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蓉仙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福建福清 350300)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1]1“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1]6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2]。新时代加强高校院系党建工作,努力提高院系党组织组织力,充分发挥师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加强党对高校领导的重要环节,也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新建本科高校由于创办本科教育时间较短,发展底子相对薄弱,较之成熟本科高校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不仅是新时代党建的要求,更是新建本科院校的迫切需要。因此,要提升二级院系教育管理水平,必须首先充分发挥院系党组织的重要作用,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积极推进党建工作创新,从而促进转型深化和内涵式发展,推动学校在新时代的科学发展。
新建本科院校的建设和发展任务繁重,能否办成合格的高水平本科院校,如何促进教学改革发展,提高办学质量,怎样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项涉及学校方方面面工作的系统工程。而新建本科高校院系作为高校基层单位,直接联系师生,肩负着教书育人、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职责,是高校党委行政各项决策部署在基层得以贯彻落实的关键,是高校正常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党委决策部署的实现,最终要靠高校基层组织来实现,其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3]。高校院系基层党组织处于高校工作的前沿阵地,根植于和谐校园建设的最前线,是党的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是高校党的建设和一切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教育师生的政治核心。新建本科高校院系党组织在学校党组织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功能更趋复杂,它不仅是教育师生的政治核心,也是推进学校中心工作的战斗堡垒。其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是推动新建本科院校适应高校改革发展的需要,是高等教育事业能否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新建本科高校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和保障的需要。而新建本科高校院系由于传统办学模式的影响,管理经验不足,在学校管理和运行方面还不够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了院系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新时代对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要求、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建本科院校要适应这种新要求来加强院系党建工作,其基层党建必须围绕中心工作,与时俱进加强高校院系基层组织建设,推进高校院系党建工作创新,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理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对于学校发展定位、推动学校服务教育科研、人才培养、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和高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新建本科高校大多院系基层党务干部配备不足,绝大部分都是兼职,这些兼职干部大多承担着繁重教学科研管理任务,时间精力有限,相比较而言更加注重完成教学任务以及科研课题,更加关注个人成长与家庭建设,缺乏必要的责任和激情,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认识不足,对于党建工作存在被动应付现象;有的基层党组织思想重视不足,工作研究不深入,“对上级安排的任务不能深刻领会,重业务、轻党建”,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党建工作与行政业务工作各自为阵,在工作中结合实际少,主动思考少,搞“两张皮”,影响力和感召力不强。党组织设置与高校教学科研、与管理机构不尽匹配,导致院系基层党组织管理不够到位、工作不够规范。此外,虽然大部分二级院系党组织也认识到必须“重党建促发展”,但是对于新时代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规范要求理解得不够到位,以至于对于党员教育管理大多采用传统意义的培训模式,形式与内容比较单一,教育效果不够理想。
新建本科高校办学规模逐渐扩大,随着学校管理中心的下移,学校相关管理部门的角色由管理为主变为宏观指导协调为主,而院系基层党建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没能很好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及时进行调整修订,党建工作机制过于模式化,党建工作缺乏必要的实施手段,不能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不能很好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诸如党员的党建理论与认知储备没能很好地紧跟时代步伐,党建工作人财物的投入不够充分,党建工作的考核奖惩办法不够完善,师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基层党务干部的激励约束措施与其从事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不够彻底,可操作的量化指标不够细化,组织生活制度不够完善,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削弱了院系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影响了院系基层党建工作的“根基”。此外,虽然全员育人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已达成共识,但有些二级院系对“三全育人”理念的贯彻落实还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院系教师由于科研教学工作量较大,面对院系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专业课程讲授过程中,忽略思想政治引导,导致“重教轻育”的现象,“三全育人”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新建本科高校基层党组织如何保证党建教学相融合相促进,如何保证重大问题、重要事项决策的民主性与有效性等等,都需要在摸索中进一步予以规范。
新建本科高校有些基层党组织思想过于陈旧,没能及时跟上学校发展的步伐,院系基层党内组织生活主要通过召开会议、学习传达、讨论交流等传统形式开展,且满足于完成既定的常规任务,工作内容单一,形式单调,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载体和方式较少,流于形式倾向明显,对于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模式探索不足,党建工作缺乏特色,在开展符合师生党员实际的多样化组织生活方面还有所欠缺,淡化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部分党组织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内容相对枯燥,方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削弱了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而新建本科高校学生数量增加,政工干部需求增加,有些工作时间短经验欠缺,党性锻炼不够,且较多精力用于应付奖、助、贷等日常学生管理事务,对学生党建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抓实抓细抓深。再加上院系承担着主要的教学任务,还有各种行政事务,而专职党务人员配备不足,兼职党务人员精力不够,学生党务工作者更换频繁,导致其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淡化,组织生活受到时间、空间限制,导致师生党员特别是教师党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业务工作结合不够紧密,党建工作与行政业务工作各自为阵,基层党建工作无法真正落到实处,院系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影响力有所削弱,无法切实为实际工作开展起到思想引领、政治护航作用,这也大大影响了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新建本科高校师资队伍和干部队伍方面与成熟本科高校相比,其差距显而易见。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是新建本科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个重点。而现有的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缺乏规范,监督渠道不太畅通。当前,对于二级院系党组织的考核主要以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述廉考核评议、学年度考核、民主生活会、基层组织生活会等方式为主,虽然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但是由于院系党组织工作的特殊性,在考核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定性多、定量少,要求多、奖励少,评议多、结果运用少,看得多、调研少等现象,这也导致了考核无法真实全面反映院系党建工作开展的真实情况,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此外部分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对党内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刻,存在着不敢监督和不愿监督的现象,导致其接受监督自觉性不高,党员的积极性受到打击,综合素质未得到提升,院系党组织的管理、监督职能难以充分发挥。
新建本科高校本科办学时间短,发展底子相对薄弱,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不仅是新时代党建的要求,更是新建本科院校的迫切需要。因此,如何提升基层党组织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能力,以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驱动其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是新建本科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高校新时代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高校二级院系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地位,也决定了高校院系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坚持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根本遵循,必须明确党建工作目标,紧密结合新建本科高校院系工作具体实际,积极整合党建资源,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科学合理设置基层党组织,不断拓展视野,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党建工作方式方法。而“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1]63。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强化理论武装是加强高校基层组织建设第一任务。要结合高校实际,通过加强组织建设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和效能,从而更好引领师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教书育人、宣传引导的重要作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要在工作理念上从行政化的“管控”思维转变为社会化的治理思维[4],不断增强师生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从而把党委意图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有效举措,为更好实现高等教育目标、促进内涵式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5]。要大力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工程,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切实发挥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实现推进学校事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统筹部署好符合自身实际的党建工作基本思路,把育人作为党建和思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构建多维育人体系,在组织管理工作中深入践行,不断夯实办学治校基本功。完善党建工作机制,不断扩大党的基层组织的工作覆盖面,选优配强二级院系党组织负责人,积极推动专兼职组织员队伍配备,进一步细化基层党建工作任务,健全相关党建工作考核机制,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主业主责意识,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努力做到“七个有力”,不断强化基层党支部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健全党员作用发挥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对党员学科学术带头人培养,将那些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硬、有管理潜能的优秀教师及中青年学术骨干吸收到党组织中来,采取激励关怀有力措施,激发党员活力,不断为取得基层党建工作实效奠定基础,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宣传贯彻党的主张、团结带领师生、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推动事业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新建本科高校院系党组织既是团结教育师生的政治核心,又是推进学校中心工作的坚强堡垒,它在学校党组织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特点使得其功能更加复杂,加上无经验可循,使得其工作难度大为增加。因此,做好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校园文化这一有力的“大手”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将“润物细无声”的校园文化功能发挥到最大化[6]。将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活动有机结合,丰富党建工作内容,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这个宣传基地,丰富与优化党建工作载体,积极拓展基层党建工作新阵地,将高校党建工作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中;鼓励多样化党团活动,充分利用好校报、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采用“互联网+”党建工作新模式,创新呈现形式,突出品牌特色,开启“智慧党建”新模式,不断增强基层组织服务功能,更好激发师生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要牢固树立“党建+”理念,探索党政协同工作模式,采取“党建+师德师风”“党建+课程思政”“党建+科研创新”“党建+关爱服务”“党建+智库建设”等融合模式,夯实二级院系党建工作基础,把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渗透到教育事业发展和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润物无声的传播中教化人感染人培养人[7],不断探索实现基层党的建设工作同学科专业建设、同教学科研业务、同学生教育管理的深度融合,扎实推进“三全育人”;全面推行主题党日活动,尽可能采用深受师生党员欢迎又不偏离活动主题,务实、灵活、有效的组织形式,不断探索富有时代特色多元化的工作方法,不断增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标杆引领和示范作用,发挥头雁效应,引导教师树立“创先争优”意识[8],组织开展好“党员好故事、书记好党课、支部好案例”“三个好”等选树工作,对标《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实施意见》,持续推进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抓好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创建,引导师生行为上树立模范与标杆,以先进带动后进,鼓励师生不断发展与进步;全面实施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书记“领头雁”作用,对标《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加强新时代教师党支部建设,促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整体提升。
新建本科高校由于新组建,工作繁多,头绪复杂,任务急重,亟需优化考评监督机制,建设素质好、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干部队伍。因此,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调整考核方式,扩大考核内容,从多维度开展考核,将院系党组织抓基层党建同日常履职考核相结合,对院系基层党组织政治理论学习情况、“三会一课”落实情况、党员领导干部上党课数量与质量、主题党日活动开展效果等进行量化考核,限定最低工作量。对于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不仅要考核业务知识、专业水平,还要考核工作态度和能力,同时为确保公平性,还可以从自评、互评、师生评价和上级党组织评价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建立多渠道沟通监督机制,鼓励师生建言献策,营造师生持续发挥作用的氛围,推动党建工作与二级院系各项工作深度融合,为院系基层党建工作提供重要依据,构建以党建为引领、各项工作统筹推进的新机制。
高校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党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高等教育特别是高校党建,承担着塑造受教育者灵魂、塑造生命的重要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新建本科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不忘初心,立德树人,充分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与时俱进创新观念,着力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实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