,用于研究与发展的经费会增加,社会捐助也会增加,高校的其他经营性收入将会受到限制,校企分离会加快。高校需要经得住诱惑,坚守自身的价值与发展战略,防止偏离初心和发展方向。

5.民生福祉投入不断增加,为高校提供新的增长空间

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将日趋智能化,对普通操作技工的需求必将下降,服务业必将成为更加重要的就业去向。在高新科技、基础学科、文化软实力等方面不具竞争优势的一般本科院校,更应当聚焦以增进民生福祉为重点的服务业。

老龄化与适老服务的兴起,对护理、康复、托老管理、适老产品开发与服务提出了巨大需求,未来将拥有非常庞大的市场,对应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必将有较大发展。随着家庭服务专业化的不断发展,从智能化家庭管理到家政服务,将会形成家庭服务的巨大需求。随着出生率的下降,鼓励生育的政策会不断加强,专业化托幼服务的市场空间将会不断扩大。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设施将会大幅增加,公共设施建设与维护形成新的需求。社会的公共服务范围将会有较大拓展,围绕公共服务会形成巨大的高等教育需求。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十四五”时期服务业会有新的大发展。除了运动健康、美发美容、保健养生、茶饮与文化消费等传统消费领域外,赛马、冰雪运动、击剑、户外徒步等新兴消费领域不断涌现,为高等学校拓展学科专业提供了巨大空间,高校人才培养必须适应这样的变化。

6.大学育人方式变革面临技术和社会的多重挑战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新技术将会在“十四五”时期对大学的组织模式和育人方式产生较大影响。学生之间的交往日益社群化、网络化,难以适应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传统的大学组织管理与社群化交往的矛盾将会突显。在线教育的发展与教育资源的丰富带来教学方式的变革,对大学的意义与价值提出挑战,学习方式的变革还会重新定义师生关系。

随着经济的富裕和虚拟网络空间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动力与精神追求也在发生变化。在技术进步的同时,心理健康问题将会更加突出。在各种社会思潮与文化现象的冲击下,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挑战,迫切需要变革创新。社会阶层固化的趋势难以阻挡,“佛系”现象对社会生产和消费将会产生巨大影响。信息时代的知识学习呈现“快餐化”趋势,独立思考和客观理性受到冲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加困难,而社会发展更加依赖创新,这些变化都对大学的育人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7.高新科技学科专业人才争夺加剧,高校人才战略面临更强竞争

在高新科技受到重视的背景下,高校之间的人才争夺战将会日趋激烈。随着社会研发重点转向企业,企业与高校的人才争夺将更具挑战性。近年来选择大企业的优秀高科技人才远多于选择高校的,大学已经处于相对被动的位置。在以往的创新体系中,大学偏向基础、企业聚焦应用,而随着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界限的日趋模糊,大学与企业研发机构的交叉成为必然,大学的“围墙”面临被冲破的风险。

高校人才评价体系不合理,“破五唯”困难重重,分类评价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对人才竞争产生不利影响。尤为突出的问题是,统一的、基于身份和绩效的薪酬体系扛不住市场化的竞争,高校与企业和社会组织争夺人才缺少优势。建立基于市场的高校薪酬制度成为必然要求,但这与科层化的高校组织模式及大学传统形成矛盾。这些方面对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提出新的要求,用人制度和机制的改革也是“十四五”时期高校发展的关键性战略措施。

8.高校办学经费来源多样化,如何拓展发展空间是高校面临的新挑战

“十四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整体进入稳定发展、质量提升的新阶段,区域和地方经济基础将会更加雄厚,发达地区将会掌握更多资源。高校如何协调与地方之间的关系、获取地方更大的支持,将会影响高等学校的整体发展。产学合作将会有大的发展,但产学合作的利益机制存在矛盾。如何平衡企业、大学、学者、大学内部学术单位四方的利益,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这是需要破解的难题。

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税制改革的推进,未来大学的社会捐助将会持续增长,如何拓展和有效利用社会捐助是大学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随着大学运行复杂性的持续提升,财务风险防控与学校经费的科学合理配置需要更高的科学规划能力,校园与设备设施条件的升级建设也对管理提出新的要求,这些方面都将推动高校管理的科学化和专业化。如何建立专业的高水平管理干部队伍,提升高校整体的管理水平,也是“十四五”时期高校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9.国际化遇到逆流,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面临更大挑战

近年来发达国家兴起“反全球化”逆流,国际交流受到巨大干扰,尤其是美国对中国的全面遏制政策大大影响了正常的学术交流活动,新冠肺炎疫情更是严重阻碍了国际往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国际学术交流都将困难重重,我国与美加澳英的高等教育合作也会面临困境,需要重新审视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交流是学术发展的推动力。高校学术交流被迫更多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交流范围更多地受限于友好国家,前沿技术交流变得极其敏感,传统的国际交流方式必须进行调整。技术封锁会降低国际交流的收益,高校要更加立足于自主创新。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将受到更多干扰,我国持续多年的“引智”工作将变得更加困难。合作办学的吸引力降低,一些国际合作项目可能难以为继,办学方式面临调整。高校需要调整国际化发展战略,更多地依靠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10.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完善高校法人治理制度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我国的市场体系将会更加规范,政府治理能力得到提升,财税金融体系更加完善,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得到激发。高等学校需要适应这样的运行环境,不断完善自身的法人治理体系。

随着社会参与的深度发展,大学治理需要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提高制度化、规范化水平。高校要作为完整的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和社会治理,必须完善自身的体制机制。高校在处理与其他市场主体的关系时,必须遵循市场原则,提高法治规范水平;人事管理制度必须符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合乎国家政策法规;学术管理要加大学术不端的治理力度,加强科研伦理管理;财务校产管理需要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加大财务风险防范力度;在信息时代需要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体系,更加重视信息安全;学校的品牌经营、知识产权管理和危机管理都要大大提高法治规范水平和专业化水平。建立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体系任重道远,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此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等学校面临百年不遇的知识革命、技术革命和社会变迁,传统高等教育理论面临发展的现实需要。《纲要》指明了国家的整体应变方向,高等学校更应该从战略层面强化规划与管理,坚持“遗传与进化”的原则,学会在变局中把握机遇,实现自身的升级发展。

猜你喜欢
十四五大学发展
“留白”是个大学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