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研究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学风现状,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交流发现:大学生学风表现整体情况较好,但存在学生对所学专业喜爱不够、学习动机不明确、在教学环境和条件等方面有学习困难等问题。为此,必须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师德师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思政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究,提出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1-0019-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这一重大政治判断为我们党制定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提供了根本依据,对高校的发展特别是办学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2001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优良的学风对学生的发展和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和保证。[2]因此,高等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要将学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常抓不懈。本文现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对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学风现状与对策作一探讨。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将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本科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全校范围内对学生进行随机分层抽样发放问卷和调查,调查形式以网上问卷为主,同时结合线下问卷及访谈的方式。本次调查对象包括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总数是6645人,其中各年级的学生分别占总人数的44.09%、9.48%、41.53%、4.89%。根据问卷数据统计,理工科类学生占比例是27.16%,文科类学生占比例是57.49%,艺术类学生占比例是15.35%。本次调查和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调查大学生对大学学习的看法以及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喜爱程度、大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学习的动机、课余的分配和处理、对存在不良学风情况时的表现,以此去了解和分析学生学习的基本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二是调查学生对学校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的看法,从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喜爱程度和对大学学习的态度情况分析
对学生是否喜欢自己专业和觉得大学学习是否重要的调查结果分析(图1)显示,大一学生表示自己专业喜欢也重要,但是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表示自己的专业不喜欢也觉得学习不重要。产生这类情况的原因是:一些学生认为理论课、专业课不重要,大学里学习做人做事、锻炼自己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才重要;还有的学生甚至只要求期末考试不挂科就行,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和学习没有规划。
(二)学生出现上课迟到、早退、旷课、考试作弊的情况分析
调查中发现,大一、大二的学生95%以上没有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但是大三、大四的学生迟到早退的比例是16.3%和33.58%,曠课的比例是9.96%和23.08%。产生这样情况的原因是大一、大二的学生课程多,学习任务紧,自由学习的时间较少,大三、大四的学生课余时间多,有的出去做兼职、实习找工作等,会耽误正常的课程学习,并且少数学生存在对迟到、早退、旷课的行为无视的情况。
高校的不良学风以考试作弊最为恶劣,而且少数学生屡教不改,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大一学生基本上不存在作弊行为,但到大二开始慢慢增加,大三、大四的学生作弊行为激增,对作弊学生进行原因调查发现:多数学生上课时学不懂或是不肯学,课后不愿问,对所学知识记不住、不理解,但为了不挂科、不重修,才会选择作弊,这不仅严重影响学校的考风考纪,也导致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要求不断降低。
(三)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能积极独立地完成作业,大一、大二年级学生抄袭的现象相对较少,但是到大三、大四年级,抄袭率就达到了9.24%和12.31%。对于学习的态度,大一、大二的学生认为专业课非常重要,在大学期间主要的学习任务是课程学习和学会做人,仅有1.88%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大学学习是为了不挂科,但到了大三、大四,很多的同学会认为大学里首先是要不挂科,其次是做人做事。
(四)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困难情况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如图3),一些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动机不明确,95%以上的学生认为发展和未来是驱使自己学习的最大动力。有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来自父母的期望,还有少部分学生是为了数目不菲的奖学金在努力学习,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大学学习只为了获得文凭,更是有部分大三、大四的学生是无目的地在学习,这部分学生所占的比例是3.44%和7.69%。怎样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规划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将来到社会上做个有用人才,是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
大部分学生对于自己目前存在的学习困难认同大致相似,四个年级的学生没有学习目标、对未来感到迷茫的比例为33.96%、31.75%、31.7%、29.23%。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有的同学有学习目标,但是没有学习计划,这其中大一学生占50%,大二学生占45.24%,大三年级学生占47.46%,大四年级学生占43.08%,这是高校学风建设中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学生想学习,但苦于没有合适的学习规划,导致学习效率不高,坚持不下来,从而影响学生实现自己的学习发展目标。在“有学习目标和计划,但坚持不下来”的选项中,大一到大四年级的学生分别占的比例是55.8%、61.11%、57.25%、56.92%。从数据上来看,不管是哪个年级的学生,对自己的自控能力都是缺乏的。大部分学生没能坚持住自己的学习规划和目标,导致学习氛围和学习情况不乐观。还有近2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困难是因为学校的学习氛围不好,近15%的学生认为是学习环境和设施不好,这两者都是影响学校学风建设的直接因素。
再看学生毕业意向的情况,大一年级的学生有一半会有考研继续深造的规划,但是到大二、大三、大四,大部分的学生则选择参加教师和公务员考试。从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毕业的去向想法还比较单一,存在先考虑就业再择业的情况,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随之而来。近70%的学生担心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好,没有就业前景,因而没有足够的学习信心。
(五)学生处理课余时间的情况分析
对学生在课余时间从事活动的调查(如表1)显示,在大学期间,大多数的同学还是愿意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的,这是一个良好的表现,但是更多的学生会在玩手机上花大量的时间,有的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去打游戏,甚至有些同学凌晨都不休息,导致第二天起不来,或者起来了到教室没有精力,影响上课听课的效率。另外,还有部分学生会选择娱乐、逛街消磨时间。
(六)学校教学环境分析
好的教学和学习环境是学生学习的前提,这是本次问卷对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学环境和条件的反馈(图4所示),大部分学生觉得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很好,可以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60%左右的学生认为学习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一般;还有少部分学生认为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条件满足不了自己的学习需求,这是影响学生不想或者没办法学习的原因。在搜集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数据时发现,65%以上的学生都觉得较好,但还需要加强管理和建设;大一到大四学生认为教学环境和气氛不好的比例分别为1.71%、5.56%、8.88%、9.23%。
在问及影响学风建设的因素包括哪些的时候,有将近60%的学生认为是教师的教学和学校的管理制度。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的关键,学校的管理制度和落实情况是学生形成良好风气的主要原因所在。75%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学习氛围和学校的环境条件是影响学风建设的因素,当然,这里也包括学生家庭的教育影响,以及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我控制能力。
三、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对策
学风建设是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需要长期关注和解决的问题。针对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學风建设存在的问题,需要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第一,为保证高校学风建设的强有力改善,必须提高学生的思想站位。高校培养学生不仅是为了学生学到知识,更多的是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要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在大学里学会认识、发展自己,积极配合学校把自己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判断是非、辨别真伪,有自己见解,做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大学生要提高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转变学习态度,珍惜学习机会,珍惜时间,按照学校规章制度自觉规范自身行为,使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得到落实。
第二,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发挥教师作为引路人的模范作用。在学校,教师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提升思想境界、创造独立人格的见证者和引路人。教师在平时教学和与学生相处交流的过程中,自己的做事风格、谈吐方式、人格魅力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的教风影响着学风的形成。因此,教师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政治、科学文化素养和自身气质、涵养,也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岗敬业的精神。教师要通过自己以身作则,以学生为根本,发挥自己的模范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加强学生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导学生刻苦学习。
第三,加强课程思政教育的理念模式建设,淘汰“水课”,努力打造高质量“金课”。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文章中特别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3],这是高校上好思政课的根本遵循。思政进课堂是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对所有教师的授课要求,对教师的备课、教学和学生的课堂、课下学习都有具体的规范。教师要淘汰陈旧的授课方式,紧跟新时代步伐,运用新思想和新理念,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融入到平时的课程当中去,确保意识形态教育入脑入心,确保意识形态主阵地安全。同时,高校要狠抓教育教学体制机制的建设,着力结合自身实际健全“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机制和“大思政”工作体系,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取得实效。
第四,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校园文化建设是学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是为了满足师生进行交流的重要因素,校园文化只有通过服务于学校师生才能体现出来其育人功能,所以,高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给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从而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这对推进学风建设具有建设性的意义[3]。学校要充分利用图书馆、教室、校园学习角等给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还可以在课余时间多举办一些适合学生发展的知识讲座,组织校园文化节、科技周和各种专业知识竞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来。
学校的学风建设问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新时代,教育者要紧抓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紧跟时代步伐,了解学生成长规律,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君如.我们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EB/OL].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1214/c40531-29706292.html.
[2]陈蓓,周先进.大学生学风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理论研究,2018(28).
[3]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4]胡宝国.高校学风建设的维度思考[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5]张一非.当前高校大学生学风现状分析及对策探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8(23).
[6]骆郁廷,吴楠.自发自觉与制度规范:学风教育的双重视角[J].中国教育研究,2019(4).
[7]伏旭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学风建设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4).
作者简介:文忠菊(1992—),女,苗族,贵州黔东南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
(责任编辑:马双)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校级思政教育研究项目“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学风现状与对策研究——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编号:qnsysz201909)的有关成果