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下”商诂

2021-02-26 17:54柯佳玮
西部学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部下厨房

摘要:“帐下”于《汉语大词典》的“营帐中、部下”义,未能关注其在文本使用中回归本义的倾向,而研究者新拟“厨房”义,于文献用例上稍欠谨慎,不足以支撑新义。本文辨正“帐下”,释以“蓬帐、帷帐中”义、“侍从”义,与“帐”字本义密切相关。

关键词:帐下;厨房;部下;帷帐

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1-0143-03

词和词义是变化最大、反映社会生活最灵敏的语言要素[1]。魏晋南北朝社会变化复杂,学者们对该时期的词语考释,往往需要钩致多方。2016年4月,张徽先生于《语言研究》上发表了论文《试说“帐下”有“厨房”义》,以为六朝文本中的“帐下”衍生出“厨房”义[2]。然词义演变绵长,其句例臆断者多,值得商榷。而《汉语大词典》释词拘于军旅,“营帐中、部下”义不能充分揭示“帐下”的内涵,难以满足词义演变中文本的多样运用,故笔者提出“蓬帐、帷帐中”义、“侍从”义,以就正于方家。

一、文献用例探讨

张徽先生《试说“帐下”有“厨房”义》一文释词,以基于语言环境的义训为主,捃摭七条中古语例,发明立论。帕默尔的《语言学概论》曾言:“语境或上下文之所以重要,不仅因为它的作用决定一个词在某种情境下所要表达的意义,而且在每种语言的词都会发生的语义变化中,它是最有力的因素之一。”[3]可见解释词义需因文下定,然考释七处句例,不难发现其所确立的“唯一解”存在多种诠释的可能性。

(1)又时见一小儿来听(释弘)明诵经,明曰:“汝是何人?”答曰:“昔是此寺沙弥,盗帐下食,今堕圊中,闻上人道业,故来听经,愿助方便,使免斯累也。”明即说法劝化,领解方隐。(梁·慧皎《高僧传》卷十二)

张文后附按语,认为该事同见于《法苑珠林》,然“盗帐下食”作“盗僧厨食”,异文求证,以此作为“厨房”义的基石。而异文关系多样,此处未必属于同义。王彦坤于《古籍异文研究》中整理异文原因多达九种[4],能否直接转化尚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就异文的主要表现形式而言,文本互异也并非词义相近的必要条件。邵天松2018年发表于《古汉语研究》上的论文《“帐下”有“厨房”义之说辨正》表示于嘉兴藏本《法苑珠林》卷一一三中未发现有异文[5]。《法苑珠林》版本有三,分别为大正新修大藏经本一百卷、四部丛刊景明万历本一百二十卷、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一百二十卷,均存在“盗帐下食”与“盗僧厨食”的异文。此外,在唐代怀信述《释门自镜录》二卷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中,同一故事中还存在有“盗僧饮食”的异文,“饮”与“厨”自不同义。

(2)王丞相俭节,帐下甘果盈溢不散,涉春烂败,都督白之,公令舍去,曰:“慎不可令大郎知。”(《世说新语·俭啬》)

张文引杨勇《世说新语校笺》转引日本川合安氏说,认为“帐下”指食物储藏之所,并以《梁书·朱异传》中“厨下珍羞腐烂”证明魏晋南北朝确有将食物摆放厨房的例子。但辨析之后可以发现,例二与《朱异传》所记非一人,所撰非一事,“帐下甘果”与“厨下珍馐”之间并无直接关系,世人室内摆放果物,自古有之,何必强作联系。

(3)帐下人进鱼,每剔去骨存肉,隐之觉其用意,罚而黜焉。(《晋书·吴隐之传》)

“帐下人”最早出现于魏晋,多指称军事活动中处于营帐之下的人,意为侍从、部下,例如《魏氏春秋》中:“贾充呼帐下督成济谓曰:‘司马家事若败,汝等岂复有种乎?何不出击!倅兄弟二人乃帅帐下人出,顾曰:‘当杀邪?执邪?充曰:‘杀之。”

(4)性奢豪,食必方丈,旦辄为十人馔。穆之既好宾客,未尝独餐,每至食时,客止十人以还者,帐下依常下食,以此为常。(《宋书·刘穆之传》)

张文以为此句正是指“厨房照常仍设十人馔”,邵文则认为“厨房”表示厨子或厨师之义,在现代才出现。实际上“帐下”与“厨房”并非一词,厨房的“厨子”义现代才出现,无法否认若是“帐下”有“厨房”义,可以代指其中的工作者,可以证明的恰恰是“帐下”一词在魏晋南北朝的文献使用中既有表示地点的“营帐中”义,也有指代人物的“士卒”义。刘穆之此时任左仆射,领监军、中军二府军司,又担建威将军、丹阳尹[6],内总朝政,外供军旅,既位高权重,作宴布席耗力繁多,未必专指庖人。其后张文附以《宋书·刘湛传》作为旁证:“义真时居高祖忧,使帐下备膳,湛禁之,义真乃使左右索鱼肉珍羞,于斋内别立厨帐。”指出“帐下”即是“厨帐下”,可训释为“厨房”。

自古字书、注疏之中皆没有将“帐”直释为“厨帐”的说法。《玉篇》:“帐:帷也,张也,帱也。”《史记索隐》中按语:“帐:军幕也。”《史记·高帝纪》:“复留止张,饮三日。”张晏注:“张,帏帐也。”均与厨帐无涉。顾及王义真此时身领军衔,厨帐亦包含在其营帐之内,而炊事兵虽担当后勤,在必要时亦是军事力量,王义真使“帐下备膳”,“使左右索鱼肉珍羞”,可见“帐下”“左右”同类,属于部下的范畴,释作“厨房”“厨师”,终为不妥。至于张文中援引的《太平御览》卷九三一引《续捜神记》曰:“公尝令人捕鱼,获龟如车轮,公付厨帐下,倒悬龟着屋。”似以“厨”暗示“帐下”为厨房工作者,但细读上下文,笔者怀疑可能有句读的误读。

(5)司徒蔡谟亲友王蒙者,单独,常为蔡公所怜。蒙长才三尺,无骨,登床辄令人抱上。公尝令人捕鱼,获龟如车轮。公付厨,帐下倒悬龟着屋。蒙其夕才眠即厌。如此累夜。公闻而问蒙:“何故厌?”答云:“眠辄梦人倒悬已。”公因虑向龟。乃令人视龟所在,果倒悬着屋。公叹曰:“果如所度。”命下龟于地。于是蒙即得安寝,龟乃去。

《说文解字》:“付,与也。从寸,持物对人。臣铉注曰:寸,手也。”可见“付”为及物动词,意为一手持物交予某人,故“付”字后文所接当为人。“公付厨,帐下倒悬龟着屋。”可见“厨”字此时已是厨房工作者的指代,蔡谟将大龟交付厨房后,其帐下的侍从将其倒悬着吊在屋中。若立新义,“帐下”当释为“厨师”,但立义项按照排除其他解释,只能此解的原则,该句例中“厨师”义与“部下”义、“侍从”义之间差异甚微。而若按原文“公付厨帐下,倒悬龟着屋”,“倒悬龟”的主语当仍是司徒蔡谟,不该有后來确认龟倒悬屋一事。

(6)刘暄初为宝玄郢州行事,执事过刻。有人献马,宝玄欲看之,暄曰:“马何用看。”妃索煮肫,帐下谘暄,暄曰:“旦已煮鹅,不烦复此。”

此处“帐下”依然没有厨师的显著特征,存在既可以是部下、侍从前来询问,也可以是厨房前来询问的状况,而在没有足够证据支撑新证之时,保留原有的在内涵外延上更具代表性的“部下”,或许比提出新解更为合理。而张文将“妃索煮肫”解释为“宝玄妃求煮小猪”,实际上是将禽类的胃的“肫”,误认作“豚”。

(7)回既贵,祗事戴明宝甚谨,言必自名。每至明宝许,屏人独进,未尝敢坐。躬至帐下及入内,料检有无,随乏供送,以此为常。(《宋书·黄回传》)

此处言黄回身份虽贵,但一直不忘戴明宝的知遇之恩,仍然恭谨事奉和报答其恩遇,凡是戴明宝家中所缺的,都会派人送过去。前已有“屏人独进”,后又言“躬至帐下及入内”,从地点的更进一步暗示出关系的更上一层,张文将“帐下及入内”解释为“厨房与内室”,虽明确表现出地点的深入,但缺乏背景佐证,未免有臆断之嫌。

(8)太守蔡兴宗临郡,深加贵异,以私米馈(郭)原平及山阴朱百年妻,教曰:“……可以帐下米,各饷百斛。”(《宋书·郭世道传》)

此言以私米馈赠,“帳下米”只是泛指府上粮食,不必专门释作“厨房”。

二、关于帐下都督

张文中将《世说新语》中的“帐下都督”石崇,视为典领膳食者,并辅以杨勇《世说新语校笺》转引日本川合氏说,因其人知“豆粥”与“韭蓱韲”两种食物的制作方法,故而是厨房总管。笔者以为此言非是,现附原文:

(9)石崇为客作豆粥,咄嗟便办,恒冬天得韭蓱.,又牛形状气力不胜王恺牛,而与恺出游,极晩发,争入洛城,崇牛数十步后迅若飞禽,恺牛绝走不能及。每以此三事为搤腕,乃密货崇帐下都督及御车人,问所以。都督曰:“豆至难煮,唯豫作熟末,客至,作白粥以投之,韭蓱.是捣韭根,杂以麦苗尔。”(《世说新语·汰侈》)

“帐下都督”在文献中并不罕见,例如:

(10)《晋阳秋》(胡)质帐下都督,(胡威)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三国志·魏志·胡质传》)

(11)初,献武王之入洛,顿于邙山,尔朱仲远帐下都督桥宁、张子期自滑台而至。献武王责宁等曰:“汝事仲远,擅其荣利,盟契百重,许同生死。前仲远自徐为逆,汝为戎首,今仲远南走,汝复背之。于臣节则不忠,论事人则无信。犬马尚识恩养,汝今犬马之不如!”(《魏书·列传第六十八》)

《汉语大词典》收录有“帐下督”一词,释为“军中官佐的一种。”胡质官至荆州刺史、征东将军,麾下有此吏并不足为奇。伙夫在军中地位不高,引文中“除吏名”一出,亦可见帐下都督并非普通的厨房管家,而是身处在“公务员”编制中的正当职业。例10谈及“前仲远自徐为逆,汝为戎首,”若依张文,一名厨房工作者何以能承担起“戎首”的大任?此时的“帐下”,当仍指军事行动的营帐,至于会做豆粥与韭蓱韲,本是手艺,石崇作为帐下都督,于行军途中见多识广,自也是有的。

吕宗力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收录有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的职官名称,其中,东汉末即有“帐下吏”“帐下司马”,北魏时期设置有“帐下帅”“帐下统军”“帐下都督”“帐内”“帐内大都督”“帐内军主”“帐内别将”“帐内都督”等职,上述官职多与军旅事务相关,由将帅的亲信侍从担任,盖行军途中多居营帐,因而得名。此外,据笔者所录,还有“帐下儿”“帐下督尉”“帐下士”“帐下兵”“帐下医”“帐下偏裨”等,或泛称麾下侍从亲卫,为“帐下之卒”的简称,或为某一官衔指称,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发,以“帐”作官衔名,实属常事。上述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迸发,跨越时代桎梏,于后代文本中不乏踪迹,例如宋代刘敞的诗歌《刘永年部署清燕堂》:“帐下偏裨皆缓带,军中谈笑亦投壶。”勾勒军营之中将帅契合融洽的情景。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篇·仁宗(卷一百十)》载:“元妃匿之,自为皇太后,与帐下医耶律喜孙谋,令人诬告齐天谋叛,载以小车,囚之上京,未几缢杀之,杀其左右百余人,以庶人礼葬祖州白马山。”耶律喜孙为“帐下医”,却能于朝政暗涌中推波助澜,可见其职深得宠信。

三、帐下词义探究

然而,“帐下”一词能激起诸多探讨,亦是因《汉语大词典》虽已定调,但仍有未尽之处。故本文将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略作考证,希望有助于加深对这一词义的理解。《说文解字》载:“帐,张也。”段玉裁注曰:“谓张施于床上也。”可见“帐下”一词实因“帷帐之下”所引发,只是后来广泛应用于军事活动中,进而指代士卒、部下,实现转喻,“帷帐之下”的本义便淡出了后代学者的视野。然历代作品中非军事文本的使用,又为本义的复苏提供契机,例如:

(12)《礼记·王制》:“五十异粻,六十宿肉,七十贰膳,八十常珍,九十饮食不离寝、膳饮从于游可也。”注: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饱,七十非帛不暖,八十非人不暖,九十虽得人不暖矣。孔颖达疏:六十宿肉者,转老,故恒宿肉在帐下,不使求而不得也。

(13)日午微风且暮寒,春风冷峭雪乾残。碧毡帐下红炉畔,试为来尝一醆看。(唐·白居易《招客》)

(14)云母屏间穿雀目,销金帐下醉羊羔。(南宋·王迈《贺同年林簿同卿龟从新婚》)

(15)魁阀分根异,充然秀气储。少年古心貌,危世旧诗书。鵩怪来何早,熊祥梦竟虚。遥知蕙帐下,昼哭痛何如。(南宋·陈著《挽孙处士》)

(16)陶谷学士买得党太尉家故妓,遇雪,陶取雪水烹团茶,谓妓曰:“党家应不识此?”妓曰:“彼粗人安有此景,但能于销金暖帐下浅斟低唱,吃羊羔儿酒耳。”陶默然愧其言。(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饮羔酒》)

《尔雅·释训》载:“帱,谓之帐。注曰:今江东亦谓帐为帱。”上述句例中,“帐下”的发生地由军营回归帷帐。例12孔疏称人于六十岁开始变老,故需常放宿肉于帷帐之下,不使老人求而不得。例13碧毡、帐下、红炉辉映的房室景色,与春寒、冷风、残雪的户外风光,冷暖对照,招客之意不言而喻。例14言帷帐之下金粉飘忽,椒房内温情缱绻,由实景入虚像。例15、16“蕙”“暖”饰词,其目的是增强“帐下”词的私密感,引发想象。

明末程登吉的《幼学琼林·文臣类》有:“帐下,麾下,并美武官”的说法,但在《宋书·列传第三十三》载:“臣闻王之事献太妃也,朝夕不违养,甘苦不见色。帐下进珍馔,太妃未食,王投箸辍饭;太妃起居有不安,王傍行蓬发。”可见“帐下”的特点是上下等级关系的暗示。实际上,古人许多活动均发生在“帐下”,于郊外设帐饯行的“帐饮”“帐饯”,帝王出行,休息时以帐幕为行宫的“帐殿”,专为炊饮之地的“厨帐”,如今关于“帐下”一词的训释为“营帐”义、“部下”义,实拘为军旅生活的代名词,有狭隘之嫌。在诸多文本中,“帐下”指代帐篷、帷帐,而非营帐。史笔之中对“帐下”的大量使用,加上帐下吏、帐下儿、帐下督等衍生词的暗示,造成了现代人误以为该词只能是军事活动的表征,忽略了其内涵的广博,实为遗憾。故而笔者以为“蓬帐、帷帐中”义、“侍从”义,更具有代表性。

参考文献:

[1]郭芹纳.训诂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张徽.试说“帐下”有“厨房”义[J].语言研究,2016(2).

[3]帕默尔.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王彦坤.古籍异文研究[M].厦门:厦门外图台湾书店有限公司,1996.

[5]邵天松.“帐下”有“厨房”义之说辨正[J].古汉语研究,2018(1).

[6]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作者简介:柯佳玮(1995—),男,汉族,福建漳州人,单位为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研究方向明清文献。

(责任编辑:朱希良)

猜你喜欢
部下厨房
“死钱”与“活钱”
厨房里打电话会引发爆炸?
后部下车体自动焊接线台车夹具车型切换的设计
老大是谁
厨房真热闹
既要做“魔鬼”又要做“菩萨”
厨房跑出黏黏怪
古怪的厨房(下)
古怪的厨房(上)
萌萌兔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